回族民歌
西北回族群眾喜唱的山歌
回族民歌中特點鮮明的回族花兒,是西北一帶回族群眾喜唱的一種山歌,主要在甘肅、寧夏和青海一帶廣為流傳。花兒分為臨夏花兒(舊稱河州花兒)和洮泯花兒兩大系統。回族人民主要唱臨夏花兒。四句一首是臨夏花兒的基本形式,每句七字到十字之間,很講究節奏和諧,頓數一致。押韻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是一韻到底或隔句押韻。多襯字或襯句。花兒多吟唱愛情,也表現勞動人民痛苦生活和不幸遭遇。
回族與漢族的交流非常密切,其傳統民歌類別也近似於漢族民歌,可分為勞動歌、山歌、小調。但具體的歌種卻有自己的特點。勞動歌有夯歌、叫賣調、漁民號子、黃河船夫號子、場歌等;山歌主要是花兒,漢族的信天游、爬山調等,回族地區也有流傳;小調類有宴席曲、酒麴、詼諧歌、兒歌、遊戲歌等。
宴席曲是西北地區回族人民專門在婚禮及其他喜慶集會上演唱的另一種民歌。宴席曲是流行於西北甘、青、寧、新回民地區的民間傳統演唱藝術。宴席曲是單一的清唱,並伴有簡單的舞蹈動作,其曲調婉轉柔和,內容十分豐富。一般把宴席曲分為五類:敘事曲(多為兩句和四句式,以愛情故事和歷史故事為主)、說唱曲(民間說唱形式,說文分起頭、正文、結尾,句子長短不齊,語言生動,內容廣泛)、酒麴、散曲和五更曲。宴席曲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和唱、隨唱、問答、獨唱加和唱、對唱加和唱等。宴席曲舞蹈基本上是2人或4人對歌對舞,旁人伴唱或眾和形式。宴席曲均由男子參加,婦女不能參加。
回族除了宗教音樂外,還在傳播伊斯蘭教時,把伊斯蘭教教義編寫成壓韻詩文,並用回族民間傳統的一些曲調來吟誦,使之記得更清、更快,影響更深,目的是教誨人們遵信真主,與人為善,勿行惡事。
花兒是回族最具特色的民歌。這種近似於漢族山歌的歌種,流行在青海、甘肅、寧夏的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族、裕固、藏等民族地區,是我國民間音樂中罕見的、使用共通語言、跨民族、跨地區的民歌種類。西北回族尤愛唱花兒。他們叫稱“花兒”為“野曲”,因為這種以傳遞愛情為主要內容的徒歌,唱起來如山澗飛瀑,一瀉千丈,特別暢快淋漓。與此相對,宴席曲、酒麴就被叫做“家曲”。場歌則是西北回族在犁地、打場或放牧時,為排遣寂寞愁悶,信口詠唱的一類歌調,音調高亢悠揚,節奏徐緩,歌詞僅用襯詞而無明確意義的實詞,不太知名的場歌,倒是回族富有特色的歌種。
回族民間音樂的特徵是:①旋法中運用四度框架與細碎裝飾音相結合,表現在曲調上行時連續四度大跳形 成較大的起伏,下行時則取迂迴波浪式,在高亢、剛健之中又帶有抒情纏綿的風味。②曲調中先現音和延留音頻繁出現。例如: ③民間歌手運用真假聲相結合的唱法,以體現花兒的曲調高亢、音域較寬、音程跳動大的特點。④節拍豐富,喜用 散板和混合拍等。 ⑤調式按地區有所區別,河州花兒多用五聲徵調式,也 稱“商徵型”;山花兒多用五聲羽、角調式,其他調式 次之。角調式民歌如《上山裡打了個梅花鹿》,羽調式民歌如《模樣兒咋這麼俊了》等。下面是商徵型花兒的 代表性樂句:⑥回族民歌中的七聲音階多含有降si音,它在調式中起骨幹音的作用,有時因降si音而形成調式 交替或離調。
回族民歌
馬金福又名八十子老人,經名:阿不都拉·兒里木,伊犁地區特克斯縣離休幹部。一九二五年二月出生於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比什凱克市,后隨父返回伊犁地區。四十年代參加“三區革命”,曾任戰士、班長、排長等職務。新中國成立之後調地方工作。一九八五年從伊犁地區特克斯縣外貿局離職休養。
回族民歌
在回族聚居的臨夏地區,幾百年以來,每年在固定的時間,人們都要聚集於山清水秀、風景秀麗的山間舉行傳統的“花兒”會。每年農曆6月初1至初6的蓮花山“花兒”會和農曆4月28日的松鳴岩“花兒”會久負盛名。每逢花兒的歌詠集會,參加者達數千,甚至幾萬人。人們在野外搭起帳蓬,燃起篝火,通宵達旦,歌聲不絕。
《花兒與少年》
《山丹紅花開》
《五月更》
《伊瑪尼歌》
《穆聖讚歌》
《勸善歌》
《清廉才受主惜》
《河州令》
《尕馬兒令》
《水紅花令》
《大眼睛令》
《數花》
《腳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