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曲
婚禮宴席上演唱的曲子
在宴席中或宴席后歌唱,故名。又叫家曲。宴席曲是純粹的回族音樂,廣泛流傳於青海、甘肅、寧夏等省區。2008年,青海回族“宴席曲”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宴席曲又名“家曲兒”、“菜曲兒”,是相對於將“花兒”稱為“野曲”而言的。長於敘事,並且載歌載舞,生動活潑,伴有舞蹈動作。
宴席曲在宴席中或宴席后歌唱,故得名。又叫家曲。土族家曲有讚歌、問答歌、婚禮歌等,一問一答,短小精悍。讚歌運用比喻、誇張、象徵、渲染等手法,互相稱頌。曲調很多,旋律柔和優美,悅耳動聽。流行於互助縣的有“興阿浪列”、“拉拉應格勒”等10多種。問答歌也叫對歌,內容豐富,歌詞含蓄生動,曲調悠揚多變。有“唐德格瑪”、“合尼”、“恰然”、“辛木斯里”、“適擇”等。婚禮歌的歌詞、曲調是特定的,依婚禮進程,唱“納什金妥若”、“尖加麻什則”、“拉隆羅”、“依姐”等,場面不同,唱法不同。民和三川一帶把“婚禮歌”叫“道拉”。有“老媒斯果”、“八央九月曲”、“五色鳥”、“木吉鳥”、“卡日卡其蓋”、“阿里瑪”、“七好比”等。回族稱宴席曲為“菜曲兒”,曲詞、曲調很多,委婉、細膩、活潑、優美,既抒情又敘事。較出名的有“莫奈何”、“褐烙馬”、“砍柴歌”、“方四娘”等。撒拉族流行的主要是“阿麗瑪”、“阿舅兒”、“依秀兒瑪秀兒”、“寡婦大娘”等。歌詞豐富,曲調優美,節奏感強,多配有簡單的舞蹈動作。
宴席曲
“宴席曲”源於喜慶活動:是喜慶宴席間演唱的一類民間歌曲。後來隨民間藝人的即興表演,一些曲目逐漸發展成為回、撒拉、東鄉、保安等民族的民間歌舞,並以“宴席曲”作為這種形式的名稱,在青海、甘肅、寧夏、新疆等地區廣泛流傳。“宴席曲”表演者多為男子,其形式以歌為主,行腔自如,曲調流暢,歌詞內容廣泛,有敘事歌、祝願歌、頌讚詞以及即興編唱。舞蹈一般不表現歌詞內容,只用以烘托氣氛,各民族的表演形式 略有區別,並有地區的特色。
宴席曲
隨著社會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回族民間舞蹈在不斷的發展,並對“宴席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舞台上出演有《宴席曲》《馬五哥與尕豆妹》等舞蹈和小舞劇。
宴席曲
歌唱內容十分廣泛,有反映舊社會抓兵給人民帶來災難和痛苦的《送兵》、《挑大兵》;有反映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窮人心裡象刀剜》;有歌唱勞動生活的《庄稼人》、《打柴》;有表現宴席場面的《十杯茶》;有傳授知識的《十二月歌》、《數麻雀》;也有歌唱新生活、歌頌四化的新編宴席曲。撒拉族也有自己的宴席曲,如《阿里瑪》。
《撒赫斯》是唯一的一首撒拉族姑娘出嫁時唱的哭調,是對封建包辦婚姻的血淚控訴,歌中唱道:“黑騾子拉到大門上,逼著叫我上乘騎;骨架還嫩血未調,頭髮未長全就送我出大門,金子似的女兒你不愛,夫家的彩禮,你卻當成寶貝”。宴席曲在民歌體裁中屬小調範疇。但也有歌唱民間故事的,如《方四娘》就有一百二十多段唱詞,唱述了回族婦女一生的遭遇。從全曲節奏和旋律分析,它尚未具備說唱音樂的特點,仍保留著明顯的原始民歌痕迹,這也印證了民歌是我國民族音樂的基礎。
宴席曲
三、大傳,亦即敘事曲。
四、五更調。
六、打蓮花,也叫打調。
宴席曲
宴席曲多以方陣隊形對舞,舞蹈主要有“鷹舞”、“鸚哥舞”、“篩子舞”等。除了大傳,一般散曲、季節歌、五更調都可以,邊唱邊舞。也可以採取歌伴舞的形式表演。其動作特點常與回族的勞動、生活、習俗相關聯,由於回族歌曲常用鳳凰、蝴蝶、牡丹、鴿子等雍容華貴的形象和羊羔、青草、甘泉等與本民族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起興,所以舞時手臂動作多變的特點恰似蝴蝶飛舞、風凰展翅,動作秀而不拘,美而不俗;腿部柔韌地屈伸,似放牧人趕著關群在雲中走,動作起伏穩重,柔中有韌、瀟灑自如、頭部碎搖和敏捷地擺動、眼神配合巧妙,這些都抒發了宴席中的喜慶歡快之情。
宴席曲
演唱者常說:“家裡嫑唱《莫奈何》,出門了嫑唱《祁太福》。”因為這些都是苦歌,唱起這些苦歌,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一種憂鬱,從歷史深處帶來的一種憂鬱。
你聽聽:“高高的山上一隻羊,口兒里吃草心兒里慌,前怕刀子后怕狼,兩隻眼睛里淚汪汪。”一首宴席曲,雙淚落君前。感心動耳、蕩氣迴腸,由不住唏噓哽咽。
宴席曲
宴席曲的演唱形式自由,歌詞豐富,曲調優美,有即興編詞演唱的,也有代代相傳的傳統曲目,大都配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比較流行的撒拉宴席曲有《伊香兒瑪秀兒》、《阿里瑪》、《阿舅兒》、《撒赫斯》和稱之為“親家言”的《吾熱赫蘇斯》。《阿里瑪》是讚美世居在這裡的各族婦女的穿著打扮,每一段歌詞誇讚一個民族婦女的服飾,成為民俗學研究民族服飾的寶貴資料。
《撒赫斯》,撒拉語為哭婚調,是新娘出嫁時抒發苦衷等情感的一種悲歌,是對封建買賣婚姻的血淚控訴,正如歌中所唱的:“撒赫斯,我哭呀哭,青稞燕麥一塊兒長,黑青稞熟了收回家,芒燕麥卻撒在空地上。我頭髮未長長,我骨髓未長稠,把聘禮當成黃金接進門,把我當成瓦片拋出家……”《吾熱赫蘇斯》是送新娘到男方家後向對方說的一種囑託之言,在婚宴前由送親的女方長者來完成,曲調悠揚,歌詞意蘊深刻,生活面很廣,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通過生動的比喻、貼切的說理,教導新婚夫婦要尊敬長輩;規勸人們對婚姻要嚴肅慎重;夫妻相親相愛,白頭偕老;囑託親家對“不明事理”的新娘多加愛護,言傳身教。撒拉宴席曲除《撒赫斯》是姑娘出嫁對唱的哭調外,其餘均是男人們唱的歌,婦女是不唱宴席曲的。
青海回族“宴席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泛流傳於青海、甘肅、寧夏等省區的“宴席曲”又稱家曲,是回族的民歌形式之一。西北地區的一些回族群眾把舉行婚禮或辦喜事稱作“宴席”,把參加婚禮、送親叫做“吃宴席”,因此,就把在喜慶場合眾人歡聚時演唱表演的曲調叫“宴席曲”。
回族有“結婚三天無大小”的習俗,回族“宴席曲”這種古老的說唱表演藝術已有200多年歷史。
在青海回族“宴席曲”中,門源回族“宴席曲”曲調豐富、辭令優美、敘事完整、易於舞蹈。表演形式有獨唱、對唱、合唱、隨唱、問答、獨唱加合唱、對唱加合唱等,表演者邊唱邊舞,場面活躍,氣氛熱烈,趣味橫生。
據門源縣泉口鎮窯洞庄村回族“宴席曲”演出隊負責人安寶龍介紹,“宴席曲”在流傳中以口頭傳承為主。54歲的他通過組建演出隊、傳帶徒弟等方式傳承這一民間曲藝。並將傳統與時尚結合,創作編排出了如《白鸚哥》、《妻兒回》、《小康路上的尕回民》等作品,不僅保留了傳統的原汁原味,也展現出濃郁的現代回族的生活氣息。
宴席曲是純粹的回族音樂。門源回族把結婚辦喜事稱之為"吃宴席",專門在婚禮宴席上演唱的曲子叫做(作)"宴席曲",它是熱鬧而又隆重婚禮上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給吉祥歡樂的婚嫁場面增添了不少的喜慶和歡樂。宴席曲的主要演唱場合是婚宴,宴席曲本質上是一種宴樂,它的名稱淵源恐怕由宋元時期,宮廷宴飲間的歌舞"宴樂"(燕樂),演變而來。據專家考證,宴席曲由元代回族中流傳的"散曲"演變而來,它的發展史基本上與回族的發展歷史是相一致的。它的傳承歷史至少有500多年以上的歷史,是一份非常珍貴的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
宴席曲又名"家曲兒"、"菜曲兒",是相對於將"花兒"稱為"野曲"而言的。長於敘事,並且載歌載舞,生動活潑,伴有舞蹈動作,時時散發著極其濃郁的地方民族生活氣息。回回是一個以絲綢之路為搖籃的民族,他們的祖先模仿著哈菲玆們發音,用氣方式高聲誦讀者《古蘭經》、《贊聖詞》,哼唱著誕生於中亞、西亞、波斯和大漠戈壁中的古歌,沿著絲綢之路漫漫東行,在蒙古族古調的影響和大西北民間音樂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音樂宴席曲,並傳播到撒拉、東鄉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專家們在考證宴席曲中發現,宴席中明顯事有伊斯蘭吟誦音樂和經堂歌的成份,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調的色彩,同時又吸收了中國西部各民族民間音樂元素,其曲調風格幾乎涵蓋了西北所有民間音樂的特點,並且保留著元、明、清時代西北少數民族歌舞小曲的古老風貌,是研究回族的歷史、風俗習慣、語言文學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資料。
經過縣誌方誌辦公室的艱辛努力共收集到流傳在當地的宴席曲共80餘種。按照民間音樂的一般分類法,在編輯《婚典喜樂·宴席曲》一書中我們將之分為了七個類型。一、表禮,婚禮的祝讚詞。二、散曲,其中包括恭喜曲、婚禮讚歌、勸化人心曲、勞動曲、愛情曲、苦曲等等格式各異,長短自由的曲令。三、大傳,亦即敘事曲。它的內容主要有三大類,一類是表現出征、戰爭的題材,如《大老爺》、《挑大兵》、《高大人人領兵》、《楊大人領兵》、《草天參軍》等;另一類是表現婦女婚姻生活的題材如《方四娘》、《三娘教子》;第三類是表現歷史題材的如季節歌。這是按照一年四季,或者十二個月進行敘事或抒情的曲令。內容多樣,曲調也有各有特色。五更調,以長夜五更天為載體,按順序演唱,其題材以情歌為主,也有一些苦歌和敘事曲。六、小令,包括《尕老漢》、《飛鳳凰》等一些酒麴和短小的雜曲。七、打蓮花,也叫打調。這是以說唱形式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語言幽默風趣,內容誇張大膽,常常引人捧腹。打蓮花,起首有一段,近似於當今流行的說唱,接下來以獨白的形式講一個詼諧的段子,中間加一段蓮花調。表演的內容豐富多彩,既有傳統的《懶大嫂》、《長婆娘》、《海子車罵女婿》,又有表演者即興創作的脫口秀,表現了回族人性格中風趣幽默的一個側面。宴席曲中還有化妝(化裝)小品節目,如《拉鵝》、《拉駱駝》、《怕老婆頂燈》、《小放牛》、《碗兒匠》等,說、唱、演相結合,是具有相當難度的表演形式。宴席曲的表演形式,有獨唱、二人唱、合唱等多種形式。宴席曲演唱中的一個特殊現象是倒唱。一首曲從頭(到)尾演唱完后,改換一種曲調后倒唱回來《倒唱四季》、《孟姜女》、《十里長亭送親人》等,倒唱時的調子一般熱烈歡樂。宴席曲的舞蹈主要有"鷹舞"、"鸚哥舞"、"篩子舞"等。除了大傳,一般的散曲、季節歌、五更調都可以,邊唱邊舞。也可以採取歌伴舞的形式表演。它的舞蹈動作主要有回族扇子舞的一些基本動作,模仿動物的動作,還有相當的武術和體育動作,古樸剛勁中顯露著瀟灑熱情。宴席曲的演出程序,主要分以下步驟,曲把式們來到東家大門口,唱《恭喜曲》,進到家中拉開場子后,先由曲把式頭兒《表禮》致讚詞,然後開始正式的演唱。演唱的起首曲為《抬起嗎頭兒瞧》,接下來根據主人所點的曲目,進行一一表演。如這一家出現兩組演唱家,可就熱鬧了,必不可少的要進行對陣打擂,你一歌我一曲,不把對方唱的啞口無言絕不罷休。宴席曲的演唱,有唱一晚夕的,也有連著三晚夕的,這就看唱家們的肚子里的貨有多少和演唱上的功夫有多大了,宴席曲演唱到最後以一曲《謝東家》作結束。宴席曲的曲調大都婉轉又而柔和,歌詞優美而又動聽,節奏歡樂而又輕快,氣氛喜慶而又熱鬧。演唱者邊歌邊舞,有時唱到動情處不期然間眾人會齊聲而合,使每個參加婚禮的人都如痴如醉,其樂融融。為新婚典禮錦上添花,喜中加樂。除了歡快、風趣、喜慶的一面,宴席曲的靈魂在於它所攜帶的濃濃的憂鬱。演唱者常說:"家裡嫑唱《莫奈何》,出門了嫑唱《祁太福》。"因為這些都是苦歌,唱起這些苦歌,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種憂鬱,從歷史深處帶來的一種憂鬱。有人說憂鬱是音樂的靈魂,宴席曲大漠曠野般的寂寥、宏闊,象層巒河流一樣悱惻、委婉,千迴百折。它們沒有其它軍旅歌謠的豪邁、亢奮、激越、濃烈,但在深深的憂鬱中有一種穿越、滲透的力量。它們道出了生活的沉重甚至是荒蕪,唱出了男人不輕彈的淚水,女人訴不盡的思念。那是一種遙遠的、阻隔萬千的呼喚,既凄然又溫暖。這樣的歌聲,有時是開放的,如大風、如雄鷹、如馬嘶,如季節河裡奔騰而下的洪水,那是男人剛毅、勇敢的衝突,那是火熱的深沉和寂寥的情感的交織奔涌。歌聲又是壓抑的、千曲百回,千難萬險,似乎無數痛苦的經驗為歌聲的泛濫立下屏障。你聽聽:"高高的山上一隻羊,口兒里吃草心兒里慌,前怕刀子后怕狼,兩隻眼睛里淚汪汪。" 一首宴席曲,雙淚落君前。感心動耳、蕩氣迴腸,由不住唏噓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