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
洮州
臨潭,古稱洮州,地處中國內陸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甘肅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部,坐標為東經103°52′,北緯34°10′-103°52′。東鄰岷縣,北接康樂、渭源兩縣,與卓尼縣插花接壤。全縣總面積1557.68平方公里,東西最大距離6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83公里。
臨潭縣地形西高東低,大多地區屬高山丘陵地帶,洮河、冶木河、羊沙河流域切割較深,峰巒重疊。白石山、蓮花山、大嶺山為主要山峰,海拔在2209-3926米之間,平均海拔2825米。氣候屬高寒乾旱區,年平均氣溫3.2℃,降水量518毫米,無霜期65天。乾旱、冰雹、霜凍、洪澇等災害頻繁。
臨潭
夏為雍州之域,商、周為羌人所據,秦為隴西郡臨洮縣地。
西晉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置洮陽縣。
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二月首置洮州,繼置洮陽郡和泛潭縣。兩晉、南北朝吐谷渾入居。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改泛潭縣為臨潭縣,由於在縣城北城牆外,不遠處有一潭,一年四季水深而綠,望不到底,至今如此,因此改名臨潭縣。
唐天寶元年(742年)仍稱臨洮,后陷入吐蕃,戰亂頻仍。
宋為唃廝羅政權佔據,稱洮州為臨洮城。紹興四年(1134年)為金佔據,仍稱洮州,屬臨洮路。
元、明仍稱洮州。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升洮州衛軍民指揮使司。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洮州廳。
民國二年(1913年)改稱臨潭縣至今。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專員公署從臨洮移至岷縣,臨潭縣屬第一區管轄。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卓尼設治局成立,脫離臨潭歷代之屬。
1949年9月11日臨潭解放,錄屬岷縣專區。1950年5月,又歸臨夏專區。1953年6月11日,縣駐地由新城遷至舊城。同年11月21日,臨潭縣劃歸甘南藏族自治區隸屬至今。
臨潭地處“西控番戎,東蔽湟隴”、“南接生番,北抵石嶺”之要衝,自古以來,由於戰爭、屯墾等原因,使眾多民族在洮州雜居融合。明初,朱元璋為休養生息和鞏固邊疆,“移福京(南京)無地農民三萬五千於諸衛所”,大量應天府(南京)和安徽風陽、江蘇定遠一帶的居民遷入臨潭,加上隨明將沐英西征留守洮州的部分士兵,使大量漢族流入臨潭,成為臨潭人口的主體,與藏族土著民族、元明時期流入的回族一起,為臨潭縣主要民族構成。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各族人民相互融合,團結一致,互相貿易,發展各業,形成了唐宋至元明時期商賈雲集、經貿興旺的“茶馬互市”,創造了燦爛的多民族文化。
據史籍記載,洮州的漢民,大多是從江淮一帶遷徙而來。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曾於1937年至1938年間來臨潭、卓尼等地考察教育,他在《西北考察日記》中寫道:“此間漢回人士,問其由來,不出南京、徐州、鳳陽等三地,蓋明初以戰亂來此,遂占田為土著。”從西漢到明洪武年間兩次大的移民遷徙和屯軍駐紮等原因可知,遠離故土來洮州的江淮人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傳統文化和服飾習俗,故當地人至今仍保留江淮遺風,其突出的特點體現在漢族婦女服飾上。
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的新城鎮,有一座古老的城垣,其建築在四山環繞之中。城北有大石山(也叫朵山)、三角石山、鳳凰山等,城西南有煙墩山,東南是仁壽山(俗稱墩坡山),東南是紫螃山(俗稱雷祖山·丁家山)正南是紅樺山,它們都是西傾山中支的余脈。城體依山而築,東北高而西南低;南門河自西向東繞城而過。城牆周長有4000多米。有雉堞2050個。東、南、西三面牆體筆直,東北、北、西北沿山脊而築,蜿蜒於東隴山數座山峰上。各峰頭尚有數座烽火墩台遺跡。全城氣勢雄偉,就如巨龍盤繞。
這就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衛城—— 洮州衛城。
洮州衛城,東距臨潭縣縣城35公里。該城最早建於北魏太和五年(481),為吐谷渾11世14傳王符連籌所建築。古時稱為洪和城,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唐代建國后,為了固邊安民和發展經濟的需要,曾經開通了以國都長安為中心通往邊地甚至國外的商貿通道,除中外有名的“絲綢之路”外,還有一條通往西藏的道路叫“唐蕃古道”。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11),文成公主嫁吐蕃贊布松贊干布時,即由此路進入西藏。它對促進漢藏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現在的新城,就是當年兩地物資交流的集散地和中轉站,也是唐蕃使臣往返的驛馬站。
從唐末、五代、到北宋末,洮州為吐蕃佔領。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宋將王紹攻克武勝關后,奪取了熙河六州,吐蕃守將鬼章聯合西夏攻宋,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一舉攻破洮州,並揮眾加固了城池。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洮州陷於金朝。以後金朝曾在這裡三置榷場,開展貿易,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南宋理宗寶祐元年(1252年),忽必烈兵伐大理(雲南),曾在這裡駐蹕一月之久,設牙帳於隍廟原址,故民間傳說稱原鬼章行宮(即隍廟原址)為“韃王金鑾殿”。
洪武十二年(1379年)正月,洮州十八族頭目發動了叛亂,據納鄰七站之地與明廷抗衡。朱元璋派平西將軍沐英、都督府僉事奉國將軍金朝興率京、秦、豫、魯各路兵馬進剿,並派曹國公李文忠往籌軍事,叛亂很快被平息。捷報到京,朱元璋非常高興,親下詔諭說:“洮州,西番門戶,築城戍守,扼其咽喉。”根據這個詔諭,李文忠委派金朝興在當地藏族頭目南秀節的大力協助下,在原洪和城的基礎上擴建、增高,修築了洮州衛城。朱元璋鑒於洮州在戰略上的需要,降旨李文忠等留守,遂將江淮一帶軍士留在當地開荒種田,戰時為兵,平時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后陸續將屯軍家屬遷來定居,遂在這裡長住下來,成為當地的永久居民。在以後六百多年間,藏、漢、回各族人民相依為命,繁衍生息,勞動開拓,融合發展,在洮州這塊土地上共同創造了燦爛多元的歷史文化。
洮河硯產於我國甘肅省臨潭縣境內洮河,故而得名,它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洮河硯取材於深水之中,非常難得,是珍貴的硯材之一。洮河石質地細密晶瑩,石紋如絲,似浪滾雲涌,清麗動人。
洮石有綠洮、紅洮兩種,其中尤以綠洮為貴。洮硯適用於雕刻大面積的圖意,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高浮雕等,其雕工質樸,清晰感強。
洮硯在宋朝時已聞名全國,至今已有九百多年開採歷史。相傳,宋初即有人從臨潭、臨洮附近的洮河河底採石制硯。後來,因洮河泛濫,河流改道,可採石的地方找不到了。南宋趙希鵠《古硯辨》中寫道:“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為貴重,綠如蘭、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臨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耆舊相傳,雖知有洮硯,然目所未睹。”
製作洮硯的洮石有數種,一是鴨頭綠,也稱“綠漪石”,色澤綠,有水波狀紋路,石質堅細,瑩潤如玉,是洮石上品。如在綠色紋路中夾雜黃色痕迹者,則更名貴。二是鸚鵡綠,色澤深綠,石質細潤,其中帶有深色“湔墨點”的惹人喜愛。三是柳葉青,色綠而又帶有硃砂點,石質堅硬。四是淡綠色洮石,具有滲水緩慢的特點。洮硯全稱為“洮河石硯”或“洮河綠石”,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因硯材產自洮河,洮河源於古時洮州,故名“洮河石硯”,簡稱“洮硯”。用洮河之石製作的洮硯,發墨快、研墨細、不傷筆毫。洮硯之名貴除了石質優良和色彩絢麗的優點外,還由於硯形繁多,雕刻精細。洮硯的硯式端莊厚重,古樸典雅,在工藝上有不同於其它石硯的獨特風格。在所刻粗細得當的線條內填上黑色,這是洮硯不同於其它石硯的一大特點。
宋代著名鑒賞家趙喜鵲在《洞天清祿集》中高度稱讚洮硯:“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為珍貴,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
據《卓尼縣誌》記載,洮硯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以質優品高而馳名中外,與廣東省的端硯、安徽省的歙硯並稱為中國三大名硯(原為四大名硯,因山西省的澄泥硯現已失傳)。
洮硯產於甘肅省洮河流域卓尼縣境內。歷史上,卓尼屬洮州管轄,洮硯由此得名。洮硯以其石質細膩,淬筆堅硬,貯水不耗,久存不變質,歷寒不冰,發墨快,研墨細,不損筆等優良特點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宋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稱讚洮硯“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宋代著名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讚賞洮硯:“洮河綠石含風漪,能淬筆鋒利如錐”。當代著名書法家、前中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先生對洮硯更是鍾愛有加,賦詩盛讚:“風漪分得洮州綠,堅似青銅潤如玉。故人萬里意殷勤,勝我荒齋九年蓄,西北東南辟硯田。精工方欲奪前賢。看教墨海翻瀾處,噴薄風雷震大千。”
洮硯獨特的涵水功能和保鮮功能,是文人墨客非常喜愛的又一個原因。相傳古時一書法家為檢驗洮硯存儲功能,特地揉制一麵糰放置帶蓋的洮硯中,月余之後,麵糰柔軟如初,光澤依舊。洮硯因此名聲更加大振,傳播遠揚。
洮硯又稱綠漪石、鴨頭綠、鸚哥綠等。洮石以青綠色為多,有翠綠、深綠、墨綠、淡綠、灰綠等,兼有褐色、黃色。其中,以褐色雞血石也稱洮河紫石最為珍貴,綠漪石為上品,灰綠色鸚哥綠和淡綠色柳葉青次之。洮石質堅而細,色彩典雅,雅麗珍奇,瑩潤如玉;發墨細長,保濕利筆;扣之無聲,呵之可出水珠。故素有“洮州石貴雙趙璧,端溪歙州無此色”之譽。
洮硯形狀各不相同。有方形、圓形、橢圓形、弧瓢形,等等。洮硯圖案更是千姿百態,應有盡有。有人物山水,花草蟲鳥,林蔭樹木,飛禽走獸,古幣珍玩、田園風光等。洮硯大小也各不相同,有的洮硯重達數百公斤,小的洮硯僅有幾百克。
洮硯製作工藝考究,工序繁雜。要經過嚴格的選材、設計構圖、雕刻切削、打磨拋光等十多道程序。製作一方普通的洮硯一般需要兩三天時間,製作一方大型洮硯往往需要花費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時間。著名洮硯雕刻師劉愛軍先生製作的一方“千龍戲海”硯,就耗時達5年之久。
洮河石硯,產於甘肅省卓尼縣洮硯鄉。洮河硯的石料取自當地的臨洮大河,所制之硯地為名,稱為洮河石硯。由於洮河石長年被水浸蝕,因而石質細膩,膚理縝密,發墨而不損毫,磨面不光,呵氣即濕。洮河石硯質地細潤晶瑩,色澤碧綠,石面呈現微黑色的水波狀花紋,以波浪翻滾、捲雲連綿、千姿百態、清麗動人,是我國四大名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