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兼并戰爭

戰國七雄兼并戰爭

戰國七雄兼并戰爭由大國爭霸的春秋時代進入七雄並立的戰國時代(公元前475至前221年)是戰爭促進社會變革的必然結果。春秋末年呈現晉、楚、齊、越對峙局面,各國正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新興地主階級奪權、兼并鬥爭空前激烈。晉在變革中解體,最後形成“三家分晉”,魏、趙、韓變成三個獨立的封建政權。齊國被新興地主階級代表田氏所代。處於邊遠地區的楚、秦、燕最終也轉化為封建政權。越國因發展緩慢,被楚所滅。在淮河泗水之間還有十多個弱小的諸侯國。魏、趙、韓、齊、楚、秦、燕所處條件較好,加之不斷改革,都具雄厚實力,史稱“戰國七雄”。這七個強國為爭奪人口、土地,兼并戰爭連年不斷。其發展過程大致分為前、后兩個時期,五個階段。

目錄

簡介


前期主要是大國之間為控制、兼并小國或攻取戰略要地而發生的戰爭,大國之間的兼并戰爭還未全面展開。主要包括兩個階段:魏國稱雄階段。魏、趙、韓三家分晉后,魏國佔據山西西南部富饒、險要地區,又經改革,迅速強大起來,文侯、武侯兩代聯合韓、趙兩國四面擴張:向西奪取了秦的河西地(今陝西北洛河南段與黃河之間地區);向北越過趙國邊境滅了中山國;向東攻齊,進入齊的長城;向南攻取楚地直至方城以北。魏國一時聲威顯赫,稱雄中原。魏、齊爭雄階段。韓、趙助魏稱雄后,沒有得到好處,遂自求發展,致使聯盟關係破裂,打了起來。這時,魏國東面的齊國,西邊的秦國,逐漸崛起。齊桓公為擺脫魏的控制,征服了泗水上游附近的諸侯國,與魏爭雄。秦國為奪回被魏國佔領的河西地,兩次大敗魏軍,震動中原。魏惠王時,為了打破齊、秦東西夾攻的態勢,又拉攏韓、趙,使三國矛盾暫時得以緩解。但不久,趙國又與齊、宋、燕聯合抗魏。齊威王利用趙、魏矛盾,圖霸中原。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為爭奪衛國,魏發兵攻趙。趙向齊求救。齊軍在田忌、孫腹率領下在桂陵之戰中大敗魏軍,創造了“圍魏救趙”的戰法。齊、秦也趁機搶佔魏地。魏惠王因為韓國抵制其會盟,又於周顯王二十七年發兵攻韓。韓國向齊國求救。齊軍在馬陵之戰中以減灶之計誘敵,設伏全殲魏軍10萬之眾。齊國從此稱霸中原。在齊、魏相爭的同時,秦國重用商鞅改革,國勢日盛,不斷向東擴展,兩次大敗魏軍,迫使魏又想附齊抗秦。周顯王三十五年以後,兼并戰爭更為複雜、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