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蘇東坡傳的結果 展開
蘇東坡傳
蘇東坡小傳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著傳記作品,原用英文寫成,於1947年首次出版。
《蘇東坡傳》共4卷28章。第1卷寫蘇東坡的童年和青年時代,第2卷寫他的壯年時期,第3卷寫他的成熟階段,第4卷寫他被迫害后的流放生涯。該書對蘇東坡的才能及政治生活、文學生活等作了生動的描述和評價。
蘇東坡傳
全書共分四卷,即童年與青年(1036—1061)、壯年(1062—1079)、老年(1080—1093)、流放歲月(1094—1101)。各卷寫及的年代、時間多少、長短不一。
每卷又分若干章,共分28章,第一、二卷主要描述初登政壇、文壇的經歷,敘述王安石變法與司馬光反對變法的鬥爭佔了很大篇幅,而“童年和青年”實際上只有一章,前兩卷主要是描寫蘇東坡與家人及政界、文壇知名人士的關係。
比較起來看,第三、四卷的不少篇章,特別是描寫蘇東坡遭貶謫后的生活情趣的幾章富有吸引力,如第三卷中《赤壁賦》、第四卷中的《仙居》雖是蘇東坡生活經歷的一段,但都可獨立成篇。
導言 | 卷一童年與青年 宋仁宗景祐三年至嘉祐六年(1036—1061) | 卷二壯年 宋仁宗嘉祐七年至神宗元豐二年(1062—1079) | 卷三老年 神宗元豐三年至哲宗元祐八年(1080—1093) | 卷四流放歲月 哲宗紹聖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094—1101) |
---|---|---|---|---|
譯者序 | 第1章文忠公 | 第6章神、鬼、人 | 第15章東坡居士 | 第24章二度迫害 |
原序 | 第2章眉山 | 第7章王安石變法 | 第16章赤壁賦 | 第25章嶺南流放 |
第3章童年與青年 | 第8章拗相公 | 第17章瑜珈與煉丹 | 第26章仙居 | |
第4章應試 | 第9章人的惡行 | 第18章浪跡天涯 | 第27章域外 | |
第5章父與子 | 第10章兩兄弟 | 第19章太后恩寵 | 第28章終了 | |
第11章詩人、名妓、高僧 | 第20章國畫 | 附錄一年譜 | ||
第12章抗暴詩 | 第21章謙退之道 | 附錄二參考書及資料來源 | ||
第13章黃樓 | 第22章工程與賑災 | |||
第14章逮捕與審判 | 第23章百姓之友 |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林語堂就著手開始創作《蘇東坡傳》。其實,林語堂有這個想法已經很久了。他崇拜蘇東坡,不僅喜歡蘇東坡的詩詞,對蘇東坡的為人處世也很欽佩。在《林語堂自傳·關於〈蘇東坡傳〉》中,林語堂描述自己創作該書的理由:他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
存心為蘇東坡寫本傳記的念頭,已經存在心中有多年。民國廿五年(1936年),作者全家赴美時,身邊除去若干中文基本參考書之外,還帶了些有關蘇東坡的以及蘇東坡著的珍本古籍。那時作者希望寫一本有關蘇東坡的書,或是翻譯些他的詩文。作者覺得,像蘇東坡這樣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當作者能專心致力寫蘇東坡傳記時,自然是一大樂事,已無需其他理由。
在寫作過程中,林語堂重新閱讀了蘇東坡的作品及跟他的經歷有關的大量材料,研究了他一生中的重要活動及時代環境,儘可能地忠於史實,連蘇東坡和有關人物說的每一句話都做到了有所本,並儘力突出傳主蘇東坡的個性特點。
《蘇東坡傳》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注重描寫傳主蘇東坡與時代政治風雨的關係。林語堂認為,蘇東坡與王安石變法的衝突,“決定了他一生的經歷,也決定了宋朝的命運”。因而,他儘力描述了王安石的變法情形和蘇東坡對它所持的態度。
他除了肯定王安石的個人修養好(不貪污,不好色),文章出色,思想創新,口才絕佳,是能幹的行政人才外,也認為其“改革的動機不容置疑”,某些改革措施也是好的,如青苗法“計劃本身完善合理”,免役法是“最好的新政”等等。可是,他更是認為王安石的改革是失敗的,產生了“悲慘結果”。
而其原因在於實行“變法”過程中,出現了事與願違的情況。譬如,實施青苗法時強迫農民貸款,甚至由富人貸款後向農民放高利貸,結果給農民帶來了災難。又如實施免役法時,“政府的興趣在稅收,人民免役的福利完全被保甲法所抵消,保甲法強迫服役,比徵兵更糟糕”。此外,王安石在變法過程中,排斥異已,用人不當,造成嚴重後果。
至於蘇東坡對王安石變法的態度,林語堂認為是反對的。譬如,蘇東坡曾一再上書神宗皇帝,攻擊青苗法,勸告神宗不要用權勢逼人民屈服,要花靠異議的健全來完善政府職能。不過,他對蘇東坡批評變法帶來不良現象的詩篇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認為蘇東坡那些詩篇對現實的譏諷和針砭是“正義的批評”,“沒有人比蘇東坡更充分表達民間的疾苦”,“其中並沒有叛變的意識,沒有公開批評,沒有反對當局。但是這些詩具有蚊子叮的效果。叮幾下叫人著惱;叮太多就叫人整夜睡不著”。
他還指出,正因為蘇東坡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態度,因而一再遭貶,甚至鬧出“烏台詩案”,遭到逮捕並被關押了四個多月,險些被殺害。直到哲宗皇帝時代,蘇東坡因為受過太后的寵愛,反對變法,又再次受到迫害,被流放嶺南惠州和海南儋州。對於蘇東坡的這些遭遇,他是深表同情的。
同時,《蘇東坡傳》把傳主蘇東坡描寫成集儒道釋於一身的政治家和詩人。林語堂認為,蘇東坡是一位“巨儒政治家”,本質上是奉行忠君報國思想的。因而,他描寫了蘇東坡受到英宗皇后的信任之時,竭誠向她提出別人不敢說的意見,爭取“廣開言路”,促使朝廷不再實行青苗法,嚴懲政府官員貪污和無能,減少政府冗員。
同時,他也描述了蘇東坡做地方官時怎樣忠於職守,政績顯著。如擔任徐州太守時,組織群眾和御軍抗洪,保住了徐州城;擔任杭州太守時,完成了杭州的供水系統,建立公立醫院,疏通鹽道,重整西湖,平抑糧價,熱心賑災。被貶惠州期間,則關心惠州城的改善工作,修建了兩座橋,一座橫越大江,一座橫越惠州的湖泊,並曾建議廣州太守王古用竹管將泉水引入廣州供市民飲用,以減少疫病。
在林語堂看來,蘇東坡並不是一個腐儒,而是一個既有濟世思想又玩佛通道的“樂天才子”。他“始終卷在政治漩渦中,卻始終超脫於政治之上”,在順境中不做政客,在逆境中又能安貧樂道,熱愛生命,自得其樂,活得快慰。譬如被貶黃州時,甘心務農,願為隱士,研究佛學和道教,學習瑜珈術和煉丹術;任杭州太守時,游遍了城裡城外的一百多個寺廟,時常混跡於道士和妓女之間;受貶惠州時,更是醉心於煉丹術,信仰簡樸生活和無邪思想,以求長生不朽。
《蘇東坡傳》充分表現了傳主蘇東坡的個性、才華和魅力。在林語堂筆下,蘇東坡是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他愛唱反調,敢于堅持原則和自己的主張,討厭虛偽和欺騙,對看不慣的事物總是“如蠅在食,吐之乃已”;是一個具有幽默感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同情人民疾苦;是一個大哲學家,儒家弟子,自然詩人,不完全是清教徒,更不願把時光完全浪費在醇酒美人身上。
他具有非凡的天分,傑出的才華,是一個大文豪,大詩人,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他的中秋詞,“大江東去”,“十年生死兩茫茫”是千古絕唱,他的“士人畫”具有革新精神,他所有的詩文都具有“真誠性”,單純自然,“能取悅千秋萬世的讀者,超越一時的文風而留傳下去”。正因為這樣,他具有特殊的魅力,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是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一千年來都不斷有人真心地崇拜他。
此外,《蘇東坡傳》還寫了林語堂的一個獨到的發現,即向來認為蘇東坡有一個“不美而才高”的妹妹的說法,純屬“民間傳記,並無史實根據”,但他卻有一個堂妹,而且是他“初戀的對象,他至死對她柔情萬縷”。
《蘇東坡傳》基本忠於歷史事實,而且採用了多種筆法讚揚蘇東坡,表現蘇東坡,字裡行間都洋溢著作者對蘇東坡的熱愛之情。為了強化人物形象的描繪,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對傳記寫作的手法做了新的嘗試和開掘。該傳記中不乏林語堂的主觀感情,使傳主蘇東坡成為林語堂理想化的人物。
《蘇東坡傳》融匯了豐富的中國文化知識。傳主蘇東坡既是從政多年的政治活動家,又是多才多藝的天才;既潛心探究過儒道釋哲理,又足跡遍及了大半個中國的名山大川。這就必須運用多方面的文化知識,才能真切地表現出蘇東坡的風貌。實際上,書中確實運用了大量的歷史知識,儒道釋知識,瑜珈術和煉丹術知識,詩詞、美術、書法鑒賞知識,以及地理風物知識(如長江三峽的雄奇,杭州山水的秀麗,黃州、徐州、惠州和儋州等地各具特色的景物)等等。
《蘇東坡傳》正文並未附有腳註,但曾細心引用來源可征之資料,並盡量用原來之語句,不過此等資料之運用,表面看來並不明顯易見。因所據來源全系中文。供參考之腳註對大多數美國讀者並不實用。為免讀者陷入中國人名複雜之苦惱,作者已盡量淘汰不重要人物的名字,有時只用姓而略其名。此外對人也前後只用一個名字,因為中國文人有四五個名字。原文中引用的詩,有的作者譯英詩,有的因為句中有典故,譯成英詩之後古怪而不像詩,若不加冗長的註解,含義仍然晦澀難解,作者索性就採用散文略達文意了。
中國書評人蕭慶偉:《蘇東坡傳》的文獻取向與作者的意蘊期待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這是一種對於客體的情感境界、人生態度等方面的期待視野。在這一期待視野的支配下,便有了作者對蘇東坡個性魅力的全面肯定和熱情歌頌。
文藝評論家劉自立: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是一本好書、奇書。
當代作家余傑: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是一個赤子寫另外一個赤子。
當代作家余秋雨:我非常喜歡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前後讀過多少遍都記不清了,但每次總覺得語堂先生把蘇東坡在黃州的境遇和心態寫得太理想了。
該書於1947年完稿,由紐約約翰·黛公司,倫敦威廉海涅曼公司先後出版。原名為“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可直譯為《心曠神怡才智卓越的人物——蘇東坡的生活和時代》,20世紀70年代台灣出版宋碧雲、張振玉兩種譯本,均譯為《蘇東坡傳》。
譯本信息 | |||
出版年 | 譯者 | ISBN | 出版社 |
---|---|---|---|
1970年 | 宋碧雲 | / | 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
1986年 | 張振玉 | / | 金蘭文化出版社 |
1988年 | 張振玉 | 7-5387-0118-4 | 時代文藝出版社 |
1989年 | / | 7-80569-113-4 | 上海書店 |
1992年 | 宋碧雲 | 7-80590-208-7 | 海南出版社 |
2000年 | / | 7-5306-3002-4 | 百花文藝出版社 |
2001年 | / | 7-80590-208-9 | 海南出版社 |
2002年 | / | 7-80590-209-7 | 海南出版社 |
2005年 | 張振玉 | 7-5613-3161-4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6年 | 張振玉 | 7-5613-3501-6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6年 | 張振玉 | 978-988-211-611-5,988-211-611-6 |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2007年 | 張振玉 | 7-80196-429-2 | 現代教育出版社 |
2008年 | / | 978-7-5306-5034-9 | 百花文藝出版社 |
2009年 | / | 78-7-5600-8827-3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2009年 | 張振玉 | 978-7-5354-3956-7 | 長江文藝出版社 |
2009年 | 張振玉 | 978-7-5613-4055-4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9年 | / | 978-7-80080-986-6 | 群言出版社 |
2009年 | 張振玉 | 978-7-5060-3400-5 | 東方出版社 |
2010年 | / | 978-7-80256-112-0 | 群言出版社 |
2011年 | / | 978-986-146-832-7 | 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2012年 | / | 978-7-5404-5202-5 | 湖南文藝出版社 |
2012年 | 張振玉 | 978-7-5135-1659-4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2012年 | / | 978-7-5354-5800-1 | 長江文藝出版社 |
2013年 | 宋碧雲 | 978-7-5430-7209-1 | 武漢出版社 |
2013年 | / | 978-7-5502-1707-2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2014年 | 張振玉 | 978-7-5339-3914-4 | 浙江文藝出版社 |
2015年 | / | 978-7-5104-3527-0 | 新世界出版社 |
2016年 | 張振玉 | 978-7-5404-7625-0 | 湖南文藝出版社 |
2017年 | 張振玉 | 978-7-5404-8086-8 | 湖南文藝出版社 |
2018年 | 張振玉 | 978-7-5404-8488-0 | 湖南文藝出版社 |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中國現代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后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煙雲》《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