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古城

歷史古城

黃州,位於湖北版圖的東部,長江中游的北岸,與鄂州隔江相望,乘船從漢口順江而下,出三江口就可以看見黃州城的遠景。

相傳在大禹治水時期到過黃州城郊,後來築了土城,名曰:禹王城。

發展歷史


據中國古代史和府縣誌記載,古城的遺址是兩千多年前的楚國在此修築的一座都城,名曰;邾城,也稱邾王城,禹王城。東周時期叫弦國,弦子國,戰國時期叫邾國。後來楚滅各小國后,黃州屬於楚國的領地。將此城正式定名為“邾城”。
到了東漢末年,魏、吳、蜀三國分爭時期,也就是公元208年,在邾城附近的江面上發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戰。曹操率2O萬大軍一路南下,連戰皆捷,後與孫權、劉備的吳蜀聯軍遭遇於赤壁。諸葛孔明借東風,火攻曹軍船艦,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曹軍燒死、溺死者不計其數,吳、蜀乘勝追擊,曹操敗走從此不敢南下。這一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赤壁之戰也成了歷史上有數的著名戰役之一,故晉代以來即為遊覽勝地。
自楚滅邾后,遷徙其君民於此邾城,逐步建成了江北的大都邑,後趙所滅,經歷了600餘年。她作為江淮名城,軍事重鎮,經歷過東(齊魯)西(巴蜀)文化的大融合,促其經濟繁榮,國泰民安的景象;也經歷過朝代的更替,金戈鐵馬的戰爭洗禮,見證了成敗得失,興衰榮辱。可謂是黃州歷史源遠流長。
黃州之名,始於公元579年,也就是北周大象元年,距今已經有1500餘年了。當年北周出師伐陳,杞國公宇文亮攻佔大別山南麓廣大的地域,改南司州為黃州,設置總管府,領黃陂一縣,從此,黃州之名就鑄於中國的史冊。
翻開歷史的黃州府城圖,龍王山雄踞府城之北,南有赤鼻山,西有聚寶山,拱護府城。龍王山下有多條山崗由西北向東南方向蜿蜒伸展,黃州城內外街道,房屋依山崗、溝谷而建。有人將龍王山下的山崗比喻為龍鬚,也有人將其比喻做手背和五指。手背即城北高阜龍王山、赤鼻山,聚寶山,五指即為三山發脈的五條山崗。
經過歷史的變遷和建設發展,五條山崗已經不再明顯的顯露出來。
黃州的地形是龍脈,龍為水之神。形家有言;水養生靈,地通水文,物豐人傑。北宋初年,黃州從故邾城,即今禹王城,南遷五里至江濱修築土城。當時的黃州城不大,其地勢險要,水環州城。
《黃州府志》贊稱;“西以江為固,東傍湖泊,東北倚山巒,”又言:“前界大江,后倚高阜”。宋。咸平三年(公元999年)王禹偁任黃州刺史,對黃州的地勢用詩來稱頌:
“齊安古郡廢,移此清江頭。築城隨山勢,屈曲環復周。”
可見,上善之江水,對黃州大地滋潤尤嘉,使其山青水秀,人傑地靈。
黃州自有名以來的一千五百多年間,歷經了無數次磨礪,經歷了無數次戰火的劫難,幾度風雨,幾經興衰。
黃州誕生於朝政更迭的動蕩年代,本地域人煙稀少,經濟落後。直到隋文帝楊堅滅後周,統一分裂的局面后,黃州境內才始得安定,經濟逐步恢復,人民得以安居。
公元617年,反隋瓦岡軍李密率部隊攻陷大別山南麓各地城池,,李唐王朝建立后,革除了隋之郡縣制,實行州縣制,原來叫郡;唐武德三年,也就是公元620年,將原來的永安郡改為黃州。
在近一千多年間,黃州經歷了多次戰火的劫難。唐乾符年間,農民起義軍王仙芝所部兩次圍攻黃州,州城淪陷。后又遭黃巢義軍的侵掠,曾一度繁榮的黃州城夷為荒丘。
南宋末年,黃州再次遭劫,公元1209年----1217年間,金兵大將完伯顏率30萬精兵攻陷麻城后,其先頭部隊向黃岡縣境內進逼,可是,南宋官軍不及10萬,無力抗拒金兵強大的攻勢,不到半月全縣淪陷於金兵之手。金兵以極其殘暴的手段進行瘋狂的報復,燒殺搶掠,荒屍遍野,黃州城內洗劫一空,古木、修竹、房舍全部燒毀,幾十里不見炊煙,黃州地域空曠荒蕪,甚至有老虎出入長圻廖,成遍大如掾的楠竹已絕跡。
元朝順帝年間,黃州僅有18萬戶,百里平疇只有幾家煙花,野草淹沒了田地,慘不忍睹,多麼凄涼的時代啊!
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後,採用了“江西填湖廣”的移民政策,大量的移民進入黃岡,在此開墾良田,繁衍生息。所以,今人皆稱其祖先是從江西遷來的。
明末,天下大亂,李自成部將羅汝才所部、張獻忠所部多次攻陷黃州府屬各地城池,繁榮昌盛一時的黃州又遭劫亂,尤其是張獻忠所屬幾“革左五營”在鄂東流動作的時間長,破壞性大,摧域掠地,濫殺無辜,慘絕人寰,境內人口急劇下降,田地荒蕪,殍屍遍野,各地集鎮、城池、書院均遭兵毀,殘破不堪,昔日的經濟繁榮,人文薈萃之地,遂成廢墟。
清康熙三年,即公元1664年,朝政始通,自此而後的65年間,黃州廣大民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四鄉讀書頌經之聲再起。
清末,黃州因太平天國五次攻戰,對順治13年修復的城池有較大的破壞。清同治五年,即1866年,黃州知府舉把屬之力再度修整,維持了明初府城的規劃。
辛亥年八月,武昌起義軍一聲炮響,黃州軍民隨即高舉義旗,一舉推翻了清王朝府地方政權,結束了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
黃州古城是明洪武初年開始興建的,當時朱元璋詔令天下:“廣積糧,高築牆”。黃州知府李仁及駐軍指揮黃榮稟承朝廷旨令,動員府屬軍民興建黃州府城,將宋元兩朝黃州州城不成規劃,濱江傍湖,地勢低洼,常遭水患的弊端,遷移到向北移二里處修建新城。新城位於龍王山龍脈之上,地勢高昂,規制宏偉。
據《黃州府志》記載;修築黃州府城前後共用了17年時間,動用了府屬民工5萬餘人。古城依山傍水,西以大江為固,四周修有堅固的城牆,外環有護城河,有四門:東有清淮門,南有一字門,西有清源門,西北有漢川門。城內的面積約2.19平方公里。至今有存的遺跡可見。
當時在城內先後建有河東書院、府學、縣學、貢院、以及旌表儒林寺廟、牌坊。據弘治《黃州府志》記載,府城內建有夫子廟、文昌宮、大士閣、四官殿等,城內有牌坊34處,即激揚坊、善沿坊、武定坊、金榜題名、世科坊、思賢坊、威武坊、文明坊、翔鳳坊、駐節坊、清平坊等,這些牌坊都是對境內名賢儒仕的旌表,使其流芳千古,光耀門庭。
黃州府城是當時軍事、政治、文化的機關重地,城內不準經商,沒有商鋪。所有經商的都是在城外沿江的沙街和城南的十字街等處。古代經商之地叫作“市”,黃州是地方官員,守軍駐地,稱作“城”,絕不能把黃州府城當做今天的“城市”。
這明代興建的黃州府城到解放也經歷了幾十次災難。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冬,黃州沙街商棚起火,連燒數日,清源門焚毀。
明萬曆二十五年(1578年)春,城南起火,十字街、沙街、數百家商鋪毀於大火,且殃及了一字門城樓和考棚街,青雲街道房舍數百家,一時間,府城內外烏煙騰空,火光映天,官署眷屬攜兒帶女外逃,慘狀難堪。
明崇禎七年至十六年(1634——1643年)的九年間,多次遭羅汝才、張獻忠兩支農民起義軍的攻伐。原稱“金湯甲諸郡”的城池,慘遭破壞,燒毀了官紳的房舍和學宮、書院等建築物。將被俘虜的官兵及官紳眷屬婦女來拆城牆,當黃州西部城牆拆至人肩時,將其全部殺害,推入大江以葬魚腹。這是明末農民起義軍戰爭史上最不光彩的事件。
清王朝確立后,順治三年至十三年(1646——1656年)十年之間,完成了修復府城的任務。仍保持著明代的規制,再一次顯露了鄂東政治、軍事、文化中心的威嚴氣質。
清咸豐年間,黃州府城遭受了戰爭的劫難,咸豐三年至咸豐十一年(1853——1861)的八年間,太平天國軍五次攻克黃州,其中二、三、四次攻克黃州城的破壞尤為嚴重。焚燒城內的官署,書院,學宮等建築物,城外的安國寺東坡赤壁等建築群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農民起義戰爭結束后,同治五年(1866年),黃州知府黃益傑率守城官兵,發動民眾修復黃州城,縮減了易水患的城西,五月動工,十一月底完工。黃知府督修城池的重點仍是城牆及軍事設施,突出了古城黃州歷為軍事據點的特點,至於城內的政治、文化、宗教等各類建築均由官倡民助陸續修建,到清光緒初年,黃州古城修復工程完竣,使其舊貌換新顏了。
翻開清光緒八年版(1882年)《黃岡縣誌。縣城圖》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內外的主要街道及各類建築物。縣學、貢院、縣署、都司、鼓樓、協鎮、戌廳、府學、衛署、府署等均在城內街道兩旁。
清淮門外過六甲街,在其山崗上建古敵樓一座;一字門外過十字街有安國寺及寶塔等宗教建築群;漢川門外有名勝古迹赤壁,於公祠建築;出清源門是商家雲集的沙街,向西過觀瀾橋是濱江碼頭,南來北往的商船泊於城下,生意興隆,繁榮熱鬧。當時的古城黃州,真是“依山近江,雄偉壯闊,為蛟翔鸞峙之地。”
辛亥革命一聲槍響,黃州革命志士舉火燒毀了河東書院,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飛機隊黃州城外的大碼頭、沙街、安國寺等處進行了多次轟炸,一些民房、商鋪、古典建築受損,寶塔中彈被震歪斜。
1947年春,古城清淮門及其兩側的城牆已拆除,用其磚,石、木料興建黃岡縣立初級中學。
1949年5月14日,黃州解放!1955年10月,黃岡縣黨政機關從團風遷駐黃州,從此,黃州為地、縣兩級同城同治,成為鄂東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黃州的名氣因赤壁之戰和大文豪蘇軾而來,東坡赤壁是黃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
如今的赤壁是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黃州王家店的巨富劉維貞捐巨資重新修建的。歷時七年,才形成了東坡赤壁的格局和規模,以後幾經修建,才看見現在這樣的景觀。
東坡赤壁經歷了數次劫難,相傳三國時期,人們發現赤鼻山峭壁處有一溶洞,名士徐邈在此洞居住修行。徐邈是魏晉薊人,初為尚書郎,他嗜酒如命,是當時“志行高潔,才博氣猛”的名士。後人將此洞取名“徐公洞”。赤壁因自然景觀奇特,吸引了名人墨客到次遊歷。據《黃州府志》記載,晉朝龍驤將軍蒯恩,為紀念孫權兄弟在赤壁山下南側建造橫江館,該館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至唐朝遺址尚存。
唐朝,赤壁山巔建有四望亭,北宋初年,赤壁山上建築物毗連櫛第,府城西南樓台聳立,煞是壯觀。韓琦贊曰:“臨江三四樓,次第壓城首”。詩中的三四樓,即棲霞樓、涵暉、竹樓、月波樓。
蘇軾在黃州謫居四年多,他最初寓定惠院,后遷臨皋亭;過黃泥坂,躬耕東坡;築雪堂;游赤壁,著華章;出黃州東門,憑弔邾城遺跡;禪安國寺,探究佛經……足跡所至,無不留下讚美黃州山川銘物風情的辭句,形成了黃州東坡的諸勝。
蘇軾離開黃州后,當地官民有意識地保護東坡遺跡。
南宋初,金兵南犯,黃州東坡諸勝慘遭戰火。紹興初年,黃州一道士自捐錢粟,修復雪堂,官民皆慶賀。
乾道六年(1170年),陸遊到黃州遊歷東坡勝景時,對保存完好的東坡雪堂記述和讚美。寫下了《入蜀記》。他黃州三日游,遊歷了安國寺,棲霞樓,竹樓,赤壁諸山勝,品賞了黃州的物產及風土人情。
宋末,黃州為官軍和元軍爭雄的戰場,城內外東坡諸勝建築物再遭兵毀。元朝重武輕文,東坡遺跡沒有修復,甚至連蘇東坡諸勝遺址在何處都無法尋找。一代文豪的英名幾乎被人遺忘。
到明弘治十年(1497年)盧浚任黃州知府,他極力倡導恢復東坡遺跡,建設赤壁等名勝古迹。一直到明萬曆末年,在這120餘年間,黃州東坡赤壁形成了規模性的建築群,東坡遺跡建築皆取蘇軾在黃州所著的詩文名句來命名。具有鮮明的紀念意義。當時人稱此為黃州赤壁。
明末,黃州府城慘遭戰火劫難,黃州赤壁等建築物化為灰燼。
清康熙三年至九年(1664——1670年)著名詩人宋犖任黃州通判,他是蘇學專家,來黃后,目睹黃州赤壁的斷壁殘垣,凄涼冷落,心靈震撼,極為傷感。為了恢復東坡名勝遺跡,他自捐薪俸,募化眾人,督修雪堂,洗墨池,西爽亭等古迹。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黃州知府于成龍,督城民在赤壁嘰修建“二賦堂”及其他建築物,並親自榜書“二賦堂”三字。于成龍離黃后,知府郭朝祚將其正式定名為:東坡赤壁。他書“東坡赤壁”四個大字嵌刻於門樓之上。
清咸豐年間,黃州為太平軍與清軍爭奪的軍事重鎮,戰火再起,硝煙過後,東坡赤壁盡皆瓦礫,一片狼藉。
清同治七年(1868年)黃州府屬戰亂平息。黃州巨富劉維貞捐巨資,歷經七年修建,才形成了東坡赤壁的格局。
1929年4月,蔣介石到武漢指揮所部剿共,曾來到黃州,遊覽了東坡赤壁。後為新版《黃州赤壁集》題寫了書名,並為赤壁題詞“文章千古,壁壘一新”。為保護東坡赤壁勝跡,國民政府頒發文告。蔣介石簽署的這份布告,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里,對保護東坡赤壁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主要景點


新中國成立后,東坡赤壁被國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幾年來,政府將東坡赤壁風景區列為興城發展的龍頭經濟,弘揚東坡文化,發展旅遊事業,舉全民之力,擴建了赤壁公園,公園現有面積四百餘畝。
建築物有二堂:二賦堂、雪堂;三樓:棲霞樓、涵暉樓、挹爽樓;二閣:碑閣,留仙閣;一齋:慨然齋;一像:東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龜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問鶴亭、快哉亭、覽勝亭、望江亭、羽化亭。
投資十多億新建了遺愛湖公園,如今,遺愛湖公園一片藍藍的湖水,湖畔依舊綠意盎然。廣闊的湖面,明凈而通透。噴泉、浮雕、樓亭、棧道,還有綠色草坪、陽光沙灘、水幕影院、濱湖風情吧、生態走廊、竹林幽徑……
一個個景點、一道道景觀,憑藉著一湖春水、十里風光,內攬自然之秀、外得人文之勝,成為了黃岡的城市名片,成為市民遊憩、娛樂和休閑的福地。她以其強大的凝聚力、牽動力和輻射力,對外充分展示了古城黃州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城市魅力。逐步形成了東坡旅遊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