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嬋娟的結果 展開
- 漢語詞語
- 天體名稱
嬋娟
漢語詞語
徠嬋娟,讀音為chán juān。釋義為形容姿態美好;古詩文里多用來形容女子,也形容月亮、花等。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用於形容姿態曼妙優雅,或者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嬋娟設計圖
(1)[graceful美妙的姿容
不醉莫言還,請看枝間。已飄零一片減嬋娟。——《金瓶梅》
(2)[beauty]∶美女
綺窗羅幕鎖嬋娟
(3)[the moon]∶明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4)月餅,指月亮下吃月餅。
詞語分開解釋:
嬋:嬋(嬋)chán〔嬋娟〕a,如“竹嬋嬋,籠曉煙”;b,指美女,如“一帶妝樓臨水蓋,家
娟:娟 juān 秀麗,美好:娟麗。娟秀。娟娟(秀美的樣子)。娟媚。嬋娟。筆畫數:10;部首:女;筆?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唐˙孟郊˙嬋娟篇:
花嬋娟,泛春泉;竹嬋娟,籠曉煙。浮生縈雲,
元˙沉禧˙一枝花˙天生瑚璉套˙梁州曲:腰肢裊娜,體態嬋娟。亦作嬋媛。
2.美女、美人。
唐˙方干˙贈趙崇侍御詩:卻教鸚鵡呼桃葉,便遣嬋娟唱竹枝。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分影照嬋娟。或稱為 婢娟。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唐˙劉長卿˙湘妃詩: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天下第一等才子自然要有天下第一等佳人來相配方為合適,如宋玉與嬋娟、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周瑜與小喬、李靖與紅拂、南唐後主與大小周后、道君皇帝與李師師、梁山伯與祝英台、錢謙益與柳如是、楊乃武與小白菜,這一段段、一幕幕……
嬋娟
(2).指美人。唐 方干 《贈趙崇侍御》詩:“卻教呼 桃鸚鵡葉,便遣嬋娟唱《竹枝》。”元 李致遠《新水令·離別》曲:“青鎖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願。”清 洪升《長生殿·夜怨》:“笑君王見錯,把一箇罪廢殘粧,認是金屋嬋娟。”
(3).形容花木秀美動人。三國魏阮籍 《詠懷》之二六:“庭木誰能近?射干復嬋娟。”《文選·成公綏<嘯賦>》:“借皋蘭之猗靡,蔭脩竹之嬋娟。”李周翰 註:“嬋娟,竹美貌。”宋 梅堯臣《邵郎中姑蘇園亭》詩:“薄城萬竿嬋娟竹,籐纜系橋青板船。”
(4).指花木。宋 晏殊《採桑子·石竹》詞:“試摘嬋娟,貼向眉心學翠鈿。”宋 王安石《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詩:“嬋娟一種如冰雪,依倚春風笑野棠。”
(6).指代明月或月光。宋 蘇軾 《水調歌頭》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金瓶梅詞話》第七回:“風吹 列子歸何處?夜夜嬋娟在柳梢。”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長空萬里,見嬋娟可愛,全無一點纖凝。”
(7).輕盈飄舞貌。南朝梁 沉約 《詠雪應令》:“夜雪合且離,曉風驚復息,嬋娟入綺窗,徘徊騖情極。”
(8).猶嬋媛。情思牽縈貌。南朝 梁 江淹《去故鄉賦》:“情嬋娟而未罷,愁爛漫而方滋。”唐 李白《古風》之五一:“虎口何婉攣,女嬃 空嬋娟。”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屈原》中嬋娟的形象
嬋娟是屈原的侍女,是一個純潔可愛、天真稚氣的少女。浮生縈雲,她深明大義,愛憎分明,她熱愛屈原,敬仰屈原的品德,遵照屈原的教導做人;她蔑視世俗的榮華富貴,具有不畏權貴的骨氣和敢於鬥爭的勇氣。在屈原遭到陷害的關鍵時刻,她始終和屈原站在一起,同黑暗勢力作鬥爭,她與宋玉形成鮮明的對照。她不幸誤服了南后陰謀殺害屈原的毒酒,但她卻感到莫大的安慰,因為她把為救屈原而死看作是為祖國獻出生命,看作自己畢生最高的理想。
嬋娟是作者虛構的理想人物。作者創造她是把她當作“詩的魂”、“光明的使者”、“道義美的象徵”來寫的。在藝術構思中,作者把嬋娟作為屈原形象的補充和烘托,力求以嬋娟的詩魂來展現屈原辭賦的精神,嬋娟的思想品德,是屈原精神的繼承,屈原精神的活化。
屈原和嬋娟的故事
郭沫若先生的話劇《屈原》:
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反對腐敗,推行仁政,對外主張聯合抗秦,遭到貴族大臣上官大夫靳尚等的反對。靳尚利用懷王的昏聵及南后的貪婪,收受賄賂,與秦使張儀同流合污。張儀遊說以600里地歸楚為餌,誘楚絕齊親秦,受到南后的款待。他們為除屈原,在一次預謀好的酒宴歌舞上,南后佯裝酒醉,倒向屈原,屈原無奈攙扶,適遇懷王臨場所見,於是屈原被誣革職,囚禁太廟。
屈原的學生嬋娟,崇仰屈原愛國的政治主張,聞師受陷,四處尋找,好容易在太廟重見時,已是饑寒交迫,屈原以酒為嬋娟暖身,誰知酒中有毒,嬋娟身亡。屈原悲憤填膺,長嘯天問,並把題有桔頌的紗巾復蓋嬋娟身上,以作祭奠,在旁監禁的衛士深為感動,救出屈原,火燒太廟,共謀救國大業。
嬋娟
“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庄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說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說是一種神交了!
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為佳句,“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的《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都可以互相參看。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的懷念之情,但並不限於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詞作於丙辰(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蘇軾四十一歲,時為密州(山東諸城)太守。題說“兼懷子由”,當時蘇軾與其弟子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本來甚為明顯,蘇軾因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鬱惆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於表現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的矛盾過程。而前人卻多妄解,說神宗讀到“瓊樓玉宇”兩句,嘆云:“蘇軾終是愛君”,即量移汝州。此說與事實不符。蘇軾移汝州在黃州之後,不能說因這詞而“量移汝州”。
詞的上片主要抒發自己對政治的感慨。開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兩句,是從李白《把酒問月》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兩句脫化而來。同時點明飲酒賞月。接下說“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讚美月夜;也有當今朝廷上情況不知怎樣的含意。《詩經》中“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並非問今天是什麼日子,而是讚美的語氣:“今天是多麼好的日子啊!”的意思。下面“我欲乘風歸去”三句,表面是說“我本來是神仙境界中來的,現在想隨風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瓊樓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經受不住天上的寒冷”。這幾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黨爭激烈,難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兩句是說,既然天上回不去,還不如在人間好,這裡所謂“人間”,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奮發有為,做地方官同樣可以為國家出力。這樣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現出積極的樂觀的情緒。
詞的上片敘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發對兄弟的懷念之情。蘇軾和蘇轍,手足之情甚篤。據蘇轍《超然台記敘》說:“子瞻(蘇軾字)通守餘杭,三年不得代。以轍之在濟南也,求為東州守。既得請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蘇軾拋掉湖山秀麗的杭州,由南而北,原為兄弟之情。但到密州之後,仍不能與弟轍時常晤對。對弟弟的思念,構成這首詞下片的抒情文字。
下片開頭“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轉朱閣”,謂月光移照華美的樓閣。“低綺戶”,謂月光照著有離愁別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朱閣”“綺戶”,與上片“瓊樓玉宇”對照。既寫月光,也寫月下的人。這樣就自然過渡到個人思弟之情的另一個主題上去。“不應有恨”兩句是用反詰的語氣、埋怨的口吻向月亮發問。“不應有恨”而恨在其中,正是“道是無情卻有情”的意思。下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轉為安慰的語氣;既然月有圓缺,人有離合,自古皆然,那是沒有什麼可悲傷的了。惟願兄弟倆彼此珍重,在遠別時光里共賞中秋美好的月色。“蟬娟”,月色美好的樣子。此句從謝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句蛻變而來。理解到遠別的人可以“千里共嬋娟”,也就能做到“不應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結束全詞,與上片結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樣,是積極樂觀的。一方面是對兄弟不能團聚的安慰,同時也是對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這首詞的上、下片都帶有人生哲學的意味,如上片結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與陶潛桃花源詩所說:“凡聖無異居,清濁共此世。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諸句約略同意。就是說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有凡境、聖域、清境、濁境。當一個人思想開朗、胸懷坦蕩的時候,就是在聖域、清境里,反之,清境、聖域便都不見了。同時這也就是儒家“無人不自得”的思想。有了正確對待事物的思想,那麼無論在哪裡都可以有所作為,心安理得。在人間也可以得到快樂,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樣可以做一番事業,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下片的“此事古難全”含有這樣的意思:世界上不可能有永遠圓滿的事情,人生有歡聚,也必然有離別;這正是與月亮有圓時、也總有缺時一樣,原是自然界的規律。
五代北宋士大夫的詞集中,也有一些包含人生哲學意味的詞,到蘇軾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首詞雖然包含人生哲學,然而它是通過一個完美的文學意境來表現的。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體會到的是作者豐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說教。同時,詞里雖有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但最後還是以理遣情,不脫離現實,沒有悲觀失望的消極思想,情緒是健康的。同時,這首詞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以它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所讚美所稱讚的名作。
嬋娟
【唐】杜荀鶴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徠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詠槿
【唐】李白
園花笑芳年,池草艷春色。
猶不如槿花,嬋娟玉階側。
芬榮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豈若瓊樹枝,終歲長翕赩。
書靈筵手巾
【唐】李煜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
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霜月
【唐】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塞下曲
嬋娟
君不見芳樹枝,春花落盡蜂不窺。
君不見樑上泥,秋風始高燕不棲。
盪子從軍事征戰,蛾眉嬋娟守空閨。
獨宿自然堪下淚,況復時聞鳥夜啼。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