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竹禪故居
福建漳州的清代古宅
蔡竹禪故居,位於漳州市中心薌城官園大學甲37號。於2001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蔡竹禪故居”位於漳州市中心薌城官園大學甲37號,乃一座歷史名人之故居。其古色古香清代宅院獨特的建築風格與周邊高聳入雲的大廈相映成趣,令人深刻體會到現代房地產商業與古代歷史文物價值的強烈反差。歷史演變與社會發展承載了一段鮮為人知、記憶猶新的真實故事。
相傳清代乾隆晚期,歷任禮、吏、兵、刑、工五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師的名臣蔡新告老還鄉。其門生為感謝師恩,於漳城(漳州)建了一座精美的官員府敬贈蔡新,請恩師在此安度晚年。但一生為官清廉的蔡新始保晚節,堅決不受,卻安居在家鄉漳浦梁山下布村。
據有關史料證實,官園府第遂將其改為“鄭氏祠堂”。后因鄭氏家族衰落,房屋年久失修漸廢,故被蔡姓鹽官修葺后佔為私用,鹽官之後代亦衰落,對府第只用不修,牆壁剝落,廳房漏雨,雜草叢生,擬將府第拆掉出賣木料、磚瓦。
抗日留恨,購房銘石
1939年,閩南知名人士、愛國實業家蔡竹禪先生目睹府第破落不堪,深感拆毀可惜,於1943年把府第買斷,聘請“泥水狀元”李明月主持修復,另請泥水名師協同精心設計,精工細雕,歷經五年,於1948年才修竣。蔡竹禪對此座民居的修復甚為滿意,常與人炫耀:牆面細膩似少女之臉,風格古樸象葛山之式。
1966年蔡竹禪逝世,經文革十年浩劫,蔡氏家屬及子孫均受迫害,蔡宅被衝擊,遭受嚴重破壞。1980年起,蔡竹禪子女先後三次投入巨資對蔡宅進行整修,使故居完好保留至今。
蔡竹禪故居
2000年蔡竹禪故居被列入天下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範圍內,面臨被拆毀之險境,在漳州市文管辦的重視下、蔡竹禪長媳施淑英女士四處奔走呼籲,在輿論與媒體的壓力下,蔡宅才得以保留。但古厝後面將近1000多平米的庭院依然遭商家侵佔,至今未得到半點賠償。
蔡竹禪的後花園蓋上18層樓,至今未理賠
坐北朝南,三落大院,左右護厝,共有廳房27間,前有大埕,後有花園,整座宅院寬敞雅走進蔡竹禪故居,至第一進大門前,左右豎有二座石鼓,浮雕細琢凸圓形之花紋,蓄含圓通如意,和合吉祥之意。石鼓磁座的雄鷹、飛鶴、奔馬、麒麟等浮雕栩栩如生。大門門檻、戶定、門楣以青石琢成,門楣上裝飾兩枚圓形近乎黛色的石蓮花戶簪,左右門壁是方形縷雕虎螭圖案的大花窗,窗下是方形的下幅石和圭腳石,映襯著前廳門上“鴻傳竹報,宛蘊蘭香”的楹聯,令人醉心於書香門第詩情畫意之中。
入前庭前,靠東花木掩映下有一座雙口鳳眼石井,兩井口相倚雙棲,世間罕見,據說是仿故宮製造而成,井口窄小有防人跌落之功能,井水常年不幹涸,不得不贊為奇觀。庭門外牆牆面尚保留著虎豹獅象四獸浮雕,是當年李明月大師的得意之作。
三進廳堂屋脊均採用等級較高的“燕尾式”雙翹脊,第一進廳堂以三開間結構建成“三山脊”式疊落“燕尾”造型,形象獨特。左右護厝厝頂的高度比廳堂略低,屋脊均為平脊式“圓枋”,暗示著尊卑長幼有別的天道倫常。
最耐人回味的應當是斗拱浮雕、木樑雕刻、柱礎石雕這些細節,清式雕刻技巧和風格在細品之下風韻盎然。大堂每進都是二房抱一廳,大廳梁架都是疊斗抬梁式結構。抬樑上木雕古樸生動,有伸長鼻子的卧象,有形態威武的麒麟,體現出崇重、威嚴與高貴,既是承重的物件又是裝飾的元素,一舉兩得。大堂內外裝飾木雕內容豐富,花鳥蟲魚、應有盡有,雕刻巧奪天工。令人心動的是第二進廳堂前的左右廡廊,橫樑上分別雕有綢帶、玉筆、葫蘆、芭蕉等八樣圖案,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木柱下端石磁雖不顯眼,卻琢有梅蘭菊竹等浮雕,設計周細,用心備至。
廳堂及護厝前的大埕、天井都用琢平的花崗石鋪成;門框、台基、�坎、��、巷路也都用琢光的花崗石鋪砌,廳堂的��石長達7米,重達四噸,在古民居中實屬罕見。大量使用花崗岩構件,故居的堅固、整齊、莊重可見一斑。庭院石板地面均保存完好,庭院花圃,漏窗古樸典雅,既起裝飾作用,又增採光通風。居住環境講求詩意的哲學,又注重科學的嚴謹,各進廳堂前面是石埕,通風透氣,廣植花木,有荷蓮、鐵樹、蘭花、榕樹盆景等數十種。二進大廳石埕的花叢中,有棵二米多高鐵樹,是蔡竹禪先生當年親手種植,每年春季都會長出一簇橙黃色花蕾,婷婷玉立,頗有“色壓群芳”之勢。
第二、三進廳堂走廊各有兩耳門通左右護厝。兩邊護厝各為三廳六房(每單元二房抱一廳,形成三單元),共有18間,廳房雖不如大堂廳房寬大,卻也明亮雅緻。左右護厝前狹長的石埕,草木蘢蔥,靜謐的宅院蕩漾著花香春色,幾個種著荷花的大缸還刻有字畫,甚為講究。
左右護厝北端各有小門通後花園。花園原有面積l000多平方米,有蘭圃、八角亭、假山、猴洞、金魚池;有花紋透剔的華安玉“桌椅”,有形態各異的太湖石景。園內名花異卉,嘉木秀竹,叢叢簇簇,爭芳鬥豔,當時在漳州頗負盛名。可惜由於歷史動蕩,最是蘊涵了庭院園林藝術價值的花園已經悉數盡毀。
現在的蔡竹禪故居,經漳州文管辦勘測,總面積為2865平方米,其中文物建築面積達1291平方米。宅院坐北朝南,為三進帶兩廂的四合院式建築,建築功能分佈清楚。宅落前有天院,後有花園,東廂東側增建炮樓、平房等附屬建築。漳州文管辦負責人介紹說,蔡竹禪故居的文物價值在於建築梁架和裝修部分雕刻精細,題材圖案和表現手法豐富多彩,裝飾簡繁有度,整體風格雍麗大方,建築藝術水平高超。1988年,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組長單士元,中國古建築高級工程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鄭孝燮組團到福建考察,參觀了蔡竹禪故居,兩位專家一致讚譽蔡宅建築群為“閩南三角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民居,國內所剩無幾”,併當場題詞“建築文化,國之瑰寶”。
專家鑒定
如今蔡竹禪故居已經被完整地保護下來,此乃漳州歷史文化的一大幸事。美中不足的是其後花園一千多平米的房地被開發商推到,建起十八層大樓,至今沒有得到絲毫拆遷賠償。
蔡竹禪陵墓 公元2012年春天,經過與薌城區開發商的10年抗戰,蔡竹禪故居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清古建築倖免遇難。
公元2012年冬季,龍文區蔡坂村傳來噩耗,蔡竹禪墓地已被龍文區政府賣給開發商建“永潤文化園”,具備文物價值的閩南墓葬面臨拆遷,區政府至此不將蔡竹禪陵墓列入文物保護普查單位,漳州歷史文化名人的陵園註定要遭遇政府拆賣,或者任其逐漸坍塌消亡。
蔡竹禪墓地被賣面臨坍塌
蔡竹禪墓具備閩南墓葬文物價值
嗚呼哀哉!一代愛國實業家,一生創造的財富不計其數都貢獻給了新社會,死後連一畝三分的葬身墓地政府都要賣掉,面臨掘棺拾骨的局面!逝者何於安寧?
公元2013年冬季,漳州柯蔡姓氏協會和蔡坂村村委會對村裡的蔡氏宗祠進行搶救維修,並為蔡竹禪陵園的原地保護奔走呼籲,制定出原地保護、妥善重修蔡竹禪陵園的設計方案,期盼著當地政府的批准和支持。
蔡坂村設計的蔡竹禪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