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竹禪
民國期間愛國人士、民族實業家
蔡竹禪自少隨父讀書,年少時攻讀四書五經,辛亥革命后,受實業救國的影響,棄學從商。長期擔任漳州商會會長。樂於公益事業,興學修路,保證工人權益。新中國成立后,蔡竹禪先後任漳州市工商聯主委、漳州市政協副主席、漳州市副市長、龍溪專署副專員等職。於1966年辭世,享年68歲。
棄學從商,實業救國
民國5年(1916年),進篤誠賜記參行當學徒,深得店主陳智君的賞識,由雜工升為店員而至記賬。
民國8年(1919年),陳智君到福州任福建省政府財政廳長,便帶竹禪到福州任稅務徵收員。他布設關卡,徵收易於逃漏的閩江貨船稅款,稅收額較前大有增加。
漳州商會會長
民國17年(1928年),蔡竹禪任漳州商會會長。
蔡竹禪
民國21年(1932年),4月中央紅軍攻克漳州,5月撤回蘇區。9月,蔡竹禪被國民黨當局推出來收拾殘局,任代理龍溪縣長,處理善後事宜。當時國民黨政府實行白色恐怖,抓了許多人。蔡竹禪主張“冤宜解不宜結”,凡有店鋪承保的人一律釋放,從而保釋了一些地下黨員。
漳龍汽車公司
民國23年(1934年),漳龍汽車公司由於經營不善等原因,瀕於破產,被省建設廳收買整頓;後集股添資,蔡竹禪也入股並受聘為經理。他整頓人事,修理公路,添購車輛,實行貨客兼營,載客之外,又運煤入漳、廈,運礦石供給石粉加工。與此同時,修訂規章,薦拔員工,提高效率。經營一年多,漳龍汽車公司業務日見興隆,閩西南土特產出口量大增,日用品也隨之源源輸入。
民國26年(1937年),4月,蔡竹禪聯合全省17家汽車公司,在廈門成立全省汽車同業公會聯合會。該會突破美孚、亞細亞、德士古3家公司汽油供應的壟斷,又抵制省主席陳儀加征“汽油稅”的決定,保障全省汽車運輸經營者的利益。
民國28年(1939年),國民黨政府強征各汽車公司汽車以供軍用,沿途軍警又截車運載私貨。同年,省政府又強令汽車公司內遷龍岩,甚至燒毀待修車輛。漳龍汽車公司原有64輛汽車,遷入龍岩后只剩10輛,財力困竭。蔡竹禪在困境中發動工人投資入股,並划給工人空股,年終分紅;又開誠布公,與工人共同決定公司大事,促使工人關心企業得失盈虧。他制定規章制度,實行定額包干,實施浮動工資,獎罰分明。他用人唯賢,不搞裙帶關係。提拔機匠呂雙河為司機長,聘利運公司機匠高榮水到漳龍公司任職,收容由海外歸國的老駕駛員吳逢春,保護被國民黨特務迫害的郭嘉、郭寬遜兄弟,因此人才各盡其能。機匠陳番西改造“漢口爐”成功,用木炭代替汽油。郭嘉、郭寬遜有豐富的化學知識,又用松節油、樟腦油煉出代用燃料,從而突破敵人禁運汽油輸入的困境。
民國33年(1944年),蔡竹禪在華安汰口創辦竹溪職業中學,開設橋樑建築、汽車駕駛與維修、化工等專業班,培養一批專門技術人才。
建國后的貢獻
蔡竹禪的弟弟蔡大燮是中國共產黨員。他接受弟弟的勸告,曾經掩護幾個被國民黨軍警發覺追捕的中共黨員脫險。還曾經派車密送6位地下黨員入江西蘇區。抗戰勝利后,蔡大燮回龍岩與他相會,被龍岩保安團捕獲,他奔走福州向省主席劉建緒疏通,才免於難。
民國36年(1947年),蔡竹禪明白形勢的演變,自動把向農民買來的農田、房屋歸還原主。臨解放時,他曾一度前往香港,後由其弟大燮勸回漳州,照常處理漳龍公司事務。
新中國成立后,蔡竹禪先後任漳州市工商聯主委、漳州市政協副主席、漳州市副市長、龍溪專署副專員等職。
1957年,蔡竹禪患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截去一下肢。1966年逝世,享年68歲。
蔡竹禪先生一生愛國愛家鄉,大部分財富都奉獻給政府和社會,平生只留下明清風格古建築故居一座,現已成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漳州人民珍貴的文化遺產。
蔡竹禪園陵位於風景秀麗的雲洞岩腳下的龍文區藍田鎮蔡坂村,其墓葬南臨九龍江,北靠雲洞岩,居高臨下,保護著蔡坂村的一方風水,其“發展經濟、實業救國”的傳奇典故在蔡坂村代代相傳。蔡竹禪陵園已列入文物保護範圍,今後將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部分,蔡坂村民面對開發拆遷,致力於保護蔡竹禪陵園,保護龍文區的歷史文化遺產,村長村民可歌可贊!
逸事
民國28年(1939年)秋,蔡竹禪在龍山附近被匪首戴兆基綁架,關入土牢里。在被綁架70餘天中,他設法與3個看守人融通感情,誘導他們改邪歸正,終使戴倉、戴清、余甲3人開槍擊斃熟睡之中的戴兆基,並護送蔡竹禪脫險回漳。蔡竹禪也信守諾言,把他們安置在漳龍公司里工作,直至漳州解放。
據史料記載,蔡竹禪並不是這座大宅的最早主人。相傳在清乾隆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蔡新的門生為蔡新建府第於漳城(今蔡竹禪故居),蔡新不受,自建府第於漳浦西大門大南坂,因此,官園府第改作蔡氏祠堂,由官園蔡氏執掌,三進塑有三尊泥像。民國初,蔡氏家景衰退,祠堂抵押典當,祠堂
內住有19戶人家。
蔡竹禪購置后,聘請漳州泥水狀元李明月及許多“石碼師傅”為其規劃,按原古民居風格修飾。建築整體結構古香古色,石雕木刻巧奪天工,工程歷時四年,成為閩南歷史文化古建築中古民居的傑出作品。
在蔡竹禪故居的護厝天井裡,有一通石碑記載了日軍侵略漳州的罪行,碑石雖小,卻完好無損,碑文是這樣的:“七月七日日寇犯我盧溝橋,八月十三日又侵上海。經我軍痛擊屢敗,惱羞成憤,竭其海軍之力封鎖華南,三十一日以飛機轟炸漳州。因辟斯室以避無謂犧牲,藉留綿力抵抗。願子孫無忘雪此仇,以爭取我民族平等自由。廿六年雙十日落成,計縻國幣千三百緡,蔡竹禪識,蔡大燮書”。石碑記載著建造防空洞的過程,也銘刻下國難當頭的恥辱,並有日本飛機轟炸漳州城的確切時間,可為文史專家研究地方史的佐證。
余纏病六年,痛苦萬端,平生豪氣,消磨殆盡。今復兩眼失明,更無生趣。現年六十五,歷世以來,對國家盡愛,對社會盡責,培養子女,幫助親朋戚友,資濟社會貧苦人,雖然不敢善舉,但我卻已付出心力矣。抗日戰爭時期,主持交通,協軍力為民生,便利旅行,袖手平亂,使西溪一帶群眾得以安居樂業,人稱譽焉。自問一生無遺憾,歸土好安息。
力量從團結而來,您們務當恪遵吾訓,和睦團結,一家人本相親相愛的精神,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規勸,互相支持,互相照顧,共同把我仁愛之家,祖德宗功之門,發揚光大。附告數事:
(一)餘生苦楚備嘗,艱險歷盡,生后僅遺“實園”住屋一座,給您們安居樂業基礎,您們當確遵吾意共將該屋永久保存,留吾永久紀念。
(二)餘生愛護祖鄉(蔡坂、后吉、柯坑),入殮后將屍體移葬祖鄉繩武山之麓,希望親友眾族念情照顧。勞煩桃仔叔、清輝兄主持,托上海兄定經。喪禮一切從簡,墳墓當取簡樸,雅觀,耐久為宜。喪葬各費,自余斷氣之後,由淦電香港轉璇,匯來港幣一萬元供用。
(三)......
蔡竹禪先生遺囑重點向後代囑託其故居和墓葬,以此表示先生致死熱愛古建築文化,熱愛蔡坂故鄉的美好願望!
2012年春天,經過與薌城區開發商的10年抗戰,“蔡竹禪故居”因周邊高層建築打樁而支離破碎,頑強地俯趴在“天下廣場”當中,明清古建築倖免遇難。
2012年冬季,龍文區蔡坂村傳來噩耗,蔡竹禪墓地已被龍文區政府賣給開發商建“永潤文化園”,具備文物價值的閩南墓葬面臨拆遷,區政府至此不將蔡竹禪陵墓列入文物保護普查單位,漳州歷史文化名人的陵園註定要遭遇政府拆賣,或者任其逐漸坍塌消亡。
嗚呼哀哉!一代愛國實業家,一生創造的財富不計其數都貢獻給了新社會,死後連一畝三分的葬身墓地政府都要賣掉,面臨掘棺拾骨的局面!逝者何於安寧?
蔡竹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