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寺

甘肅省靈台縣石佛寺

甘肅省靈台縣上良原,由於其位於縣境之西,故稱西原。唐代稱秦原,又因上良原與朝那原的地形好像鳳凰展翅,翩翩欲起,因此人們形象地將上良稱為鳳翅原。

簡介


鳳翅原很有名氣,不僅因為其戰略地位很重要,歷為兵家必爭之地,而且因為其種種傳奇的故事,對石佛寺的傳說尤多。石佛寺原址位於鳳翅原的中部。相傳在東漢末有一天,有十餘人用牛車拉運石佛三尊,行至靈台鳳翅原,車停下來臨時休息,當地民眾好奇的前來圍觀,叩拜佛像,當問其來路和去向時,他們未作詳細答覆,只是手指西方,意味著從甘肅西部而來。休息後起程行路時,三尊佛像怎麽也搬不動,無奈就將石佛像留於此地,建廟供奉取名「石佛寺」。

規模


石佛寺建築佔地約四畝,寺院呈長方形,土夯圍牆高約丈余,周圍楊柳成蔭,寺內東面正殿三間,內供釋迦牟尼佛。左右為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這三尊像都是用上乘的巨石,經能工巧匠精雕細磨而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北邊大殿三間,關雲長穩坐正中,關平、周倉陪立左右。南面大殿三間是黃龍、青龍二神。據《靈台縣》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修訂本記載∶「黃衣真人乾隆年成真於澗溝潭(石佛寺北約三里處),先時有西藏喇嘛師弟二人,其師身披黃褂,手持寶劍,入水降妖被傷,其徒隱去,三年復來,潭吼三日,岸決水走,龍神發暴,鄉民言已成二神矣。嘉慶年間白蓮教匪寇掠靈台西境,二神顯威,大起風雨冰雹,擊傷賊兵,死者過半,後官兵止,人民免患,因此受封享祀,廟建於石佛寺,至今香火不絕。」這三個大殿均系磚木結構,雕樑畫棟,青石台階,建築雄偉。三大殿前有鐵質鑄成的鼎形香爐,高約三尺,向西左有鐘樓,右有鼓樓,再西是戲樓,面對東殿,形成長方形的對稱局格,十分壯觀。
在寺院外北側有一約一畝之大的天然澇池常年積水,清澈見底,傳說遊客至此,先在池旁洗手沐浴後,再進寺院燒香拜佛。
石佛寺聞名於隴東、關中、陝北地區,遊人如織,香客盈門。清朝末年,陝西乾州多人突至寺院,聲言寺院聲名顯赫,擠壓了乾州地域之龍脈風水,遂舉火燒毀了寺院,寺內僧侶被迫四處流散,多年難以恢復元氣。曾經有一本連環畫冊名曰《火燒石佛寺》就講述了這段在當時看來的驚天動地的大事件,筆者聽當地的許多長者就看過這本畫冊。所幸當地及遠近信眾仍香火不絕,大殿內的器物又逐漸得以補充完善。直到民國初年孫中山就任大總統時提倡新生活運動,當地在石佛寺院內增設生房,改成小學,南面的二龍殿、戲樓改為教室。石佛大殿仍保存完整,敬神育人兼而用之,並以寺取名叫石佛寺小學。新中國成立后,這個小學的學生越來越多,東面石佛大殿也被佔為教室。“文革”期間,批判牛鬼蛇神、破“四舊”運動使得寺院的和尚方丈離寺出走,石佛寺基本上成為一教學之所,已無佛教活動。但正殿的三尊石佛像依然如舊,只是石佛像神台前沒有了香爐生煙、木魚傳聲的景象。到“文革”後期的1969年,石佛寺小學與所在村的舊集小學合併,石佛寺的戲樓、大殿全被拆掉,寺院夷為了平地,供奉了近兩千年的三尊石佛像也不知歸落何處。

傳說


傳說石佛寺早在東漢、北魏、西晉時就負有威名,當地以寺為中心,西到朝那的西張村,南到周家坪,北到景家莊,廟田全部租給農戶耕種,薄收地租,念經僧人很多,附近有和尚坪、僧人公墓等。每年的四月初,在寺院舉行的廟會吸引著遠近香客、僧眾、商賈、顯貴紛至沓來,持續數十天,成為當時、當地每年一度的盛事。即使到文革前期,筆者依然記得在次舉辦過秦腔等節目的大型活動,古韻新聲。
唐朝曾在洛陽、長安等地大興土木建造佛寺。靈台西原石佛寺也得到了擴建修飾。距石佛寺約400米的北邊原坡傳說是佛僧死後埋葬的地方。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社員們在那裡取土填圈,經常會挖出墓址,有人的骨架、頭顱等,在同一地方還挖出了漢代陶器,有瓦壺、瓦罐、瓦壇等。
寺內戲樓前邊正上方高懸著約一米五長、一米寬的木牌一面,上寫“萬善同歸”四個楷書大字,字體用金粉噴塗,木牌的背面用毛筆書寫著石佛寺的歷史簡介。文革中抄家后,此件惜被丟失。

考證


據考證,2003年春,當地村民在石佛舊址靠南的一深溝下植樹造林時,挖出一個六棱形高1米3左右、粗約240公分的石柱,上有佛經,漢字陰刻,清晰可辨的“宋建德年”字樣。據其形制,應為佛教的石經幢。據此推算,石佛寺最早建立應在宋代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