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陔蘭
民國時期山東省議會會長
庄陔蘭(1870年—1946年),字心如,號春亭,原名庄阿蘭,山東莒州(今莒南縣)大店鎮大店人。
生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十六歲考取童生,十七歲中秀才入郡庠,二十七歲鄉試未中,翌年拔貢放樂安縣(今廣饒縣)訓導。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殿試,中二甲第十四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誥封朝議大夫。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官費去日本東京大學學法政,秘密加入中國同盟會,后參加辛亥革命。民國初年,曾任山東省議會會長、國會參議院議員。
1936年纂修《莒志》共78卷,又為《臨沂縣誌》作序。
1946年9月,74歲的庄陔蘭病逝於孔府。孔府把庄陔蘭葬在了孔府園林。
末代進士庄陔蘭書法
庄陔蘭於1906年被保送日本法政大學,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有過接觸。
1908年回國,任山東法政學堂監督,與師範學堂監督、同盟會員王墨仙以及夏繼泉等,經常秘密集會,斥責清政府政治腐敗。
1910年(宣統二年),任山東巡撫孫寶琦的秘書。
1911年武昌起義后,他和以同盟會山東支部主盟徐子鑒為首的革命人士與地方官僚士紳聯合,逼迫山東巡撫孫寶琦宣布山東獨立,斷絕與清政府的關係。11月7日,成立山東各界聯合總會,他被推舉為副會長之一。11月13日,山東宣布獨立。“旅京山東同鄉會”有人請求清政府派兵到山東“戡定大亂”。他得悉后,急電北京有關人士,轉告清巡警部右侍郎趙秉鈞,勸請清政府萬勿派兵,以免釀成“禍患”。11月底,山東取消獨立。翌年1月,袁世凱任命張廣建為山東巡撫,大肆搜捕革命黨人,以捉拿大盜為名,派巡防營將濟南“宜春軒”、“萬順恆”兩店鋪的14名革命黨人逮捕,併當場打死1人。事發后,庄陔蘭協同毛雅雲、王墨仙等進行營救。山東當局迫於社會輿論壓力,除將劉溥霖等3人暫行拘留外,其餘均予釋放。
1914年,在山東行政公署總務處任職,併兼任山東圖書館館長。
1918年,被選為第二屆國會參議院議員。
1919年4月26日,庄陔蘭偕山東籍參眾兩院議員20餘人前往總統府,向總統府秘書許寶衡痛陳山東人民反對巴黎和會讓日本繼承大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的意願。5月2日,以山東籍參眾兩院議員名義,給中國駐歐專使致電:“乞拚死力爭,主張直接索還青島及鐵路礦山,並廢除中日新約。”18日,復提請致電歐洲和會,拒絕承認袁世凱與日本秘密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
1924年,一度被段祺瑞聘為國會商榷委員會委員。
1925年孫中山逝世,庄陔蘭遂脫離政界,居青島嶗山廣善寺,研讀佛經,后回鄉閑居。
1934年春,出任《重修莒志》總纂。1935年底定稿,共77卷。因資金不足,曾賣字“以補其缺”。他修志主張資料要“實”,並重視志書的“資政”作用。
1936年,他應曲阜孔府之邀,任孔德成漢文教師,專教韻學和經書,歷時10年。
1946年9月,74歲的庄陔蘭病逝於孔府。依照庄陔蘭初到孔府時“我不提請辭去,不能辭退”的要求,孔府把庄陔蘭葬在了孔府園林。
庄陔蘭故居
庄陔蘭的書法尤為卓越,臨池一生,用力顏勤禮碑。楷書極佳,亦工草書。
庄陔蘭書法四條屏
庄陔蘭於清光緒三十年考中進士,被欽點為翰林,慈禧太后發現庄阿蘭不僅文章寫的好,而且字寫的更好,非常高興。當她發現庄阿蘭的原名和自己的乳名——葉赫那拉阿蘭重名時,便賜他名為庄陔蘭。
在近代山東歷史上,庄陔蘭是一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其實,他的本名是庄曉蘭,只是在考中進士面見慈禧太后,當慈禧太后問起他的姓名時,他為了忌諱慈禧年輕時的曾用名“小蘭”,而靈機一動脫口自稱為庄陔蘭,並從此使用該名至終。用現代的說法,他不僅具有很高的智商,而且還有著能夠妥善處理人情世故的很好的情商。
“庄陔蘭從小聰穎。五歲入家塾,十七歲中秀才,三十二歲中進士,欽點為翰林院編修,誥封朝議大夫。”在大店鎮庄陔蘭故居,庄氏後人、莒南文管所原所長庄虔玉向筆者敘說起庄翰林的故事。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34歲的庄陔蘭由翰林院保送,進入日本法政大學法政專修科留學。這時,革命先驅孫中山剛在日本東京組織成立了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主張。庄陔蘭推崇孫中山的革命綱領,秘密加入了同盟會。一邊修業學習,一邊參與革命活動。
兩年後,庄陔蘭學成回國,任山東法政學堂監督。他和師範學堂監督、同盟會員王墨仙、登州總兵夏辛酉之子夏繼泉等人,以師範學堂監督院為秘密集合地點,經常在一起聚會,共謀救國良策。庄翰林學識淵博,文采飛揚,得到了當時的山東巡撫孫寶琦的賞識,不久就擔任了孫寶琦的秘書。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義后,全國多數省份紛紛響應,宣布脫離清政府,山東卻沒有聲息。山東同盟會主盟徐子鑒從日本回到濟南,聯絡了庄陔蘭、夏繼泉等人,鼓動當時的立法機構諮議局向孫寶琦施加影響,迫使孫寶琦宣布山東獨立。在隨後成立的山東各界聯合總會上,夏繼全被推舉為會長,庄陔蘭當選副會長。夏繼全赴京后,聯合總會就由庄陔蘭主持工作。
山東獨立后,旅京山東同鄉會卻逆流而動,請求清政府派兵到山東鎮壓革命。庄陔蘭獲悉后,急電北京,力陳山東危急情況,說動清政府巡警部右待郎趙秉均出面,勸說清政府萬勿派兵,才未釀成大血案。
袁世凱竊取政權后,派張廣建為山東巡撫,大肆搜捕革命黨人。濟南“宜春軒”、“萬順恆”店鋪的店主都是革命黨人,曾購買槍支彈藥、準備通過暴力反清。張廣建一下子捕走店員14人,當場殘殺1人,製造了血腥慘案。事發后。庄陔蘭等人不顧個人安危,全力組織營救,終使被捕人員獲釋,保存了革命力量。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山東同盟會支部組成臨時議會,公推庄陔蘭、王墨仙等為副議長。山東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徐子鑒、丁惟汾、庄陔蘭等6人組成國民黨山東支部。之後,庄陔蘭先後擔任過山東省民政長官公署總務廳長兼秘書,山東圖書館館長等要職。民國4年,當選山東省議會議長。民國七年,又被推選為第二屆國會參議院議員。
“五四運動”前夕,為維護祖國主權,反對“巴黎和會”作出的無理決議,庄陔蘭奔走呼籲,據理力爭。他先同20多名山東籍國會議員一起赴京要求面見總統,痛陳山東人民反對巴黎和會、拚死維護祖國主權的決心。總統府秘書許寶衡代表總統接見了庄陔蘭等代表。之後,庄陔蘭等全體山東籍參眾議員又給中國駐歐專使致電:“乞拚死力爭,主張直接索還青島及鐵路礦山,並廢除中日新約。”他們還提請致電歐州和會拒絕承認袁世凱與日本秘密簽定的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在致直隸省議會等團體的電文中,庄陔蘭等山東籍參眾議員態度堅決:“協力同心,要求政府及巴黎專使,貫徹主張,勿惑姦宄,勿畏強御,稍可退讓。”
民國14年,孫中山先生逝世。自覺前途暗淡的庄陔蘭毅然脫離政界,隱居北京寶善寺研究佛經。
庄陔蘭故居
《重修莒志》這部長達77卷、計百餘萬字的宏篇巨制,作為莒縣、莒南圖書館藏的鎮館之寶,作為研究莒文化和莒歷史的重要文獻,至今有著重要的參考研究價值。這部方誌的總纂,就是清末翰林庄陔蘭。
庄陔蘭脫離政界后,先後居住在北京寶善寺、青島嶗山廣善寺研讀佛經、修練書法,成為當時有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宗承顏體,用筆肥潤,大氣磅礴,雍容大度,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珍品。每年春節,庄翰林書寫的對聯剛貼上大門,轉眼就被人們揭走。有一回過年,庄陔蘭靈機一動,書寫了一幅“種德收福、樂善永年”的春聯,怕被人家“偷”去,他只好將這幅對聯讓匠人雕刻在大門上,一直保留到現在。
民國21年,庄陔蘭回到了大店,賦閑在家,過起了“採菊東籬下”的田園逸趣生活。這時,莒縣縣長盧少泉正在為重修莒志的事犯愁!是呀,莒國作為同齊國、魯國齊名的諸侯國,至今沒有一部像樣的地方志書。最早的《(成化)莒州志》早已佚失;明朝萬曆年間的《續修莒州志》,僅存《莒志野述序》篇目;清朝順治五年編纂的《重修莒州志》也不復存;刊於光緒十九年的《莒州圖志》約有50萬言,可惜原稿遺失。如今,重修莒志何其困難。這時,盧少泉想起了大店庄翰林。於是親自登門造訪,聘請庄陔蘭出任《重修莒志》總纂。
《重修莒志》是一件有益桑梓的善事,庄陔蘭欣然應許。可要編纂完成這樣一項浩繁的工程決非易事。上起周代,下斷民國,歷史跨越二千多年,時間之長,涉獵之廣,可借鑒史料文字之缺乏,已令人生畏,更困擾的是修編缺乏經費!俗話說,一分錢難煞英雄漢呀!
庄陔蘭是個講究信譽、崇尚道德的學者,一旦應許,就傾力於修編之中。他主張志書務要求“實”,“若征今而不實,人皆得正其失而糾其謬也,吾為此懼”。他修編志書態度嚴謹,“必詳著乎政治之演進,社會之嬗變,以究極夫治亂得失之所在”。他強調修志要突出特點,有時代性,“莒自春秋以來,以國名縣,至今無改,與他縣異;則其為志,當與他誌異,至民國而為莒志,又當與前誌異。然綜述數異,而有一同,曰記實而已矣。修現代之方誌,必具現代之眼光,適應現代之需要。”
修編缺少經費,庄陔蘭想到了潤筆募款,賣字籌資。他訂出潤筆價格,將賣字所得用於編修刊印之資。一時登門求字者絡繹不絕。這對於翰林來說,實在有些委屈,但也不得已而為之。庄陔蘭傾其精力,費時三載,這部堪稱“集莒地方志之大成”的《重修莒志》終於編纂完稿,刊印成書。
《重修莒志》編纂完成不久,庄陔蘭應邀到孔府作客。孔府早已聞知庄翰林是一位學貫中外、道德文章俱佳的賢才,即席盛邀庄陔蘭留下任教。
孔府是詩禮傳家的書香門第,號稱天下第一家。為繼承祖上的功德事業,歷代衍聖公對子女教育極嚴。能被孔府選聘的塾師,非功底深厚,德高望重的學者大家莫屬。能到孔府為師,也是許多人渴求,並引為榮尚的事情。沒有真才實學,誰敢班門弄斧?!
庄陔蘭答應了孔府的邀請,提出了三個任教條件:一是不取酬金,孔家只需承擔任教期間的衣食住行費用;二是自己不提請辭去,孔家不能辭退;三是想辭行時,孔家不能阻攔。求賢若渴的孔府當即應許。就這樣,已經64歲的庄陔蘭留在孔府擔任了塾師,傳授第77代衍聖公孔德成和孔德懋《論語》、《四書》、《五經》、書法等功課。
孔府崇尚尊師重教。“那時小汽車很稀罕。聽老人講,庄陔蘭第一次去任教哪天,孔府是派小汽車來大店接得庄翰林”。庄虔玉說。孔府除了一日三餐照顧周到,還專門派人到大店莊園,仿照“堂號”建築風格在孔府建起了一處學堂,供庄陔蘭教書,飲食起居。庄陔蘭學識淵博,治學嚴謹。教起功課深入淺出,循循善導,寬嚴有度,深得學子愛戴和孔府器重。嚴師出高徒,在庄陔蘭的精心培育下,孔德成姐弟倆,從小受到了規範嚴格的啟蒙教育,最終成為一代才華出眾的大家學者。
庄陔蘭不但教育有方,而且品德高尚,憎愛分明。在孔府任教期間,發生了這麼一件事:1939年,侵華日軍侵佔了大店。在一次作戰中,駐大店的一名日本軍官死了。日軍為了裝點門面,籠絡人心,想參照中國人的做法,為死亡的軍官舉行葬禮,便派人請庄陔蘭書寫輓聯。這個平日儒雅有度的庄翰林,一聽此事便怒髮衝冠,嚴辭拒絕:“日本侵略我國,屠殺國人,居然還讓我寫輓聯,真是豈有此理!”消息傳出,孔府上下對庄陔蘭更加敬重。
庄陔蘭待人謙和,在孔府教書一呆就是十年,直至去逝,與孔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孔德懋在《孔府內宅軼事》一書中,經常提起老師庄陔蘭:“庄老師年近七十,是個翰林,經書和書法造詣很深……是客居孔府,不要薪俸,只是每天生活所需,由孔府開支算是招待,專教我們韻字和經書。”近日,聞知老師書法要結集出版,遠在台灣的孔德成老人還專門寄來了親筆題寫的《庄陔蘭文墨集》書題。
1946年9月,庄陔蘭病逝於孔府,年74歲。
庄陔蘭一生著述及書法作品無數,嘆未成集,僅留《重修莒志》一書。
依照庄陔蘭初到孔府時“我不提請辭去,不能辭退”的要求,有人提議將庄陔蘭葬於孔林之中,但遭到孔姓族人的反對,因為孔林自古留下一條規矩,有五種人不得葬入孔林,即使貢獻再大:
一、曾作姦犯科,受過牢獄之苦之人;
二、遁入空門之人;
三、早年夭折之人;
四、出嫁之孔家女;
五、與孔家女完婚之孔家女婿。
庄陔蘭的墓地選擇成了一時的難題,經過孔氏族人的商議,最終決定將庄陔蘭葬於“孔府園林”。
所謂的孔府園林並不是孔林,而是孔府的“義地”,義地是指由私人或團體設置埋葬貧民的公共墳場。孔府為這片“義地”取名“孔府園林”。用來埋葬不能進入孔林的孔姓後人和在孔府供職的外姓人和家丁等。
庄陔蘭墓在今曲阜明故城西1.5公里,曲阜師範大學北、曲阜實驗中學附近。世人所傳說的“庄陔蘭去世后葬於孔林,是孔林中埋葬的唯一的外姓人”等純屬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