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派
孫派
孫菊仙的唱腔唱法,以大氣磅礴、布局細節為主要特色,世稱"孫派",是清末重要的老生流派之一。
孫菊仙的唱腔與譚派、汪派不同,咬字有力,行腔轉折不多而極動聽,寬起來如黃鐘大呂,細起來非常之細卻又是裊裊不斷。他獨創的孫腔,有一種唱著唱著似離開你的耳鼓,逐漸要消失,而忽然大聲一放,震耳欲聾。他的唱腔,有時一波三折波瀾壯闊,有時突然直上,鳶飛戾天。他平時為人講求“俠骨義氣”,好打不平,所以他演老生戲,如《四進士》的宋士傑很有特色。他身材碩長,兩隻大眼睛神采奕奕,形容宋士傑的古道熱腸、俠肝義膽,譚鑫培、汪桂芬也不得不退避三舍,而不動演此戲。
孫派
孫菊仙壯年從藝,曾師事中年的程長庾,得其親灸;又接受了張二奎的影響,繼承了程、張兩派演唱直腔直調、不尚花梢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孫菊仙嗓音寬厚高亮,音量極大,每一放歌,浩瀚洪闊有如雷鳴。唱腔古樸雄壯,不飾雕琢,磅礴充沛而少轉折,長腔也不常見,雖粗服亂頭卻別具魅力,真摯樸實感染力強,令聽者動容。孫菊仙的念白,吐字爆滿,有稜有角,間有天津方音,又吸收了王九齡既上口、又接近口語的念法,鏗鏘有力,爽朗風趣,無做戲痕迹。
孫派唱腔的功力在抑揚收縱,他的唱有一瀉千里之勢,也有宛如遊絲之細。如在《逍遙津》中“叫孤王思想起,好不傷悲”一句,“傷”字出口后盡量收細,聲細而音清,然後放出“悲”字就十分深沉蒼涼。
孫派的某些腔“放長音”,這也不能簡單視作賣弄歌喉,而是有著因情生腔的依據,如《逍遙津》中“二皇兒年紀小”的“小”字,一邊延長行腔,一邊用手撫摸身旁的皇太子,用眼神從左到右望著兩個孩子,擔心他們將被曹操所害。而後來的唱家,往往丟下了人物的神情,徒剩下放長腔,整句唱詞也為之減色。
孫派唱腔在樂句句式結構上,也堅持從戲劇內容出發。如《逍遙津》“欺寡人好一似殘兵擺隊”,這一句孫腔是唱“散”的。而後來許多人歸板唱,接長過門,這就有違劇情了。因為這句之所以唱散,是後台要“搭架子”(後台向前台傳話),這樣才能引出“又聽得宮門后喧嘩如雷”的唱詞。如沿板用長過門,後台不能搭話,“引”不出下文,戲就缺少了氣勢。
孫派常演劇目有《雍涼關》、《七星燈》、《搜孤救孤》、《搜府盤關》、《完璧歸趙》、《馬鞍山》、《卧龍弔孝》、《胭粉記》、《善寶莊》(即《敲骨求金》)、《雪杯圓》、《罵楊廣》、《洪羊洞》、《三娘教子》及《四進士》等。
孫派藝術的直接傳人不多,雙闊亭、時慧寶分別繼承了它的高亢挺峭和低回渾厚,天津票友王竹生、李東園等學孫也有似處。
時慧寶嗓音沉厚有餘、高亮不足,學孫接近其晚年;雙闊亭嗓音高寬厚亮、神完氣足,接近其盛年。
孫派的唱腔、唱法、念白諸方面的特色大多被後來的一些名家吸收,如麒派(周信芳)的其粗豪蒼勁,馬派(馬連良)取其風趣自然,高派(高慶奎)傳其慷慨奔放,甚至劉派(劉鴻聲)也取法於它的悲壯激昂。孫菊仙的特色唱腔在醜行演員蕭長華的唱段中也有所體現。
孫派演唱藝術已溶於後繼的麒、馬各派之中,以致李少春的《澠池會》也用了孫腔,孫派藝術也在流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