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關
蒲津關
徠蒲津關,古代關名。又稱臨晉關。在今陝西省大荔縣東。是黃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晉間的重險之地。
戰國時魏在此設蒲津關,武帝元封六年,立蒲津關,蓋設關官以譏行旅。漢武帝時改名臨晉關。前205年,漢高祖劉邦曾由此關進入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一帶),擊虜了殷王司馬昂。唐初,李淵父子能順利引兵自太原而下,也主要是由於蒲津守將的不戰而降。
戰國時期,魏置關於此,亦曰蒲阪津,亦曰夏陽津自河東而言,曰蒲阪津,自關中而言,曰夏陽津。《秦紀》:昭襄王十五年,初作河橋。司馬貞曰:為浮橋於臨晉關也。漢王二年,東出臨晉關,至河內,擊虜殷王邛。三年,魏王豹反,韓信擊之,魏盛兵蒲阪,塞臨晉,信益為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而從間道襲安邑,虜豹,遂定魏地。景帝三年,七國反,吳王濞反書曰:齊諸王與趙王定河間、河內,或入臨晉關,咸與寡人會於洛陽。
武帝元封六年,立蒲津關,蓋設關官以譏行旅。
後漢建安十六年,曹操西擊馬超、韓遂,與超等夾潼關而軍,操潛遣徐晃、朱靈度蒲阪津,據河西為營。徐晃謂操公盛兵潼關,而賊不復別守蒲津,知其無謀也。既而操從潼關北渡,遂自蒲阪度西河,循河為甬道而南,大破超軍。晉太元十一年,慕容永等自長安而東,出臨晉,至河東。又苻丕使其相王永傳檄四方,會兵臨晉,討姚萇、慕容垂。後魏孝昌三年,蕭寶寅據關中,圍馮翊未下,長孫稚等奉命討之,至恆農,楊侃謂稚曰:潼關險要,守御己固,無所施其智勇,不如北取蒲阪,渡河而西,入其腹心,置兵死地,則華州之圍《隋志》:馮翊郡,後魏置華州,不戰自解,潼關之守,必內顧而走。支節既解,長安可坐取也。稚從之,寶寅由是敗散。永熙三年,魏主修入長安,高歡自洛陽追之,克潼關,進屯華陰。既而退屯河東,使薛瑜守潼關,庫狄溫守封陵見蒲州,築城於蒲津西岸,以薛紹宗為華州刺史,使守之。
西魏大統初,東魏司馬子如等攻潼關,既而回軍,從蒲津西濟攻華州,不克而還。三年,高歡軍蒲坂,造三浮橋欲渡河,不果。既又自壺口趨蒲津,濟河至馮翊,敗還,魏軍追至河上,因乘勝取蒲坂,定汾、絳。四年,造舟為梁。九年,復築城為防,蓋恃為重險也。後周建德五年,圍齊晉州,分遣辛韶等守蒲津關。隋都長安,亦於蒲津起河橋,以通河中,置中潬城,以守固河橋《字書》:水中沙曰潬。蓋建城於河中沙上。河陽亦有中潬城,以守固河陽浮橋也。《隋書》:開皇中,諸州調物,每歲河南自潼關,河北自蒲坂,輸於長安。仁壽末,漢王諒謀舉兵并州,裴文安說諒曰:今率精銳,直入蒲津,以大軍繼后,風行電擊,頓於霸上見陝西長安縣,咸陽以東,指揮可定,京師震擾,誰敢不從。諒不能用,而遣將斷河橋,守蒲州,楊素銜枚潛濟,諒軍遂敗。
大業十三年,李淵引兵自河東濟河而西,朝邑法曹靳孝謨以蒲津、中潬二城降胡氏曰:蒲津城在河西岸,亦謂之西關城,所以護蒲津浮橋者。唐開元十九年,於蒲津兩岸開東西門,各造鐵牛四,以維浮梁《志》云:唐初橫ㄌ列艦以渡河,ㄌ斷艦破。
開元中,改作蒲津橋,鑄鐵牛八,牛有一人策之,其下熔鐵為山,又為鐵柱灌之,分列兩岸,以維浮橋。今東岸有四,西岸有三,其一沈於河。張說《銘》曰:隔秦稱塞,臨晉名關,關西之要衝,河東之輻輳。是也。寶應初,回紇引兵助唐討史朝義於東都,至忻州,欲自蒲關入,由沙苑出潼關而東,不果。
建中四年,朱作亂,據長安。上幸奉天,李懷光自河中度,至河西,屯蒲城。李晟亦自易定西還,自蒲津濟,軍於東渭橋。
興元初,李懷光叛,自涇陽焚掠而東,至河西,或勸河中守將呂鳴岳焚橋拒之,嗚岳不能從。
中和四年。黃巢掠河南諸道,請救於河東帥李克用,克用引兵欲渡河陽,為河陽帥諸葛爽所拒,乃還兵,自陝及河中,度河而東。
徠宋大中祥符四年,行幸河中,祀汾陰,改為大慶關。
建炎初,金人窺關中,濟自蒲津《金史》:元光初,時汴軍糧運不繼,李復亨議以陝西地腴歲豐,宜造大船,由大慶關渡入河東,抵湖城以通運,不果。
元致和元年,燕帖木兒據大都,迎立懷王陝西行台,也先帖木兒起兵從大慶關度河,入河中府,趨懷、衛河東,官吏皆棄城遁,既而上都陷,乃降。
明初平關陝,亦自蒲津濟。王氏有言:武關以限南諸侯,臨晉以限東諸侯,蒲津為關河之巨防,於今為烈矣。
《宋志》:關在城西四里,西至陝西朝邑縣三十五里。《唐志》蒲州治河東縣,乾元初,以朝邑改置河西縣。《里道記》:蒲關西去故河西縣十四里。《左傳》:文公二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即此處也。又昭元年,秦公子針奔晉,造舟於河,通秦、晉之道也。
據民間傳說,唐代,有一驛站設在蒲城西南桑樓村附近,連同京都長安的大路由此經過,當時農差、商賈多在此停留,車馬絡繹不絕。僅靠此處便是歷史悠久的古鎮——興市鎮。
興市鎮原有古鎮索定,四面城門,城門正上方皆有陰雕石匾,東門題為“關右銘區”;西門題為“金氣獨盛”;南門題為“萬善同歸”;北門題為“旺氣隆蔥”。四門內各有六個村堡組成。東門內自北向南有永合堡、紫舍城堡、淵家堡;西門內有隆興堡;北門內有人和堡;南門內有張官堡。城外東南角有魁星樓,西南角有文昌閣,均為磚木兩層,雕樑畫棟,遙相守望。在興鎮西南角的曹家莊還有一處紫金城,有行宮兩處——北宮和東宮。至今尚能覓見斑斑史痕。
關中關中,關在其中。豫陝門戶潼關,是中原入關中的重要關口。陝甘入關中的金鎖關口,出金鎖關即進入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地域,大漠、草原上的駝鈴,一直搖曳地響進蒲城,然後向西南而入長安。山西河北的接壤處娘子關,是入山西境內的關口,從昔日的舊關入山西后,南渡黃河進入陝西韓城至蒲城是向北或南去的樞紐之地,蒲城興市鎮古稱“旱碼頭”。
蒲城的地理位置成就它作為關口重要地位。北達陝北三邊(安邊、靖邊、定邊)直至草原大漠,唐代的蒲城關溝通東路和北路,是唐溝通西域的一道東方大路。古鎮雄關,至今仍不失其達北抵東的樞紐地位。
唐代柳宗元的《站驛游壁記》一文,詳盡的描繪出唐代驛站和稅課之關的分佈。現摘錄於後:“恰萬國之會,四夷之來,天下之道壁,畢出於邦畿之內。奉貢輸賦,修之職於王都者,入於近關……出於甸服而後報行成列,以就諸侯之飯,故站驛之制。”唐代以京都長安為中心,輻射值京畿四周的“近關”,四方驛站,以關布向。“自萬年至於渭南,其驛六,其蔽曰華州,其關曰潼關。自華而北,其蔽曰同州,其關曰蒲津。自霸而南,至於藍田,其驛六,其蔽曰商州,其關曰武關。自長安至周志,其驛十有一,其蔽曰洋州,其關曰華陽。自武功西至好畤,其驛三,其蔽曰鳳翔府,其關曰隴關。自渭而北至華原,其驛九,其蔽曰方州自咸陽而西至於奉天,其驛六,其蔽曰邠州。由四灣之內總而合之,以至於關,由關之內東而會之,以至於王都。”柳宗元在此段文字文獻中,描繪出了四方驛站而出的州府和關口,其中的蒲津關,就是方位位於同州境內的櫟陽,正地處與蒲城興市鎮西南的桑樓村附近。印證出上述民間傳說的正確性,折證出興市鎮東、北二行宮和驛站是京來和北來入京都的重要關口。“津”字為碼頭、渡口之義,蒲津關和驛站,按柳宗元文章定位,應在蒲城興市鎮附近,興市鎮離古櫟陽只有幾十里路,是進京都萬年的必經之路。另外,蒲城在北魏時以冠名蒲,蒲津可理解為蒲城的旱路碼頭,稱蒲關。蒲津與潼關同為重要關口,興市鎮東門匾上的“關右銘區”寓意,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右可理解為地理位置重要之意思,蒲津關係唐代一個長安都城輻射於北東路的重要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