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姓
雍姓
雍(Yōng 壅 雝)姓源出有:
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周朝剛建立時,周文王的第十二個兒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被封於雍地,就是現今河南省沁陽市一帶。這位王子又封為伯爵,所以人稱雍伯,雍伯是雍國的創始人。其後人以國名為氏,稱雍氏,世代相傳,形成了今天的雍姓。
出自姞姓,以邑名為氏。據《古今姓氏辯證》記載說,黃帝的後代中,在商、周之間有的食采於雍邑這個地方,就以邑名為氏,稱為雍氏。因此雍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得更早。望族居於京兆郡,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西安以東。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雍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雍人,亦稱饔人,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稱,專職在宮闈之中掌管君主、王妃等的膳食,隸屬於內宮雍府。雍府的最高長官稱“雍正”、“饔正”,後世稱御膳大夫。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金世宗完顏·烏祿,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金世宗完顏·烏祿,公元1123~1189年,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孫子,漢名完顏雍。完顏雍出生於上京(今黑龍江阿城),廟號世宗仁孝皇帝。
源徠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我國東北一帶姓雍者多源於此。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覺爾察氏,滿語為Giorca Hala,以地為氏。世居長白山、佛阿拉、覺爾察等地。另外在清太祖祖父的兄長德世庫後裔子孫中,犯被革退、系紫帶子者,皆沿用祖名覺爾察為氏的。所冠漢姓為雍氏、趙氏、趙氏、孫氏、常氏、陳氏等。
雍伯。雍氏出自姬姓,是3000多年前周朝王室的後裔,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三個兒子雍伯。周成王繼位之後,雍伯被封於雍國,成為周天子的諸侯。古代雍國的所在地就是在現在的河南省泌陽縣東北與修武縣接境的地方。根據《通志·氏族略》山東記載,雍讀去聲,原來是雍伯受封之國,雍伯的後裔稱為雍氏。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也指出,周文王的第十三個兒子雍伯的後代以國為姓,稱為雍氏。
(缺)雍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雍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時,武王姬發打敗紂王得天下以後,分封諸侯,將他的弟弟,周文王的第十三個兒子封在雍(今河南焦作市一帶,一說河南省泌陽縣一帶)為伯,人稱雍伯。雍伯的後代中有的以封地名作姓氏,稱為雍氏,世代相傳,形成了今天的雍姓。
雍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今北京市,東北一帶,湖南省的沅江市新華鄉,江西省的萍鄉市萍西鎮,雲南省的陸良縣芳華鎮,甘肅省的臨洮縣、康樂縣,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上海市,河南省的淮濱縣,山東省的濟南市,雲南省的昆明市,重慶市的南川區,四川省的瀘州市、渠縣、成都市、南充市、蓬安縣、廣元市、南部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貴州省的遵義市,江蘇省的南京市、沛縣、淮安市、寶應縣、如皋市、海安縣,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市、中衛市、平羅縣,安徽省的和縣、台灣省。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等地,均有雍氏族人分佈。
漢高祖劉邦的武將,很能打仗,因戰功而被封為侯爵。
字國鈞,成都人。他是唐代後期的重要詩人,尤以寫山水名噪一時,被稱為“山水詩人”。雍陶少年時家境貧困,因蜀中戰亂,顛沛流離,羈旅他鄉。他曾考試落第,寫有《自述》詩:“萬事誰能問,一名猶未知。貧當多累日,閑過少年時。燈下和愁睡,花前帶酒悲。無謀常委命,轉覺命堪疑。”敘述了他當時窮困潦倒和悲觀失望的心情。他又曾把自己的詩文寫成捲軸投送給當時的宰相裴度。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登進士第,為當時名輩所推重。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授國子毛詩博士。在長安,他與張籍、王建、賈島、無可、徐凝、章孝標等友善,以琴樽詩翰相娛,時相唱和贈答。這些人中有的是當時名士,有的因懷才不遇而後歸隱,他們對雍陶有相當影響,雖然雍陶曾出任簡州(今四川省簡陽)和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刺史,但後來雍陶卻辭官隱居廬山,養痾傲世,與塵世隔絕而終。
宋朝的畫家,山水畫名盛一時,而又善於畫竹和畫梅花,並且不愛上色,用墨筆分濃淡,就使梅、竹生動多姿,這種畫法稱為墨竹、墨梅。
明朝成化年間舉為進士,當上南京吏部尚書的高官。他為官為人都廉潔清明,受到朝中官員和地方百姓的稱讚。
莆田雍姓至明代始有聞人。莆田雍姓首登科第者為雍瀾,字斯道,莆田縣人。明嘉靖七年,由興化府學貢,鄉試考取舉人;明嘉靖十一年,登林大欽榜進士第。官任戶部主事,擢廣東僉事,歷參議致仕;其後有雍廷鯉,雍瀾弟。明正德十四年,由興化府學貢,參加鄉試,考取舉人。明嘉靖二十二年再捷。雍廷鯉工書法,擅長於詩詞;雍澄,字源潔,明代莆田縣左廂人。其善於繪禽烏柯石等,由承差出身擢為封川縣巡檢官。
此外,雍姓名人還有:春秋時期鄭國有大夫 雍糾,楚國有 雍子,齊國有 雍稟,宋國有 雍鋤。。宋代有以隱求導的 雍存……等是雍姓家族的傑出代表。
● 郡望
京兆郡: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為國,或為郡。北魏時期廢黜。隋、唐兩朝時期曾以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陵縣。
潁川郡: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后,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
●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潁川堂:以望立堂。
燕貽堂:資料有待補充。
● 四言通用聯
源自周代;望出平原。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雍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返舟縣令;種玉良緣。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雍泰為吳縣縣令,舊令離任,慣例饋樓船,惟泰不受。下聯典出《搜神記》雍伯種玉得美婦的故事。
● 六言通用聯
昔日圍棋國手;興元山水畫家。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圍棋國手雍熙日,無為人。著有《弈正》。下聯典指宋代山水畫家雍雲,興元人。字幼山,進士出身,工山水,又善墨竹墨梅。
● 七言通用聯
治國傳循良之譽;工詩擅風雅之宗。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狄道人雍焯,字閻仲,嘉靖年間官監察御史,曾巡按山東,奉公守法而有風采。下聯典指唐代成都人雍陶,字國鈞,太和年間進士。擅長寫詩,大中年間官國子《毛詩》博士,后出任簡州刺史。
●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乘夜破寇,功封縣男;修城繕學,惠播富川。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龍州別駕雍無逸,吐蕃入寇,乘稚、夜破之,以功封什邡縣男。下聯典指明代富川知縣雍恭,字可南,清水人。富川地多瘴,前宮避古城寨蒞事。恭修城繕學,復居縣治,百姓安之。
書數紛更,直道馳聲太學;才長吟詠,德政留名簡州。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太學生雍沖事典。雍沖,洋州人。下聯典指唐代國子毛詩博士雍陶,官簡州刺史,有德政。
江西萍鄉萍西雍氏族譜,(民國)雍慶秋、雍家傑等纂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燕貽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二卷、第四卷。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雲南陸良雍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原版,近年合族整理手抄本。現被收藏在雲南省陸良縣芳華鎮雍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