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眾妙之門的結果 展開
- 英國作家赫胥黎著圖書
- 《道德經》中的道教術語
- 陳曉明著輕小說
- 傳統文化圖書
眾妙之門
傳統文化圖書
《眾妙之門》是由華夏出版社出版,2014年發行的圖書,作者是張尚仁和子愚。
,《道德經》是中華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傑作,也是中國思想史上的第一個思想體系。本書按照道、天、地、人四大範疇的內在邏輯聯繫,遵循道論、德論、人性論、社會歷史論、修養論的思辨次序,對《道德經》思想予以全新的解構和探討,化深遠簡奧為平易曉暢,遂使玄之又玄的千古大道煥然一新,入目則有默契神會之樂,用於調適身心尤覺大道之妙用難窮。
尚仁,畢業武漢哲系。廣東行政學院院長、教授,現受聘雲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首批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已出版著作30本,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計約400萬字。
前言
綜論 《道德經》的思想體系(1)
一、《道德經》是中華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傑作(1)
二、《道德經》思想體系的層次結構與內在邏輯(4)
(一)道論(5)
(二)德論(11)
(三)人性論(13)
(四)社會歷史論(15)
(五)修養論(16)
三、《道德經》創立的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理論(19)
四、弘揚《道德經》思想的重大現實意義(25)
第一章 緒論(34)
第二章 道論(44)
第一節“常道”的本體論(44)
第二節“反者道之動”的運動論(73)
第三節“圖難於其易”的方法論(83)
第四節“知不知上”的認識論(88)
第三章 德論(95)
第一節“道”與“德”的關係(95)
第二節“德”的內容(101)
第四章 人性論(112)
第一節 人性與道性(112)
第二節 人性的扭曲(120)
第三節 人性的復歸(127)
第五章 社會歷史論(136)
第一節 歷史發展的階段論(136)
第二節 社會管理論(149)
第六章 修養論(180)
第一節 人生修養(180)
第二節 聖人的修養(189)
後記(209)
本書的重點是探討研究《道德經》思想體系。
近代中國著名翻譯家嚴復在《老子》評語中說,老子的《道德經》有“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語,“西國哲學所事者,不出此十二字”。約成書於公元前7世紀的《道德經》(因系老子所著,亦以《老子》為書名),因其在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的重要地位而源遠流長。《道德經》這股文化傳統的洪流,在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壯大,早在唐朝就被譯成梵文傳到了國外,迄今世界上已有近百種文字譯本,而全世界只有130多種文字。
自《道德經》問世以來,歷代譯老、解老、釋老的著作難於計數。然而,眾多學者的解讀卻相差頗大。《道德經》是開啟“眾妙之門”的鑰匙,歷朝歷代的學人耗盡畢生精力解讀《道德經》,無非是想入“眾妙之門”。我們編寫這本書,就是希望對讀者讀懂《道德經》有所幫助,至於是否能進入“眾妙之門”,就只有靠讀者自己努力了。
老子生活在公元前7至6世紀,在史籍中,最早講到老子的是《莊子》。莊子生活在老子之後兩百年左右,在《莊子》一書中,直稱老子為老聃。所以,我們認為老子就是老聃,姓老名聃。像孔子姓孔名丘後人稱孔子、莊子姓庄名周後人稱莊子一樣,老子姓老名聃後人稱老子。這是順理成章的。現在人們都說老子姓李名耳,這是司馬遷所著的《史記》的說法。《史記》是正史,中國人歷來尊重正史,要否定正史上說的,要有十個以上的例證;要肯定正史上沒有說的,也要有十個以上的例證。所以,老子姓李名耳就一直流傳下來了。可是,現在有人去查史料,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人名,沒有一個是姓李的,老子生活的時代,李姓很可能還未產生。我們尊重正史並不錯,但《史記》中對老子的生平說法其實是不確定的,還說老子或叫老儋,“世莫知其然”。就是說,老子是不是叫李耳,作為正史的《史記》其實是沒有明確肯定的。到唐朝時,李世民根據《史記》說老子姓李,認他為自己家族的老祖宗。皇帝都認定了,人們也就不再去懷疑了。我們現在說老子就是老聃,不叫李耳,也不是想去作考證,無非是認為這樣可能更符合歷史事實。
按《史記》的說法:“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字”,這裡並沒有說老子著的書分為幾章。《莊子》中引用了《道德經》的一些段落,也沒有說是第幾章。秦朝初年的法家代表韓非著的《解老》、《喻老》也沒有提到過分章。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及長沙馬王堆的帛書《老子》都是沒有分章的。現行《道德經》81章是東漢河上公《老子章句》分的。那時,張道陵已創立道教的前身五斗米道,把老子奉為教主,把老子的書奉為經典,始有《道德經》一說。河上公注《道德經》時分為81章,大概受道教對“81”這個數字的崇拜的影響。道教奉老子為教主,老子也就是道教中的道德天尊,在民間中稱為太上老君。他在母腹中懷了81年才出生,出生時已經滿頭白髮了,所以稱為“老子”。由此,“81”成為道教中的一個神聖數字。後來王弼注《道德經》時也按81章,這個分法就流傳了下來。後世亦比較流行,人們將81章的本子稱為“通行本”。流行“通行本”,說明這種分法自有它的一定合理性。但也有許多研究者不是這樣分的,如西漢後期的嚴遵,將《道德經》分為72章,清代的魏源又將《道德經》分為68章。總之,五千多字的《道德經》原本怎樣編排,確是一個存疑問題。我們現在研究《道德經》,不按通行本的81章的順序編排,而是按照我們理解的《道德經》思想體系的內容分為五章,每章又分幾節、幾段編排。章、節標題為編著者所加。為了和通行本對照,各段的原文後面及講解中引用原文時用“()”中的數字標明是通行本的第幾章。通行本的少數章,存在一章中兩部分內容相差甚大的情況,我們就將其分拆,部分內容合併到相關的段落中。有的段落,我們重新作了標點斷句,對內容作了新的解讀。《道德經》的許多段落,包含幾方面的內容,但每段有一個中心思想,我們按中心思想將其安排在某一章中。這樣重新編排《道德經》的章節和段落,是希望顯現《道德經》的思想體系。
《道德經》是中國思想史上建立的第一個思想體系,專門研究“玄之又玄”或“形而上”的思辨哲學。《道德經》講的“道”是非經驗的,即“形而上”的對象。但不像黑格爾哲學那樣只是概念的邏輯推演,而是將“道”的理念用來認識世界和指導統治者管理國家,並指導我們的身心活動。《道德經》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天、地、人,是我們思考宇宙的四大範疇。世界的本體是“道”,“道”在天地中的表現是“德”,“道”在人身上的表現是人性。人組成社會,社會在發展變化;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人性也會發生變異,造成人類的生存危機。為了擺脫危機,人類必須認真修養。按照《道德經》這樣的內在邏輯,將其全部內容分為道論、德論、人性論、社會歷史論、修養論等加以整理,就會順暢通達,人們也容易學習和掌握。我們把《道德經》作為思想體系,首先對整部著作進行一些必要的說明,因此,“五論”前面還應當有一個緒論。所以,本書按緒論、道論、德論、人性論、社會歷史論、修養論六章對《道德經》的全部內容重新整理安排,以此來更好地認識《道德經》作為一部具有內在邏輯聯繫的思想體系的整體面貌。
讀《道德經》原文,人們往往感到晦澀難懂,這主要是古文和現代文的差別造成的。真正讀懂了《道德經》,就會感悟到《道德經》是為普通人寫的。古代《繫辭上傳》第12章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德經》用“形而上”的“道”去說明“形而下”的“器”,用“形而下”的“器”去理解“形而上”的“道”,是非常高妙的。看來,老子寫《道德經》,不是專門寫給做學問的人或統治者讀的,而是面向大眾的,讓大眾都能了解他的哲理。所以,他總是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說理。只要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態認真去讀,不僅能懂,而且可以體悟到他的字字句句都是至理名言。我們甚至可以說,歷史發展到今天,《道德經》的現實意義更大,其論證的和諧社會,正是人類社會文明最高境界的一種體現。直到今天,我們還有不少日常用語直接來自《道德經》,還有很多是從《道德經》演變而來的成語,如:功成身退、返璞歸真、寵辱不驚、虛懷若谷、自知之明、無為而治、知足常樂、順其自然、上善若水、大器晚成、“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等。《道德經》的許多思想,通過口誦耳聞,人們已經耳熟能詳,也就很自然地融進了人們的思想意識之中,並在人們的意識、心理和行為中起作用,成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德經》的思想需要我們認真體悟。因為《道德經》從字面意義上很難領會,所以需要我通過文字去發掘其深層內涵,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逐漸體會和領悟其思想精髓。
晉朝的葛洪在《抱朴子·暢玄》中說,自然“其為玄道,可與為永”;“玄之所在,其樂無窮;玄之所去,器弊神逝”。的確是這樣,最高的“道”是永恆的,遵循自然之“道”,才能“其樂無窮”;違反自然之道,一味地與天、地、人斗,物質自然遭到破壞(器弊),精神享受更無從談起(神逝),那就不是“其樂無窮”,而是“其禍無窮”了。我們讀《道德經》,如能享受到一刻“其樂無窮”的感覺,也就千金難買、心滿意足了。
本書的編寫目的是力求對普通讀者讀懂《道德經》有所幫助,而不是具體字句的考證。因此,本書對原文不加註釋。
本書編排方式、講解和譯文,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著者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