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和堂

福和堂

福和堂是八和會館的分堂之一,只作為粵劇花旦住宿之用,由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粵劇藝人所建立粵劇仝人的行會組織。它加強了戲行中人的團結,保障戲班營業正常開展,在清朝解禁粵劇後回復戲班事業。

藥店老字號


追溯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黑龍江省黑河市,位於中央街的福和堂藥店,是黑河歷史最悠久的老藥房,截至2010年已逾百年。福和堂的老業主是河北昌黎人馬慶禮,他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開起了黑河第一家藥房,1916年正式命名為福和堂。
福和堂從經銷中醫藥到如今經營中西藥所有品種,《愛輝縣誌》記載:民國十年前有藥房30家左右,解放后,坐堂的先生有黑河著名中醫張秀峰、勾文普、杜拱平、李明崗、李浩然、楊恩久、李景安、陳秉璞、賀耀庭、張紹石等。中藥房所用藥材均是自行採購、自行炮製的,手工操作。遵古方製造,常見的有丸、散、膏、丹百餘種中藥成品,平民百姓有病多到藥房看病買葯、求醫問診。

發展歷程

1956年1月,寶興隆、壽春堂、志仁堂、福和堂四家私人中藥房與大同、玉銘兩家西藥房合為兩處,一處為公私合營的福和堂中藥房;另一處為公私合營的玉銘西藥房。
1958年,福和堂更名為中藥商店。1961年又改為福和堂。1966年又改為中藥商店,取消了坐堂醫生,單純賣葯。1969年將國營的醫藥商店和中藥商店合併一處,名為愛輝縣醫藥商店。
1981年又改名為黑河市醫藥商店。1983年黑河市醫藥商店恢復了老傳統,重設坐堂醫生。

老字號今昔

在那個令人難忘的年代,夜晚藥店昏黃的臨街窗戶上的燈每天晚上都亮著,誰家裡有個急病患者,它就是我們黑河百姓的救命救難的去處,一天二十四小時為小城百姓全程服務,到了九點鐘以後,黑河街頭路燈都黑下來的時候,那盞燈依然閃亮,點亮在小城百姓的心頭。
如今黑河的藥房有幾十家之多,但福和堂仍是人們記憶中最深刻的地方。大同藥房消亡了,福和堂大藥房依然在中央街上門庭若市,人來人往。

粵劇相關


福和堂簡介

福和堂是八和會館的分堂之一,只作為粵劇花旦住宿之用,與兆和堂性質相同。

八和會館創立人

八和會館是由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粵劇藝人所建立粵劇仝人的行會組織。它加強了戲行中人的團結,保障戲班營業正常開展,在清朝解禁粵劇後回復戲班事業。八和會館成立不久,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羅品超林小群陳笑風白雪仙等都先後加入該館,後稱為“八和子弟”。

八和會館

在清朝光緒十八年(1889年)八和會館在廣州黃沙舊地海旁街落成。八和會館共分八堂,作為粵劇藝人住宿之用:兆和堂、慶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百和堂意為八方和合,同結一心;不同的行當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慶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軍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戲賣戲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樂人員在普和堂。由於工作人員有很多,八和會館更設有方便所(醫療室)、養老院、一別所(安排身後事情)、小學、何益公司(戲箱行)。八和會館會員總多,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後期實行行長制度,各行行長都是全體人員推舉出來,到了今天仍然會定期選舉主席。

八和會館發展壯大

隨著粵劇不斷向各地發展,八和會館也成立了不少分會,現存的分會遍布世界18個國家或地區,而廣東的八和會館被海內外粵劇人士尊為“母會”。香港八和會館前身是“八和公寓”,是粵劇從業員散班後住宿的地方。香港的會館曾經多次改組,分別為“八和劇員總公會”、“八和粵劇協進會”、“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終於在1953年,重新註冊成立“香港八和會館”,統理粵劇整體事務。四十年來,該會在推動粵劇在國際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新加坡八和會館前身為“梨園堂”於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創建,於光緒二十六年(1890年)始更名為八和會館。除了這兩個分會,還有“澳門八和會館”、“美東八和會館”及“英港怡情雅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