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溪河

姑溪河

姑溪河,古稱姑孰溪,又名姑浦。長江下游支流,今姑溪河東起丹陽湖口小花津與運糧河相接,西至當塗城西金柱關注入長江。全長23.4公里。為當塗境內之重要河道。

基本介紹


姑溪河 東起丹陽湖口小花津與運糧河相接,西至金柱關注入長江,全長23.4公里,是水陽江下游入長江的主幹道。全河可分上下段,上段自小花津至芮家渡,河床寬117~434米,河深0.6~5.4米;下段自芮家渡至入江河口,河床寬100~300米;河深6~10米,最深處13.1米。
姑溪河實測最高水位(太平口站)12.33米(1954·8·22),最低水位2.18米,實測有紀錄最大流量1900立方米/秒(1983·7·16),枯水期最小流量8.72立方米/秒,江水倒灌為—235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128.6億立方米,水位主要受降水及江水頂托、倒灌影響。
青山河 自三里埂,經查家灣、龍山橋至芮家渡注入姑溪河,全長33.19公里。該河南通蕪湖縣境內的清水河,與青弋江、水陽江溝通。最高洪水位,黃池三里埂站12.79米(1983·7·5),龍山橋站12.36米(1954·8·22);最低水位,龍山橋站有紀錄為2.96米(1953·1·12),洪峰流量568立方米/秒,枯流量12立方米/秒,水位受降水因素控制。

傳說


皖南有一條西水東流的河流,叫姑溪河,也叫姑孰溪。這條河貫穿當塗境內,千百年來哺育著當塗人民,被當塗人稱之為母親河。她不但有著秀美的景色,更有著一段動人的傳說。
話說當年大禹巡治洪水,走遍九洲,至三十而未娶。治水途中與塗山氏女嬌相遇於台桑(今當塗境內),大禹與女嬌在台桑結婚後,在家僅待了四天,就離家又忙著治水去了,並三顧家門而不入。
幾年後大禹治水至台桑,才得以與女嬌相聚。台桑之山曰塗山,古丹陽湖被塗山所圍擋,洪水無法流入長江,導致古丹陽湖以東洪澇泛濫。大禹決心將塗山鑿開,引古丹陽湖水入長江。大禹治水到了家門口,女嬌親自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那時汛期即將到來,治水正處於關鍵時刻,為了把奔流肆虐的洪水引入長江,大禹衣宵食旰,吃住都在工地。大禹與女嬌約定,在工地上設張鼓,聽見鼓聲就來送飯,否則勿來。
有一天,化作黑熊的大禹在奮力地開山,鑿的山石亂飛,碎石落到鼓上呯呯直響。女嬌聽到鼓響,就連忙帶著食物來到了工地。卻看見一頭巨大的黑熊,一爪操釺,一爪執斧,在河中浪頭跳躍,專註地開鑿塗山。原來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一頭面目猙獰的黑熊,女嬌大驚失色,慌忙扔下手中的食物,驚恐地奔逃而去。大禹見狀,趕緊追了上去,想向妻子解釋清楚。他心急如焚,忘了變回人形,邊追邊喊,可是越是大喊,女嬌越不敢停留。就這樣,一追一逃間,女嬌終於力竭而止化成了一塊大石。
大禹見妻子俱化為石,悲痛不已。此時的女嬌已經懷有身孕,隨即趕來的伯益發現,女嬌化作的石頭中傳來空洞的聲音。伯益一直隨大禹四處治水,他比大禹和女嬌小十多歲,與女嬌以姑侄相稱。細心的伯益提醒大禹:“姑孰,可索子也。”(姑母孕滿,可要兒子。)大禹於是對石頭大聲喊道:“還我兒子。”說來也怪,石頭中間立即裂開一條縫,一個男嬰從中而出。大禹給從石縫之中而生的兒子取名“啟”,也就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開創者夏啟。
大禹忍住喪妻之痛,化悲痛為力量,終於鑿開塗山,將古丹陽湖洪水引入了滾滾長江。自此,塗山斷分為二,大禹為北邊的山取名“圍屏山”,意為塗山曾圍住古丹陽湖,擋住了洪水入長江,為南邊的山取名“萬佳山”,紀念女嬌賢惠,有萬般之好,為二山之間鑿開的河流取名“姑孰溪”,以此紀念化作石頭孕滿生子的女嬌。“姑孰溪"也就是現在的姑溪河。
武帝元封五年,揚州刺史參照姑孰溪名,廢牛渚,更名姑孰,此乃姑孰地名由來。隨開皇九年,姑孰更名當塗,亦與紀念大禹塗山治水有關,此乃后話。
傳說二:這條被當塗人民稱之為母親河的溪流,不但有著秀美的景色,更有著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東晉時,北方發生“五胡之亂”,大批難民逃到南方。一天,一位身著素衣年輕貌美的姑娘來到河邊,一邊浣紗,一邊低聲哭泣。來往的人問她為何憂傷,她什麼也不說,趁眾人不備之際,突然縱身入水,飄然而逝。當時,人們只記得姑娘悲戚感傷的模樣卻不知她的姓名身世,人們互相詢問“姑娘是誰?”(姑孰)。淳樸善良的當塗百姓為了表達對姑娘的紀念,就把淹沒姑娘的河流叫作姑孰溪。
姑溪河風景
姑溪河風景

名字來歷


1、據《嘉慶一統志》記載:“姑孰溪在當塗縣南二里,姑孰城因此名。”《讀史輿地紀要》亦載:“姑孰城。漢丹陽縣地。迫臨江渚,商賈湊集,魚鹽所聚。東晉時置城戍守,並積鹽米於此,城南臨姑孰溪,因曰姑孰城。”據以上記載可得知,姑孰城名由來於姑孰溪,姑孰溪名應早於城名。因此,考察姑孰城名定於何時便可推斷出姑孰溪名的成名年代。當塗舊志中均載:城之奠基有“黃武”二字。“黃武”為三國吳主孫權年號,黃武元年是為公元222年,但當時城名是否為姑孰史料中未有確記。“姑孰”作為城名最早見於《晉書》,“太寧元年,敦移鎮姑孰”(《晉書。列傳六十八》),按太寧元年為公元323年可知,姑孰作為城名當在323年之前。結合《紀要》“東晉時置城戍守”的記載,我們可以得出姑孰置城當在公元317~323年間。姑孰溪的得名當比此為早。歷史上的“五胡之亂”始於巴氐李雄建立成漢帝國的304年,中原百姓大批南遷,晉人南遷后,多數集中在湖北的江陵、松滋,江蘇的鎮江、淮陰,安徽的蕪湖、阜陽等沿江一帶,而當時的丹陽縣(姑孰所在是其屬地)正處於沿江。綜合上述的史實來看傳說與之並不相悖,因此筆者認為這一傳說應當是可信的。
2、對於上段中“姑孰溪”名始於“五胡之亂”(公元304年)存疑,“姑孰溪”名來源應該更早,至少要在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之前。證據為班固漢書地理志》:“丹揚郡,故鄣郡。屬江都。武帝元封二年更名丹揚。屬揚州。戶十萬七千五百四十一,口四十萬五千一百七十。有銅官。縣十七:宛陵,彭澤聚在西南。清水西北至蕪胡入江。莽曰無宛。於{兟曰},江乘,莽曰相武。春谷,秣陵,莽曰宣亭。故鄣,莽曰候望。句容,涇,丹陽,楚之先熊繹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石城,分江水首受江,東至餘姚入海,過郡二,行千二百里。胡孰,陵陽,桑欽言淮水出東南,北入大江。蕪湖,中江出西南,東至陽羨入海,揚州川。黝,漸江水出南蠻夷中,東入海。成帝鴻嘉二年為廣德王國。莽曰愬虜。溧陽,歙,都尉治。宣城。”北宋宋祁註釋《漢書地理志》中“胡孰”即“姑孰”。

詩歌


唐代詩人李白曾作有《姑孰溪》一詩:
愛此溪水閑,乘流興無極。
漾楫怕驚鷗,垂桿待魚食。
波翻曉霞影,岸疊春山色。
何處浣沙人?紅顏未相識。

代表人物


姑溪居士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男,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滄州無棣(今行政區劃為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兩部分)人。熙寧三年(1070)進士。哲宗元佑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佑末從蘇軾於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葯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塗)。李之儀就此晚年寓居姑孰河畔,在當塗整整生活了十年,留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他所著的《姑孰居士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姑溪詞》二卷,後來都被收入了著名的《四庫全書》。其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古代當塗的山川勝跡和風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