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7條詞條名為青山的結果 展開
青山
以青山命名的鄉鎮
青山是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個城區小鎮。青山地理位置為北緯30°37′,東經114°26′。境域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東與洪山區接壤,西南與武昌區毗鄰,南倚東湖風景區,西北瀕萬里長江,與天興洲隔江相望。
青山鎮是一座美麗的濱江小鎮。位於江蘇省儀征市西南部,西面與省會城市南京市六合區接壤,東面是國家大型企業儀征化纖,南面緊臨長江,北面是儀征市棗林灣生態園。是江蘇省衛生鎮、文明先進鎮、新型示範小城鎮。2004年底,青山鎮納入揚州化學工業園區統一規劃、管理,是揚州化學工業園區的重要發展區。
青山鎮位於荔浦縣西南部,是荔浦縣的農業重鎮、工業強鎮、經濟大鎮。青山鎮轄:青山街社區;永華、永鎮、拱委、松林、荔江、青雲、滿洞、永興、三聯、大明10個行政村。
位於十堰市鄖縣,鎮政府駐青樹溝,人口23631人,面積131.5平方千米。轄15個村委會:青樹溝、龔家院、白果樹、柏臘樹、彭家窩、秦家溝、蓼池、錢家河、九里崗、白石坪、萬家坪、琵琶灘、周家河、水泉溝、元嶺山。
青山鎮地處崇陽東南部,東鄰銅鐘鄉,西接石城鎮,南連通城,北通天城。全鎮國土面積2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9288畝,轄2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14個村民小組,11105戶,總人口5.4萬人。全鎮以崇青、崇蔡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
地處崇陽東南部,東鄰銅鐘鄉,西接石城鎮,南連通城,北通天城。全鎮國土面積2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9288畝,轄2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14個村民小組,11105戶,總人口5.4萬人。全鎮以崇青、崇蔡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
青山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曾誕生了九三學社主要發起人之一吳藻溪,共和國少將趙國泰等歷史名人。
青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青山的水是崇陽“新四景”之一,同時擁有商周文化遺址,三國吳主孫權廟,千年青山洞,“地下龍宮”大泉洞,天靈山萬畝雷竹園,聖人禪寺等旅遊景點。豐富的自然景觀,成為遠近聞名的名勝寶地,使各地遊客心馳神往,紛至沓來。
資源布局。青山鎮背靠青山水庫,綿延數十公里的東西乾渠流經16個村,為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東西部為山丘陵區,宜於林、特、牧、糧、葯並舉;西北部為平畈區,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宜於糧、油、豬、漁業生產;優質稻、蔬菜、西瓜、柑桔、柑蔗、雷竹、水產等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已建成雙千畝無污染蔬菜基地。工業形成了水電、鑄造、塑料製品、建材、糧食加工、竹木加工、制茶、醫用紡織等支柱產業。
青山鎮領導班子實力雄厚,作風紮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鎮黨委、政府憑藉山水優勢,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進行招商引資,圍繞“工業強鎮、經濟重鎮、特產大鎮、旅遊名鎮”工作思路,狠抓落實,促進了全鎮經濟快速發展。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42868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2670萬元,農業產值20198萬元,人平純收入達2610元。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青山鎮共轄30所中小學,其中初中三所,完小18所,初小9所;在校學生8400人。現有教師382人,中學教師143人,具有合格學歷的佔81.7%,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佔12%,小學教師239人,具有合格學歷的佔94.5%,其中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佔27%,學校環境舒適,教學設備齊全,基本達到了“一無、二有、三通、四化、五配套”。
衛生保健先進。八十年代以來,青山衛生院規模不斷擴大,先後修建了門診大樓、住院部,增設了B超機、X光機、心電圖等先進設備,開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中醫科、結石科等科室,配有B超室、心電圖室、化驗室、放射科等輔助檢查科室。鎮下設17個村級衛生室,聘任高技術素質的醫護人員坐診,全鎮形成了以鎮衛生院為主體,村級衛生室協調發展的衛生網路體系。
城鎮建設成績斐然。青山、蔡墩兩個小集鎮佔地面積2.8平方公里,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居住2241戶、7350人,現有門店200個,日流動人員達到1萬人次,集鎮經濟產值營業額達到2650萬元。小集鎮水泥路面硬化500米,兩旁的下水道、花格板、人行道、路燈等裝飾一新,街邊兩旁綠化,成立了青山街道辦事處,專抓集鎮管理,治理“三亂”行為,強化門前“三包”,實現了集鎮的亮、綠、美。地稅、畜牧、廣播、農技、信用社以及3.5萬伏安變電站大樓拔地而起。相鄰集鎮的工業園區樓房建設鱗次櫛比,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文化站、微波站、轉播站、變電站、集貿市場、自來水廠、中小學校一應俱全。一個古樸清新、典雅別緻新型城鎮漸具規模。
農業穩步發展,特色增效。按照“面向市場調結構,狠抓主業抓塊頭,突出特色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農業素質和效益,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堅持“宜竹則竹,宜瓜則瓜、宜水則水、宜菜則菜”的原則,突出雷竹、西瓜、水產、蔬菜四大特色,調大特色產業規模,調優品種。至2004年,全鎮發展雷竹面積5000畝,西瓜面積1.1萬畝,大棚蔬菜8000畝,精養魚池2200畝,使農業特色經濟產值達到800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5%。
工企業基礎強實,發展勢頭足。全鎮擁有工企業133家,鎮政府採取租賃承包個人出股、參股等多種形式,盤活青山磚瓦廠、天靈山林場、梓木林場等一批鄉鎮企業,全面推進民營化,依託資源優勢,大力招商,2000-2004年,全鎮共引進外商5家,投資共計10500萬元,先後建立了以世證、穩健為主的青山工業園和以晨祥、冰花雪糕廠、桂花酒業有限公司為主的團頭咀民營經濟小區。至2004年,全鎮民營經濟達到3070戶,從業人員5200人,民營經濟產值營業額達到1800萬元。
青山鎮地處大別山腹地,位於金寨縣東南部,響洪甸水庫上游,西淠河畔,距縣城58公里。現轄19個行政村、1個街道,209個村民組。總人口23595人。總面積164.4平方公里。
青山鎮曾隸屬德都縣管轄。位於縣境西南部,為德都縣城。青山鎮,原名“德都鎮”,舊名“德都勒”或“德都大屯”。據新編《德都縣誌》載,清初,稱“德都勒屯”。原系達斡爾族“德都勒氏”從黑龍江上游移來定居,以姓氏命名的屯名。屬布特哈總管統轄。清末,隸屬訥河直隸廳管轄。
青山鎮位於羅山縣西南部,距縣城27公里。
青山鎮代碼:411521106 郵政編碼:464237。
青山鎮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所轄的一個鎮,位於普安縣南部,距縣城45km。
青山鎮位於臨安東部,坐落在山清水秀的青山湖畔,東距杭州35公里,全鎮總面積為72.87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人口20700餘人。1996年被確立為省星火技術密集區。幾年來,圍繞星火工作,始終堅持走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路子,使全鎮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進一步得到發展。
青山鎮位於商洛市商南縣城東南18公里處,商鄖路穿境而過。東與河南省交界,南臨丹江。2011年撤青山鄉設立青鎮后,全鎮轄10個行政村,87個村民小組2942戶10733人,總面積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679.8畝。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17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19元。
青山鎮地處張廣才嶺和完達山支脈交接處,屬中低山涼冷區,最低海拔314米,素有“林口小高原”美稱。青山鎮北接勃利縣,東與雞西市毗鄰,南連奎山鄉,西接古城鎮。鎮域面積66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7個自然屯和沈煤青山礦,青山林場,青山經營所,青山良種場,虎山林場,虎山種畜場6個國營農林牧場礦。全鎮總戶數6100戶,人口27992人。
青山鎮地處東經113°34′~114°17′、北緯27°57′~28°01′之間,北毗上栗縣長平鄉、福田鎮,東臨萍鄉城郊管委會,南連湘東區麻山鎮,西與湘東區荷堯鎮、湘東鎮接壤,滬昆高速、浙贛鐵路、320國道穿境而過。
青山鎮位於萍鄉市區西郊,素有“紅色安源”西大門之稱。全鎮總面積36.3平方公里,耕地8551畝(其中水田6261畝,旱地1601畝,)森林47500畝。總人口42763人,其中農業人口26432人,非農業人口16331人。全鎮下轄9個行政村、11個城鎮居委會、11所中小學校。有基層黨支部27個,中共黨員982名。有5個省市駐鎮單位,有各種所有制企業300多家。水泥、煤炭、玻璃、石灰石等是該鎮的支柱產業,水泥年產量達100萬噸,被譽為“水泥之鄉”。
該鎮以爭創“紅旗鄉鎮黨委”為目標,以“鞏固、提高、發展、提升”為經濟工作方針,圍繞“搞好一改,建設三區”的工作思路(即搞好水泥行業的技術和體制改造,建設好水口至大城的小城鎮集鎮區,上柳至大城的工業園區,下柳至源頭的生態農業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之路,力爭招商引資突破1個億,地方稅收上千萬元。
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該鎮共完成招商引資3500萬元,佔全年任務的70%,名列全區第二。投資1.2億元的雲潔能源有限公司水煤氣化生產線已落戶工業園,正在進行征地拆遷工作;投資7000萬元的青山鋼廠擴規改造正在實施土建工程,將新增產值7個億;投資3000萬元的微孔掛膜廠完成征地工作,一些意向項目如安源玻璃廠等企業也正在洽淡當中。這些項目的投產,將徹底改變該鎮“靠地吃飯、靠天發財”的局面。
農業產業化建設步伐加快。重點抓好了源頭薑汁廠的新建工作,做大做強青山百合食口廠和青山火腿腊味廠,擴大水口村的奶牛、養羊,光輝村的養羊、養兔,葡萄村的養鴿、養鴨規模。充分利用高梘、溫盤、源頭三村的生態資源,以石硤沖水庫開發為依託,進一步發展該鎮生態旅遊業。
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緊緊抓住該市擴展中心城區的機遇,以320國道掛線青山鎮道路改造為契機,高起點小規劃城鎮建設,不斷提高城鎮品位。同時,搞好各具特色的村級規劃。
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班子空前團結,凝聚力、戰鬥力明顯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中;圍繞打造學習型機關、服務型政府,機關作風明顯改善;“百面紅旗”的創評在該鎮掀起高潮,有6個村申報了“紅旗黨支部”;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位於普安縣南部,距縣城45km,全鎮轄5村、2社區、97個村民組,面積125.8,總人口27580人,6217戶。除漢族外,還分佈著回、苗、彝、布依等少數民族,其中回民人口較多,是貴州省回民聚集的主要區域之一。
青山鎮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遠在秦漢時期,普安先民就在這片熱土上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銅鼓山文化”,現有保存完好的以銅鼓山為代表的古夜郎文化遺址;現有秦漢遺址及秦代古墓葬11處;有分佈眾多的清代四合院建築。始建於光緒28年的青山清真寺,是貴州省伊斯蘭文化傳播的重要場所。從明代“屯墾戌邊”回民入居以來就商貿雲集、商業發達,道光年間起,在盤江八屬(現黔西南州及六盤水的部分地區)商界素有“頭青山、二者相、三龍廣”之美譽。
境內資源豐富,青山銀鯽魚是全國四大優良品種之一,夜郎牌牛乾巴暢銷省內外,煤資源豐富,勘查儲量為3.5億噸的幸福煤田在規劃啟動中。
在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青山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按照“環境立鎮、科教興鎮、農產富鎮、非公有制經濟強鎮、小城鎮建設活鎮”的發展思路,各種經濟迅速發展。從隔界河電站發展起來的青山電力公司,現已成為該地區的明星企業,現有資產總額8300萬元;非公有制經濟480餘個;在發展工業的同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設中的范家寨烤煙基地已成為全州的烤煙示範基地。2007年全鎮烤煙2萬擔,產值1000萬元;充分利用青山的水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銀鯽魚為主的水產業養殖;種草養畜業也迅速發展。電力、烤煙、水產業、養殖及畜牧業已成為青山鎮並駕齊軀的四大支柱產業。
青山氣候溫和,屬高海拔暖丘陵地帶,地勢平坦,人居適宜。現城鎮區有1萬餘人的常住人口。鎮黨委、政府趁機而上,緊緊抓住城鎮化建設的思路,決定將青山鎮列為50城鎮區域的長遠規劃中。2007年底將啟動“雙龍小區”“百合小區”的開發,預在2011年,將青山建設成為環境優越、人居適宜、工農業發達的經濟中心,普安縣內規模最大的城鎮。這一規劃已得到省、州、縣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青山鎮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事業均得到長足發展,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5648萬元,財政總收入6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80元,較2000年以來,有了長足的發展,年遞增率達11.8%。
青山鄉是裕安區的南大門,東與金安區交界,南與霍山縣接壤,淠河黃金水道相依環繞,與國家4A風景區橫排頭樞紐工程山水相連,六潛高速、105國道和即將修建的合六南通道穿境而過,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鄉轄17個村委會,總人口4.3萬人,區域面積126平方公里,林業用地面積10萬畝,林業是我鄉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境內丘崗起伏,海拔高度180米以內,屬東亞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15.5度,土壤種類為山地黃宗壤,土層深厚,適合茶葉、油茶種植生長。
幅員廣闊,資源豐富。全鄉面積121.6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耕地27503畝,人口4.2萬人。崗灣區盛產優質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大麻等農副產品,丘陵山區盛產木竹、茶葉、板栗等,並有豐富的鐵砂、白砂、岩石等礦產資源、建材原料和水資源。
底蘊深厚,人傑地靈。青山鄉是許繼慎將軍誕生之地,許繼慎陵園成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政教育基地;青山老街有古代南北朝時期開化縣城原址,富有傳奇內涵的銅山寨,是登山旅遊的好地方;陶河水庫作為裕安區最大的人工湖泊,是垂釣的好去處;蟹子岩、龍王寺、如來柱等景點,與江源飯店、青峰莊園、裕春飯店等土菜館構成的土菜一條街以及青山秀水街為省級農家樂旅遊示範點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富民強鄉,跨越發展。青山鄉黨委政府以“做強工業、做優農業、做靚集鎮、做實民生”為目標,著力打造“芮草窪工業集中區、青山生態旅遊休閑度假區、陶洪集河砂石開採深加工區”三大經濟板塊,一批象兆信爐料、隆盛建材、智偉齒輪、宏鑫隆不鏽鋼廠、毛紡織業加工等企業落戶青山,為青山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2011年工農業總產值近7 億元,財政總收入950萬元,人均純收入5609元。
青山鎮地處大別山腹地,位於金寨縣東南部,響洪甸水庫上游,西淠河畔,距縣城58公里。現轄19個行政村、1個街道,209個村民組。總人口23595人。總面積164.4平方公里,山場23.3萬畝,耕地9100畝。是一個集庫區、高寒山區為一體的山區鎮。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061元。
青山鎮原以山嘴崩塌而稱“崩山嘴”,後人訛傳為“青山嘴”,簡稱青山,解放后屬流波區,一九五七年響洪甸水庫建成,麻埠、流波兩鎮淹沒,居民移至青山,遂稱青山區。一九六八年,青山、姜河、八河三個公社合併為青山大公社。一九七二年又分別劃開,后改建製為青山鄉。一九八四年經六安行署批准,撤青山鄉建青山鎮。一九九二年撤區並鄉,姜河、八河、青山“兩鄉一鎮”合併為新建制的青山鎮。
青山依山傍水,區位優越,東與張沖鄉接壤,南與燕子河鎮、張畈鄉交界,西與水竹坪鄉、古碑鎮、槐樹灣鄉為鄰,北與油坊店鄉毗連。青山中心集鎮是原麻埠、流波兩大山貨集散重鎮移民的集中地,集貿易、金融、娛樂為一體,地處209、210省道交匯處,梅長路(梅山-長嶺)、金霍路(金寨-霍山)、丁青路(丁埠-青山)在此聯接,3.5萬伏高壓線路橫穿上空,是縣城至天堂寨森林旅遊公園的必經之地,交通十分便捷。
青山鎮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山區鎮。鎮內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適宜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盛產水稻、茶葉、板栗、蠶繭、肉禽、水產、天麻、木耳等名優特農產品。茶葉、板栗、木竹、蠶桑、菌葯、養殖是該鎮的主要經濟支柱。鎮內名茶“抱兒雲峰”、“雲毫”曾獲省優、部優產品,“抱兒鍾秀”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境內野生和人工栽培的中藥材品種齊全,有茯苓、天麻、杜仲、金銀花等1500餘種中藥材,年產近千噸。這裡水資源蘊藏豐富,水質優良。西淠河三條支流青龍河、烏雞河、蓮花河穿鎮而過。擁有總容量為4050千瓦的水電站四座,年蓄水量60萬立方米,3.5千伏和110千伏輸變電各一所。裝機8000千瓦的陡嶺河三級水電站、四級水電站和西石電站正緊張施工,2006年可相繼投入使用。
青山鎮內山川秀麗,綠水環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眾多,旅遊業發展前景廣闊。列入省近代史和省地名錄的茅坪“萬人墓”,記載著一九四三年日寇一次性殺害我軍民562人的歷史見證,由原立煌縣縣長郭堅撰文,豎碑紀念,2001年由縣關工委和青山鎮黨委、政府拓寬原址,重建紀念碑,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堂寨國家森林旅遊公園的東大門戶、全鎮最高峰-海拔1086.4米的抱兒山峰,宛如一位慈母懷抱幼子,形態栩栩如生。座落於峰頂的縣辦廣播電視差轉檯,其廣播、電視覆蓋全縣和鄰省。茅坪茶葉科技示範園位於99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內,綜合了縣名茶公司、農業局、藥材辦、天麻研究所、板栗辦等技術精華,集中開發建立了茶葉、板栗、天麻等高科技示範基地,是一個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溝渠堰橋相互配套,科技與農業相結合的高科技示範園。群山綠水之間,八河、姜河、堯塘、馬沖、茅坪、馬石六座鐵索橋承載眾多的山民南來北往,夕陽西下,好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動人畫面;黑龍潭水電站依山而建,宛延至水壩一公里長的引水渠如一條白色的絲帶纏繞在半山腰,每到雨水充盈時節,河水溢滿壩頂,形成一個天然的大瀑布,遠遠望去,氣勢宏偉壯觀;青山水電站綠樹成蔭,紅花碧草,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青山碧水之間;還有傳說紛紜的“將軍寨”、形態畢真的“馬蹋石”等,大自然的天然雕琢與人力的開發渾然一體,為青山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青山鎮屬原區集鎮,工業門類較為齊全,擁有繅絲、絲綢、花崗石、特種鋼、建築、水電等一批資源優勢企業,招商引資、發展高新技術前景廣闊。鎮黨委、政府以“加快發展、富民強鎮”為主題,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科教興鎮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鎮上下思想統一,各項工作齊頭並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4704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487萬元,工業總產值20220萬元。財政收入145萬元。“一產”鞏固優化,桑、茶、栗、竹、菌葯等支柱產業鞏固提高,名優茶比重逐年增加,茅坪示範園規模、效益進一步擴大,進入省級示範園行列。“二產”穩步發展,水電、石材、絲綢、建築、名優茶加工企業發展壯大,金宇建築安裝公司進入省級建築市場,花崗石遠銷省外,絲綢製品出口海外。“三產”比重加大,民營經濟達到924家,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農村面貌大為改觀。通過實施村道攻堅、農村和中小學危房改造、異地移民開發、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康居工程示範點建設,村村通電、通路、通電話、通廣播。城鄉居民
青山控股集團總部辦公樓
青山鎮位於荔浦縣西南部,是荔浦縣的農業重鎮、工業強鎮、經濟大鎮。多次獲得區、市、縣級各種榮譽,其中獲區級榮譽4個、市級榮譽18個、縣級榮譽90多個,連續幾年來均被縣委、政府授予紅旗黨委、先進鄉鎮榮譽稱號。
該鎮轄11個村委會,99個自然村,1條街,8000多戶,34500多人。總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079畝,其中水田25260畝,旱地1819畝。種植水稻為主,盛產(馬蹄)荸薺,年種植荸薺2萬畝,兼種紅薯、果蔗、柑桔、荔浦芋等,青山龍頭山果蔗,皮脆肉細,清甜可口,在縣內外久享盛譽。有林面積20500畝,其中松林19000餘畝。該鎮是縣糧食基地之一。青山鎮通過實施精品農業戰略,著力抓好馬蹄、荔浦芋、優質夏橙、蔬菜、生豬等五大支柱產業,有效地促進了全鎮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至2005年,全鎮種植荔浦芋7100畝,蔬菜14000畝,優質夏橙面積已達到6200畝,全年出欄肉豬7萬多頭,仔豬23萬多頭。特別是青山馬蹄,因其個大、皮薄、肉嫩、味美、質優,遠銷國內外,馬蹄成為了青山農業的拳頭產品,2005年種植面積近2萬畝,總產量4萬多噸,青山鎮也由此贏得了“中國馬蹄之鄉”的美譽。通過抓基地創新品牌,該鎮又培育形成了新的五大優勢產業:早蓮藕1100畝,優質谷1000畝,桑蠶500畝,速生豐產林1000畝,食用菌近200畝,呈現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良好農業生產格局。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06元,高於全縣平均數3347元。
鎮辦企業有農機廠、鍋頭廠、石灰廠、衣架廠、罐頭食品廠、磚瓦廠、飼料加工廠等。該鎮有中學2所,小學17所,衛生院1所,縣屬職業中學1所在該鎮鏡內。農產品集貿市場3072平方米,圩日為公曆1、4、7日。青山鎮以永華工業區、雙堆工業區為招商平台,堅持“項目立鎮、環境招商”的路子,成功引進了數十家民營企業,使該鎮工業項目結構呈現出多樣化。全鎮擁有大小企業近40家,其中規模企業8家,企業主要集中在永華工業區和雙堆工業區,以生產竹木製品、食品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特別是優質的竹木產品(主要是木衣架)遠銷歐美和東南亞,成為該鎮財政增收、出口創匯和安排就業(每年達4000多人)的主導產業,是青山工業的拳頭產品。此外,該鎮還積極開發旅遊資源,引進投資商投資2500萬元開發荔江灣景區,該項目填補了縣內2005年旅遊項目空白,已正式開始試業。工業的快速發展,使青山鎮的財政收入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2005年達到2024萬元,比2004年增長了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