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昌松東界山行

入昌松東界山行

《入昌松東界山行》是唐代詩人高適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寫作者在邊塞艱難而進的歷程。首聯總寫行路難,從“幾登頓”發展開。頷聯寫山路曲折,山高路遠。頸聯“石激”句寫低谷,“天寒”句寫峰頂。尾聯重點寫迎難而進,義無返顧,表現了高適在邊塞艱苦奮鬥的吃苦精神。王維詩有“月色冷青松”句,與“天寒松色間”俱是寓情於景的寫法。這首詩寫景真切,如在目前,非親歷者不能道也。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
首聯“鳥道幾登頓,馬蹄無暫閑。”中“鳥道”,寫山之高峻;“登頓”,上下意,詩中指翻山越嶺。“幾登頓”“無暫閑”,概括地描述了行人馬不停蹄.在崇山峻岭中奔走的情景。以“幾”修飾“登頓”,可見行人已走的路程之長。這兩句落筆“山行”,既點題,也為後文作了鋪墊。
頷聯"崎嶇出長坂,合沓猶前山。寫行人在鳥道上跋涉已久,一定非常疲憊,走出漫長崎嶇的山坡,滿以為山路已盡,展現在面前的將是一望無際的平川,誰知起伏的山巒又如剛才走過的山一樣橫亘在面前。用一“出”字、一“猶”字,生動地顯示了行人錯以為山路已盡的興奮,以及看到眼前橫亘的山巒后失望、厭煩的情緒。兩句詩一揚一抑,既寫山路,又寫行人;寫山路回應“幾登頓”,寫行人回應“無暫閑”;寫山行非常真切,寫行人十分細膩。
頸聯“石激水流處,天寒松色間。”描寫山間的具體景物。水石相激。湍奔而去,耐寒的松樹,樹色蒼涼,令人頓生寒意。詩人驅馬趕路,走出長坂,又入群山,“山行”的辛苦、乏味自在不言之中。現在又要過激流,穿寒松,荒寒的景象使山行之人不能不生孤寂、厭倦之感。
尾聯“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詩人在自覺厭倦之時,馬上自激自勵:王事未盡,不當思歸。“王程”二字總管“山行”,點明了此次”山行”的意義。“顧刀環”句用漢朝李陵的典故。李陵留匈奴后,漢使任立政等見到他,難以私下說話,便向他使眼色,井屢屢撫摸刀環,“環”與“還”諧音,示意其歸還漢朝。在這裡,詩人說“且莫顧刀環”,就是提醒自己“王程”未盡,公事未了,決不能中途而止。詩人以明確的盡職意識,戰勝了“山行”的疲倦、孤寂,詩的情調也為之一振,表現出盛唐邊塞生活中所洋溢的進取精神。
這首詩在剪裁上舍因去果,直截“山行”中的一段,以少總多,富於典型性。全詩八句,以“山行”為線索,前六句與山行之所見,意境真切,使人如臨其境;后兩句寫山行之所想,情緒昂揚,一派盛唐風調。

創作背景


天寶十一載(752年)秋冬之際,高適經人引薦入隴右河西兩節度使哥舒翰幕府中充任掌書記之職,赴哥舒翰幕府途經昌松時作下此詩。

作者簡介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滄州渤海縣(今河北省景縣)。唐朝時期大臣、邊塞詩人,安東都護高侃之孫。
天寶八年(749年),進士及第,授封丘縣尉。投靠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擔任掌書記。拜左拾遺,轉監察御史,輔佐哥舒翰把守潼關。天寶十五年(756年),護送唐玄宗進入成都,擢諫議大夫。出任淮南節度使,討伐永王李璘叛亂。討伐安史叛軍,解救睢陽之圍,歷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廣德二年(764年),入為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冊封渤海縣侯。
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時年六十二歲,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