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遺址群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群

良渚文化遺址群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群,距今5300-4000年。

簡介


地理位置:新石器時代遺址群,位於中國東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良渚街道
年代: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發掘年代:1936年至今。
簡介:良渚文化遺址群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群,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它範圍廣闊,內涵豐富,分佈於以莫角山遺址為中心的50餘處。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瑤山祭壇和莫角山土築金字塔等幾處最為重要。遺址群中發現有分佈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這些遺跡、遺物的發現,顯示出良渚文化遺址群已成為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意義:良渚文化遺址群的發現對研究長江下游地區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遺址群發掘歷程


80年代

1983年對良渚鎮的河口埭、水口頭、莫家裡、唐家頭四處地點進行試掘,均發現良渚文化堆積。朱村斗的西北部和荀山東部都發現新的遺址。1986年浙江省考古所對位於瓶窯長命鄉雉山村的反山進行了有計劃的發掘,在主墩西側搶救性發掘66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大型墓葬11座,出土玉、石、陶、象牙、塗朱嵌玉、嵌玉漆器等珍貴文物一千二百餘件。出土占隨葬品多數的玉器種類豐富,製作精良,雕琢大量神人獸面紋。是浙江首次發掘到良渚文化的高等級大墓,且首次發現良渚文化完整的神徽圖案。瓶窯反山墓地是迄今發現等級最高良渚文化顯貴者墓地。1987年在瑤山首次發現良渚文化祭壇遺跡,並清理良渚文化高等級大墓11座,出土玉器數千件。反山和瑤山的發掘被評為中國「七五」期間的十大考古新發現。同年對 瓶窯莫角山遺址東南部進行發掘,發現大量塊狀紅燒土草木灰的廢棄堆積,以及一座打破堆積的良渚文化小墓,確認為良渚文化時期人工堆築的大型建築遺址,學界認為此處疑為 良渚文化中心所在。

90年代

1991年對瓶窯匯觀山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約1,600多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的高等級墓葬四座及良渚文化的祭壇一座,墓葬出土陶、玉和石器等文物173件。證明了祭壇應是多重的分級式立體結構。被評為當年度的 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3年發掘浙江餘杭橫山村、安溪梅園裡遺址。1994年發掘瓶窯花園裡遺址,發掘面積400平方米,發現良渚文化時期的石構建築基址。中國國家文物局將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群薦為「世界遺產名錄」預備清單。

21世紀至今

2000年至2001年對浙江餘杭瓶窯文家山遺址、杜山遺址及仲家山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共計約1,300平方米。在文家山遺址發現良渚文化大中型墓葬18座;在仲家山遺址發現良渚文化墓葬四座,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石器和陶器。2003年至2005年對浙江瓶窯卞家山遺址進行三次發掘,共計揭露面積2,6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66座、大型灰溝二條、木構埠頭及碼頭遺跡一處、灰坑三個、房址一處,出土玉、石、陶、木、骨等各類遺物一千多件,尤其以觚為特色的漆木器數量眾多、種類豐富、保存良好。其中橢圓形筒形漆器等為首次發現。2004年對橫圩里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揭露面積1,2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26座、房址二處、大型灰溝二條,出土各類遺物四百多件,其中墓地上部已遭嚴重破壞。2006年至2007年發現良渚古城牆。試掘和大面積鑽探的結果初步顯示,良渚古城牆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周長6,000~7,000米。良渚古城牆的布局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城牆底部普遍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其上再用較純凈的黃土堆築而成,底部寬度約40~60米。城牆保存較好的地段其高度約4米。如此規模和經營考究的遺址,在整個良渚文化範圍內十分罕見,證明此處應是良渚文化某個時期或某個區域的中心都城所在。

遺址群目錄


良渚群遺址

豬槽因高地中部被取土成槽而得名,位於朱村斗北部,西距巫山200米,東鄰金雞山,東西100米,南北120米。調查時利用“槽”邊坡面進行考察,發現文化層厚薄不均,以灰褐土為主,含夾沙紅陶、夾沙黑陶、泥質紅陶片。當屬居址。
姚墳許家斗北部150米,南距荀山約1公里,東西約100米,南北100米。調查時在遺址西南部試掘,100多厘米厚的表土和晚期堆積下,發現3層良渚文化堆積,分別為灰黃土、灰色夾黃斑土和灰黑膠泥,出土魚鰭形鼎足碎片、泥質灰陶器物口沿片等。其中灰色夾黃斑土遺物極少,似為人工有目的堆建。
荀山西坡荀山西側鄰近老鬼墳和長墳的部分外突,面積分別約1000和1500平方米。據鑽探,臨近老鬼墳部分150厘米下為結實較純凈的灰黑土,210厘米下為灰土,含紅燒土顆粒和陶片碎屑。臨近長墳部分9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含紅燒土顆粒和陶片碎塊。
荀山東坡位於荀山主墩東側坡腳,東西約40米,南北約80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1985年省考古所布探溝3條進行試掘,發現文化堆積厚達200厘米以上,下部為馬家浜文化晚期的遺存,出土筒形釜、牛鼻形器耳等典型器,上部為良渚文化遺存,遺物顯示地層間有年代跨度。1999年通過鑽探,大致確定了遺址的範圍。
許家斗位於許家斗北側,北距姚墳遺址150米,南距荀山約700米,東西150米,南北50米。調查中對北側斷面進行了考察,東部70厘米下為青褐斑土,含陶片屑;西部150厘米下有一層較薄的青褐土,含夾沙紅陶碎片。
巫山一自然低丘,東距荀山700米,相對高度約7米,山體南部是塘家頭村的居民區,西北部為餘杭區汽車駕駛技校,文化遺存發現於巫山東北坡地。經鑽探發現厚逾80厘米的灰色和灰黑色文化層,內含碳屑、紅燒土顆粒和陶片。試掘中,發現75厘米的表土下揭露厚約25厘米的紫黑土和厚約30厘米的紫褐土,前者出土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細柄豆、圓錐足、魚鰭形鼎足等,後者偶見陶片。屬良渚中晚期遺存。
烏龜墳由平面形狀似龜而得名,位於小沈家墳西南50米,東西35米,南北30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東部100厘米下為黃斑土堆積。
天打網位於良渚鎮舊104國道南側、新良塘公路西側,北距廟前遺址約150米,東西65米,南北80米。出土一批良渚文化晚期遺物。鑽探表明,遺存主要分佈於北部。屬良渚晚期居址。
沈家墳位於朱村斗東側100米,東南距荀山250米,東西80米,南北170米。調查時利用池塘邊的斷面進行考察並加以鑽探,一處100厘米下為黃斑土,有陶片,230厘米下見青灰粉土。一處150厘米下為黃斑土,350厘米下為黑灰文化層,厚經50厘米。
棋盤墳位於警察墳東南50米,東距荀山70米,西中長墳50米,東西35米,南北80米。1936年底至1937年初的發掘中出土大量陶器和殘片,以雙鼻壺、豆、尊居多。1999年調查時在東側斷面發現100厘米下為灰褐文化層,含較多陶片,西側140厘米下為褐斑土。進一步在遺址西北部試掘,揭露4個良渚文化地層,堆積厚度達150厘米,出土較多遺物,陶片可辨器形有魚鰭形鼎足、圓錐足、鏤孔豆把等,石器有刀、錛、鑿、鉞、網墜、靴形器等。屬良渚中晚期居址。
蘑菇墩位於小沈家墳東南25米,北距三侖頭40米,東西30米,南北25米。經鑽探,12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
茅庵里位於良渚鎮老街北側,西距廟前遺址200米,東西約80米,南北100米,西部殘存土墩。1936年施昕更曾進行調查。1992年省考古所進行發掘,揭示出良渚時期臨水生活堆積逾200厘米,發現兩排護坡性質的木樁,出土的遺物以陶器為主,器形有鼎、豆、圈足盤、罐、杯、簋、紡輪、網墜等,石器數量也較多,器形為錛、鏃、刀等,另有陀螺形木器發現。1994年在遺址東北部進行發掘,僅在南部發現淺薄的良渚文化堆積。屬良渚中晚期居址。
老鬼墳位於蘑菇墩東南30米,東距荀山西坡30米,東西25米,南北40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北部70—170厘米表土下為灰褐色文化層。
李家墳李家墳:又名“大家河頭”,位於金雞山東150米,東南距荀山250米,東西、南北各約120米。經鑽探,50—130厘米下的褐斑土為良渚文化堆積。
警察墳警察墳:位於烏龜墳南30米,西距長墳30米,因西側被道路切割,平面呈三角形,東西30米,南北45米。調查中對西側斷面進行了考察,發現100厘米下為灰褐斑土,厚度超過50厘米,有陶片。
金雞山金雞山:位於朱村斗北部,豬槽地遺址東側,東西70米,南北120米。遺存分佈於南部,1991年在北部進行小規模發掘,發現有良渚文化堆積。1999年調查時在南部的農田裡發現較多的陶片,經鑽探,南部100—15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屬良渚中、晚期遺存。
橫圩里橫圩里:位於良渚鎮東北部的餘杭良種繁殖場內,西距茅庵里遺址350米,東西約50米,南北約60米。1985年良種繁殖場在遺址北部開挖魚塘,出土大量陶片,以黑陶碎片居多,陶質頗佳,可辨器形在T字形鼎足、竹節形鏤孔豆把、鏤孔圈足盤等。2002年進行鑽探,大致確定了遺址範圍,文化層厚約200厘米,分別為灰粘土、青灰褐斑粘土和青灰粉性土。
高墩頭高墩頭:位於荀山東北部50米的農田中,大致呈長方形,高出農田約2.5米,東西60米,南北45米。遺址中部進行鑽探,15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含碳屑。
墳壠里墳壠里:位於張村埭西南部約200米,呈不規則東西向長條形,東西100米,南北10—25米。對遺址北側斷面進行考察和鑽探,發現110厘米的表土下有約100厘米的文化堆積,文化層依次為黃斑土、淺褐土、灰斑土,有陶片發現。
金霸墳金霸墳:位於荀山主墩東側坡腳,西南距廟前遺址100米,大部為農田,西側有殘墩.2000年新良塘公路穿越遺址,下水溝剖面顯現溝坑狀文化遺存,遂布探溝試掘,發現紅燒土堆積後進一步布方發掘,揭露面積375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紅燒土遺跡1處,墓葬1座,灰坑2個,柱坑9個。墓葬出土玉錐形飾,石鉞陶鼎,豆等遺物。柱坑皆呈長方形,底部鋪設長方形木板。屬良渚時期的居址與墓地。
廟前位於荀山東南側,良渚文化博物館以東200米,西部和南部原為農田,現已被建築物覆蓋,東北部尚存土墩,遺址範圍東西約150米,南北近400米。從1988—2000年省考古所對遺址進行了6次發掘。清理房址4處,墓葬68座,灰坑16個,水井或窖穴3個,灰坑3條,河溝1條。屬良渚早中晚期村落.
小沈家墳位於沈家墳東南30米,呈長條形,東西15米,南北50米。經鑽探,160厘米下始見灰褐色文化堆積。
塘東村位於良渚鎮塘東村內,周圍被民房包圍,東西約70米,南北60米。經鑽探文化層厚160厘米,分別 為灰土、青灰斑土、黑膠泥,含泥質灰陶、泥質紅陶、黑皮陶、炭屑等遺物。屬良渚時期居址。
山大墳位於許家斗南150米的農田中,形狀不規則,相對高度1—2米,東西約150米,南北約80米。經鑽探,北部140厘米表土下有50厘米厚的黃斑土,西南部140厘米下有40厘米厚的灰褐斑土。
三侖頭位於沈家墳東40米,東西25米,南北25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北部120厘米下為褐斑土,南部100厘米下為淺灰土,含紅燒土顆粒,偶見良渚文化陶片。
茅草地位於后河村西南部,東南距觀音塘遺址200米,表土已被推去,現高出農田約1米,東西20米,南北30米。文化層厚約200厘米,灰褐斑土為主,含泥質黑陶、泥質灰陶、夾砂紅陶、紅燒土顆粒、炭屑等遺物。屬良渚時期居址。
觀音塘位於西良村西部200米,西北與茅草地相望。原為高地,因平整土地被推平為農田,東西30米,南北20米。尚存150厘米文化層,灰褐土,含較多紅燒土顆粒
幹家橋位於后河村北部的農田中,東西60米,南北80米。文化層160厘米,灰褐砂質花斑土及灰黑淤泥,含夾砂紅陶、泥質黑皮陶、草木灰、炭屑等。屬良渚時期的居址。
長墳位於棋盤墳西50米,南北向長條形,長200米,寬約25米。遺存分佈於墩體南部和墩體東側的水塘中。1955年當地村民在水塘中挖泥積肥,發現大量陶器和木炭。省文管會隨後在水塘北側開探溝一條,出土和採獲陶器、陶片達40餘筐,其中完整和可復原器逾200件。調查中對墩體進行斷面考察和鑽探,發現遺存僅見於南部,其中東南側的斷面顯示,160厘米厚的表土下有30厘米厚的灰色文化層和150厘米厚的灰褐斑土,後者含碳屑、紅燒土顆粒、陶片。灰褐斑土下為青黑粉土。
北山車位於西良村北部,西北原與百獸墳遺址隔河浜相望,原為高地,早年被大量取土,現只在西北部尚存小塊高地,余皆為農田,東西150米,南北120米。傳早年取土時有玉器出土,經鑽探,文化層厚180厘米,青褐土或青灰斑土,含夾砂紅陶、紅燒土顆粒、炭屑等。屬良渚時期的居址及墓地。
百獸墳位於北山車遺址西北部,東西80米,南北40米。文化層厚200厘米,灰褐土和青褐斑土,含夾砂紅陶、夾砂黑陶、炭屑等遺物。

安溪群遺址

瑤山遺址瑤山遺址位於良渚鎮下溪灣村,背倚天目山余脈,面臨東苕溪,相對高度約35米。瑤山遺址為良渚文化中期祭壇、墓地,發現於發現於1987年,后經多次考古發掘。該遺址主體為一座良渚文化大型祭壇,呈階梯狀覆斗形,方形頂面以不同土色構築成內外三重。祭壇之上清理出東西向南北兩排共13座顯貴大墓,出土各類精美器物近800件(組),其中玉器佔90%以上。瑤山遺址因高規格祭壇和高等級墓地被評為“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子母墩位於甪竇灣西250米的農田中,北距塘山250米,東側有小溪通往南部的苕溪,呈方錐形,相對高度11米,東西及南北皆80米。墩體有兩級階梯,南、北各有一輸電鐵塔。調查中對南塔基切面進行了考察和解剖,發現墩內以不同的花斑土人工有目的堆築,堆積特徵顯示這是一處良渚文化大型土築祭壇。
朱家斗位於盧村西南150米,北距塘山180米,東西50米,南北25米。調查對遺址東北角和西北角的斷面進行了考察,文化堆積較薄。
張娥地位於三合小學東南部,西距嚴家橋遺址500米,東西約70,南北60米。文化層厚約100厘米,灰黑及青灰土,含泥質紅陶、泥質灰陶、夾砂紅陶、炭屑等遺物。
芸香后位於后楊村東150米,略呈三角形,東西、南北各約40米。文化層厚約80厘米,主要為灰褐土,見夾砂紅陶。
窯墩位於小竹山西南100米,坐落於朝南山(扇子山)南麓坡腳,略呈倒三角形,東西50—70米,南北約150米。南側斷面120厘米下為逾60厘米的灰黃土文化層,含紅燒土顆粒、灰陶及黑陶碎片。遺址中部最深的盜坑坑壁顯示依次有3層良渚文化堆積,分別為帶細黑斑的黃褐土、較鬆軟的灰白斑黃土、較結實的深褐土,內有夾沙黑陶和夾沙紅陶殘片。
羊尾巴山位於瑤山遺址東面約2公里,坐落於唐家山南麓坡腳,東西約100米,南北近40米。出土有琮、環、冠狀飾、管、珠等大量玉器。屬良渚文化中期墓地。
嚴家橋位於念畝圩遺址東南1公里的嚴家橋村北側,南臨新港公路,大致呈長方形,東西70米,南北60米。1996年在遺址西側試掘時,發現有良渚文化圓錐足、豆把、藤編、木樁等遺物。2000年遺址遭到取土破壞,主體被掘成深坑,北部出土多個大木樁。省考古所隨即進行搶救性清理,揭露面積250平方米,確認木樁為良渚晚期遺存,並發現木樁排列有序,多數為東西向排列,其中兩排為大木樁,另有數排小木樁。各排木樁開口於不同層面,自南向北緊貼地層坡狀邊緣排列,有的木樁與地層邊界之間有一層編織物,可見木樁具有護坡性質。另據村民反映,遺址南部的“新港”在20世紀70年代開掘時也發現有大木樁,由此推測遺址四周可有都有木樁布列,遺址中部為一個人工土台,經過多次堆擴,每次擴展,北側都設置排樁護坡。
小竹山又名小竹園,位於瑤山遺址東面1公里,坐落於朝南山(又名扇子山)南麓坡腳,東西約100米,南北約50米。1992年在遺址南側發現玉璧、杖端飾等良渚玉器。此後遺址被多次盜掘,調查時發現60個盜坑,坑壁顯示文化堆積自南往北漸薄,西南部為純凈的黃褐土,當屬良渚文化顯貴墓地的堆築土。
西斗墳位於后河村西側,西鄰沈家場遺址,形狀不規則,東西、南北跨度各約100米。文化層200厘米,黃褐粉性土及斑土,含泥質灰陶、泥質紅陶、草木灰、炭屑、紅燒土顆粒等。
王家莊位於葛家村東南250米的農田中,西距姚家墩150米,東西150米,南北150米。相傳民國初年曾出土大量玉器。調查時發現大量盜坑,利用遺址中部一個盜坑擴布為探溝試掘,揭示出300厘米厚、10多層不同土質土色的水平文化堆積,明顯具有多次更替的建築遺存特徵。屬良渚文化居址及墓地。
蘇家村安於安溪大橋西部500米的大堤南側,蘇家村北部,部分在大堤下,東西約250米,南北50—120米。1963年省博物館在遺址西部進行小規模發掘,揭露面積300餘平方米,出土一批良渚文化遺物,其中有半件殘玉琮。1998年大堤加固時出土冠狀飾、筒形器、鐲等玉器,省考古所隨後在遺址北側開東西向長探溝5條,揭露面積200多平方米,基本確定了遺址的東緣,並出土一批良渚文化遺物,其中有T字形鼎足、圓錐足、竹節形豆把、缸片及權狀石器、石鏃、殘玉錐形器等。
石前圩位於原安溪鎮南側的農田中,據傳原為土丘,20世紀70年代被基本取平,現於東部尚存小塊土丘,分佈範圍東西400米,南北50—150米。北部有大池塘,南臨新港公路。早年曾被盜掘,相傳有玉器出土。1998年對東部進行試掘,共布探溝6條,其中4條有良渚文化堆積,清理良渚墓葬2座。1999年對遺址西部進行大面積揭露,獲知發掘區東部為一良渚晚期人工營建的土台,上部清理墓葬3座,其中M2尚存木質葬具的表皮。土台北部被馬橋階段或稍晚的堆積覆壓,有5條并行的南北向長溝打破它和土台。發掘區西部清理了少量居址、灰坑、灰溝等遺跡,所出的部分遺物在良渚文化編年上年代極晚,具有過渡性質,部分遺物還可能有外來因素。屬良渚晚期至末期的居址及墓地。
盛家村位於甪竇灣南側苕溪對岸,苕溪南堤內側,水豐時被水淹沒,平時種植莊稼,因被取土破壞,表面坑坑窪窪。遺存見於相隔約100米的兩外,面積分別約為3000和1500平方米。西南塊60—145厘米下為灰白和灰褐色文化層,含細碎陶片。東北塊於70年代出土一批玉器和石鉞,經鑽探,70厘米表土下為灰褐土和灰黑色粘土,結實較純凈,當為人工有目的堆建。屬良渚時期墓地。
沈家場位於西斗墳遺址西側,略呈長方形,,東西50米,南北60米。經鑽探,文化層逾100厘米,黃褐斑土和粉性灰斑土,出夾砂紅陶、泥質黑皮陶、紅燒土塊等遺物。屬良渚時期居址。
舍前位於梅園裡西南50米,南距東苕溪150米,東西100米,南北120米。遺址中部被取土破壞,斷面顯示60厘米的表土下為黃褐色文化層,內含夾沙紅陶鼎、缸片。屬居址。
前山位於雉山東600米,其東350米為長安公路,南600米為舊104國道。為自然小山,海拔約35米,中部主體現已被採石取平,遺存見於山體西南坡地,分佈範圍長約300米,寬約80米。據傳遺址內出土過玉器,調查中也發現多處盜坑,坑壁顯示超過100厘米的灰斑土和黃褐斑土,含零星燒土顆粒和泥質灰陶。經鑽探,南側坡底6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西側坡底140厘米下為灰色文化層,包含物極少。
念廟圩位於原安溪鎮東北1.2公里的塘東村北側,東苕溪在此由西往北轉折,南堤穿越遺址,遺址北部被分割於河床內側。南北200米,東西約50米。池塘斷面可見100厘米厚的表土下為130厘米的黑褐色文化層,夾雜紅燒土塊,質地較鬆軟,含夾沙紅陶、泥質灰陶殘片。
梅園裡位於官莊西200米,北部與照山相接,東西約150米,南北250米。1992至1993年省考古所進行了3次發掘,50厘米厚的表土下先後發現良渚文化堆積和馬家浜文化堆積,在灰褐色良渚文化堆積內清理出23座墓葬。此後對發掘區外進行鑽探,遺址中部70厘米表土下為45厘米厚的灰褐土,內含紅燒土塊、泥質紅陶和夾沙黑陶片;遺址東南部60厘米的表土下有灰斑土、黑斑土、褐斑土3個文化層,內含泥質紅陶、夾沙黑陶、夾沙紅陶片。
盧村又名“羅村”,位於葛家村西150米,東南距姚家墩200米。遺址為近方形的台地,東西、南北各200米。遺址表面已被現代村落佔壓,中部偏北房舍間有一突起的長方形小土台,東西60米,南北25米,相對高度約2米。1984年村民在小土台西南部建房,出土琮、璧、鉞等良渚文化重要玉器。1987年,小土台因村民建房再次受到破壞。1988和1990年省考古所兩度發掘小土台,共計揭露面積400平方米,初步了解了其年代和營建過程。此後對遺址北側和南側斷面進行了考察,對遺址南部進行了鑽探。調查表明遺址北部多為灰褐斑土或花斑土,土質純凈,為人工有目的的連續堆建,應是長方形小土台的基礎部分。遺址南側土色偏灰,含一定數量的遺物。屬良渚中期的祭壇與墓地。
料勺柄因外形略呈料勺形而得名,位於王家莊南側25米,南距東苕溪150米,東西120米,南北30米。鑽探證實料勺柄與王家莊並不相連。調查時對南側較新的兩個盜坑作了清理,均發現灰褐色文化層,厚40—70厘米,含各系陶片,可辨鼎口沿、盆口沿、器圈足。其下為較純凈的黃斑土,當為墓地堆築土。
前山與里山位於前山南100米,西北50米為美人地遺址,南部50米為鄭村頭遺址,大致呈南北向長條形,長220米,寬40—50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遺址東部100厘米下為黃褐斑土,南部80厘米下為灰白沙性土,含燒土顆粒和夾沙黑陶片。
金村位於盧村南200米,東距姚家墩100米,東西、南北各約200米。遺址上已全部被現代村落佔據,從房屋間空地的鑽探來看,文化遺存主要分佈於北部。東北部有一名為“老虎尾巴山”的小土丘原與村莊相連,現被水溝割裂,斷面顯示超過70厘米的文化堆積,出土夾沙紅陶、夾沙黑陶、泥質紅陶、泥質黑皮灰陶片等遺物。
黃路頭位於東黃頭西側,北距塘山約150米,東西、南北各約150米。墩表大部分被民房佔壓,部分為茶樹地。遺址西北部曾作試掘,發現一座良渚早期墓葬,出土陶器4件,分別為魚鰭形足鼎、罐、澄濾器、紡輪。遺址中部有一條縱向的深水溝,剖面所見有青灰色文化層和黃斑土堆積。在水溝以東的茶樹地內作鑽探,6個探眼內40—60厘米厚的表土下有50—130厘米的文化堆積,以灰褐沙性土為主,內有紅燒土塊及夾沙紅陶、泥質紅陶碎片。屬良渚時期的居址與墓地。
后楊村位於原安溪鎮南約1公里,現代后楊村坐落其上,呈南北向長條形,文化堆積見於中部和北部,東西150米,南北250米。早年某農戶挖氣窖時曾出土較多玉璧和其他玉器。2002年鑽探獲知,文化層厚120厘米,主要為黃褐斑土。屬良渚時期的居址及墓地。
后河村位於后河村西北角的高地上,西距安溪集鎮約1公里,北臨“荷花池”,東西約100米,南北120米,遺址上為現代村落。據了解,解放前曾出過一些玉器,但質量稍差,顏色發綠。2002年調查時進行鑽探,發現文化層逾200厘米,上部為擾土,下部為黃褐斑土和灰褐土。屬良渚時期的墓地。
河中橋又名“畜牧後頭”,位於子母墩西800米,北臨塘山,東西約200米,南北100米。南部被民房佔壓,東部有池塘。調查對遺址西側斷面、西北角斷面及中部池塘壁進行了考察,均發現較厚的文化堆積。其中西北角的堆積非常豐富,褐斑人工堆積之上有坡狀生活堆積,內含大量陶片和較多黑石英片。屬良渚時期的居址。
和尚兜位於后楊村南側,西距胡林廟遺址50米,東西約120米,南北80米。文化層厚約100厘米,主要為結實的黃褐土。屬良渚時期墓地。
和尚地位於西庄村西北角,北距苕溪500米,南距雉山500米,呈東西向長條形,長300米,寬10—40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遺址西部40—80厘米表土下為灰白色文化層,含夾沙紅陶缸片等,東部7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較純凈。
官莊位於缽衣山南部的農田中,北部與東山腳相接,東西200米,南北250米。遺址被取土割裂為多個小土丘,形狀皆不規則。傳早年出土過玉器。1997年發現盜坑,採集到一些馬家浜文化的陶片,其中有雙目圓錐足、腰沿釜片。后又發現多個盜坑,其中遺址東南部的盜坑中發現較厚的黑色和青灰色文化堆積,出土夾沙紅陶的器平底、圓錐足和紅衣泥質陶的豆碟片等遺物。2000年底布探溝2條試掘,發現有建築遺存。
觀音地位於宗家裡西南300米的農田中,呈“凸”字形,東西65米,南北50米。經鑽探140厘米的表土下有30厘米以上的文化層,為結實帶鐵鏽斑的灰褐土,含夾沙黑陶和泥質紅陶碎片。
葛家村位於百畝山西500米,北接廟山,西南距姚家墩200米。墩體150米見方,文化遺存分佈於北半部。1991年在其東部上口山發掘,揭露面積292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灰坑9個、灰溝4條、墓葬6座。1998年在墩上進行試掘,加上一些斷面的了解和鑽探,基本掌握了良渚文化遺存的分佈範圍,並推定東部的上口山原與葛家村相連,應為同一遺址。墩西北T3的堆積情況較豐富,25—50厘米的表土下有100厘米多厚的多層文化堆積,出土較多遺物,器形有T字形鼎足、魚鰭形鼎足、圓錐足、戳紋飾的豆寬把、缸片、器蓋、石刀礪石石球、小石錛等。屬良渚文化早期的居址與墓地。
墳山位於瑤山南500米的農田中,形態不規則,東西100米,南北80米。調查時發現4個盜坑,經清理判斷良渚文化遺存主要分佈於南部。南部的盜坑翻土呈灰色,含大量陶片,陶系有泥質紅陶、泥質灰陶(有的帶黑衣)、夾沙紅陶,可辨器形有豆把、缸片等。屬良渚文化居址。
東黃頭位於王家墩遺址西北100米,北距塘山約150米,東西100米,南北150米。墩表面高低不一,內有池塘和居宅。多處斷面顯示灰黑土或黃斑花土,局部有較多紅燒土塊。
巔子村位於蘇家村南300米,花園村西北50米,東西20米,南北60米。中部有一南北向的小路穿越,調查時在路西進行鑽探,發現100厘米表土下為灰褐色文化層。
弟地位於后楊村北部東側,東南距芸香后遺址約30米,長方形,東西50米,南北40米。文化層厚約80厘米,灰褐或青褐粘土,含泥質灰陶、紅燒土顆粒、炭屑等。
缽衣山俗稱“牌樓頭”,位於瑤山西南600米的東山腳漫坡上,東西約150米,南北約70米。傳解放前曾出土大量玉器。1989年進行搶救性發掘,揭露面積200餘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4座、灰坑9個、水井1口。2000年再次在遺址東南部發掘,將水井清理至底,深達585厘米,周圍有柱坑圍繞,應有地面建築。此外清理出良渚時期大型石砌水池一口,口徑500×350厘米,深約120厘米,因坡面上有礪石,初步判斷為良渚時期加工石器的水池。
百畝山位於照山西1公里,百畝山坡腳,東西約100米,南北40米。據稱浙江省唯一的一塊刻符玉璧即出於此。調查時發現多處盜坑,從斷面來看,100多厘米厚的表土下有一層50厘米厚的灰褐色粗砂質土,較疏鬆,內含陶片,可辨魚鰭形鼎足。另傳聞百畝山南側俗稱“金銀花池”的附近,解放前曾有大量玉器出土。
良渚文化代表性遺址:瑤山遺址
良渚文化代表性遺址:瑤山遺址

瓶窯遺址群

反山位於費家村南部,東南距莫角山遺址150米,略呈橢圓形,東西150米,南北75米。據傳1969年“深挖洞”時,在南部的防空洞中出土過不少玉璧和玉琮。1986年省考古所在主墩西側進行搶救性發掘,揭露面積66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顯貴者大墓11座,出土玉、石、陶、象牙、塗朱嵌玉、嵌玉漆器等珍貴文物1200餘件(組)。占隨葬品多數的玉器種類豐富,製作精良,雕琢大量神人獸面紋。反山墓地是迄今發現的等級最高的良渚文化顯貴者墓地。
莫角山俗稱“古上頂”,位於瓶窯鎮東部大觀山果園內。長方形土台,東西670米,南北450米。遺址的東北和東南圍角清晰,南緣不太規則,西緣中部大面積向外鼓突。遺址西北450米為東苕溪,舊104國道在遺址東南部斜穿而過。遺址中部偏北佇立著三個略呈“品”字形分佈的土丘:西北為小莫角山,東西100米,南北60米,相對高度約3米;東北為大莫角山,長方而規則,東西180米,南北110米,相對高度約6米;西南為烏龜山,東西80米,南北60米,相對高度約4.5米。據了解1958年在大莫角山西南坡1米深下的土中發現過帶榫卯的木構件。1987年在遺址東南部進行發掘,發現大面積坑狀燒土堆積,並清理隨葬鼎、豆、罐的良渚小墓一座。1992至1993年又在遺址中部進行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現大面積考究的夯土建築基址,並推定這一基址的總面積可達3萬平方米。夯土層用沙層和粘土層間隔築成,夯窩密集,夯層多達13層,最厚處達50厘米。基址上還發現了數排大型柱坑,表明基址上矗立過大型建築。此外還發現了排列規整的溝埂遺跡、堆積大量石塊的積石坑、填埋純凈土的灰坑等遺跡。莫角山規整的形態、巨大的體量、豐富的內涵顯示了它不同於其他任何良渚文化遺址的崇高地位,它是良渚遺址的中心遺址。
匯觀山遺址位於瓶窯窯山東北部400米,西北距吳家埠800米。遺址發現於自然山頂,海拔23米,東西80米,南北70米。1990年春在遺址西南部建房時發現玉璧、玉鐲、石鉞等一批重要遺物。1991年初餘杭縣文管會對暴露的兩座殘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隨後省考古所進行正式發掘,共計揭露面積1500平方米,發現一座良渚時期的覆斗狀方形祭壇,祭壇呈三級台階狀,頂面以灰土圍溝分割成內外三重。祭壇東西兩側各發現兩條南北向的小溝。祭壇西南部清理顯貴墓葬4座,其中M4墓坑較大,棺槨齊備,玉器器種較全,石鉞達48件。2000年又對祭壇開展復原展示工程,同時揭露其外圍部分,發現祭壇東、西、北的第三級檯面較窄,南面較開闊,應為活動場地。祭壇北側發現三道階梯狀石塊護坎,推測匯觀山北側可能有通往山巔祭壇的石階通道。匯觀山遺址被評為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八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塘山遺址塘山遺址別名“龍山”、“黃山”,因整條塘山有9個缺口(通道),又稱“九條埂”。位於良渚遺址西北部,東西向長條形,西起毛元嶺,東至盧村,長4.3公里,寬20—50米。遺址上散落一些農戶,有些地段被取土破壞,留有不少剖面。1996年以來省考古所對塘山金村段和貓耳弄缺口進行多次試掘,其中金村段出土一批玉料和玉器半成品,並清理良渚文化晚期偏早的顯貴墓葬2座。此後利用取土造成的斷面進行考察,並作一定數量的鑽探。通過調查得知,這一遺址依託幾處自然低丘,人工連接營築為一體。各段堆築的情形有所不同,有的分層夯築,有的以沙礫土堆積;自然山體上則有良渚文化灰坑等生活遺存。塘山西端南折,與長約700米的自然土崗相接,構成一條角尺形的長堤。其外側至今仍有多段長長的溝池,加上塘山與大遮山余脈間不見任何文化遺存,推測防洪是其一項重要功能。2002年4—7月在金村段再次進行發掘,揭露面積458平方米,出土玉石製品460餘件和一批陶片;發現與制玉有關的石砌遺跡3處;發現“塘山”營建過程是一個連續堆土加高,並在南部斜坡處用大量塊石築成護坡。
文家山位於鳳山西側50米,瓶窯鎮華興路東側,東北距莫角山遺址約1公里,東西150米,南北80米。遺址依託自然山體,文化堆積自中部向四周傾斜增厚,東南部被民房佔壓。1999年調查時發現遺址。2000年在遺址西南部進行發掘,發現一處延續時間較長的良渚文化墓地,清理包括顯貴墓葬在內、不同規格的良渚文化墓葬16座。M1隨葬各類器物106件,其中石鉞34把。墓地之上疊壓一層內涵較新穎的文化堆積,墓地之下似有良渚時期人工堆築的土台。隨後經過鑽探初步了解了遺址的總體面貌和分佈範圍。在對原發掘區域進行解剖和清理並往在東北部往東擴方,再次發現2座良渚文化小墓。
庄地位於長安公路東側,南距山壠地遺址100米,大部分為農田,東部局部為高地,東西60米,南北50米。鑽探獲知文化層厚約60厘米,以褐斑砂性土為主,含夾砂黑陶、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等遺物。屬良渚時期居址。
周村位於周村西側的高地和農田中,西接雉山,南與馬金口遺址相望,東西150米,南北180米。經多處鑽探,高地60厘米下為灰褐土和黃褐斑土文化層,較純凈;農田中30—5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含紅燒土顆粒和夾沙陶片。屬良渚時期的居址。
仲家山仲家山:位於文家山西北部,相隔約10米,東西約80米,南北20—50米。被華興路分割為東西兩部分。2001年將西部約300平方米全部揭露,揭示厚約200厘米的人工土台,並清理良渚墓葬4座。屬良渚中晚期的墓地。
鍾家村位於石安畈遺址南側,西距莫角山遺址200米,東與金家弄遺址相望,東西150—220米,南北約300米。遺址中部被舊104國道穿越,路北為高地,路南為農田。20世紀30年代前已有玉器出土,並有盜坑發現;70年代村民曾在路南農田中翻出琮、璧、冠狀飾、端飾、錐形飾等大量玉器。1988年在路北試掘,30—70厘米表土下發現結實較純凈的灰褐色和黃褐色文化層。1996年又在北部某廠區試掘,發現紅燒土堆積。1999年在路北高地多處鑽探,發現10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其下局部為青褐色花斑土。屬良渚時期的居址及墓地。
雉山壠位於雉山南側坡地,東鄰周村遺址,南與龍里遺址相望,東西150米,南北180米。經多處鑽探,東南角90厘米下為灰色文化層,西側7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
鄭村頭位於鄭村北部的高地上,北距里山遺址50米,南距舊104國道400米,東西75米,南北100米,因受取土破壞,表面高低不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北部165厘米下為黃褐色文化層,南部70—100厘米下為灰白色或灰褐色文化層,含燒土顆粒和陶片碎末。
張家山位於東楊家村北部,西距鳳山200米並與洪家山遺址相望,呈不規則形,東西100米,南北120米。經鑽探,90厘米下為灰褐土,含夾沙紅陶片,厚逾80厘米。
張家墩位於鳳山西北部350米,瓶窯鎮華興路西側,南距文家山遺址250米,東西約200米,南北120米。遺址大部分被現代村落佔壓,西部一小塊尚無建築。經鑽探,東北部表土下有厚達80厘米的黃褐土,純凈緻密,疑為夯土。東南部也有黃褐土,厚約30厘米,其下為灰土,較鬆軟,含泥質紅陶和夾沙紅陶片,疑為灰坑。西部表土已被推去,直接暴露灰褐色文化層,厚達110厘米,含零星陶片。其下有近100厘米的灰黃花斑土,再下為薄薄的黑褐色膠泥,生土為黃色粉土。屬良渚時期的居址。
張家地位於長安公路南端東側的水田中,東西100米,南北80米。經鑽探,文化層厚約100厘米,主要為灰白花斑土和青褐砂性土,含夾砂紅陶、草木灰、紅燒土顆粒、酸棗核、木炭等。屬良渚時期的居址。
張墩山位於白元畈遺址南75米,西距大地遺址40米,略呈長方形,東西25米,南北35米。考察西北角斷面,130厘米下為灰褐土,含紅燒土塊.
野貓山位於朱村西北部200米,北距莫角山遺址700米,東南與西頭山遺址相望,東西60米,南北110米。調查中首先在遺址西側斷面發現黃褐色文化堆積,然後在遺址東南部試掘,表土下揭露出6個良渚時期的文化層,總厚度超過100厘米,出土少量夾沙紅陶和泥質灰陶,未發現遺跡現象。
西頭山位於朱村西北部,東距公家山遺址80米,東西80米,南北50米。調查中首先在遺址西北部斷面的底部發現灰色文化層,隨後在遺址中部偏西作試掘,15—30厘米的表土下有6個良渚時期的文化層,總厚度約250厘米,出土魚鰭形鼎足、T字形鼎足、圓錐足、罐腹片、簋口沿、器平底等遺物。
西邊山位於費家頭遺址東北100米,東鄰沈家頭遺址,北臨“大河池”,遺存部分見於池邊高地,部分呈“刀”字形土丘在農田中隆起,合計面積約3000平方米。經鑽探,池邊高地160厘米下見灰褐色文化層,200厘米深時發現有機質腐泥和泥質灰陶器物,疑為墓葬。土丘內80厘米下見黃褐色文化層。
吳家埠位於前頭山及舊104國道南側,東南距瓶窯鎮窯山500米。遺址以高約18米的自然低丘為依託,呈扇面狀向西南部擴展,面積約20000平方米。1973年煤炭地質隊在山頂建房時,曾有大批璧、琮、玉飾件和石鉞出土,表明遺址上有良渚文化顯貴者墓地。1981年再次出土玉琮等,省考古所隨後在遺址西南部大面積發掘,揭露面積1300平方米,在良渚遺址中首次發現馬家浜文化堆積,其上的良渚文化堆積具有重要的分期意義。發掘中清理了馬家浜文化墓葬8座、良渚文化墓葬20座。
前頭山又稱“對面山”,位於子母墩西2.5公里,北接塘山,遺存發現了山體的東北坡面,東西150米,南北約100米。調查時對坡底和坡腰的斷面進行了考察,發現有灰褐色文化層,局部有草木灰遺存,出土夾沙紅陶和泥質紅陶殘片。
小馬山又稱“大山”,位於馬金口遺址南80米,西距莫角山遺址200米,東西170米,南北70米。調查中在遺址中部試掘,揭露深度約200厘米,剖面顯示100厘米厚的表土下為較疏鬆的灰褐土和較結實的褐斑土,包含物極少。
石安畈位於小馬山南側、西側、東側約100米外,呈“U”字形土壠狀隆起,斷斷續續,寬5—20米,總長約800米,高於外側農田1.5—2米,高於內側農田約1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東段70厘米下為青灰土,170厘米下為灰褐土;南段90厘米下為深褐色文化層,含夾沙紅陶、泥質灰陶碎片;西段70—10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局部有沙層、紅燒土層。疑為良渚時期的牆體。
師姑山位於莫角山遺址東南700米,舊104國道北側,西北200米為金家弄遺址,東北300米為鄭村頭遺址,東西170米,南北約100米。東部較高,西南部為池塘。經鑽探,遺址中部90厘米下為褐斑土,遺址北側10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
沈塘山位於廟橋頭西側,西距鳳山300米,北距莫角山遺址500米,東西30—40米,南北110米。經鑽探,北部40—90厘米下為灰土,含泥質紅陶片,厚逾100厘米。南部120厘米下見淺黃土,含陶片。南部地表採集到圓錐足。
沈家頭位於沈家村北部的高墩及附近的農田中,南部200米為莫角山遺址,東西、南北各約150米。傳北側農田中出土過玉璧。經鑽探和試掘,墩體內含較多紅燒土遺存,墩北側農田中出土魚鰭形鼎足等大量陶片。屬良渚時期的居址。
山壠地位於長安公路東側,南距張家地遺址400米,方形,東西、南北各約100米。周緣為土壠,中部為低地,仍高出周圍農田約0.5米。經鑽探,文化層厚約200厘米,主要為結實的灰褐斑土和青灰斑土,含泥質紅陶、夾砂紅陶、炭屑、紅燒土顆粒等。屬良渚時期居址。
桑樹頭又名“雙池頭”,位於莫角山遺址西南部的羅家山西北側,西與沈家山遺址相望,東西40—80米,南北約300米。1973年一村民在遺址北部建房時出土璧、錐形飾、管等玉器。調查中首先對該處進行勘查,發現多個已被回填的盜坑。經鑽探,70厘米下為黃褐斑土,結實純凈,明顯是墓地堆土。南部經多處鑽探,發現30—110厘米不等的表土下有灰褐土、灰白土、黃褐土等文化堆積。
南墩位於西楊家村西北部,北距鳳山50米,大致呈南北向長條形,長110米,寬20—40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東側中部110厘米下見灰褐色文化層,東側南部150厘米下為黃褐色文化層,含泥質紅陶。2000年在其東側農田裡鑽探,發現125厘米下有一層厚約35厘米的紅壤,其下為青淤泥,內含碳屑、紅燒土顆粒、粗沙粒、碎陶片,當為良渚時期的生活廢棄堆積。
廟家山位於雉山村西側,北與湖寺地遺址隔“大河池”相望,南距莫角山300米,東西80米,南北50米。在遺址南部試掘,表土下發現灰褐色沙性土和結實的黃褐斑土。
美人地位於周村南側,西距馬金口遺址約100米,東北100米為前山遺址,東南50米為里山遺址,呈東西向長條形,長270米,寬30—60米,局部被取土破壞。經鑽探,130—140厘米的表土下,均有灰褐色文化層,局部為灰土和褐斑花土。
毛竹山位於沈家村南側,西與反山遺址相望,南接莫角山遺址,東西200米,南北100米。北側斷面可見逾100厘米的淺褐土和灰土文化層,含紅燒土塊和泥質黑陶殘片。試掘表明42—112厘米表土下為5—100厘米厚的淺灰土,由南往北增厚,出土一批陶片和少量殘石器、殘玉器,陶片以夾沙陶居多,泥質陶次之,另有少量夾碳陶,可辨鼎、缸、罐、盉、異形鬶、器蓋等器形。通過鑽探進一步確認,遺存依託紅壤土丘並分佈於其北側。
饅頭山位於瑤山南側,依託饅頭狀的自然低丘,遺存見於山頂,東西約100米,南北經30米。盜洞顯示有良渚文化堆積。1998年在山頂試掘,發現有良渚時期的石質建築遺存。
饅頭墩位於金家頭南側,西鄰黃泥山遺址,東近湖寺地遺址,南臨“大河池”,角尺形外貌,東西100米,南北80米,遺存見於東側和西側坡地。經鑽探,東部120厘米下為灰褐斑土,厚80厘米,含夾沙陶片,其下為青灰膠泥;西部90厘米下為黃褐色文化層,較純凈。
馬後山位於瓶窯鎮城隍山西側,長方形,有三級台地,東西150米,南北100米。傳解放初曾出土大量玉璧、玉管、石鉞等遺物。2001年調查時證實文化堆積厚逾200厘米。疑為良渚時期的墓地與祭壇。
馬金口位於龍里遺址東南側30米,西距莫角山遺址300米,南距小馬山遺址80米,東西180米,南北80米。1989年因取土製磚在遺址東北角發現陶片和獸骨,省考古所赴現場採集到鼎、豆等殘片,其中有鳥蛇形刻紋的黑皮陶片,並在距墩表4米以下的青黑淤土中清理出一根平置的方形木構件,寬45厘米,厚16厘米,長680厘米未盡頭,旁有一根樹立的小方木,上尖下粗。經鑽探遺址中部20厘米下即為褐色文化層。遺址西部經試掘發現40厘米下為灰褐色斑土和夾沙石的黃土,包含物極少,灰褐色斑土下發現東西向排列的柱洞3個。屬良渚中晚期居址。
甪竇灣位於黃路頭南150米,南臨苕溪,遺存見於村北墩邊和農田中,東西100米,南北約70米。經鑽探和剖面了解,文化層較貧乏,可能已受到較大破壞。
龍里位於莫角山遺址東北角外側100米,雉山壠南側70米,呈“U”字形分佈,口朝西,寬約40米,總長460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北段30—5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局部有紅燒土堆積,東段135厘米下為灰白斑褐土,南段中部稍低處2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疑為良渚時期的牆體。
矩形山位於鳳山東北部300米,南距張家山遺址60米,長方形,東北部被取土破壞缺一角,東西60米,南北35米。經鑽探,60厘米下為灰白夾黃斑土,含陶片。
金地位於金家頭和黃泥口之間,東距扁擔山70米,西北有“放生池”西為“黃泥山”(表土下即為紅壤),其餘周邊為農田和池塘。因受後人取土破壞,遺址形狀不規則,表面高低不平,東西30—90米,南北約200米。通過斷面考察、鑽探和試掘,證知金地遺址的內涵非常豐富,堆積厚度達200厘米,不但有大量生活堆積,還有夯土、紅燒土等居住遺存。探溝內所出的遺物中有魚鰭形鼎足、T字形鼎足、圓錐足、缸片、豆把、器圈足等,另有較多數量的石器,器形有石錛、石刀、石鏃等。
黃泥山又名“王家山”,位於阿太墳遺址南150米,東鄰饅頭墩遺址,主體為紅壤土包,東西約40米,南北80米,遺存見於西部和南部。傳20世紀70年代曾出土玉鐲、珠、管、石鉞等遺物。經斷面考察,遺址西部75厘米表土下為黃褐色和紫褐色文化層,厚逾100厘米;南部100厘米表土下為灰褐色文化層,遺物極少。
黃泥口又稱“黃泥墈”,位於盛家村南部的苕溪轉彎角,西側有大池,東部為農田,黃泥口村坐落其上,東西約100米,南北150米。1978年該村建造倉庫時曾出土一批玉器,內有璧、鐲、佩、管、珠等。池塘邊50厘米的表土下有厚約110厘米的黃褐色文化層,內含夾沙、泥質黑皮陶片。
皇墳山位於大觀山果園場部,北接莫角山遺址,東臨花園進而遺址。遺址依託自然低丘,東西200米,南北100米。1999年鑽探時發現大面積人工夯築土。
花園裡位於莫角山遺址東南部,西臨大觀山果園場部所在的“皇墳山”,北距舊104國道100米,東西100米,南北120米,西部為墩體,東部為農田。1992年在遺址中部農田試掘,在距表土約100厘米深處發現石砌建築遺存。1994年在遺址偏西部發掘,發現有紅燒土建築遺存。屬良渚時期的居址。
胡寺地位於雉山村西北角,東距雉山300米,南距莫角山450米,東西180米,南北60—80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東部70厘米表土下為灰色或褐斑土文化層,中部20厘米表土下為灰色文化層,厚70厘米,含零星碎陶片,其下為灰褐斑土,較純凈。屬良渚時期居址。
胡林廟位於瓶窯鎮胡林村北部,東北距后楊村150米。由兩塊相連的高地構成。文化層厚約200厘米,主要為灰褐斑土和青灰斑土,含夾砂紅陶、泥質黑皮陶、酸棗核、炭屑等遺物。屬良渚時期居址。
後頭山位於周村北部約150米的農田中,西南距雉山250米,東西70米,南北60米,中部因被取土破壞現與農田平。經鑽探,東部50厘米表土下為灰褐色文化層,中部低地20厘米表土下為灰白色文化層,均較純凈。
洪家山位於鳳山東側50米,南距東楊家村250米,略呈長方形,東西80米,南北65米。經斷面考察和鑽探,90—100厘米下為淺黃土,含碎小陶片。
公家山位於朱村北部,西與西頭山遺址相望,略呈三角形,東西、南北各120米。據傳遺址北部出土過玉璧等重要器物。經鑽探,遺址北部的堆積土色偏黃,土質純凈;南部則以灰土為主,局部含較多陶片。屬良渚時期的居址及墓地。
高北山位於莫角山遺址北側100米,西南距朱村墳遺址50米,長方形,東西100米,南北50米。1995年在東南角試掘時發現厚60—110厘米的表土和晚期堆積下有厚約200厘米的良渚文化堆積,可分9個地層,以灰白土和灰褐土為主,出土鼎、豆、石鏃等殘片。
鳳山腳位於鳳山坡腳,東北距莫角山遺址約1公里,西側與文家山遺址相望,南側與南墩遺址相望。鳳山主體已被採石取平,遺存見於山體西部、南部、東部坡面和坡底,寬50—100米,總長約900米。調查中首先在南側坡底的高地上發現含有陶片的淺褐和灰褐色文化堆積,局部厚達2米。隨後在西部坡地發現40—190厘米的文化層。2000年對東坡進行鑽探,又發現大面積文化遺存,局部堆積超過200厘米,並有墓地存有的跡象。屬良渚時期的居址與墓地。
鳳凰山腳位於瑤山西南200米,饅頭山西側,坐落於鳳凰山南麓坡腳,東西約200米,南北約70米。遺址南部被闢為預製場,南側有一東西向的水渠。調查時在預製場北面發現三個盜坑,均有良渚文化遺存發現。隨後在遺址中部高處開探溝2條試掘,揭露良渚文化堆積20—50厘米,出土泥質灰陶、夾沙紅陶碎片等遺物。
費家頭位於費家村所在墩體的北部東側,南距反山100米,遺存部分在坡腳,部分呈規則長方形土丘在農田中隆起,合計面積約1000平方米。經鑽探,坡腳210厘米下始見文化層,土丘內8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含紅燒土顆粒和夾沙陶片。
杜山位於文家山遺址南部100米,瓶窯鎮華興路東側,東西30米,南北約20米。1999年調查時發現遺址。2000年對遺址進行試掘和全面揭露,確認遺址為一人工熟土台,包含物極少(局部含陶片較多),屬良渚中晚期遺存。
大地位於白元畈遺址西南100米的農田中,東距反山遺址180米,外表呈方形,邊長50米。經北側斷面觀察和鑽探,100厘米下為黃褐土,含紅燒土塊。
長山位於山壠地遺址東南部,長條形高地,分三段,總長約380米,寬15—50米。文化層逾100厘米,主要為灰褐土,含泥質紅陶、夾砂褐陶、黑石英片等。
卞家山又名“卞家舍”,位於卞家村西側,北距朱村500米,南臨新104國道,呈東西向長條形,長約200米,寬30—50米。遺址上有一些民房。相傳解放前出土這玉璧等玉器。調查時在遺址西部發現若干盜坑,經清理40—50厘米下為灰土或黃褐土文化層,含夾沙紅陶和泥質紅陶片。屬良渚時期的居址及墓地。
扁擔山位於金地東70米的農田中,北距苕溪500米,呈東西向長條形,長近300米,寬20—30米。解放前曾出土大量玉器,其中有琮、璧、鐲等。調查時在北側水溝邊斷面上發現80厘米的表土下為灰白色文化層,隨後在遺址中部試掘,探溝內發現多個盜坑,殘存的文化層為灰綠色和灰黑色,含少量陶片,似為良渚時期的生活遺存。
白元畈又名“西邊頭”,位於費家村和反山遺址西側100米的苕溪旁,東西,南北各約50米。從南側斷面觀察和鑽探,100厘米下為灰褐色文化層。
阿太墳位於金家頭西側,東北距金地遺址150米,因受取土破壞,形狀極不規則,表面高低不平,東西70米,南北約80米。經鑽探,遺址東部和南部40—80厘米下為灰白色文化層。遺址西側經試掘發現厚約100厘米的白絮斑褐土和灰褐土,均含少量陶片,有魚鰭形鼎足、缸片等。
良渚文化代表性遺址:文家山遺址
良渚文化代表性遺址:文家山遺址
良渚文化代表性遺址:塘山遺址
良渚文化代表性遺址:塘山遺址
良渚文化代表性遺址:莫角山遺址
良渚文化代表性遺址:莫角山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