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群

建築群

建築群 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佈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

建築概論


故宮建築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築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其規模宏大壯麗表現在:紫禁城的城牆十米多高。宮城呈長方形,佔地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城牆外是五十多米寬的護城河。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太和殿高28米,面積2
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
其建築精美表現在: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漢白玉石橋。台基有三層,每層的邊緣都用漢白玉欄桿圍繞著,上面刻著龍鳳流雲。方台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霧,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雲火焰。
故宮建築群
故宮建築群
其布局統一表現在:紫禁城東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門;城牆的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樓;三大殿規模不同,用處不同,而從外觀上看屬同一組建築;紫禁城前後兩大部分的建築基本上相對稱,如三大殿和后三宮遙相呼應。

設計布局


明、清故宮的主要建築基本上是附會《禮記》、《考工記》及封建傳統的禮制來布置的。例如,社稷壇位於宮城前面的西側(右),太廟位於東側(左),是附會“左祖右社”的制度;太和、中和、保和三殿附會“三朝”的制度;大清門到太和門間五座門附會“五門”的制度;而前三殿和后三宮的關係則體現了“前朝後寢”的制度。但是明朝在規劃宮殿時,一方面繼承了前代宮殿的布局方法,同時結合實際需要作了一定的改變。例如,所謂三朝制度,唐、宋宮殿的三朝都是各自獨立成組,元朝是工字殿的形制,而明朝則三殿同在一個三級的工字形台基上;又如左祖右社的位置,金中都是在宮城前千步廊的兩側,元大都在皇城以外,而明朝則在宮城前面的兩側。
和中國封建社會歷代皇宮一樣,明、清故宮的設計思想也是體現帝王權力的,它的總體規劃和建築形制用於體現封建宗法禮制和象徵帝王權威的精神感染作用,要比實際使用功能更為重要。為了顯示整齊嚴肅的氣概,全部主要建築嚴格對稱地布置在中軸線上,在整個宮城中以前三殿為重心,其中又以舉行朝會大典的太和殿為其主要建築。因此在總體布局上,前三殿佔據了宮城中最主要的空間,而太和殿前的庭院,平面方形,面積2.5公頃,是宮城內最大的廣場,有力地襯托太和殿是整個宮城的主腦。至於內廷及其他部分,顯然是從屬於外朝,因此布局比較緊湊。為了更加強調前朝的尊嚴,在太和殿前面布置了一系列的庭院和建築。其中由大清門至天安門為一段,天安門至午門又為一段。午門以後,在彎曲的金水河的後面矗立著外朝正門太和門,太和殿就在其後。這一系列處理手法渲染出外朝的重要地位,使人們在進入太和殿前就已經感到了嚴肅的氣氛。
中國封建社會宗法觀念的等級制度,在明、清故宮中得到典型的表現。由於前三殿是宮城的主體,所以在這組宮殿的四角建有崇樓,同時太和殿是當時最高等級的建築,採用重檐廡殿的屋頂、三層白石台基、11間面闊等;甚至屋頂的走獸和斗拱出跳的數目也最多;御路和欄桿上的雕刻,彩畫與藻井圖案使用龍、鳳等題材;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月台上的日晷、嘉量、銅龜、銅鶴等也只有這裡才可以陳設。除太和殿以外,其他建築的屋頂制度與開間等都依次遞減,裝飾題材也有所不同。至於紅色的牆、柱和裝修,黃色琉璃瓦,則是皇宮建築所專有的色彩。
明、清故宮建築在總體布局上是繼承著前代經驗而進一步發展的。如果拿宋代的後土祠及明清的太原崇善寺和故宮相比較,不難看出它們之間在主體建築的空間處理和主要與次要建築群的排列關係上有很多相同之點。太和殿周圍,在明代原來用廊廡環繞的形式,殿的兩側也有斜廊,其制度更與上述兩例相同。這種利用平矮而連續的迴廊以襯托高大的主體建築,造成相當開朗而又主次分明的藝術效果,是中國古代建築常用的手法。其次,明、清故宮依著中軸線布置大量建築也是一個重要特點。由大清門到景山,主要建築完全位於軸線上,嚴格地保持對稱布局,這對於統一建築群的藝術面貌起了一定的作用。至於明清故宮的空間組織,由大清門到坤寧宮,中軸線上共有八個庭院。它們形式不同,縱橫交替,有前序,有主體。
從大清門到天安門以千步廊構成縱深的庭院作前導,而至天安門前變為橫向的廣場,通過空間方向的變化和陳列在門前的華表、石獅、石橋等,突出了天安門莊重的氣象。天安門至午門,以端門前略近方形的庭院為前導,而端門和午門之間,在狹長的庭院兩側建低而矮的廊廡(朝房),使縱長而平緩的輪廓襯托中央體形巨大和具有複雜屋頂的午門,獲得了很好的對比效果。太和門前廣闊的矩形庭院是前三殿的前奏。乾清門前狹長的橫向庭院則給人以空間變化中一個關捩的感覺,表明外朝部分已經結束而將進入另一性質的空間。在這些空間中,前三殿和后三宮兩組庭院的寬度比例為2∶1,建築形制大體類似而體量有差別,這種處理加強了二者的統一,同時表示它們在整個建築群里具有密切的關係。此外,故宮其他的許多小庭院軸線都與主軸線平行,並且與主要建築具有密切聯繫,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體系。
在形成明清故宮整個建築群統一的藝術風格中,使用形式類似而比較簡單的個體建築和大面積相同的色彩是一個重要因素。除少數個別建築外,單體建築都按照高度規格化的官式建築做法進行建造,因而體型比較簡單,屋頂形式只有幾種,構件種類也不多,只是依靠有節奏的空間組合和體量的差別創造了有規律的輪廓線。而大片黃色琉璃屋頂和紅牆紅柱以及規格化的彩畫等給全部建築披上了金碧輝煌的色彩,獲得了豐富而統一的藝術效果。此外,還利用大量的小品建築如華表、石獅、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御路、欄桿、影壁等,構成局部的藝術氣氛。
但是,整個故宮建築是為體現帝王的政治權力而服務的,因而不可避免地產生嚴正而刻板的缺點,甚至內廷居住部分和御花園也是如此,以致清代皇帝常年住於圓明園避暑山莊等苑囿中。對於內廷居住的宮殿,只是在緊湊的庭院內,以常綠的松柏和一些特殊的陳設形成一定的居住氣息。這裡,精緻的室內裝修和傢具發揮了不少作用。
總之,明、清故宮建築的空間組織和立體輪廓達到統一中又有變化,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成就,同時它也是世界上優秀的建築群之一。但是這個巨大的建築群和中國許多古代規模宏大的建築群一樣,是在奴役大量勞動力和剝削人民財富的基礎上建造起來的。僅就使用材料而言,明朝初建時,全部建築用西南諸省運來的優質楠木,殿內鋪地的方磚來自蘇州,制瓦的陶土取自安徽太平,彩畫顏料自西南諸省徵調,自天安門起全部故宮的地面鋪磚五至七層,陰溝用銅管,屋頂苫背下鋪錫板。而永樂創建后,歷時五百餘年,不斷重建、改建,動用的人力和物力更是難以估計,真可謂“窮天下之力以奉一人”。

相關案例


長城Great Wall

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群,是一種很長的牆體防禦建築,或形式和牆體相近、防禦性質和牆體一樣的防禦建築。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

故宮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故宮位於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據《周禮·考工記》中所載:“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原則,建築在北京城南北長八公里的中軸線上,南北取直,左右對稱。如今故宮左前面的勞動人民文化宮,明清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廟;右前面的中山公園是皇帝祭祀土神和穀神的社稷壇;前面有朝臣辦事的處所;後面有人們進行交易的市場[。北京故宮的北面是萬歲山,南面是金水河,恰好符合古人“負陰抱陽,沖氣為和”的建宮原則,萬歲山是專門為營造皇城風水而築城的一座人工山,完成於明初,位於元代寢宮延春閣舊址,用開挖護城河和南湖的淤泥堆積而成。此山的堆築,一方面滿足了皇城要“負陰”的原則,另一方面又鎮住了前朝的風水,故萬歲山又有“鎮山”之稱。北京四九城的布局是二龍出水護著紫禁城。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星(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
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使人們對故宮古建築價值的認識有了深化。故宮所代表的是已經成為歷史的文化,而且有著宮廷文化的外殼,同時它卻代表了當時的主流文化,經過了長時期的歷史篩選和積累,當然不能簡單用“封建落後”來概括。故宮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對立的,而是有機的統一,相得益彰。遠景設計研究院把它們結合起來,就可看到,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極少數同時具備藝術博物館、建築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宮廷文化博物館等特色,並且符合國際公認的“原址保護”、“原狀陳列”基本原則的博物館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遺產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的多樣性,從世界文化遺產的角度,人們努力挖掘和認識故宮具有的突出的和普世的價值。

圓明園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園中面積34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復,后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圓明園,誕生在康熙年間,成長於雍正王朝,風華在乾隆盛世。它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築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汲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築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築融為一體,在整體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圓明園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說它:“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園林建築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法國大文豪雨果於1861年有這樣的評價:“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築,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築。”人們常常這樣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