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土祠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後土祠是中國民間廣泛信仰的神祗,總司土地之神。後土祠位於山西省萬榮縣西南40公里處黃河岸邊廟前村北,是中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後土(地母)的祠廟。1996年,國務院確定萬榮後土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徠後土祠,雖不及唐宋時之壯觀,但其布局嚴謹完整,仍為國內最具規模的後土祠廟之冠。近幾年國內各界人士,港、澳、台胞及海外華僑,尋根問祖,慕名而來,祭祀後土,絡繹不絕。祈禱後土聖母所轄九州,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世道昇平、物阜民豐;保佑全家健康平安,興旺發達,萬事如意。尤其在後土聖母誕辰之日(農曆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廟會期間,善男信女,商旅遊客,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建設背景


後土祠
後土祠
後土聖母是中華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後土祠又是海內祠廟之冠,北京天壇之源。它作為華夏根祖文化的源頭,已越來越顯現出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
據祠中保存完好的《歷朝立廟致祠實跡》碑記和《蒲州府志》記載,“軒轅氏祀地祗掃地為壇於脽上,二帝八員有司,三王方澤歲舉”。到漢代,進而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來這裡舉行一次大祀。
後土祠
後土祠
漢武帝劉徹時更是東嶽封禪,汾陰祀土,於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擴建汾陰後土祠,定為國家祠廟,作為巡行之地。
他一生曾六次祭祀後土,儀式隆重無比,在此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賦《秋風辭》。
漢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東漢光武帝等先後來此祭祀達11次之多。唐時,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年間三次來此祭祀,並擴建祠廟。
宋真宗趙桓大中祥符四年也來此祭祀,為這次祭祀活動,撥款對後土祠進行了修葺,並御制御書了《汾陰二聖配饗之銘》碑。
從漢代至宋代歷朝皇帝先後24次在萬榮汾陰祭祀後土。明清時皇帝祭祀後土的儀式,遷徙於北京天壇
後土祠的原址在汾陰脽上,汾陰是一條背汾帶河的長形高地,長四五里,廣二里多,高十餘丈。
漢武帝所立的後土祠就在這裡,漢代的幾位皇帝和唐玄宗、宋真宗率領文武百官都是在這裡頂禮膜拜。
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2),黃河幹流向東擺動,汾陰被黃河侵蝕,汾陰上的後土祠受到洪流的威脅,隨時有被淹沒的危險。
到明萬曆末年,後土祠只得往東移建。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黃河水決,後土祠內的建築大部分被黃河沖毀,只留下秋風樓和門殿。康熙元年(1662年),黃河再決,連秋風樓也一同淹沒於黃河中。康熙二年,後土祠移地重建於今廟前村北。同治六年(1867年),後土祠再次被黃河沖毀。同治九年(1870年),後土祠再次移建於廟前村北的高崖上,一直留存至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
現存的後土祠,東西寬105米,南北長240米,佔地面積25286平方米。
後土祠
後土祠
祠內現存建築有山門、舞台、獻殿、正殿、東西五虎殿、秋風樓等,布局嚴謹,結構合理。
和唐宋時期相比,現存的後土祠規模要遜色不少,但仍不失為一處龐大而輝煌的古代祠廟建築群。
祠內的正殿、獻殿,建築工藝精巧,光彩奪目,是祠內建築的精華。
祠內的舞台由三座舞台前後聯綴布列,形成“品”字形格局,為全國獨例,至為珍貴。
秋風樓位於正殿之後,因藏有漢武帝《秋風辭》碑刻而得名。樓高32.6米,下部為一高大的台基——掃地壇,東西穿通。樓分三層,四周迴廊。
樓身比例適度,檐下斗拱結構古樸精美,形制巍峨勁秀,為現存古建築中罕見的珍品。
祠內保存的宋代碑刻《汾陰二聖配饗銘》,是由宋真宗親自撰寫並書丹的碑刻,中國古代由皇帝書丹的碑刻並不多見,因而此碑是中國古代名碑之一。
正是由於後土祠巨大的歷史文化價值,1996年,國務院確定萬榮後土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後土祠
後土祠
後土祠,是古代帝王祭祀後土———土地之神地皇———地母的處所。在上古時期,祭祀和戰爭是人們最重視的兩件大事,所以《左傳·成公十三年》有這樣的說法:“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最初的祭祀對象是“社”,“社”就是土地之神,即後土地母。從商代開始,祭祀的對象除了“社”之外,又加上“稷”,“稷”就是穀神,即周代的始祖后稷。在先秦的文獻中,“社稷”就是國家的同義詞,可見人們對土地神和穀神的敬仰程度。
後土祠
後土祠
傳說軒轅黃帝平定天下,在汾陰掃地設壇,祭祀後土地母。堯、舜之時,夏、商、周三代,都在這裡舉行祭祀活動。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擬在黃河岸邊修建後土廟。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在雍縣(今陝西鳳翔縣南)祭天時,對大臣們說:“今上帝朕親郊,而後土無祀,則禮不答也。”(《漢書·郊祀志》下同)讓大臣們討論祭祀後土事宜。太史令司馬談和祠官寬舒建議在汾陰縣祭祀後土,漢武帝便“立後土祠於汾陰脽上”,率領群臣到汾陰祭祀後土,“親望拜,如上帝禮。”太史令司馬談是《史記》作者司馬遷的父親,他的家鄉夏陽(今陝西韓城)與汾陰僅一水之隔,他建議漢武帝到汾陰祭祀後土,應當說在汾陰祭祀後土的活動,在漢武帝以前就有很久的歷史了。司馬談作為史官,熟悉歷史上的祭祀情況和汾陰縣的風土人情,所以向漢武帝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漢武帝在祭祀完後土之後,泛舟於河汾之間,同群臣歡宴於船上,極目四望,秋風蕭瑟,草木落黃,鴻雁南歸,即景生情,吟唱了一首流傳千古的《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後來,漢武帝又先後五次到汾陰祭祀後土,並在後土祠建造了一座萬歲宮,漢宣帝兩次到汾陰祭祀後土,漢元帝三次到汾陰祭祀後土。漢成帝初年,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張譚向漢成帝奏章,認為到汾陰祭祀後土,要“渡大川,有風波舟楫之危”,建議把對後土的祭祀活動改在長安北郊,把祭天的活動改在長安南郊。漢成帝採納了他們的建議,暫把祭天和祭地的活動改在長安近郊舉行,不再去汾陰祭祀後土了。過了兩年,匡衡因為別的事情被罷了官,朝野上下都認為這是對匡衡的報應,認為他不應該建議皇帝輕易改變祭祀天地的地方。漢成帝十分後悔當初聽了匡衡的建議。漢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漢成帝的母親看到皇帝久無子嗣,便以皇太后的名義下了一道詔令,決定恢復皇帝至汾陰祭祀後土的“先帝之制”。皇太后認為漢成帝當初把祭祀天地的地方換在長安南北郊,得罪了皇天后土,失天地之心,天地之神降罪,以致皇帝久無子嗣。漢成帝永始四年(前13年)三月,漢成帝率群臣渡黃河,到汾陰祭祀後土。其後,漢成帝又先後三次到汾陰祭祀後土。東漢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光武帝率群臣到汾陰祭祀後土。這是漢朝皇帝最後一次到汾陰祭祀後土。
古之帝王即位,均要郊祀社、稷。萬榮後土祠,是明以前歷代帝王祭祀後土的廟宇。據史料記載,早在原始社會,這裡就是軒轅黃帝掃地而祭之所。後土祠位於中國歷史上盛稱為“汾陰脽上丘”。所謂“脽”,是因此地背汾(河)帶河(黃河),自然形成一條長四、五里,寬二里有餘,高十多丈的長阜。因東周時屬魏,故又稱為“魏都”。漢武帝劉徹即位,把祭祀後土列為國家一件重要大事。從元鼎至天漢元年,漢武帝八次巡幸汾陰祀後土,設壇施祭,大筵群臣,中流飲然而賦千古絕調《秋風辭》。元鼎元年六月得寶鼎於祠旁,即興作《寶鼎之歌》,並改年號為元鼎。
唐代,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大臣張說向唐玄宗上奏說:“汾陰上有漢家後土祠,其禮久廢,陛下宜因巡幸修之,為農祈谷。”(《舊唐書·張說傳》)開元十一年(723年)、開元二十年(732年),唐玄宗兩次到汾陰祭祀後土。在開元十一年祭祀後土時,在後土祠掘得兩尊古代寶鼎,便將汾陰縣改為寶鼎縣。
北宋時徠期的萬榮汾陰後土祠,莊嚴弘鉅,為海內祠廟之冠。後土祠廟貌圖碑所記,廟南北長732步,東西闊320步,約合南北長1204.14米,東西寬526.4米,面積為633859.29平方米,是現存後土祠面積的25倍,比北京故宮還要大。所以說後土祠是海內祠廟之冠,中華之最。
西漢宣帝、元鼎、成帝、哀帝和東漢光武帝,相繼來此祭祀不下10餘次。唐明皇先後三次巡幸,並將後土祠加以擴建,其規模壯麗,同於王居,號奉祗宮。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先命人對祠作了修葺,廟貌倍益增麗,次年亦來親祭,還為後土祠親撰了《汾陰二聖配饗之銘》碑(蕭牆碑),現仍完好地保存於廟內。現廟內明天啟年間重刻的金代廟圖碑上,記載了宋代以前歷朝立廟致祠實跡。該祠在明以前是皇家祭祀聖地,而後屬民間祭祀的廟宇。
後土祠
後土祠
明萬曆年間,由於黃河沖刷,脽丘塌陷,後土祠擇地遷建。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黃河泛濫,後土祠被淹,只留下門殿及秋風樓。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黃河決口,後土祠建築蕩然無存。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榮河知縣戴儒珍將此祠移遷於廟前村北的高崖上,這就是現在的後土祠。廟內現存建築有山門、井台、獻殿、香亭、正殿、秋風樓、東西五虎配殿等,建築宏偉,結構精巧。山門與井台組成國內罕見的“品”字戲台,對研究中國古代舞台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證,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正殿琉璃飾件光彩奪目,極為珍貴。各建築物上的懸雕,玲瓏剔透,栩栩如生。

文化活動


文學記載

《唐大詔令集·祀後土賞賜行事官等制》有這樣的記載:北巡並都,南轅汾上,覽漢武故事,修後土舊祠。時為仲春,地氣萌動,將先政本,為眾祈谷寶鼎出地,奠此幣玉,榮光塞河。改汾陰為寶鼎。在開元十一年祭祀後土之前,唐玄宗下令對後土祠進行擴建,使後土祠的建築規模更加壯觀。唐代詩人李嶠的《汾陰行》一詩,對開元年間祭祀後土的盛況有如下描述:“齋宮宿寢設儲供,撞鐘鳴鼓樹羽旗。”“河東太守親掃除,奉迎至尊導鑾輿。五營夾道列容衛,三河縱觀空里閭。”“埋玉陳牲禮神畢,舉麾上馬乘興出。彼汾之曲嘉可游,木蘭為楫桂為舟。”
據《中國古代建築史》載,北宋後土祠是按照最高標準修建的,與文獻所載北宋東京宮殿大致相同。北京故宮在建築布局和技法上,繼承了萬榮汾陰後土祠的建築特點。祠內的代表建築“秋風樓”巧奪天工,品字戲台國內外罕見,正殿、獻殿的石雕、木雕、琉璃飾品等精妙絕倫。萬榮後土祠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文明發展史的見證。
據《資治通鑒·漢紀七》記載,汾陰後土祠正式建廟始於文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另據《史紀·孝武本紀》記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武帝改廟為祠。《史記·孝武本紀》載:“於是天子遂東,始立後土祠汾陰脽上,如寬舒等議。”

相關詩詞

1、《汾陰後土祠作》唐李適適
昔予讀舊史,遍睹漢世君。武皇實稽古,建茲百代勛。
號令垂懋典,舊經備闕文。西巡歷九嶷,舳艫被江濱。
勒兵十八萬,旌旗何紛紛。朅來茂陵下,英聲不復聞。
我行歲方晏,極望山河分。神光終冥漠,鼎氣獨氛氳。
攬涕步脽上,登高見彼汾。雄圖今安在,飛飛有白雲。
2、《汾陰行》唐李嶠
君不見昔日西京全盛時,汾陰後土親祭祠。齋宮宿寢設儲供,撞鐘鳴鼓樹羽旂。
漢家五葉才且雄,賓延萬靈朝九戎。柏梁賦詩高宴罷,詔書法駕幸河東。
河東太守親掃除,奉迎至尊導鑾輿。五營夾道列容衛,三河縱觀空里閭。
回旌駐蹕降靈場,焚香奠醑邀百祥。金鼎發色正焜煌,靈祇煒燁攄景光。
埋玉陳牲禮神畢,舉麾上馬乘輿出。彼汾之曲嘉可游,木蘭為楫桂為舟。
棹歌微吟彩鷁浮,簫鼓哀鳴白雲秋。歡娛宴洽賜群后,家家復除戶牛酒。
聲明動天樂無有,千秋萬歲南山壽。自從天子向秦關,玉輦金車不復還。
珠簾羽扇長寂寞,鼎湖龍髯安可攀。千齡人事一朝空,四海為家此路窮。
豪雄意氣今何在,壇場宮館盡蒿蓬。路逢故老長嘆息,世事迴環不可測。
昔時青樓對歌舞,今日黃埃聚荊棘。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
不見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
3、《汾陰祠後土》金趙秉文
閑閑吏隱官蓬萊,玉堂給札非仙才。封香汾陰祠後土,騎士引赴軒轅台。
龍門峽束天下險,狀如萬頃納一杯。方丘中峙巨鰲趾,黃河一箭從天來。
長風吹雲碧海去,曠盪萬里晴天開。青山終古不改色,下送落日浮金罍。
滄波幾回照新雁,往日繁雄安在哉。君不見漢家六葉誇雄才,力通象郡臣龍堆。
泰山日觀封禪罷,屬車九九聲如雷。橫汾中流簫鼓發,酒酣樂極情生哀。
秋風一曲在人世,茂陵桂樹空莓苔。又不見開元四海不動塵,千麾萬騎祠神脽。
侍臣文章咸第一,豐碑自勒鑱崔嵬。憑高慨詠才子句,山川滿目空塵埃。
鈴聲琳琅蜀道雨,想見萬里愁雲回。蒲關北走榮河道,岩深地古令人老。
胡兒夜渡黃河冰,生人憔悴如霜草。吾皇神聖如軒轅,北伐獯鬻清中原。
遍秩群神禮喬嶽,還因告土祀坤元。靈祇紛紛福來下,倒卷天河洗兵馬。
重新日月照乾坤,再整山河歸廟社。三河形勢滿河中,獨紀葵邱第一功。
唐漢遺民尋故事,還思法駕幸河東。
4、《送家叔季鴻先生游上謁後土祠》其三(清王又旦
玉果犀錢伴客醺,此生投老恨空聞。對人敢說青箱字,隔水徒湔白練裙。
三月扶筇登殿閣,一天垂柳下河汾。靈祠颯颯如風馬,應有神光入夜分。

特色小吃

後土祠小吃有油酥火燒、大刀面、黃河魚、榮河拌菜、油糕等等。

主要景觀


後土祠
後土祠
秋風樓在後土廟內。漢武帝劉徹曾5次巡幸河東。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劉徹巡視河東祭祀後土廟時,正值晚秋,武帝汾河舟中歡宴群臣,慷慨高歌,寫下了“秋風辭”。
秋風樓是為保存《秋風辭》興建的。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形制結構為明代所建。秋風樓建於汾陰脽上,靠近黃河,因黃河淹沒,曾於清代康熙、同治年間重修。現今的秋風樓,系清代同治9年(公元1870年)重建。秋風樓,樓身高達32.6米,樓身為曲尺形,主體為三層檐,2、3層上建有迴廊,全樓斗拱密布,造型美觀、大方,引人觀瞻。其兩側下方都有精雕的吊柱,共有28根,傳說代表漢武帝的雲台28將;上層是十字歇山頂,共有36個挑角,說是象徵隋末瓦崗寨36兄弟;每個玻璃挑角上都裝有彩色琉璃武將形象,共108個,據說象徵梁山一百單八將。樓內上層,現有“秋風辭”石碑兩塊,它既象徵著秋風樓的古老,又為秋風樓增加了藝術色彩。
秋風樓,位於的最後,憑河而立,崇峻壯麗。樓身分三層,磚木結構,十字歇山頂,高32.6米,下部築以高大的台階,東西貫通,其上各雕橫額一方,東曰“瞻魯”,西曰“望秦”。正面門額嵌有“漢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祠”石刻圖。線條流暢、形象逼真,全樓結構玲巧,形制勁秀,因三層藏有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鐫刻漢武帝《秋風辭》碑而得名。

旅遊信息


門票信息
1.2米以下的兒童、70歲以上的老人、殘疾人、現役軍官、革命傷殘憑相關證件可免票;另,每月農曆初一、十五門票免費。

交通信息

萬榮汽車西站有到土祠所在地廟前村的車,但是上車前一定要問清楚是不是到景區所在的村,因為有些車只有榮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