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音樂
愛爾蘭音樂
愛爾蘭早期居民凱爾特人(常被音譯為蓋爾特人、克爾特人、塞爾特人、居爾特人等)是一個很有音樂藝術才能的民族。凱爾特族的彈唱詩人使用的就是一種可以攜帶的豎琴。他們是古代的專業音樂詩歌藝術大師。今天,愛爾蘭人民喜唱的勞動歌曲如紡織歌曲、磨谷歌曲、捕魚歌曲,都有古老說唱的痕迹。
豐富多彩的愛爾蘭音樂是在爭取民族獨立和發揚民族文化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十二世紀時,愛爾蘭豎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經著稱於歐洲。十七世紀,愛爾蘭人民曾經巧妙地利用豎琴進行反抗英國殖民者的鬥爭。十八世紀,隨著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反封建運動的高漲和愛爾蘭民族文化的復興,不僅古老的豎琴比賽大會得到了恢復,而且西歐大陸音樂在愛爾蘭生根、開花、結果,放出異彩,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發展成為歐洲的一個重要的音樂中心。
今天,愛爾蘭人民引以自豪的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亨德爾嘔心瀝血的經典作品、取材於聖經故事的清唱劇《彌賽亞》是於1742年在都柏林初次演出、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的;1814至1816年間,貝多芬曾改編了六十二首愛爾蘭歌曲;比肖邦大三十歲的都柏林鋼琴家、作曲家約翰·菲爾德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小夜曲,這些小夜曲對肖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旋律優美、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愛爾蘭民歌、民謠蜚聲世界。十八世紀都柏林詩人湯麥斯·摩爾作詞的民歌《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花》是全世界人民深為喜愛的一首歌曲。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愛爾蘭那樣,每年舉行那麼多盛況空前的音樂節。這許多國際性、民族性的音樂節簡直成了愛爾蘭人民生活中的大事。聖派周克節是愛爾蘭的一個宗教節日,紀念四世紀給愛爾蘭帶來拉丁文明和羅馬文化的富有傳奇、冒險性的“布教使徒”派屈克。每逢這個節日,除了在都柏林古老的聖派屈克大教堂舉行盛大的宗教慶典以外,還在斯蒂芬斯·格陵公園裡舉行歌舞表演,盛裝的少女在風笛的伴奏下跳起傳統的土風舞,觀眾與表演者往往打成一片。
要探索愛爾蘭音樂,不能不首先瀏覽愛爾蘭民族以及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不知是遠古時代的哪一年,一種撥弦樂器———豎琴在愛爾蘭誕生了。豎琴形狀像滿弦的弓,據說它的發明是有感於箭發弓鳴,而豎琴被撥動時發出的聲音也確實如箭出弓弦時般乾淨、單純,只是少了刺耳的銳利破空聲。豎琴的發明使愛爾蘭有了堪與蘇格蘭風笛媲美的民族樂器,它很快成為愛爾蘭的象徵:愛爾蘭國徽的圖案是豎琴;街上許多建築物的門首上都有豎琴浮雕;甚至在美國的俚語里,愛爾蘭人就叫做“豎琴”。
豎琴是由凱爾特人發明的。愛爾蘭早期居民凱爾特人是個很有音樂藝術才能的民族。他們在勞動中創作了大量歌曲,如紡織歌曲、磨谷歌曲、捕魚歌曲等等,並且還有專門的彈唱詩人,他們用豎琴歌唱生活,是古代專業音樂詩歌藝術大師。今天愛爾蘭的許多民歌中還能找到那時的影子。
凱爾特人對音樂的熱愛從此一脈傳承,而愛爾蘭民族跌宕起伏的歷史又不斷為愛爾蘭音樂添加靈感。十二世紀時,愛爾蘭豎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經享譽歐洲大陸。他們舉辦的豎琴大賽一時成為歐洲愛樂人心目中的盛典。此後愛爾蘭被英格蘭統治,這項賽事也一時停辦。直到十八世紀,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反封建運動高漲,愛爾蘭民族文化全面復興,不僅豎琴大賽得到恢復,西歐大陸的音樂也在愛爾蘭放出異彩,從那時起,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開始成為歐洲的一個重要音樂中心———民歌與戲劇在愛爾蘭結出絢麗之花。
愛爾蘭民歌對歐洲音樂的影響至深。在1814年到1816年,兩年間貝多芬曾改編了六十二首愛爾蘭歌曲;都柏林鋼琴家、作曲家約翰·菲爾德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小夜曲,這些小夜曲對比他小三十歲的肖邦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十八世紀都柏林詩人湯麥斯·摩爾為民歌《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花》作詞:“夏天裡最後一朵玫瑰還在孤獨地開放,所有它可愛的伴侶都已凋謝死亡。再沒有鮮花陪伴,映照它緋紅臉龐,與它一同嘆息悲傷”。當全世界都沉浸在這首歌傷感的意境中時,愛爾蘭民歌征服了所有人,而都柏林也奠定了在音樂王國里不可動搖的地位。看看如今的愛爾蘭吧,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國家像它那樣每年舉辦如此之多的國際性、民族性的音樂節:每年一次的科克國際合唱與民間舞蹈節;在愛爾蘭東南城市韋克斯福德每年舉行一次的古典歌劇節;南部城市沃特福德每年舉行一次的國際輕歌劇節;都柏林每年都會舉行規模盛大的國際歌劇節、國際風琴節……
而戲劇在都柏林更是璀璨無比,愛爾蘭被稱作“戲劇之邦”,都柏林則是歐洲的“劇都”。早在1637年,都柏林就有了劇院。但是它上演的全部是英國征服者的劇目。1742年,歷史上最重要的戲劇之一、德國作曲家亨德爾經典作品、取材於聖經故事的清唱劇《彌賽亞》在都柏林首演,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十八世紀,都柏林雄辯的政治家、議員理查德·謝立丹創作了幾部出色的喜劇,其中最著名的是諷刺、挖苦都柏林人愛饒舌的《造謠學校》。十九世紀,資產階級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在都柏林出生。他的傑齣劇作《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和用法語創作的劇本《莎樂美》是歐洲劇壇上膾炙人口的作品。1856年,在都柏林出生了十九世紀文壇上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愛爾蘭文豪肖伯納,他對戲劇藝術的偉大貢獻為“劇都”作了最好的註腳。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都柏林阿貝劇院為中心,愛爾蘭的戲劇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從這時起,都柏林成為歐洲的“劇都”,每年要舉辦各種形式的戲劇節。儘管戲劇是以對話為載體的藝術,但音樂在戲劇中的作用以及戲劇藝術對音樂的推動是互相的,由戲劇的繁榮可見音樂的昌盛。音樂與戲劇造就了都柏林,而都柏林的藝術氛圍又不斷提升愛爾蘭人的藝術水準,如此才能使愛爾蘭音樂不至靈感枯竭,長久不衰。
在《勇敢的心》中,風笛聲對電影場面的渲染非常突出,在瑟瑟風中傳遞的風笛成為戰鬥中獵獵飄揚的旗幟。《勇敢的心》所講述的故事,與歷史大抵吻合。13世紀,在蘇格蘭人反抗英格蘭統治的同時,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以及附近地區已經在英格蘭控制之下。戰爭的殘酷一面除外,文化得到交流卻是不爭的事實。風笛實際出自古羅馬,被許多民族吹奏過,當時英格蘭就正流行風笛,只是後來因為蘇格蘭風笛太過有名,風笛才被看成蘇格蘭的民族樂器。從那時起,風笛也被大量使用在愛爾蘭民樂之中。
從樂器結構上分析,風笛是由一根吹管和一個風袋構成的。吹笛者換氣時只需用手擠壓風袋,笛聲就不會中斷。此外還有三根木製的單音管(古老的風笛只有兩根),笛手利用有音孔的調音管奏出旋律時,單音管會發出持續不斷的泛音。風笛只能吹出9個音符,一般只能吹奏降B調,而且音量無法改變。由於風笛指法很難掌握,並且極難調音。因此很難吹奏。今天的風笛已漸漸現代化了,出現了無需擠壓風袋的電子風笛,電子風笛能發出8至9個8度音,音域比傳統的風笛寬廣得多。風笛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的泛音,有了這種連續不斷的降B調低音,風笛手再吹出旋律時,每個音符就都有了一組不同的泛音,混成一體后悠揚高亢,令人神魂顛倒。
而提起豎琴,就會令人聯想起在愛琴海邊的女神。當豎琴手端坐琴前,雙手撫琴如行雲流水般飛舞撥動琴弦時,其形態姿勢之優美,確如落在凡間的精靈。豎琴有不同的分類,會根據國家和地域的差別在結構上有所差異。愛爾蘭豎琴又稱凱爾特豎琴,它有一個三角形的外框,約90厘米高,55厘米寬,沒有踏板,不同長度的琴弦發出的音符也不相同,並且音色優美清亮,宛如水珠落盤。演奏者通過手指對琴弦的擠壓來改變琴弦的固有音符,而傳統的愛爾蘭豎琴是用手指甲彈奏的。傳說假如一個演奏者的演奏使聽者感到苦惱,他的指甲就會斷裂。愛爾蘭豎琴的音域很寬,泛音表現同樣出色,這就使愛爾蘭豎琴在演奏時猶如瀑布飛流直下,流暢而又緩急分明。在加上它獨特的清音,豎琴對於愛爾蘭民樂特點的最終形成起到關鍵作用。風笛與豎琴一旦合作,樂器對曲意的表達便更為豐富,能夠充沛地表達各種情緒,在優美的基調上引起聽眾的共鳴。
除了風笛與豎琴,愛爾蘭民樂里還使用了其他一些樂器,比如愛爾蘭特有的“錫哨”(哨笛)。錫哨是一種十分簡易的笛狀物。它被廣泛運用在民間音樂中,同時也是一件十分普及的玩具。錫哨一個相當有特點的效果就是它的顫音,這種顫音是用手指在錫哨口的顫動而產生的。在愛爾蘭傳統音樂中,常常可以聽到錫哨那種尖嘯聲。此外,到了現代,很多經典的管弦樂器也開始出現在愛爾蘭音樂中,甚至木吉他也常被使用。但不管樂器的選擇有什麼變化,愛爾蘭民樂、民歌中最大的特點卻不曾改變:音樂清澈見底,每首曲子中使用的樂器種類並不多,而主旋律往往是由豎琴與風笛來演奏。當聽眾專註聆聽優美的愛爾蘭音樂時,往往可以看到愛爾蘭獨特的風景畫:高山綠地上,微風拂面,驚濤拍打著山腳下嶙峋的巨石,溪流卻已在山上森林裡跳躍出輕快的聲調。風笛演繹情緒、豎琴描寫美景,樂聲遠播,愛爾蘭民族堅強、浪漫的一面也就在這綺麗的景色中表露無遺。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永恆中的哨笛演奏感動了無數人,但是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那是哨笛,錯以為是風笛,其實不然。
愛爾蘭民歌與民樂,都是在純樂器演奏中形成的優秀音樂。由於風笛和豎琴的地域性,愛爾蘭的純音樂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性。從藝術角度而言,民族性的就是世界性的。但如果愛爾蘭音樂只在純音樂上表現卓越,難免有曲高和寡之時。愛爾蘭音樂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它還擁有一批在流行音樂領域依然能站在世界最高峰的藝人,他們與風笛、豎琴一起,為愛爾蘭音樂爭得榮耀。
愛爾蘭音樂
The Chieftains樂團的成就絕非僅僅幾張經典專輯,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日愛爾蘭音樂在世界各地的影響,也沒有其他眾多的愛爾蘭樂隊在國際樂壇倍受矚目的地位。正是因為以The Chieftains樂團為代表的愛爾蘭音樂藝人的不懈努力以及The Chieftains樂團在國際上取得的成就,才使得漸趨湮沒的愛爾蘭民謠重新復新,凱爾特文化重新透射出其獨具魅力的光芒,愛爾蘭年輕的人們終於發現自己身處的文化是多麼的瑰麗多彩和獨特,很快地許多樂團便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民謠復新的行列。 The Chieftains樂團作為開路先鋒對這些樂團的影響顯然是不容置疑的。這些愛爾蘭樂團在世界樂壇的地位與日俱增,所到之處無不掀起一股猛烈的愛爾蘭風暴,愛爾蘭音樂已經作為一道獨特的有著無窮魅力的音樂風暴存在於世界樂壇。The Chieftains樂團功不可沒。
愛爾蘭酋長樂隊(The Chieftains)作為最著名的傳統愛爾蘭音樂的闡述者而在國際上被廣為尊崇。半個世紀的演藝生涯中,酋長樂隊獲得了空前的成就,不僅是葛萊美的常客,其唱片在公告牌雜誌200張全球經典唱片榜上亦名列前茅。《休斯敦郵報》曾宣稱:“如果說世界上還有一種比酋長樂隊所作的音樂更美妙的聲音,那我還從未聽聞。”
愛爾蘭音樂
全球最暢銷的十大女藝人第六位
全球最暢銷的歐洲女藝人
全球最暢銷的愛爾蘭女藝人
全球最暢銷的新世紀音樂藝人
全球最暢銷的凱爾特音樂女藝人
擁有美國告示牌榜(Billboard)New Age榜歷史冠軍周數最多的藝人
擁有美國告示牌榜(Billboard)New Age榜歷史年終榜冠軍最多的藝人
擁有美國告示牌榜(Billboard)專輯200榜在榜周數最多的New Age藝人
擁有英國金榜(UK Office)單曲榜上榜單曲最多的New Age藝人(16首)
擁有英國金榜(UK Office)專輯榜上榜專輯最多的New Age藝人(10張)
獲得格萊美獎"最佳新世紀專輯"最多的獨立藝人(4座)
獲得格萊美獎提名最多的New Age藝人(7次)
獲得世界音樂獎最多的New Age藝人(8座) Enya的唯一 唯一一位六張專輯過千萬的歐洲女藝人
唯一一位連續六張專輯過千萬的歐洲女藝人
唯一一位五張專輯進入世界唱片三百強的歐洲女藝人
唯一一位五張專輯進入歐洲唱片三百強的歐洲女藝人
唯一一位五張專輯進入世界女子唱片唱片五十強的歐洲女藝人
唯一一位五張專輯銷量佔據統一樂派前五名的藝人
唯一一位獲得格萊美"最佳新世紀專輯"的女藝人
唯一一位獲得世界音樂獎年度最暢銷女藝人的愛爾蘭歌手 Enya的第一 第一位獲得世界音樂獎年度最佳錄影帶的藝人(1989)
第一位擁有英國金榜(UK Office)冠軍單曲的New Age藝人
第一位擁有英國金榜(UK Office)冠軍專輯的New Age藝人 Enya專輯的重要成就 Watermark:全球第一張過千萬的New Age專輯 Watermark:西班牙唱片歷史銷售量前十的專輯 Shepherd Moons:第一張在英國金榜(UK Office)奪冠的New Age專輯 Shepherd Moons:美國告示牌榜(Billboard)專輯200榜在榜周數最長的New Age女子專輯 The Celts(Enya):全球銷量第一的Celt類女子專輯 Paint The Sky With Stars:全球最暢銷的歐洲女子精選(全球女子精選第四) A Day Without Rains:全球最暢銷的New Age專輯 A Day Without Rains:21世紀全球第一張過千萬的女子專輯 A Day Without Rains:美國銷量最高的歐洲女子專輯 And Winter Came...:全球最暢銷的New Age假日專輯 And Winter Came...:唯一在美國告示牌榜(Billboard)Hoilday榜奪冠的New Age專輯 Enya單曲的重要成就 Orinoco Flow:第一張在英國金榜(UK Office)奪冠的New Age單曲
Orinoco Flow:全球最暢銷的New Age單曲
Only Time:全美最暢銷的New Age單曲
Only Time:唯一登上美國告示牌榜(Billboard)成人抒情榜冠軍的New Age單曲
愛爾蘭音樂
一個特例獨行如魔鬼般的天使:辛妮迪·奧康納,她孤傲、倔強、任性、我行我素......集才華、靈性、狂傲於一身。辛妮歐康納 90年代最具個性並最富爭議的流行音樂巨星之一在整個十年裡湧現的無數女歌手中,她無疑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孤傲直率的言辭、倔強的光頭、憤怒的面容以及不修邊幅的行頭---矛頭直指長久以來大眾心目中女性柔弱性感的形象。Sinead徹頭徹尾地改變了搖滾女樂手的形象,堅稱自己決不是性感偶像而是嚴肅的藝術家……愛爾蘭女歌手辛妮德不僅能寫能編,而且唱腔領域寬廣,加上愛爾蘭人特有的倔強和靈性,使她成為一位獨具風格的驚世駭俗的搖滾女歌手,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謂享譽全球。
1966 年 12 月 8 日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的 Sinead O'Connor,父母早在她八歲時即已離婚分居,由性格違常的單親母親扶養長大的她,在都柏林的童年時光,其實並不快樂。叛逆的性格及多次的不良行徑令她被天主教學校開除,之後更因店鋪盜竊被捕。使得其學生生涯,幾乎全在類似感化院的修會學校中度過。無處宣洩的糾紛,bob Dylan 的音樂,是其當時的最愛。 1985 年,在一場致命的車禍中,Sinead 失去了她又愛又恨的母親,在完成其基礎學業后,Sinead 選擇了半工半讀的方式來繼續其大學學業,白天在都柏林音樂學院潛修,晚上則參加名為 Ton Ton Macoute 的搖滾樂團在當地的俱樂部中自彈自唱。所以SINEAD形成了泛漫叛逆的性格。儘管後來搬來與父親同住,但這並沒有改變她的性格。十六歲那年,因偷東西被判入女子教導所。幸好後來她把所有的心思放在音樂方面,是音樂把她引回正途。十八歲的時候,SINEAD為追求自己的夢想,離開了家庭,走到酒吧裡面當歌手。後來她自己創作一些帶子給公司,立志要闖入樂壇。進修完音樂專業后,於1984年創辦了一個樂隊,1987年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引起大家的關注。從此以後,SINEAD聲名遠播。六年以後,又推出第二張專輯,憑著這張專輯,她得到了無數的掌聲和各種誘人的獎項。1992年第三張專輯問世。1995年,因SINEAD要做母親而退出樂壇,結束她那坎坷而輝煌的藝術生涯。
2005年O'Connor又高調復出,創作了這張具有愛爾蘭民謠風情的專輯《Throw Down Your Arms》。在這張專輯中她更看重精神層面的感受,根源於福音和教堂音樂,或會是繼舊作《Universal Mother》之後,又一張充滿聖潔與恬靜氛圍的作品。同樣的歌聲,不一樣的心境。這是一件好事。
期待她能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愛爾蘭音樂
Secret Garden(神秘園)可以說是當今最受歡迎的New Age音樂家之一了。1994年,樂團的兩位靈魂人物Rolf Lovland和Fionnuala Sherry在歐洲歌唱大賽中初次相遇,那時Lovland已是挪威知名的詞曲作家。1995年,兩人合作的處女作即以無與倫比的魅力征服了全體評委,一舉奪得歐洲歌唱大賽冠軍,打破了純樂曲從不曾奪冠的歷史。由1996年至2002年發行的四張專輯,水準有口皆碑,個個都賣個滿堂紅,更獲得數國的多項音樂大獎。僅頭兩張專輯便已於60多個國家共發行160萬張!由此足見他們的巨大成功。98年的世界巡迴音樂會更是將他們的事業推上巔峰,聲名之盛足以媲美Yanni等同行前輩了。最可喜的是,他們從不曾因成功而沾沾自喜,每張專輯都可明顯感覺出兩人在音樂領域上的新嘗試。
羅琳娜·麥肯尼特(Loreena Isabel Irene McKennitt,1957年2月17日-),出生於加拿大緬省草原地區的一個小城鎮(Modern)。她是加拿大著名的愛爾蘭豎琴演奏家、鍵盤手,以及歌手。以創作、表演凱爾特和中東風格音樂以及女高音演唱而聞名。
愛爾蘭音樂
Loreena McKennitt是一位優秀的文學主義作者和演唱者,常年遊歷海外,經歷了旅遊航海中失去親人的痛楚,開始改變自己的音樂風格,更加重了凱爾特元素和民族音樂的質樸,把自己的文學內涵融入音樂中,體現出來的音樂優雅而豐富內涵,讓人難以忘懷,曾有人這樣形容她的詞曲與演唱風格——"像一首中世紀的長詩"。
一位Loreena McKennitt愛好者說:"Loreena McKennitt是接觸到的加拿大歌手之一,無法忘記她那種柔弱但是充滿無限生機的聲音,令我最終收集全了她所有的專輯。"
布萊克家族音樂以布萊克姐妹最為著名,即弗朗西絲·布萊克(Frances Black)和瑪麗·布萊克(MaryBlack)。
從1986年開始,弗朗西絲·布萊克與瑪麗·布萊克就在布萊克家族合唱團中正式開始了她的職業樂壇生涯。從那以後,她和詩韻合唱團以及基耶蘭·高絲的幾次合作經歷都十分成功,為她打下了在樂壇奮鬥的基礎。之後,她又為《女人心》專輯操刀製作,還發行了她的個人專輯《和我說話》,這張專輯是當年最佳銷量唱片之一。之後她的兩張名為《天空之路》以及《你臉上的微笑》的專輯更是在愛爾蘭創下了雙白金銷量的好成績。
1988年時,布萊克家族樂團發行了他們的第二張專輯《歸家之時》,弗朗西絲就正式以歌手的身份加入了家族樂團的詩韻合唱團,自弗蘭斯加入之後,布萊克家族(愛爾蘭音樂)樂團就開始了國際巡迴演出,他們的足跡遍及了歐洲、伊拉克以及美國等地,這標誌著布萊克家族樂團已經成為了一個國際化的樂團。這一年,布萊克家族樂團還發了一張新專輯,取名為《舞會過後》,這張專輯混合了傳統音樂的曲調和他們嫻熟的唱功,專輯中的同名單曲《舞會過後》在愛爾蘭音樂排行榜上一路殺到了第七名的好成績,整張專輯也在排行榜上榮登第六名,在美國民歌音樂排行榜上這張專輯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合唱團在美國的大獲成功意味著弗朗西絲本人在海外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於是弗朗西絲決定離開合唱團獨自單飛,她最後一次作為詩韻合唱團的成員之一和其他人一起演出是在1992年。
1992年離開合唱團之後不久,她就開始和來自愛爾蘭紐里的歌手兼音樂人基耶蘭·高絲合作,並且出了一張名為《弗蘭斯·布萊克和基耶蘭·高絲》的專輯,兩人一起在世界各地舉行巡迴演出。
也是在1992年,這位愛爾蘭女歌手新專輯《女人心》中的兩首單曲在愛爾蘭音樂排行榜上創下了引人注目的好成績。這張製作精良的專輯也是盛行不衰,在首版發行兩年之後,還頑強地停留在排行榜上,截止到一九九五年這張專輯賣出了三十五萬張的白金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