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
詞語
1、古山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的 杭愛山。
②漢 班固《序》:“遂逾 涿邪,跨 安侯,乘 燕然,躡 冒頓 之區落,焚 老上 之 龍庭。”
2、泛指邊塞。詩文中敘建立邊功時,常引用之。
①南朝 宋 何承天《安邊論》:“比及十載,民知義方。然後簡將授奇,揚旌 雲 朔 ……銘功於 燕然 之阿,饗徒於金微 之曲。”
3、指 漢 班固 所撰《封燕然山銘》。亦泛指歌頌邊功的詩文。
4、古地名。
漢代起杭愛山在中國稱為燕然山,位於蒙古高原的西北,離雁門關大概在1800公里左右。自從秦朝起,“大漠”一詞就經常在史書中出現。漢朝時漢武帝派大將軍衛青將匈奴趕到“漠北”。後來霍去病深入漠北至狼居胥山(蒙古國的肯特山脈)。公元89年(東漢永元元年)夏六月開始,竇憲、耿秉率軍與南匈奴軍隊在涿邪山 匈奴人會合(今蒙古國滿達勒戈壁附近),與北單於戰於稽落山(今蒙古國額布根山),北單於大敗逃走,漢軍追擊,俘殺一萬三千餘人,北匈奴先後有二十餘萬人歸附。竇憲、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由班固撰寫《封燕然山銘》文,刻石紀功而還。公元91年,東漢大將軍耿夔率領漢朝大軍再次出擊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敗北單於,北單於只得向西逃竄。杭愛山以北,中國人稱為“極北”,基本上被視為蠻荒地帶。唐代文學作品中常見的“天山”也指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