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

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

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是以理工科為主的上海理工大學中的一個具有特色的文科學院,從事公共英語教學與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學院負責本身的英語、德語和日語專業本科生教學和英語研究生教學。全院有英、德、日三個專業的,具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MTI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碩士點。在各類從事教學的148名教師中,教大學英語的教師74人,教專業外語(包括英語、德語和日語)的教師60人,教非專業的英語教師8人,教第二外語及大學語文教師6人。政治工作人員、人事、教務和辦公室人員共13人。

學院除了設置三個系和兩個教學部外,還設有若干非實體的研究中心、設有外語資料閱覽室、複印室、計算機室和由德國學術交流署(DAAD)幫助建立的德語專用圖書資料室。

歷史沿革


創立之初
1979年在原上海機械學院外語教研室和德語教研室的基礎上,正式成立科技英語專業和科技德語專業,並於當年即開始招生,分別招收科技英語專業和科技德語專業本科學生各20名。當時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日語教師共40餘名。
隨著大學英語的發展,為適應當時教學發展的形勢,教研室作了相應的調整,分別成立大學英語教研室、科技英語專業教研室科技德語專業教研室和第二外語教研室(含法語、日語和大學語文教師)。
20世紀80年代
1980年設立科技法語專業,並於當年招收科技法語專業專科學生15名。至1981年英語、德語、法語、日語、俄語以及大學語文各類教師人數隨之增加至60餘人,並成立外語圖書資料室和外語電話室。
1981年2月經機械工業部批准,正式成立科技外語系,由陳光輝任系負責人,負責系的全面工作,戴煒華任系副主任,負責全系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併兼任大學英語教研室主任,趙學銘任系副主任兼德語教研室主任,盧思源任科技英語專業教研室主任。吳家談任科技外語系黨總支書記。張學勤任黨總支副書記。上海機械學院成為當時全國理工科大學中成立外語系的極少數大學之一。
1982年5月,教育部在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召開全國第一次英語教學經驗交流會暨全國公共外語教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指名邀請上海機械學院副院長戴鳴鐘和外語系負責人戴煒華參加會議。大會上戴鳴鐘被選為全國公共外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戴煒華則應邀在大會上作了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專門用途英語)的學術報告。
1983年起蔣佑熙任科技外語系黨總支書記。1983年學校決定由戴煒華任系負責人,負責系的全面工作。陳開明和趙學銘任系副主任,分別負責大學英語教學和科技德語專業教學。
1982年,考慮到法語專業的辦學條件和畢業生出路等原因,第一屆科技法語專業專科學生在完成原定教學計劃畢業后,科技法語專業即隨之撤消。
1984年9月經過調查研究和師資的準備,科技外語系招收第一屆專門用途英語(ESP)碩士研究生。
1985年盧思源任系副主任。孫雅芳任黨總支副書記(主持工作),後任黨總支書記。
198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專門用途英語(ESP)碩士學位授予點。
1987年-1988年初在盧思源和戴煒華兩位教授赴美出國期間,周錦虎任系副主任,負責系的全面工作。
1988年2月學校任命戴煒華為外語系主任。
從1985年-1988年在機械工業部教育司科研外事處的安排和支持下,科技外語系與美國紐約市立大學(CityUniversityofNewYork,CUNY)的皇後學院(QueensCollege)合作,先後舉辦兩期碩士課程性質的英語作為外語教學(Teaching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TEFL)研究生班。教育計劃由中美雙方共同制定。按教學計劃共設置19門課程,由中美雙方的教授分別擔任主講。畢業時向畢業研究生髮放畢業證書,由機械工業部教育司的代表、上海機械學院院長、紐約市立大學QueensCollege的校長和基礎學院院長ErnestSchwarcz在畢業證書上分別簽名。兩期研究生班共畢業研究生50人。
1988年12月學校決定科技外語系和基礎教學部合併,成立文理學院。由盧思源任院長,戴煒華任常務副院長,吳益和和高惠中任副院長。柏麗任黨總支書記。文理學院管轄數學、物理、化學、外語、體育等學科,包括物理實驗室等單位,但本科專業仍為科技英語專業和科技德語專業。並開始籌備英語(經貿)本科和專科專業。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仍然保留專門用途英語(ESP)碩士點。
20世紀90年代
1991年文理學院撤消,在原來的科技外語系基礎上成立外語學院,由盧思源任院長,戴煒華任常務副院長,從1991年至1996年期間先後有沈偉棟、任明章、程月芳、張經浩、呂樂任副院長。周中保擔任院黨總支書記。此時,英語、德語、日語、俄語、法語以及大學語文教師的人數已增加至80多人。
1991年起外語學院招收英語(經貿)專業本科和專科學生。
1992年6月機械工業部教育司和美國楊伯翰大學(BrighamYoungUniversity)在北京聯合舉辦中國英語教學國際研討會(The1992Beijing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eachingEnglishinChina)。機械工業部所屬院校的外教及其他院校的外教參加大會。上海機械學院外語系盧思源教授為大會學術委員會成員。戴煒華教授和我校外教Mr.Long參加大會。
1994年起外語學院開始招收英語(國際新聞)本科專業,並連續招收三屆學生。考慮到師資和畢業生難以在新聞和廣播事業找到合適單位等問題,1997起英語(國際新聞)本科專業停止招生。
1994年外語學院申報的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ForeignLinguisticsandAppliedLinguistics)碩士點,經過上海市外語學科評審組評審獲得通過,並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批准,於是在英語方面有專門用途英語(ESP)和國外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這兩個碩士點。
1995年10月第四屆上海市科技翻譯學會改選,外語學院盧思源教授當選為會長,從1995年至2004年間,盧思源教授連續當選第四、第五屆上海市科技翻譯學會會長。
1995年外語學院正式籌備日語(經貿)本科和專科專業,並於1996年開始招生。
1996年外語學院和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皇後學院(QueensCollege)全面合作,成立上海-紐約聯合語言學院,開展國際聯合辦學,設立英語(金融與投資)、英語(國際貿業)兩個本科專業,並於當年開始招收第一屆學生。
1998年,外語學院領導班子作了變動。盧思源仍擔任院長,負責外語學院全面工作,並任中美合作的上海-紐約聯合語言學院院長,魏育青任常務副院長,負責小語種教學。呂樂任副院長,負責本科生教學,程琪龍任副院長,負責研究生教學和科研。
1998年12月,學校給盧思源和戴煒華兩位教授發放榮譽證書,表彰他們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中作出的重大貢獻。
1998年,程琪龍任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帶頭人。
2000年後至今
2001年呂樂接任外語學院院長和上海-紐約聯合語言學院院長,鄧志勇任副院長。劉曙剛任院黨總支書記。先後由魏東、李建東任黨總支副書記。
2001年,張經浩任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帶頭人。
2001年外語學院向上申報了英語語言文學(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碩士點,經過上海市外語學科評審組評審獲得通過,並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批准。2002年起,外語學院以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英語語言文學這兩個碩士點招生。專門用途英語(ESP)碩士點即自動撤消。
2002年7月12日--7月15日中共中央編譯局(主辦單位)、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主辦單位)、上海理工大學(承辦單位)在上海理工大學隆重召開2002全國中譯外研討會。參加會議的人數達到142人。
2002年10月上海市外文學會改選,外語學院盧思源教授(當時為上海市外文學會常務副會長)被選為上海市外文學會會長。
2002年之後何剛任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帶頭人。
2003年之後葉勝年任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帶頭人。
2004年8月8日至14日上海理工大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言研究所、外語系以及美國北以阿華大學現代語言系、英語系聯合舉辦"北京-上海第六屆國際應用語言學與外語教學研討會,
先後在北京和上海隆重舉行。參加上海階段會議的有來自28個國家的國內外學者120多名。
2005年7月-12月學院領導班子作了調整,呂樂繼續擔任外語學院院長併兼任上海-紐約聯合語言學院院長,王平任院黨總支書記兼任外語學院副院長,鄧志勇和蔡建平任外語學院副院長,馮慧春任黨總支專職委員、姜誠任院長助理。
2005年12月22日,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外語學科評議組組長、教育部全國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美國Winthrop大學名譽博士戴煒棟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教育部全國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日語組組長譚晶華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名譽院長、全國著名語用學家何兆熊教授被聘為上海理工大學名譽教授。
2006年之後,隨著外語各專業的發展,外語學院對各專業的教學和科研體製作了調整。英語專業教研室I和英語專業教研室II合併為英語系;日語、德語教研室升格為日語、德語系;大學英語教研室升格為大學英語教學部;第二外語教研室和研究生英語教研室合併為綜合語言教學部。
2003年至2006年期間外語學院先後任掛職副院長或院長助理的有:高軍、姜誠和韓戈玲。

專業設置


本科教學方面設有英語、德語和日語專業。與美國紐約市立大學(CUNY)皇後學院(QueensCollege)合作舉辦的本科專業設有英語(金融與投資)、英語(國際貿易)兩個專業。研究生教學方面設有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兩個碩士點。

機構設置


教學方面:外語學院設有服務於不同教學任務的系和教學部,以及若干非實體的研究中心。
大學英語教學部
教學部主任張敏波,副主任陳勇剛、鄭大湖、林珊玲。大學英語教學部負責上海理工大學本科各專業大學生的大學英語教學和研究工作。
目前,大學外語教學的體制和教學模式正在進行改革中。
英語系
系主任鄭曉園,副系主任華燕和金文寧。英語系負責英語專業本科各年級的教學及教學研究工作。
德語系
系主任李崇藝,副系主任李樹山。德語系負責德語專業本科各年級的教學及教學研究工作。
日語系
系主任張繼彤,副系主任李國富。日語系負責日語專業本科各年級的教學及教學研究工作。
綜合語言教學部(下設兩個教研室)
1、研究生英語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余高峰。研究生英語教研室負責全校非英語專業碩士生和博士生的英語教學及教學研究工作。
2、第二外語(含大學語文)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汪昌寧。第二外語(含大學語文)教研室負責第二外語(包括法語、日語、俄語、德語)以及大學語文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學院設有四個非實體研究中心:理論語言學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澳大利亞與西方文化研究中心和外語教學研究中心。
(1)理論語言學研究中心
理論語言學研究中心是外語學院最早建立的研究中心。除了由教授定期主持常規的研討會以外,中心近5年還組織大型研討會兩次,邀請復旦、上外、交大、財大以及外地院校的同行參加。中心還並邀請國內外和港澳地區知名學校如美國的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耶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的著名學者來校做學術報告。
(2)翻譯研究中心
翻譯研究中心每學期定期向青年教師作翻譯研究學術報告兩次,曾邀請上海市著名翻譯家錢紹昌邱懋如來校作學術報告。與《中國翻譯》合作,組織教師寫出一批高質量的文章。中心參與《中國翻譯》舉辦的全國性翻譯競賽一次,並組織本科生參加香港大學舉辦的全球華人翻譯大獎賽一次。中心還組織青年教師翻譯由美國《生活》和《時代》兩家雜誌社主編的24卷〈世界文明史圖鑑〉歷史文獻專著中的兩部:〈蒙古征服〉和〈發現新大陸〉。
(3)澳大利亞與西方文化研究中心
澳大利亞與西方文化研究中心建立后,中心與澳大利亞駐滬總領事館建立密切的聯繫,在項目經費和硬體設施上獲得駐滬澳總領事館的支持。中心邀請澳大利亞專家為師生作講座,並為研究生上課。中心組織15名中青年教師和研究生搞科研,並獲得澳中理事會的出版資助,正式啟動《澳大利亞科技文化史》項目。中心還幫助研究生獲得澳中理事會(Australia-ChinaCouncil,ACC)的資助,讓這些研究生以訪問學生(visitingstudents)身份,赴澳大利亞墨兒本大學收集資料,撰寫碩士論文。中心已建立自己的網頁。至今中心已獲得澳中理事會資助的研究項目兩項。
(4)外語教學研究中心
外語教學研究中心定期舉辦讀書報告會,邀請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教授來校作有關外語教學法、測試學、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等學術報告,並組織青年教師閱讀應用語言學和英語作為外語或第二語言教學方面的書籍,定期交流學習經驗和體會。中心還組織中青年教師申報教學研究課題,並協助系和教研室組織公開課,幫助學院對課程設置和教學效果進行調研。

教輔工作方面


外語學院設有外語資料閱覽室、複印室、計算機室和由德國學術交流署(DAAD)幫助建立的德語專用圖書資料室。

行政工作


外語學院設有學院辦公室(包括:學院教務辦公室)學院辦公室主任:韓國玲
學院教學辦公室主任:陳蕾
黨務、思政、群眾工作方面:外語學院設有黨總支(下設三個教工黨支部、一個研究生黨支部、兩個學生黨支部);院工會;分團委;輔導員辦公室
黨總支書記:王平;黨總支專職委員:馮慧春
大學英語黨支部書記:陳勇剛
教工聯合黨支部書記:張繼彤
專業英語黨支部書記:江 萍
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江 華
第一學生黨支部書記:冉斯銘
第二學生黨支部書記:梁作甲
院工會主席:張根成
分團委書記:趙曉芳
輔導員辦公室主任:何偉琴

辦學思路


外語學院是一個教學科研型學院,其基本辦學思路和宗旨是以教學為主,以科研支撐教學,既要搞好全校的大學外語教學,提高上海理工大學非外語專業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外語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又要辦好外語學院本身各專業,培養適應人才市場需要、具有紮實語言理論和應用知識以及語言綜合技能的複合型外語人才。
1.為全校合格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不可或缺的大學外語教學,不斷滿足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擴大的需求,適應學生層次的差異日益拉大的變化,根據上海理工大學的實際並借鑒國外外語教學的經驗和做法組織和安排大學外語教學,努力提高學生外語的讀、聽、說、寫、譯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
2.作為多科性大學中的特色學科,努力辦出學校的外語專業特色,保持在同類院校中外語專業的教學水平和地位。以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素質教育為原則,培養學生具有紮實的語言理論與應用知識和良好的外語聽、說、讀、寫、譯技能,具有寬廣的知識面的複合型外語人才和優秀的人格特徵,以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需求。

辦學目標


1.不斷完善教學管理的基本原則、環節和質量保證體系;
2.把本科英語、德語和日語各專業辦成培養複合型人才並在同行中具有特色的專業;
3.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符合校情的大學外語教學體制和教學模式;
4.鞏固和發展"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英語語言及文學"兩個碩士點;
5.穩定和擴大外語各專業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
6.繼續改進與紐約市立大學(CUNY)皇後學院(QueensCollege)的國際合作辦學;加強對全校各有關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的外語教學的改革。

教學理念


市場導向

外語學院各專業是在順應市場的需要而建立的。初期為科技英語專業和科技德語專業。1982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在科技英語教學計劃中增加外貿實務和函電這門課程,科技德語專業教學計劃中也增加了經濟內容的課程。為了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外語學院開始引進經濟學專業畢業、外語基礎又相當好的教師,籌備經貿英語專業,並從1991年起招收英語(經貿)本科和專科專業。1994年起外語學院開始招收英語(國際新聞)本科專業。隨著外企市場對合格外語人才需求的增加,學院進一步調整專業設置,擴大國際合作辦學,與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皇後學院合作,從1996年起設立英語(金融與投資)和英語(國際貿易)專業。同時,積極引進日語人才,籌備日語專業,並於1996年正式開始招生。1997年,考慮到市場對英語(國際新聞)專業人才需求不是太大,該專業就停止招生。

素質培養

外語學院定義的素質教育為:學會如何掌握知識,獨立獲取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本領;具有獨特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力、意志力、理想力、信念力、道德力、想象力、洞察力、創新力、組織力、社會適應力,以及優秀的行為規範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等。

走出課堂

為了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學院提出的口號是:學生要做社會人,做國際人;學生要走出自我,走出校門,走出國門;學生要接受多元文化環境的競爭和挑戰,成為優秀的人才;畢業生一進入社會即具有競爭力。

創造特色

充分利用國際合作辦學班和普通班的外教資源,為外語學院的學生創造國際交流的平台,創造並保持辦學特色,力爭在同行中取得地位,使教育質量的持續提高得到保證。

辦學方針


遵循外語教學規律
外語學院堅持外語學科原則和外語教學規律,以及培養合格外語人才的專業標準,嚴格執行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和由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教育部批准實施的英語、德語、日語專業教學大綱,以此作為對"重基礎"、"寬口徑"、"複合型"、"加強外語綜合能力"等人才規格概念的認知框架和科學依據,為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提供一個比較嚴格的標準。
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
外語學院的基本辦學思路和宗旨仍是以教學為主,以科研支撐和保證教學,以提高大學英語和外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作為學院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因此學院始終把本科教學的質量保證和提高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學院建立教學管理責任制、教學質量監督制、學生評教制、學生座談會制、堅持教授上本科生課程制、多種形式的聽課制、抽查作業制、老教師帶教制、教學管理一把手責任制、教師評教學管理制、教材評估及選用制、以教學科研促進教學制等12項制度,以確保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
教師隊伍
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教學科研水平。
外語學院的師資隊伍的特點是:教師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外語師資隊伍逐年擴大。為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教學科研水平,學院採取的措施是:
1.招聘教師中嚴格把關
除了要求是碩士以上的高學歷以外,應聘者的畢業院校必須是多元化,從優挑選名牌大學畢業的研究生生,對本校畢業的要求留校者更是從嚴把關。應聘者要經過嚴格的筆試、口試和試講。面試內容包括:所學的語言學或文學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外語或第二語言教學法的理解和運用、對教師職業和師德的理解、如何教書育人和為人師表。
2.為青年教師積極創造在職攻讀學位的機會和條件
《外語學院十五發展規劃》明確規定,沒有學歷(學位)的青年教師在五年內(2001-2006年)必須在職攻讀研究生課程並取得學位。05年學院出台新的鼓勵政策,鼓勵年輕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3.為青年教師積極創造出國進修的機會和條件
按照《外語學科十五年發展規劃》,對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教師採取單位公派的形式出國進修。近三年來,學院已選派15名教師出國進修,其中的3名由學院出資到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進修。
4.開展優秀教師和各類先進評選表彰活動
學院鼓勵教師認真做好教書育人工作,激勵教師安心教學、嚴謹治學、從嚴執教,以此來推進素質教育,提高辦學水平。在學院開展的"愛國敬業優秀獎"的評選活動中,由22名教師獲得"愛國敬業優秀獎"。
學院還注意挖掘教師的閃光點,積極推薦優秀青年教師參加學校和上海市的評選活動。
5.以崗位聘任制促進教學科研
學院根據《上海理工大學教師職務崗位設置及崗位聘任實施辦法》的精神,以崗位聘任為抓手,結合外語學院的實際情況,制定《外語學院教師崗位設置及崗位聘任條件》,完善崗位聘任制。建立了有利於提高師資隊伍建設的新機制,從而增強了教師的職務崗位意識和責任意識,激發了教師搞好教學和促進科研的意識,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