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煒

上海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計劃人選,中國農業產業化專家,上海海洋大學南昌大學碩士生導師。長期以來一直從事水產生物技術、海水魚類繁育生物學和海水健康養殖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農業行業標準1項,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業務費專項面上項目2項,其他課題6項。參與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公開發表論文30篇,其中SCI論文14篇,並受邀為《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Mitochondrial DNA》、《Marine Genomics》、《動物學雜誌》、《上海海洋大學學報》、《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審稿。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30餘項。中國農學會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水產學會會員。

教育經歷


個人2寸照
個人2寸照
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南昌大學,學士
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南昌大學,碩士
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上海海洋大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13年1月至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5年5月至今,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后

研究成果


(1)以西伯利亞鱘為研究對象,應用光鏡和掃描電鏡手段研究西伯利亞鱘側線系統早期發育,包括側線基板發育及感覺嵴的形成、側線感受器的發育和側線管道的形成;其次通過免疫組織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熒光定量PCRRACENorthern blotting原位雜交)等技術進一步深入研究側線發生髮育相關基因功能、表達和定位,初步探明西伯利亞鱘早期側線發生的分子調控機制;應用透射電鏡技術研究西伯利亞鱘側線發育不同時期側線感受器的超微結構,尤其是感覺細胞頂部和基部的特化的精細結構如纖毛束和突觸球、感覺細胞和神經末梢的突觸聯繫等。這些工作為理解側線系統發生髮育的調控機制奠定基礎,對認識電感受器起源與進化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2)以遠洋和極地生物為研究對象,以分子生物學手段,研究遠洋魚類的群體遺傳、人類活動與環境變化對其遺傳變異的影響及魚類的分子系統演化關係;通過比較基因組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手段揭示極端寒冷環境下極地生物基因組的進化規律以及對嚴寒適應的分子基礎。這些工作為闡述新基因起源的分子和進化機制,魚類環境適應的分子機制,基因組進化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3)以棘頭梅童魚為研究對象,通過改進捕撈方法、運輸技術及馴養技術等措施,摸清了棘頭梅童魚室內水泥池馴養的關鍵制約因子;突破了野生親本采捕、海上人工授精等關鍵技術瓶頸,建立了提高棘頭梅童魚人工繁殖受精率的有效方法;通過對胚胎及胚后發育、不同鹽度對受精卵孵化影響等方面的研究,摸清了人工孵化的關鍵因子,篩選出苗種培育的最適條件及方式;利用線粒體COI序列為遺傳標記分析了棘頭梅童魚不同地理群體的遺傳結構特徵;並對這些地理群體的12個可量性狀和20個框架數據進行測量並計算肥滿度,進行了群體間差異分析和判別分析;對Hepcidin和MyD88等免疫相關基因進行了克隆與表達分析研究。這些工作為今後實現棘頭梅童魚全人工繁育和良種選育奠定基礎。

獲獎情況


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次;榮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1次。

專利著作


代表性專利如下:
1、一種魚類側線管道分佈檢測方法(第一發明人,ZL 2010 1 0545391.7)
2、一種青蟹幼蟹室內水泥池暫養下遮蔽物設計裝置及方法(第一發明人,ZL 2011 1 0397319.9)
3、一種魚類仔稚幼魚外周神經染色方法(第一發明人,ZL 2011 1 0362535.X)
4、斑鱖食性馴化用網箱及其食物性馴化使用方法(第一發明人,ZL 2012 1 0289007.0)
5、一種養殖池用多環節水位控制管(第一發明人,ZL 2012 1 0085181.3)
6、一種青蟹單體框室內水泥池養殖裝置及其養殖方法(第一發明人,ZL 2013 1 0069565.0)
7、一種大黃魚、青蟹立體化養殖裝置及套養方法(第一發明人,ZL 2013 1 0654357.7)
8、一種改進型魚類取卵器(第一發明人,ZL 2012 2 0162141.X)
9、一種多人合力使用網兜(第一發明人,ZL 2012 2 0520770.5)
10、一種銅合金材料陸基養殖池(第一發明人,ZL 2015 2 0007992.0)

論文發表


代表性論文如下:
1、 Song W, Jiang KJ, Zhang FY, Wang J, Ma LB. Characterization,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Ecsit in the spinyhead croaker,Collichthys lucidus.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6, 15(3). gmr.15017193.
2、 Song W, Li LZ, Huang HL, Meng YY, Jiang KJ, Zhang FY, Chen XZ, Ma LB.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Chionodraco Hamatus (Notothenioidei: Channichthyidae) with phylogenetic consideration. Mitochondrial DNA: Resources, 2016.
3、 Song W, Li LZ, Huang HL, Zhao MD, Jiang KJ, Zhang FY, Zhao M, Chen XZ, Ma LB.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 and gene organization of Trematomus bernacchii (Perciformes: Nototheniidae) with phylogenetic consideration. Mitochondrial DNA: Resources, 2016.
4、郭全友, 宋煒*, 姜朝軍, 蔣科技, 李學英, 王魯民. 兩種養殖模式大黃魚營養品質及其重金屬含量分析[J]. 食品工業科技, 2016, 37(6): 341-345.
5、 Song W, Jiang KJ, Zhang FY, Lin Y, Ma Lingbo.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De Novo Assembly and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Acipenser baeri [J]. PLOS ONE, 2015, 10(9): e0137450.
6、Sang CD, Lin Y, Jiang KJ, Zhang FY, Ma CY, Ma LB, Song W*.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MyD88 in spinyhead croaker,Collichthys lucidus [J].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5, 14(2): 4666-4676.
7、Sang CD, Lin Y, Jiang KJ, Zhang FY, Song W*. Molecular cloning and mRNA expression of a hepcidin gene from the spinyhead croaker,Collichthys lucidus [J].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5, 14(4): 16050-16059.
8、 Song W, Song Jk.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ipheral innervation of the lateral line system in the 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 baerii) [J]. Integrative Zoology, 2012, 7(1): 83-93.
9、 Song W, Wu ZQ, Wu N, Ma LB.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HACCP system in cage culture ofSiniperca scherzei in the Zhelin lake, China [J].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 8(26): 3356-3361.
10、宋煒, 宋佳坤. 西伯利亞鱘仔魚側線系統的發育[J]. 動物學研究, 2012, 33(3): 261-270.
11、宋煒, 宋佳坤. 西伯利亞鱘仔稚魚胚后發育的形態學和感官組織學觀察[J]. 中國水產科學, 2012, 19(5): 790-798.
12、宋煒, 宋佳坤, 范純新, 張濤, 王斌. 全人工繁殖西伯利亞鱘的早期胚胎髮育[J]. 水產學報, 2010, 34(5): 77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