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結果 展開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由下丘腦分泌的一種三肽,其生理功能是通過一系列途徑使垂體前葉細胞內儲存的TSH釋放,血中TSH及T3、T4含量增高。測定血漿TRH的同時測定TSH、T3、T4,這樣可以了解甲狀腺病變的病因,病變發生在甲狀腺還是垂體或下丘腦。TRH已由人工合成成功,並應用於臨床。

臨床意義


(1)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TRH增高,TSH也升高。重症時,血漿TRH達3200pg/ml。
(2)繼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可由垂體及下丘腦病變引起。垂體性甲低如臨床上常見的席漢綜合征,TRH升高也可正常。下丘腦性甲低血漿TRH分泌減少,整個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系統功能低下。
(3)甲狀腺功能亢進時TRH正常或降低,也可升高。
(4)亞急性甲狀腺炎早期血TRH正常,後期是甲低時升高。
(5)先天性單獨TRH缺乏症臨床罕見。
(6)下丘腦功能紊亂時有多種激素的改變,有時有類似下丘腦件甲低的改變。
結果偏高可能疾病:
甲亢、內分泌功能亢進、靜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

相關疾病


高催乳素血症,小兒結節性甲狀腺腫

相關癥狀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腺腫大,面容憔悴早老,洪脈,易激動

檢查過程


該法分三個步驟,即抗原與抗體反應、B和F分離和放射性測定。
(1)抗原與抗體反應:將標本(非標記抗原)、標記抗原和抗血清順序定量加入小試管內,置室溫(15~30℃)作用24h,使其充分競爭結合。
(2)B、F分離:分離技術多種多樣,常用沉澱法。
①第二抗體沉澱法:又稱雙抗體法,在受檢抗原與第一抗體特異性反應后加入相應的第二抗體,使形成的抗原-第一抗體-第二抗體的複合物共沉,一經離心即可使結合標記抗原B與遊離抗原F分離。該法是特異性沉澱,分離完全,非特異性結合力低。但第二抗體用量較大,成本較高。此外血清濃度、抗凝劑的有無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結果。
②聚乙二醇(PEG)沉澱法:使蛋白質處於等電點狀態,水化層破壞而導致蛋白質沉澱。該法優點是PEG製備方便、價廉、分離快速,缺點是非特異沉澱物較多,分離不完全。
③第二抗體-聚乙二醇沉澱法:該法既有PEG法的快速沉澱優點,且保持第二抗體特異性沉澱的作用,又減少第二抗體用量,並降低PEG濃度,使非特異沉澱物減少。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表面活性將小分子的遊離部分吸附。如在活性炭表面塗上一層葡聚糖,使它表面具有一定孔徑的網眼,從而允許小分子遊離抗原或半抗原逸入而被吸附,而大分子複合物則被排斥在外。在抗原與抗體反應后,加入葡聚糖-活性炭,放置5~10min,使遊離抗原吸附在活性炭顆粒上,離心使顆粒沉澱,上清液中含有結合的標記抗原。
(3)放射性強度測定:B和F分離后,即可測定其放射性強度。測量儀器有兩類:液體閃爍計數儀(測β射線)和晶體閃爍計數儀(測γ射線)。計數單位是探測器輸出的電脈衝數,單位為cpm(脈衝數/min)。
每次測定均需作一標準曲線圖,以標準抗原的不同濃度為橫坐標,以測到的相應放射性強度為縱坐標作圖。放射性強度可任選B或F,亦可採用計算值B/B+F、B/F或B/B0。標本應作雙份測定,取其平均值,在標準曲線上查出相應的受檢抗原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