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地理學
宗教地理學
宗教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研究宗教起源分佈規律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係。內容包括宗教的衰落與瓦解,宗教源地、宗教團體和無神論的分佈、宗教信仰的演 變、傳布及時環境的影響,以及以教堂、佛寺、廟院為中心和朝聖、廟會等活動為主要職能的宗教城市的地理特徵和形成條件分析。
宗教地理學以探討地理環境對宗教信仰的影響為研究開端。如孟德斯鳩(Montesquieu)認為地理條件決定一個民族的神權思想,他在《論法的精神》中第一次將東方各國的宗教起源歸因於氣候影響人的生理特點導致的“惰性”精神。19世紀末,美國地理學者辛普爾(E.C.Semple)認為地理環境對人類的精神氣質影響直接反映在人們宗教活動的差異之中。20世紀50年代后,在西方一些國家,側重宗教地理學的文化精神因素分析,並將傳統的宗教地理學、無神論地理學和通俗地理學納入意識形態地理學作專題研究。國際地理聯合會(IGU)1980年在紐約設立了由聯邦德國地理學家布塔納(M.Bttner)任組長的國際宗教地理組,著重於宗教傳播的地理背景、宗教信仰的轉變和宗教活動的壞境效應等課題的研究。
Sopher(1967)認為宗教地理學的研究課題有如下四類:1、宗教體系及特定宗教制度發展的環境背景的意義;2、宗教體系及制度對改變環境的作用;3、宗教體系及制度佔據地上空間的同時,進行各種組織化的途徑;4、宗教的地理分佈與宗教體系擴展的相互作用<,這些都屬於傳統文化地理學範疇。就近年來的發展而言,宗教地理學的研究範圍又有了進一步的擴展,新趨勢的出現主要是由於新文化地理與生態學同宗教地理學的研究有了交叉,產生了新的研究主題。
宗教地理學的研究要從兩方面出發,即宗教學視角與地理學視角,但其重點究竟是在宗教還是在地理,有兩派不同的觀點。一派認為研究關鍵在於對宗教本身的研究,因為其學科的核心與出發點就是宗教。只有在了解和學習了宗教學及分支后,才能進行地理學層面上的研究,即使不如此,也至少要學習一些宗教比較學或宗教學方面的知識(Bütter,1980)。同時也要區分哪些宗教學方面的內容適用於宗教地理的研究,比如說研究個人宗教行為和心理方面的宗教學分支,如宗教心理學,在宗教地理上的作用就不大,而社會群體性的行為在研究上意義更大一些。另一派則認為必須首先從地理學角度入手,因為宗教地理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同時具有地理學的屬性。這需要藉助普通地理學與歷史地理學的方法,運用普通地理學對宗教的世界分佈現狀進行描述,運用歷史地理學來研究宗教的歷史發展過程,在地域空間的傳播,分佈區域的流轉,擴散途徑的變化等。
國外的宗教地理學走過了一個從傳統的文化地理學視角到多方位、多角度研究的過程。傳統文化地理學對應於單一的文化結構,而當今的世界是多元文化時代,一個最為明顯的變化就是宗教不再象古代那樣是居於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而是同其他很多因素一起,作用於人類和社會。順應這個趨勢,當前的研究可以分三個方向:第一個仍是目前研究的主流,也就是傳統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思路,即宗教對地理景觀的影響與作用;第二種結合目前新文化地理學的內容,並把宗教放在社會、經濟等大環境中,研究其相互之間的關係;第三種是在當今的可持續發展背景下,以宗教視點來探討生態、環境與保護的問題。除專著以外,主要的宗教地理學文章發表在《文化地理期刊》(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賓州地理學家》(Pennsylvania geographer)、《地理評論》(Geographical Review)等期刊上。
目前的一個新的研究課題是宗教學與生態的交叉,即宗教生態學(religious ecology),亦可稱為環境倫理學(environmental ethics)或環境神學(environmental theology)。宗教與生態之間的聯繫萌生於20世紀60年代,是在人類的現代化進程以來,地球環境質量不斷下降乃至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延續這一大的背景下產生的,並進一步引出了對各種宗教對待自然環境的認識和態度的研究(卓新平,1990)。對於引發環境惡化的根源,宗教學者同其他學科的學者一樣也試圖從自己專業的角度找出其原因,西方學者認為是基督教教意義中所記載的上帝給予人類統治地球的權利,人類為了侍奉上帝就必須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開墾地球,否則就是違背了聖經的宗旨,這使得人類過度利用地球資源,導致了環境的惡化(White,1967)。這一觀點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視了一點,即即使是宗教因素導致生態惡化,也只是基督教教義中有如此的規定,其他的宗教尤其是東方講究天人合一的和諧觀點的宗教思想,就無法引出同樣的結論。
我國宗教地理的研究由來已久,但以佛教地理的研究為主,大範圍的全方位研究是起步於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國家對宗教工作的重視,與宗教勝地旅遊業資源的興起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且集中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其中,王恩涌(1989)系統論述了宗教地理學的一些基本研究內容。卓新平(1999)扼要介紹了國外宗教地理學的發展史、研究方法論與研究課題。張步天(1993)系統的介紹了中國古代本土及外傳宗教的時空分佈狀況。張善余(1997)則概括分析了80年代中國宗教信仰及分佈的狀況。周尚意(1999)從民族學及宗教與民族關係的角度,分析了中國的宗教信仰與宗教文化區的問題。但由於起步晚、基礎薄弱等因素,宗教地理學仍處於初級階段,只停留在對現象的描述上,深入分析不多,方法論亦未得到確立,對於國外新出現的宗教地理研究課題沒有涉及,今後所要進行的研究還有很多。
宗教與地理學之間的關係,經歷了一個決定、平行、分離的過程。在宗教占意識形態主導地位的古代,宗教思想幾乎是決定一切的,不同的宗教對宇宙與人類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這自然也包括人類所處的大地(地球)的起源,地理學觀念完全被宗教左右,宗教觀形成了古代哲學家、地理學家和世人的世界觀,這一點在古人著作和宗教典籍如聖經、古蘭經中都有所反映。17世紀開始,現代地理學逐漸從基督教神學中脫離出來,獨立形成一門學科(卓新平,1990),現代意義上的宗教地理學也慢慢萌芽、發展、成形,開始獨立研究宗教學與地理學的交叉課題。宗教地理學(geography of religion)、宗教性地理學(religious geography)、教會地理學(ecclesiastical geography)、聖經地理學(biblical geography)是幾個既有關聯又有區別的學科。發端於16、17世紀的教會地理學與聖經地理學可以說是宗教地理學的某種早期形式,但在嚴格意義上的宗教地理學誕生之後,兩者尤其是聖經地理學逐漸與宗教地理學區分開,並各自獨立發展。宗教地理學的基礎是宗教及與之相適應的地理環境,而宗教性地理研究宗教與地理景觀之間的相互影響。
時間:16世紀以前。
宗教與地理之間的辯證關係,自古希臘時代就已經在哲學家和地理學家的討論範疇之中,古希臘地理學家的世界觀很大程度上受宗教影響,認為世界是由宗教原則構建起來的。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家對宗教傳播與相關地區文化發展的關注,也是日後宗教地理形成的思想淵源之一。
時間:16-20世紀初。
西方的宗教地理研究開始時期一直都是為基督教服務的,其源起是16、17世紀的教會地理學,以研究基督教的世界分佈為主,當時正是西方的政治勢力開始向海外擴張,開始其殖民化非西方地區的時期,基督教也隨之傳播到世界各地,研究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其後研究擴展到其他宗教的地理分佈,但其研究性質與以基督教為研究中心的教會地理學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為了基督教傳教及殖民擴張之便。該時期同樣出於宗教目的而興起的是“聖經地理學”(biblical geography),研究內容為聖經中所涉及的地域範疇,即聖經時期(從史前至公元1世紀)的歷史地理,在19世紀考古學成為一門正規的嚴肅學科之後,又結合了許多新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成果,使這一學科的研究直至今日仍方興未艾。
到了18、19世紀,西方的神學家與宗教學家所關注的,除了宗教的地理分佈,又進一步延伸至地理現象的宗教性解釋上,這種觀點仍然與基督教神學有關。與其相對應的是孟德斯鳩提出的地理決定論,即認為環境才是決定一切、包括宗教的力量。雖然有失偏頗,但其指導思想即地理環境對宗教的作用力,仍影響著20世紀以來的宗教地理研究。近現代意義上的宗教地理學發端於德國,其思想先驅是康德、洪堡和李特爾等(卓新平,1990)。20世紀20年代馬科斯·韋伯對宗教地理的開拓性研究奠定了現代宗教地理學的基礎,他考察了宗教在社會、文化、經濟、地理等方面的影響,把宗教看成是一種影響因素,現象背後的動因,這一思想對二戰以後的宗教地理學者有很大的影響,也使研究的焦點放在宗教對人文環境及景觀變化的作用上。
時間:20世紀——今
20世紀宗教地理學的進程可概括為一個“正面-反面-綜合”(thesis-antithesisi-synthesis)的過程,使其最後成為一個辯證的產物(Kong,1990)。開始階段是考察地理環境對宗教的影響,主要是在宗教信仰的特質和象徵意義方面。例如認為沙漠環境對一神教的起源有重要影響(王恩涌,2000),而在多神教中地位比較重要的神,常與影響當地氣候或自然環境最重要的因素有關,如印度教和南美原始宗教中的雨神。第二個階段始於20世紀60年代,認為應主要從地理學的角度考察宗教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例如從人類地理學anthropo-geography的角度來考察聚落、遷移路線及人口),主要代表人物有特羅爾(Carl Troll)和德方丹(Pierre Deffontaines)及其後繼者。當時世界上世俗化思潮日盛,與歷史時期相比,宗教的影響顯然是小多了;而與此同時的另外一個傾向則是中東地區的原教旨主義也逐漸興起,這兩種傾向都對宗教地理學的發展有影響。傳統的宗教地理研究對應於傳統的文化地理研究,它把宗教當作一種超機體(superorganic)的精神因素,考察其在文化景觀上的作用,例如歷史時期宗教在空間上的傳播及擴散,同時也開始注意相關的社會及政治環境的影響。與此同時,微觀層面如不同宗教信仰人群在同一地區的居住分佈狀況也被納入研究領域。第三個階段則是兩者的綜合。因為宗教與地理之間存在辯證關係,無論從哪一方面單向入手研究都是不充分的,應該綜合加以考慮。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對宗教團體(或宗教社區)的研究熱潮,因為它是宗教與地理環境間作用的一種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