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木年

扎木年

扎木年歷史悠久,究其起源,眾說不一。有的認為:扎木年是古代由印度傳入西藏的一種多弦樂器演變而成的;有的根據藏文古代文獻《西藏王統紀》中,松贊干布賜宴時曾有藝人演奏樂器的記載,判斷扎木年是於唐代從內地傳入西藏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而為數較多的西藏學者也根據藏文古文獻認為:扎木年源於西藏本土,是藏族自己創造的鄉土樂器,約有六七百年的歷史。我國著名民族音樂學家、中央音樂學院田聯韜教授,他在《藏族傳統樂器》一文中說:“筒欽、扎木年、豎笛等應為藏族本身創造的樂器。”

概述


從遙遠的古代起,藏族的祖先古羌人便居住在青藏高原廣闊地區,從事游牧和狩獵。到了公元7世紀初,正值隋末唐初之時,“悉補野”部落的首領松贊干布將其他部族兼并后,統一了西藏地區,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邏娑(今拉薩)。在漫長而黑暗的舊社會,藏族人民身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深重壓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渴望見到光明。西藏和平解放並經過民主改革以後,百萬農奴才徹底翻身做主人,開始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相關記載


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據藏文《瑪科干布》一書記載,早在1300多年前的松贊干布時期,西藏就有了較完整的歌舞。唐代中原與藏族的交往不斷發展,當時藏漢兩個民族關係密切,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養宗室女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即藏王)松贊干布聯姻,為發展藏漢兩族人民友好關係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唐少帝唐隆元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又嫁與吐蕃贊普赤德祖贊。至今,在藏族民間還廣泛流傳著這兩位公主進藏的事故,藏戲里有文成公主進藏的劇目,在拉薩大昭寺前,還留存著公元821年建立的唐蕃會盟碑,這是標誌藏、漢友好關係的歷史見證。

傳說


藏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傳說:遠古時期,西藏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波浪有規律地此起彼伏,濤聲有節奏地傳向遠方,動人的韻律在天神耳邊縈繞,令他心花怒放、為之傾倒。有一天,從大海中走出來一位手持扎木年的妙音天女,她一邊彈著手中的扎木年,一邊盡情歌舞。妙音天女之父是天神,母親是大海,她又稱大海的女兒,不僅愛好詩詞文學,對音樂藝術也有較高造詣,藏族人民十分喜愛她,故此,扎木年也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組成


傳統的扎木年,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馬子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圖),在藏族民間這些部分還有其俗稱。多使用桑木、紅木核桃木、檀香木製作,以紅木製品為佳。琴體大小不一,常見者全長100厘米~110厘米。共鳴箱(藏族俗稱“池塘”下同)似切開的半葫蘆形,長27厘米左右,用整塊木料製作,上部較小,掏空內腔,表面呈棱形,下部挖出橢圓形腹腔,表面蒙以山羊皮、獐子皮或魚皮,面寬14厘米~16厘米。在琴皮上方的琴面上,開有一個彎月形出音孔 (“扎木年卡”,意為“扎木年的嘴”)。腹腔裡面的琴背與皮膜之間置有一個松木音柱,琴背表面刻有七條豎向凸條花紋或在同一位置粘以細木條,既外表美觀,演奏時又避免琴身滑動。琴頭(“當里”,意為“馬頭”)先向後、再朝前彎曲、呈半圓形,頂端一般無飾。也有的扎木年琴頭刻以龍頭雕飾,民間稱其為“龍頭琴”。弦槽通透,弦軸(“居布”,意為“擰緊”)六個分列兩側(左右各三),弦槽之下設山口。琴桿細長而中空,正面向下將桿身挖出空槽,桿壁厚度以1.5厘米為宜,其上再粘以紅木指板,表面不設品位。置木製橋空馬,張六條羊腸弦或絲弦。長期以來,扎木年一直保持著古樸的造型,有的琴身還是由上、下兩截木料鑲嵌粘接而成一整體,民間還風趣地稱上截為母、下截為父。琴體外表多保持木材本色,也有的漆為棕色或棕紅色,皮膜多保持原色或染成墨綠色。

規格


扎木年多分為四種規格,其尺寸和用途分別為:

低音扎木年

琴身全長126厘米,共鳴箱長48厘米,面寬20厘米。僅用於正式演出場合;

大扎木年

琴身全長111厘米,共鳴箱長27厘米,面寬16厘米。用於平時一般演奏;

中扎木年

琴身全長103厘米,共鳴箱長27厘米,面寬14厘米。也用於平時一般演奏;

小扎木年

琴身全長81厘米,共鳴箱長23厘米,面寬13厘米。專為兒童演奏使用。以前的扎木年,多由藏區工匠製作。本世紀60年代以後,內地的許多民族樂器廠家也開始製造扎木年,共鳴箱多採用蟒皮蒙面,琴背不刻豎向凸條花紋或粘以木條,演奏時琴身容易滑動。

演奏


演奏扎木年,可採取立姿或坐姿。奏者立姿演奏時,將繫於琴上的綢或布制彩色背帶挎在右肩上,使琴身斜掛於胸前,琴頭朝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彈弦發音,可邊彈邊舞。奏者坐姿演奏時,多席地而坐或坐在椅子上,將琴頭斜向左方,共鳴箱斜置於右腿上。左手扶持琴桿,常用食指與中指或食指與無名指按弦,拇指不能放在指板上,右手執牛角制撥片彈奏。大、中扎木年最為常用,六弦分為三組,相鄰兩弦為一組,同按四、五度關係定弦為:a、a、d1、d1、g、g。演奏中不換把位,只用第一把位。音域g—g1,一個八度。音色渾厚,發音響亮。常將旋律音移低或升高八度演奏。演奏技法除了有彈、挑、輪、按外,還有一種藏語稱為“鐵通”的常用技法,即先彈奏一音,接著按同一弦的上二度或上三度音,第二個音是利用第一音后的琴弦余振發出的。20世紀50年代以後,專業音樂工作者吸收內地的琵琶、三弦等演奏技法和運用換把技術,才豐富了扎木年的表現力。
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西藏等地的專業音樂工作者,在傳統扎木年的基礎上,為了擴大音域,曾對扎木年的設弦數量和定弦方法進行了多次改革試驗。其間出現過四弦四音、五弦四音、五弦五音和六弦六音等多種嘗試。西藏自治區藝術學校教師平措頓珠先生製作的改良扎木年,琴身全長115厘米,六弦、六音。第一弦最粗,依次漸細,第一至第四弦為尼龍弦,第五弦為尼龍纏鋼絲弦,第六弦最細,為鋼絲弦。六弦分別按四度定弦為:B、e、a、d1、g1、c2。平措頓珠先生還借鑒了三弦、琵琶等彈弦樂器的演奏方法,在扎木年上採用了換把演奏,一般可換三個把位,音域B—c3,達三個八度,並能轉調演奏。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最適於民族樂隊使用,滿足了演奏不同樂曲的需要。
西藏是個“歌舞的海洋”,人們一有工夫就唱就跳,不僅青壯年喜愛歌舞,就是老年人和兒童也都喜歌善舞。不論在拉薩的街頭、集會上,還是在收穫的季節或喜慶的日子,甚至在藏胞的家裡,都可以看到他們出色的歌唱和動人的舞蹈,有時是通宵達旦徹夜不散。藏族音樂有著優良的傳統,公元七八世紀時,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發展到較高的水平,唐朝派往吐蕃的使者曾在那裡聽到過燕樂大麴的演奏。《新唐書·吐蕃傳》中有:“樂奏秦王破陣樂,又奏涼州、胡渭、綠腰雜曲,百伎皆中國人。”藏族的民間音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大體可分為“魯”、“謝”兩類:“魯”是單獨的歌唱,曲調優美,詞句動人;“謝”是載歌載舞的形式。在拉薩、日喀則等地,流傳有囊瑪,在廣大城鎮、鄉村和牧場上,普遍流行著堆謝。此外,藏族的山歌、弦子舞鍋莊舞等,也都為全國各族人民所熟悉和喜愛。

囊瑪

(意為“內府樂”)是藏族古典歌舞藝術形式。最初流行於西藏上層社會,先是單獨的歌唱,演唱者站在人群之中,旁邊只有一支扎木年伴奏,達官貴人圍坐四周。後來囊瑪受到漢族古樂的影響,才逐步發展為歌舞,流行於拉薩、日喀則、江孜拉孜等地。囊瑪音樂結構工整,對比鮮明,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它分歌曲、舞曲兩部分,歌曲悠揚古樸,富於抒情性;舞曲熱情洋溢,節奏強烈。伴奏樂器也發展為橫笛、扎木年、揚琴鐵琴(藏二胡)、必旺(藏京胡)、根卡和串鈴等七種。新中國成立后,囊瑪的樂隊配置比較靈活自由,但扎木年仍是主要的伴奏樂器,有時還要使用兩支扎木年同時演奏。

堆謝

是在西藏廣泛流行的民間歌舞。堆是西藏西部的一個地方,謝是歌曲之意,通常為集體歌舞形式。舞時常以腳踏地面發出踢踏聲,所以漢族稱它為踢踏舞。以前堆地人民敬神或慶祝豐收時,就表演這種歌舞。後來由流浪藝人把它帶到拉薩、日喀則、江孜和拉孜等城市,並使它流行於西藏各地。過去的堆謝表演,多為流浪藝人自彈扎木年、自唱、自舞,或一家老少一起表演,舞蹈奔放熱烈。進入城市后,它多在貴族官員的家庭喜慶宴會上表演,失去了民間歌舞的本色。堆謝音樂有降謝和覺謝之分,前者較慢,以歌為主,悠揚抒情;後者急速,歌舞並重,氣氛熱烈。扎木年是堆謝的主要伴奏樂器,經常使用一支扎木年伴奏,有時也加入豎笛和牛角胡琴。嗣後,除扎木年外,還用揚琴、根卡、鐵琴、必旺、橫笛和串鈴組成的大樂隊伴奏。

拉依

藏族的山歌稱拉依,具有高原山歌高昂遼闊的獨特風格和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過去,藏族同胞用山歌來控訴土司、奴隸主的殘暴和表現人民敢於鬥爭的決心;今天,山歌唱出了草原日新月異的變化,歌頌著祖國的錦繡河山。

應用範圍


扎木年應用範圍廣泛,除用於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外,牧民還經常用來彈唱自娛,有些地方還用於宗教儀式活動。20世紀80年代以來,還出現了新穎別緻的女聲扎木年彈唱表演形式。改良的扎木年還可用於獨奏,所奏樂曲大多取材於歌舞音樂,較著名的樂曲有《阿媽勒火》、《達娃雄奴》和《耶幾長木》等。
1964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團趙鋒設計、北京民族樂器廠製作的低音扎木年研製成功。
這種扎木年,保持了傳統扎木年的民族風格,幾乎是原來琴形的放大,在共鳴箱中設置一層與皮膜平行的豎向桐木腹板,琴箱上部的棱形面板拱起,琴箱下部的圓形前口蒙以 蟒皮,腹板與蟒皮間支以音柱,變縛弦為軌道式琴馬,即把普通琴馬的兩腳分別壓在兩根上平下凹的木條上,木條則壓在蟒皮中間和皮圈上,並可上下左右移動,這種琴馬可減輕對皮膜的壓力,使其自由振動,也是這種改革樂器的靈魂所在。

低音扎木年


低音扎木年全長138.5厘米、共鳴箱厚29.5厘米、面板寬26.5厘米、皮膜直徑40.5厘米。琴頭正面嵌以白牡丹花骨飾,琴頸表面粘有按弦指板。演奏時採用坐姿,奏者將共鳴箱夾於兩膝間,既能彈撥演奏,又易拉各種弓法及和弦。發音均勻、純凈,高音明亮,低音渾厚、深沉。改革使這種古老的民間樂器獲得了新的生命,不僅顯著地豐富了藏族民族樂隊的低音聲部,同時也可成為民族特點濃郁、表現力強的獨奏樂器。
“鳥兒不能沒有翅膀,藏族人民不能沒有歌舞。”在西藏等藏族地區,每逢年節、喜慶、豐收或集會,藏族人民都愛用歡歌曼舞來抒發自己心中的喜悅之情。他們彈起扎木年,跳起歡快的踢踏舞,歌頌黨的好領導,讚美幸福的新生活。扎木年的琴聲、歌聲和人們的歡笑聲,匯成一首歡樂的交響曲。

現狀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扎木年兩件,其中一件通體桑木製成,全長108厘米。共鳴箱呈半葫蘆形,長30厘米,上半部蒙薄木板,中間開有彎月形出音孔,孔長11厘米,下半部蒙以羊皮,面寬18厘米。琴頭后彎呈圓弧形。弦槽兩側各置三軸,弦軸花梨木制,呈圓錐體,軸頂為圓球狀。琴頸細長,上粘花梨木指板,不設品位,中間的空槽與共鳴箱貫通。竹制橋空形琴馬。尾柱較短,上設銅製縛弦,張六條絲弦。此琴來自藏族民間,已被載入大型畫冊《中國樂器圖鑑》中。另一件扎木年又稱藏族五弦琴,琴身用一整塊核桃木製作,全長64厘米。共鳴箱呈扁圓形,是在整木下部挖鑿出腹腔,正面蒙以山羊皮,皮面四周由兩圈銅泡釘固定,琴箱長18.5厘米、面徑17厘米、厚4.2厘米。琴頭上部雕刻羚羊頭為飾,線條粗獷、造型逼真,琴頭下部開長方形通底弦槽,兩側設有五個弦軸(左二右三)。弦軸用紅木旋制而成,為提琴弦鈕式,軸長8厘米、柄寬2.6厘米。琴桿短而寬,前平后圓,桿長32厘米、上寬3.6厘米、下寬4.6厘米、桿厚3.4厘米,正面粘以紅木指板,板厚僅0.3厘米,不設品位。琴馬老竹制,呈四空橋式。張五條絲弦。發音清脆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