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是“詩仙”李白的晚年作品,詩中通過周先生的所見所聞,寫出了丹陽美景,又借周先生抒發感慨,願與其遊仙山瓊閣,借景抒情的手法使景與人相互依託,表達了作者對周先生人格的讚賞以及對自己人生的感慨。

創作背景


李白晚年作,很好的一首詩,想來是丹陽的湖水給了他靈感,韻律極其流暢,一氣呵成,必然是酒後而作。

【標題】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年代】


【體裁】


【內容】


周子橫山隱,開門臨城隅。連峰入戶牖,勝概凌方壺
時作白紵詞,放歌丹陽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當其得意時,心與天壤俱。閑雲隨舒捲,安識身有無。
抱石恥獻玉,沉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攜上清都。

作品簡析


李白《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是一首酬贈詩,當作於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寶六年)前後,當時李白常來往於當塗金陵宣城之間。作者似乎從丹陽的湖水得到了靈感,全詩韻律極其流暢,一氣呵成。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漢飛將軍李廣後裔,西涼武昭王李暠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
李白曾經在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離開宮中。天寶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后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游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后,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關嶺縣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帶漂泊,於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李白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活躍於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合稱“李杜”,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李謫仙”。
李白的作品想象豐富,浪漫奔放,意境獨特,才華洋溢,在詩歌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其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