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即英特爾戰略投資計劃,是英特爾推動計算與通信平台發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圍繞英特爾的戰略發展方向,對具有創新科技的公司進行小股投資,從而推動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

簡介


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
現任投資英特爾投資總裁蘇愛文
現任投資英特爾投資總裁蘇愛文
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即英特爾戰略投資計劃,是英特爾推動計算與通信平台發展 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圍繞英特爾的戰略發展方向,對具有創新科技的公司進行小股投資,從而推動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該事業部是 2004 年度美國最積極的 IT 公司投資者之一,在全球約 110 筆交易中共投入資金約 1.3 億美元,其中有 40% 的投資均用於美國以外的公司。該計劃開始於 20 世紀 90 年代早期,起初只涉及電腦和晶元相關技術領域,如今投資範圍已相當廣泛,主要面向計算、網路和無線通信等領域的硬體、軟體和服務公司進行投資。自 1991 年以來,英特爾投資部已經為 30 多個國家的 1,000 多家技術公司斥資 40 多億美元,已有 160 家投資組合公司被其它公司收購,還有 150 家公司在全球的多個證交所公開上市。現任投資英特爾投資總裁蘇愛文(Arvind Sodhani)

公司介紹


英特爾投資自 1998 年起在中國擴展其風險投資計劃,迄今已投資中國公司近 50 家,其中已有 11 家公司公開上市或被收購,投資總額超過其在亞洲投資的三分之一。英特爾投資對中國企業的投資最初僅集中在家用軟硬體和服務公司。隨著中國 IT 業突飛猛進的發展,英特爾投資在逐漸增加對出口技術公司的投資。英特爾投資在中國的投資主要集中於技術型公司,以促進本地先進技術的發展,補充英特爾創新產品和平台技術的生態系統環境,進一步建全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加速創新技術在全球範圍的應用。英特爾在中國的投資集中在蜂窩通訊、家用寬頻應用和本地集成電路設計室等領域,對本地數字家庭和數字企業技術公司的投資也在逐漸增加。

投資策略


策略全面提速

英特爾投資宣布將斥資6500萬美元,購入台灣存儲器封測廠力成科技(Powertech Technology)60%的股權,成為其迄今為止在亞洲規模最大的一筆投資;二十天未到,英特爾投資如法炮製,領投北京凌訊科技(legend Silicon)4000萬美元的融資。英特爾今後的投資行為一定要比其他公司的風險投資更具有開創性。英特爾投資軟體及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監莉莎·蘭伯特(Lisa Lambert)對《資本市場》如此表示。
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
公司的風險投資長期以來有一個不太好的趨勢,往往是追隨真正的風險投資公司進行投資,甘於步人後塵。自2005年以來,英特爾投資便開始著手一項更為積極而大膽的策略,打破了過去基本不投種子基金、數額通常為幾百萬美元的原則。投資步伐的驟密,相應的投資質量將如何保證,成為擺在英特爾投資面前的棘手問題。對被投資公司的長期發展有著深遠的承諾,英特爾公司以及英特爾投資將動用各方面的資源來支持他們發展,這也是英特爾投資與其他公司的風險投資最明顯的區別所在。
英特爾投資是怎樣具體支持被投資企業時,英特爾投資的經理人不但可以向企業提供行業發展信息,還幫他們建立團隊,提供技術上的支持。被投資企業可以在品牌建設和產品銷售上利用英特爾的網路和渠道。比如“英特爾投資技術日”,英特爾投資邀請和安排英特爾的客戶與被投資公司見面,花一天或半天的時間坐在同一個房間里,交流探討技術合作和產品推廣的可能性。另外一個例子是一年一度的“英特爾投資CEO高峰論壇”。另外一個例子是一年一度的“英特爾投資CEO高峰論壇”。這個論壇已舉辦了七次,其中兩次在亞洲——中國北京和印度孟買。400家全球著名企業和被投資企業的CEO,政府、科研、商界和金融業的代表,一起展望業界發展趨勢,探討技術創新盈利模式以及合作機遇等。
英特爾投資推出了其全新的IP接入計劃(IP Access Program),該計劃只適用於其投資組合公司,他們可以以一個經濟的方法輕鬆獲取特定的英特爾專利許可,並接觸到潛在的客戶,而這些潛在的客戶恰恰就是英特爾生意上的夥伴。

籌劃中國市場

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
海外VC的大量搶灘,使得中國本已熱鬧的VC市場愈發轟烈,相互間的精彩對決不斷上演,置身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英特爾投資自然不可避免。首先,會充分利用英特爾投資的品牌優勢。其次,就是在中國投資的歷史。很多從外面進來的基金,對中國的情況不是太理解,基本上採用的都是從其他的基金挖過來的人才去做這個事情,許多人是我們以前面對的朋友,是同一批的投資經理,大家已經有合作的歷史,也有合作的關係。所以,是不是國外的基金,對我們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大家還是照舊競投,並沒有對我們的投資帶來太大的影響。
對於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很多的基金競爭之後,那個價錢可能有一些增長,但是並沒有盲目地追求,一定要把一個項目做成,反而忽略了對於它基本的因素。如果基本的因素對這個項目是不利的,我們寧可放棄不投。另外就是合理的回報,包括財務和策略上的回報,這樣才會有投資的可能。當前中國A股市場正不斷完善,境內上市或將成為VC退出的新選擇,而外資尋求與本土創投機構合作設立人民幣基金也將成為趨勢。對於是否將選擇在境內上市退出

戰略投資退出

和大多數風險投資公司有所不同,英特爾投資的建立和運作,很大程度上意在支持英特爾的戰略發展。英特爾投資成立於1991年,至今已花費60多億美元對40多個國家的1000多家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其中約160家被收購,另外150多家公開上市。
戰略的退出與財務的退出是否存在著絕對必然的關係,一般公司需要發展才需要資金,公司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當這個資金不需要的話,財務的退出與公司戰略性的合作基本上是分開的。對於很多的公司,英特爾投資即使退出了,也還是跟他們保持非常密切的戰略合作關係,財務上的退出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財務的考量,只要這個退出不影響彼此戰略上的合作就可以。
英特爾投資的業務涵蓋無線通訊、網際網路和寬頻基礎設施、半導體、軟體和服務等領域
1998年開始在中國投資
有一支專業投資經理人團隊,辦事處設在北京、上海和香港
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投資超過60家公司
2005年6月13日,設立總額2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
近20家公司從“中國技術基金”中獲得投資
英特爾投資的公司中有的已經上市或被收購,其中包括:香港電訊盈科(PCCW Hong Kong)、電信軟體供應商亞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siaInfo Holdings Inc.)、專註遠程教育解決方案服務的雙威通訊(Chinacast Communications Holding Ltd.)、網際網路門戶網站搜狐 從事手持設備設計的德信無線(Techfaith Holdings Ltd.)、電信設備製造商UT斯達康公司(UT Starcom Inc.)、IC設計公司珠海炬力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Actions Semiconductor)等

投資平衡


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的戰略屬性,使得其遙遙領先於絕大多數身為純粹財務投資者的獨立創投進入中國市場。
從1998年投資搜狐開始算起,英特爾投資在中國市場上已經耕耘了10年。即便在所謂的網路低潮時期,英特爾投資的步伐也沒有停止過。英特爾投資在中國相繼投資了電訊盈科PCCW)、亞信、雙威通訊、德信無線、UT斯達康、珠海炬力等60多家公司。
英特爾自身和創業投資之間的關係則可以追溯到40年前,當時的Santa Clara Valley 由於Silicon Valley還沒有誕生而默默無聞。

內部需要

1968年,離開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Robert NoyceGordon Moore開創了自己的新事業—NM電子(英特爾的前身)。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的行動得到了著名創業投資家Arthur Rock一萬美元投資的支持,並且Arthur Rock當年還幫助募集了250萬美元。Arthur Rock本人則被任命為英特爾的主席。
20年後,已經在半導體領域確立了領導地位的英特爾發現,自己的成功越來越依賴於產業鏈上那些小企業的發展。但是由於受到技術、資金等資源條件的制約,很多小企業的狀態往往不能滿足英特爾快速穩健發展的需要,英特爾意識到,“必須出手相助”。
1991年,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應運而生。在最初的幾年時間裡,英特爾投資部只是對那些和英特爾自身業務有著直接密切關係的少數企業進行了有限的投資。
但是到了1995年伴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英特爾投資涉足的領域有了極大的延伸。各類軟體、硬體提供商、電信運營商系統集成服務提供商甚至基於網際網路的各種新興服務提供商都已經開始進入英特爾投資部的視野。
英特爾投資部的活躍程度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和擴張而開始顯著上升。作為底層技術和產品服務提供商,英特爾的成就有賴於整個網際網路生態系統的繁榮和發展。雖然英特爾是一家非常偉大的公司,但是僅憑一家之力顯然不足以構成網際網路的繁榮景象。1983年在中國香港加入英特爾公司,先後在上海和香港等地出任過英特爾的多個管理職務。2000年2月,張仲加入英特爾投資部,負責管理英特爾在亞太地區的投資業務。在英特爾投資部,像張仲這樣的“內部人”佔了絕大比例。
英特爾選擇任用張仲這樣的“內部人”直接負責投資業務而不是採取投資其他基金的間接模式原因在於,英特爾期望能夠跟網際網路上的眾多優秀企業分子建立直接的聯繫。

海外投資

2006年,英特爾投資在總計163個交易(其中包括91個新項目)中的投資總額達10.7億美元。繼2005年之後,2006年英特爾投資部海外投資的比重再次佔到了60%。
這一比重遠遠高於美國獨立合夥制創投機構海外投資的平均水平。英特爾投資在2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辦事處,網路遍布全球主要城市。英特爾投資中國辦事處分佈在香港、上海和北京等3個城市。
事實上,儘管問世的時間比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KPCB等國際頂級VC晚了將近20年,但是包括英特爾投資在內的企業創業投資(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簡稱:CVC)在創業資本全球化過程當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急先鋒作用。原因很簡單,CVC們需要配合其母公司的全球擴張行動。
例如伴隨網際網路在全球範圍內的迅速擴張,英特爾投資早在1997年就進入了歐洲市場。1年後的1998年,英特爾投資擴展到亞太地區;同年,英特爾投資在中國完成了第一筆戰略投資項目—搜狐。
搜狐之後,英特爾投資在中國第一波網際網路高潮期間又陸續投資了亞信、盈科動力等十多家公司。2000年,時任英特爾投資總裁的Leslie Vadasz表示,網際網路是全球性的,中國將成為未來網際網路發展最快的兩三個市場之一。即便在隨後到來的所謂網際網路寒冬季節,英特爾投資抓住中國市場機會的衝動也沒有消退過。
2005年6月13日,總額為2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成立,英特爾投資由此成為最早專門設立中國基金的國際創投機構之一。到目前為止,英特爾投資已經向亞太地區的160多家公司提供過資本支持,其中近20家公司從“中國技術基金”中獲得過投資。

生態系統

儘管英特爾投資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大量擴張行動,但是跟絕大多數CVC一樣,英特爾投資的行動都是圍繞母公司的戰略展開的。英特爾投資的重點對象是,全球範圍內那些有助於開發行業標準解決方案、推動全球網際網路成長、促進新型使用模式以及提升計算和通信平台技術水平的現有及新興技術公司。
按照具體目的的不同,英特爾投資將其投資對象劃分成4個領域:生態系統、市場開發、彌合技術鴻溝、尖端技術。由於英特爾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戰略重點,自喻為“創新激情和商業頭腦”結合體的英特爾投資關注的領域也隨之改變。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英特爾投資的策略是扶植那些能夠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填補英特爾產品線空白的公司,“投資的數量也很有限”。但是隨著計算和通訊領域的拓展和融合,英特爾投資的策略很快發生了變化。過去10年中,隨著英特爾視野變得更加開闊,英特爾投資跟著進入新興技術和市場領域,“生態系統”範疇的企業逐漸成為英特爾投資的重點。
英特爾投資軟體及解決方案雖然這些技術公司與英特爾當前業務的關係不大,但是未來3年至5年內可能會派上用場。“這實際上就是向下一代技術投資的基金。在投資這一類型企業的時候,我們並沒有一個特別準確的戰略目標,也沒有說在一定時期內必須完成多少金額的投資。”
英特爾投資都會開始跟英特爾其他業務部門溝通以確定來年英特爾投資關注的重點。莉莎·蘭伯特還以自己所在的軟體和解決方案事業部(SSG)為例說明,英特爾是如何確定內部研發等業務和外部投資之間的界限的。SSG每年都會確立自身優先發展的領域,在做投資計劃的時候,會比照SSG的戰略來確定一個合適的投資範圍。2007年,SSG優先的領域是虛擬化技術、圖像業務、開放源代碼技術;相應的,英特爾投資在軟體和解決方案領域的活動也將圍繞上述幾個方面展開。有時候投資協議會清楚地列出英特爾和被投資公司相互為對方實現戰略價值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英特爾投資東軟的時候,就是由其他部門同時跟東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
在英特爾投資內部的評價體系當中,戰略性指標和財務性指標的重要性是50%:50%。英特爾投資的目標是既支持英特爾長遠發展戰略,又能從投資中獲得豐厚的商業回報。並且,英特爾投資堅信這樣的戰略性指標和財務性指標是可以同時實現的。如果一家公司能夠成功實現推動計算和通信平台發展的戰略目標,那麼它也很可能取得可觀的商業回報。相反,如果一家公司不能擴展其技術和市場,那麼它也無法幫助英特爾實現整體戰略目標。正是由於戰略性指標的存在,就有可能出現財務性指標被扭曲的情況。典型的比如2000年及之前的網際網路高潮期間,企業創業投資者們被其他投資者經常提到的一個詬病就是,在戰略價值的誘惑下,創業企業的估值往往被抬升到了不合理的高位水平。在某些人看來,這種現象是導致隨後的網際網路泡沫的一個重要原因。
即便在網路泡沫破滅后,企業創業投資者們也沒能完全擺脫“出手大方”的嫌疑。剛剛完成第二輪融資的51 就是一個例證。第二輪融資時,51 拿到的第一個Termsheet(框架協議)是曾經投資了Myspace(51 給自己列出的標桿)的紅點投資給出的,但是51 最終選擇了英特爾投資做領投。51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龐升東在解釋自己為何做出這種選擇時曾表示,“作為後來者的英特爾投資出價確實要比先前紅點投資給出的價格高。”
英特爾投資--能量的單向流動
特爾投資並不需要為英特爾及其業務單元提供的戰略資源直接支付現金,但是期望其投資組合公司能夠給英特爾帶來所謂的戰略價值。事實上,跟獨立的合夥制創投機構不同的是,戰略價值才是英特爾投資等企業創業投資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但是投資組合公司或者英特爾自身的業務方向調整都有可能使得英特爾沒法實現事先預定的戰略目標。英特爾投資把出現這種狀況的投資組合公司稱為戰略孤兒(Strategic Orphan)。這種情況在英特爾投資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而且還不少。
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在英國曾經投資過一家名為CSR的藍牙技術公司,但是後來由於英特爾自身的興趣由藍牙轉移到了Wi-Fi,CSR因此變成了英特爾的“孤兒”。英特爾在中國香港投資的盈科動力(PCCW)則是由於其預計的通過衛星向中國內地傳輸內容的計劃沒有變成現實,而不得不轉型為一家面向中國香港本地市場的電信運營商,於是英特爾在PCCW身上預期的戰略價值最終也沒能實現。儘管企業業務方向偏離了最初預計的軌道,但他們依然是我們的投資組合公司。英特爾投資會繼續通過CEO論壇、高峰會、技術日等方式為這些“孤兒”們提供幫助。英特爾投資沒有迴避的一個事實是,很多優秀的公司都是在根據客觀環境改變了其最初向投資人陳述的商業方向後才變得偉大起來的。在不能繼續為英特爾提供戰略價值的情況下,如果能夠提供不錯的財務回報對英特爾來說也不是件壞事。以CSR為例,其在藍牙市場上的佔有率超過了50%,並且是一家成功的上市公司。作為英特爾內設的投資部門,英特爾投資惟一的資金提供方就是英特爾自己。“英特爾龐大的現金儲備為英特爾投資提供了無限想象的可能。”
截至2006年12月31日,英特爾投資已經累計向40多個國家的1000多家公司投入了60多億美元。期間,英特爾投資組合中約155家公司在全球多個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大約180家投資組合公司被其他公司收購。過去10年中,英特爾投資已經為英特爾公司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現金收益。

長遠規劃


英特爾投資的使命就是支持英特爾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自1998年以來,已經在中國和中國香港的9個城市投資超過70家公司。英特爾投資希望憑藉此新基金,進一步提升中國本土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從而推動中國本土高科技公司的成長,並增強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2008年對英特爾中國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之際,英特爾也迎來了自己40歲生日,英特爾與中國IT產業在過去20多年的共同發展,代表著英特爾與中國的“芯”心相印。展望未來,將一如既往地堅持植根中國的戰略,支持和推動中國IT產業的發展,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行業生態環境。總值5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 II”的設立再次印證了英特爾對中國的長遠投資和承諾。
對於英特爾投資在中國10年的發展歷程以及對英特爾在中國市場的幫助,英特爾中國公司與英特爾投資在戰略的方向是一致的,他們會關注市場機會,會有很好的溝通,雙方會探討在未來的某些領域是否值得去投資,然後是分享投資之後帶來的技術成功以及產業鏈方面獲得的支持。英特爾投資投資的公司,戰略方向會與英特爾的戰略方向很吻合,因此英特爾會與英特爾投資以及這些被投資的公司一起探討產業化的問題。既然英特爾看準了某個公司的發展方向,投資后就回全力扶持它走向成功。
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的凌訊科技推出了PC和筆記本電腦上用的高清配件,使得廣大PC用戶也可以享受到高清帶來的視聽感受,這無疑將加速PC產業的發展腳步
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已向28家公司注資,是進一步推進扶植本土科技創新承諾的時候了。英特爾投資希望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加快投資步伐。作為全球領先的技術投資機構,英特爾投資將一如既往,在高科技領域開展全方位投資。英特爾所具備的獨特企業背景優勢和創造價值的能力,將加速被投資的公司的發展。

相關公司


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總共投資額為2億美元,於2005年6月成立,旨在扶植中國企業的科技與產品 創新。從該基金獲得投資的中國技術公司包括:東軟集團、浙江中控、A8音樂集團、藍汛通信、芯邦微電子、迪岸傳媒(上海信語通),海輝軟體、金山軟體(企業庫 論壇)、凌訊科技、瀾起科技和掌中彩信息科技等。其中成功上市的企業包括:珠海炬力、金山軟體和東軟集團等。

最新10筆投資


英特爾新宣布投資的10家公司高管
英特爾新宣布投資的10家公司高管
2012年10月3日,英特爾執行副總裁兼英特爾投資總裁蘇愛文(Arvind Sodhani) 今日在第13屆英特爾投資峰會上宣布了10筆新交易,投資總額4000萬美元。其中包括了矽谷雲存儲服務創業公司Box以及兩家中國公司渡維科技與悠悠村
英特爾投資是英特爾旗下的全球投資與收購兼并機構,對全球範圍內的科技公司與初創公司進行資本投資,投資領域包括企業級、移動、醫療、消費網際網路、數字媒體、半導體以及清潔能源。每年英特爾投資都會組織公司高層、被投公司、合作夥伴、贊助商及媒體召開峰會,提供機會讓被投資公司獲得更多增長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