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顆粒
解表劑
小青龍顆粒,中成藥名。為解表劑,具有解表化飲,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風寒水飲,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稀。
● 通用名:小青龍顆粒
● 英文名:Xiaoqinglong Keli
● 非處方甲類
● 小青龍顆粒為淺棕色至棕色的顆粒;氣微香,味甜、微辛。
● 解表化飲、止咳平喘。
● 可緩解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稀白等癥狀。
● 小青龍顆粒為非處方藥物(甲類),可以在藥店由執業藥師或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最好在醫院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藥。
● 對藥物成分過敏者禁用。
● 凡陰虛血虛嚴重者均不宜用。
● 有熱證表現者不宜使用。
●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用。
● 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 過敏體質者慎用。
● 小兒、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年老體虛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 顆粒劑,每袋裝6克(無糖型),或13克(含糖型)。
方中麻黃味甘辛溫,為發散之主葯,表不解,應發散之,故以麻黃為君;桂枝味辛熱,甘草味甘平,辛甘化陽,助麻黃以發表散寒,所以為臣;芍藥味酸性微寒,五味子味酸性溫,兩者所以為佐者,寒飲傷脾,咳逆而喘,則肺氣逆,故用芍藥、五味子為佐,以斂肺止咳平喘;乾薑、細辛味辛性熱,半夏味辛性溫,三者所以為使者,水飲內停,津液不行,故用此以散寒飲逆氣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諸證均解。
● 服用時間:最好在飯後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的不良反應。
● 服用方法:按照說明書,口服。
● 服用劑量:一次6克(無糖型)或一次13克(含糖型),一日3次。
● 如有醫囑,請按醫生要求的劑量服用。
● 偶有消化道癥狀(胃部不適、噯氣、腹瀉等)或為皮膚瘙癢(停葯后迅速消失)。
● 其他不良反應目前不清楚。
尚不明確。
● 服藥期間應該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食物,以防影響藥物吸收,降低藥效。
● 目前尚不清楚哪些藥物會與小青龍顆粒發生相互作用,如果同時服用其他藥物,請務必諮詢醫生,以防藥物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
● 服用小青龍顆粒三天癥狀無緩解,或出現其他癥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 使用中成藥時,首先需要請中醫進行辨證,做到合理應用。
● 不要自行根據癥狀盲目加量、減量使用,也不可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長期使用。
● 發生不良反應時請停葯,並及時去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調換藥物。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不要聽信廣告宣傳使用中成藥。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藥物應放置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 密封保存。
● 如果希望了解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