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仁安

沈仁安

沈仁安,男,江蘇人,現任北京大學教授。

著作作品


日本起源考》,北京:崑崙出版社,2004年
《中國から見た日本の古代》,日本京都:ミネルヴア書房,2003年
《日本史研究序說》,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日本學》第9—10輯(主編),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日本學》第1—8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1997年
《中日民俗的異同和交流》(賈蕙萱、沈仁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日本史辭典》(副主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
《倭國と東ァジァ》,東京:六興出版社,1990年

譯著作品


《克制自我的生活態度》,[日]岡本常男著,沈仁安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日本的修史與史學》,[日]坂本太郎著,沈仁安、林鐵森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日本歷史辭典》,[日]竹內理三等編,沈仁安、馬斌等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論文作品


結緣“日本歷史”40載,《歷史系54級北大人》第6期,2003年12月
評“倭人非日本人論”,《北大史學》9,北京大學歷史系,2003年
島原天草起義試論,《日本學》第11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日本教科書問題,cctv:《中國報道》2001年3月16日
無視亞洲小泉首相,日本:《赤旗報》2001年8月18日
改善中日關係不要寄託小泉,《京華時報》2001年8月14日
《日本學》編輯點滴思考——在1998年第4次日本研究期刊會議上的發言,《日本學》第10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德川幕府初期的對外關係與鎖國(下),《日本學》第9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武士階級形成背景試論,《日本學刊》,1999年第4期
《舟山海洋龍文化》序,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
德川時代後期的民眾運動,《北大史學》5,北京大學歷史系,1998年
百姓一揆試論,《北京大學學報·日本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特輯》,1998年
“倭”、“倭人”辨析,《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世界史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4、5世紀日朝關係的若干問題,《韓國學論文集》7,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
4、5世紀における日朝關係——任那日本府をめぐつて,《環日本海論叢》13,新潟大學環日本海研究會,1998年
德川家康對外政策述論,《日本研究論集》(2),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7年
德川幕府初期的對外關係與鎖國(上),《日本學》第8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德川時代三大改革比較研究,《日本學刊》,1996年第6期
日本學編輯隨感,《日本學》第7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武士階級形成史論,《日本學》第7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試論幕藩體制的特點,《日本學》第6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北京大學日本研究年報《日本學》,《中國的日本研究雜誌歷史回顧與展望》,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5年
近年來中國的日本古代史研究動態,《日本學》第5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從前期古墳看大和國的形成,《日本學》第4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改新之詔”系原詔論,《環日本海研究與東北亞研究》(日本),1995年
唐日關係的若干問題,《走向國際化的日本——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唐日關係的若干問題,《日本研究》,1994年第3期
4、5世紀にぉける日朝關係——任那日本府をめぐつて,在大阪女子大學的講演,1994年
唐朝の鴻臚寺,《九州歷史大學講座》第3卷第12號,1993年
倭王武上表文考,《東アジアの古代をどう考ぇるか》——第l回東アジア歷史國際シンポジウム,飛鳥評論社,1993年
中國史籍の倭、倭人につぃて,第2回東アジア歷史國際シンポジウム,1993年
邪馬台國につぃて,《國史學》第149期,1993年
早期日朝關係初探,《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紀念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一本別開生面的“日本人論”著作,《世界史研究動態》,1992年第3期
當代日本人——傳統與變革》前言,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
難升米と黃幢,新版《古代の日本》月報5,東京:角川書店,1992年
最近の中國における日本古代史研究の動向,《明治大學學術國際交流參考資料集》第171號,1991年
《東亞中的日本歷史》書評綜述(署名“安文”),《日本學》第3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苗族文化與日本文化間尋求共同點(署名“舒文”),《日本學》第3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五世紀日朝關係的若干問題,《日本學》第3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關於日本前方后圓墳的起源問題,《燕園史學》第7期,1991年
部落解放運動,《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歷史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年
日本農民運動,《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歷史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年
日本史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歷史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年
倭五王遣使除授考,《日本研究》,1990午第4期;
魏國與邪馬台國使節往來考,《世界歷史》,1990年第3期;
試論倭國統一的主體,《日本學》第2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鴻臚館遺跡重見天日,《日本學》第1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改新之詔”系原詔論,《日本學》第1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略論倭國大王政權的性質,《現代日本經濟》,1988年第5期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的誘降策略及其失敗原因(魏陽、沈仁安)《世界歷史》,1988年第6期
試論邪馬台國的性質,《日本問題》,1988年第2期
九州勢力東遷說與王朝交替說,《世界史研究動態》,1987年第2期
倭國王武上表文考,《世界歷史》,1987年第6期
漢書》、《後漢書》倭人記事考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
關於彌生文化的若干問題,《日本問題》,1987年第3期
“倭”、“倭人”辨析,《歷史研究》,1987年第2期
明治維新新論,《外國問題研究》,1986年第3期
一部簡明而富有特色的日本近代史,《世界史研究動態》,1985年第12期
亞非國家反封建鬥爭風暴的興起和日本明治維新(世界通史講座第十五講)(沈仁安、何芳川),《自修大學》,1985年第11期
開展日本史學史研究的幾點意見,《史學史研究》,1985年第2期
日本史學(沈仁安、宋成有),《當代國外社會科學手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年
大化前代史史料述評(沈仁安、林鐵森),《世界史研究》,1984年第1期、《日本研究》,1985年第2、3期
中國對日本倒幕維新運動的影響(沈仁安、宋成有),《中國與亞非國家關係史論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日本的“倒幕”運動和明治維新,《簡明世界通史》下冊(第一章第四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經濟低速發展時期的日本農政,《現代日本經濟》,1983年第6期
日本史學新流派析(沈仁安、宋成有),《歷史研究》,1983年第1期
近代日本的史學和史觀(沈仁安、宋成有),《日本史論文集》,北京:三聯書店,1982年;《國外史學動態》,1982年第12期
日本史學流派的現狀與趨勢(沈仁安、宋成有),《中國日本史學會通訊》,1982年第1期、《國外史學動態》,1983年第14期
明治維新前後中國對日本之影響(宋成有、沈仁安),《日本史研究》,1982年第1期
日本,《簡明世界通史》上冊(第四章第二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明治維新與日本近代史學(宋成有、沈仁安),《明治維新的再探討》(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日本近代史分期問題(沈仁安、李玉),《日本史通訊》,1981年第1期
(沙皇俄國)勾結日本帝國主義再度爭霸遠東,《沙皇俄國侵略擴張史》(第二十四章第四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日本進步史學的發展和變化(沈仁安、李玉),《世界史研究動態》,1980年第7期
二十年來日本歷史學發展變化概述(沈仁安、李玉),《國外史學動態》,1979年第8期
中國革命與遠東國際關係,《簡明世界史》(現代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79年

譯文作品


日本大化前代史研究概況,《國外史學動態》,1979年第6期
日本文化論種種,《國外史學動態》,1979年第9期
亞細亞生產方式,《國外史學動態》,1980年第9期;《國外社會科學動態》,1981年第2期
數量方法與美國歷史學(宋成有、沈仁安譯),《國外史學動態》,1983年第14期、《國外社會科學動態》,1983年第8期
新的社會科學方法及其特徵,《國外社會科學動態》,1984年第1期
現代歷史學與數量方法(宋成有、沈仁安譯),《國外社會科學動態》,1984年第8期
歷史學的思索,《史學理淪》,1988年第4期
東亞形勢與日本,《日本學》第1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藤原京平城京的異國人(署名“舒文”),《日本學》第5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從倭京到藤原京(署名“安文”),《日本學》第5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日本古代王權的婚姻特質(署名“舒文”),《日本學》第5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雅樂“新靺鞨”與渤海國(署名“安文”),《日本學》第5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近世史史料學與方法論,《日本學》第6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日本建國史新論,《日本學》第7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印度人土耳其人的日本觀,《日本學》第8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江戶到東京——町人文化與庶民文化,《日本學》第9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法隆寺的建築尺度(署名“安文”),《日本學》第11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天皇制新論(署名“安文”),《日本學》第11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