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污染

污水等有害物進入河流的現象

河流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河流環境,造成損害河流生物資源,損壞河水和河流環境質量,危害人類健康等有害的影響,也是水體污染的一種。其污染程度隨時間變化,而且擴散快,污染影響大。

定義


河流污染指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農田排水以及其他有害物質直接或間接進入河流,超過河流的自凈能力,引起水質惡化和生物群落變化的現象。河流的稀釋自凈能力強,利於污染物擴散、降解,但由於目前世界上許多大工業區和城市都建立在濱河地區,大量排放廢水入河,致使大多數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主要特點


● ● 污染程度隨徑流量而變化。在排污量相同的情況下,河流徑流量愈大,污染程度愈低;徑流量的季節性變化,帶來污染程度的時間上的差異。
● ● 污染物擴散快。河流的流動性,使污染的影響範圍不限於污染髮生區,上游遭受污染會很快影響到下游,甚至一段河流的污染,可以波及整個河道的生態環境(考慮到魚的洄遊等)。
● ● 污染危害大。河水是主要的飲用水源,污染物通過飲水可直接毒害人體,也可通過食物鏈和灌溉農田間接危及人身健康。

相關標準


河流污染類型

河流污染類型確定的標準主要是參考我國《水功能區劃分標準》(GB/T50594—2010)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依據《水功能區劃分標準》(GB/T50594—2010)及該河流規定的水質目標,結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關於不同級別水質標準(Ⅰ~Ⅴ類水體)具體水質參數規定,與河流水質監測資料對比,可以進行水質達標或超標狀況的評價。分析水質現狀與水功能達標的差距,結合污染超標倍數、超標指標治理需求,以耗氧污染、富營養化和重金屬污染中度及以上污染程度的河長進行排序,將污染河長最長的污染類型界定為河流的主要污染類型。

河流污染程度

按照污染物的主要類型,可以將河流水污染分為耗氧污染、富營養化和重金屬污染三種污染類型,按照各污染指數計算方法將不同類型的污染劃分為5個不同等級(無或低、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

我國現狀


我國河流污染以有機污染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揮發酚等;湖泊以富營養化為特徵,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重金屬。這些因素構成了水環境問題影響範圍廣,危害嚴重,治理難度大等特徵。
中國環境狀況公報,2003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水系407個重點監測斷面中61.9%以上的斷面水質為Ⅳ~Ⅴ類和劣Ⅴ類。2004年的狀況略有改善,412個重點監測斷面中有近58.2%斷面水質為Ⅳ~Ⅴ類和劣Ⅴ類。
2016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的1617個國考斷面中,Ⅰ類34個,佔2.1%;Ⅱ類676個,佔41.8%;Ⅲ類441個,佔27.3%;Ⅳ類217個,佔13.4%;Ⅴ類102個,佔6.3%;劣Ⅴ類147個,佔9.1%。與2015年相比,Ⅰ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0.2個百分點,Ⅱ類上升5.5個百分點,Ⅲ類下降3.5個百分點,Ⅳ類下降1.9個百分點,Ⅴ類上升0.5個百分點,劣Ⅴ類下降0.8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斷面超標率分別為17.6%、15.1%和14.2%。

污染治理


治理河流污染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目前國內外在使用的或已經過試驗驗證的污染河流治理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物理法

● ● 截污分流。截污是治理城市河流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過建設雨、污水管網,將原本直接排入城市河流的污水收集至城市污水處理廠或者人工濕地,經處理達標后再排放,從而削減了排入河流的污染物總量。截污分流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問題,但實施難度較大,涉及到水利、市政、道路等多個部門,因此一般需要通過行政手段輔助。
● ● 引水沖污。引水沖污實際上是通過清潔江河水置換河道的污染河水,將原污染河道中的污染物稀釋或帶入下游,從而降低河道的污染負荷,提高河水的自凈能力。但引水沖污只能稀釋或轉移污染物,不能從根本上降低污染物總量,在當地水源不足時,需要外購清凈水,成本較高。
● ● 底泥疏浚。底泥是河流污染的內源因素之一,底泥中的有機物在細菌作用下發生分解,會降低水中的溶解氧濃度,同時產生硫化氫磷化氫惡臭氣體,使河水變黑變臭。底泥疏浚是通過底泥的疏挖減少底泥中污染物向水體的釋放,能永久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有效減少內源污染,對改善河流水質有較好的作用,但該法工程量大,而且淤泥清除力度過大,會將大量的底棲生物、水生植物同時帶出水體,破壞原有的生物鏈系統。而且疏浚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淤泥,如處理不善,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 ● 曝氣復氧。曝氣復氧技術主要用於應對河道的突發污染,即在適當的位置針對河水進行人工復氧,提高水體的溶解氧水平,恢復水體中好氧生物的活力,使水體自凈能力增強,從而改善河流的水質狀況。曝氣復氧法操作簡單,有利於污泥絮凝和水質混合,但該過程無法遷出、轉移、輸出污染物的分解產物,可能導致河水中有機污染物濃度的反彈

化學法

● ● 化學除藻。化學除藻是通過投加化學藥品破壞水體中的膠原體,從而達到除藻的目的,根據添加劑的不同可分為除藻劑除藻、混凝沉澱劑除藻、化學氧化劑除藻。化學除藻的工藝簡單,除藻速度快,可操作性強,但添加劑的使用量對除藻效果影響較大,如控制不當,會導致嚴重的二次污染。
● ● 重金屬的化學固定。河流底泥中的重金屬在一定條件下會以離子態或某種結合態進入水體,但通過加入鹼性物質,調高河水的pH值,重金屬會形成硅酸鹽碳酸鹽、氫氧化物等難溶性沉澱物,固定在底泥中。該法見效快,操作簡單,可有效抑制重金屬以溶解態進入水體,但施用量不應太多,否則會對水生生態系統產生不良的影響。

生物法

● ● 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主要依據天然河床、人工填充濾料等載體上附著的生物膜,在人工輔助曝氣或者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條件下,通過吸附、降解及過濾作用去除河水中的污染物。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有機負荷高、載體比表面積大、處理效率高等特點。
● ● 生態修復。河流生態修復是指利用生態系統原理,採取各種方法修復受損的水體生態系統,恢復河流中生態群體及結構,使河流生態系統具有合理的組織結構和良好的運轉功能,在長期或突發的擾動下能保持穩定。一般通過岸線工程和水體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修復來實現。該技術可以提高河水的自凈能力,同時對污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COD、總氮和總磷有著良好的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