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原林業部調查規劃設計院)是國家林業局直屬的集林業資源監測、林業信息化建設、林業規劃設計於一體的公益型事業單位,成立於1954年。國家林業局信息中心、中國防治荒漠化監測中心、國家林業局濕地資源監測中心、國家林業局GEF濕地項目辦公室、國家林業局陸生野生動物與野生植物監測中心、國家林業局東北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和環境管理重點開放性實驗室等業務機構也設在本院。

基本情況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院具有甲A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格證書,國家林業甲級工程設計、工程諮詢資格證書,甲級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證書,風景園林乙級工程設計、工程諮詢和農業乙級工程諮詢資格證書,甲級測繪資格證書和對外業務經營權。我院是中國工程諮詢協會及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同時也是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協會、北京市勘察設計協會會員單位。主要承擔國家林業局和國家有關部門下達的林業生產諮詢評估、科研、開發任務,為國家林業建設與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同時,接受社會和林業行業部門的委託,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與服務。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國家林業局信息中心的前身是成立於1991年的林業部信息中心,與院合一,1999年改為現名。主要承擔國家林業局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業務工作,國家林業局計算機區域網路、全國林業系統主幹網及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運行、維護和服務,林業行業信息化建設規劃、技術指導等任務。
北京林業工程諮詢公司是我院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開拓工程設計、諮詢業務,於1986年成立的獨資企業。公司依託院人才、技術、信息、設備等資源優勢,面向市場,由院統一管理、統一組織開展業務經營。公司是我院服務社會,開展各類工程設計、諮詢業務的窗口。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與建設,逐步形成了一支專業門類齊全,文化素質較高,具有新技術開發能力的技術隊伍。現有職工300餘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270人,有博士17人,碩士63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2人,高級工程師93人,工程師71人。註冊諮詢工程師監理工程師33人。並擁有先進的計算機系統、遙感圖像處理、繪圖等設備,是中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綜合技術實力最強的單位之一。
我們秉承“求實開拓、鞏固提高、精兵高能、優質高效”的宗旨,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竭誠與國內外同行加強科技交流與合作,為全球林業發展與改善生態環境、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業務範圍


一、資源監測、調查業務方面
(一)、在有關業務司局指導下,承擔全國森林資源監測(含天然林資源、生態林資源的監測)、荒漠化監測、濕地資源監測、野生動植物資源監測、森林火災監測、生態工程及森林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包括:
1、組織編製各項監測工作規劃、技術發展規劃和監測年度工作計劃,報國家林業局審批后,組織實施。
2、組織制訂技術方案、技術標準、規定,並負責組織技術培訓。
3、承擔監測任務,負責進度和質量檢查、成果驗收。
4、負責全國監測數據的統計、匯總、分析及數據管理。
5、負責監測信息系統的開發、監測信息資料庫的建設、運行及監測信息的開發應用。
6、組織編製全國單項監測報告和綜合報告。
(二)、在業務司局的指導下承擔全國林業區劃、森林分類經營區劃、林業專業調查等工作。包括制訂工作計劃、技術標準,負責技術培訓、指導、進度和質量檢查、成果驗收,全國性成果的匯總、數據建庫等工作。
(三)、組織實施林業資源調查基礎數表的編製及數表彙編、建庫等工作。
(四)、承擔森林火災、病蟲害、自然災害的損失調查評估。
(五)、承擔盜伐濫伐林木、毀林、侵佔森林、亂捕濫獵野生動物及破壞野生珍貴瀕危植物、林木等案件的技術取證、價值評估工作。
(六)、組織資源監測、調查新技術的引進、開發和推廣應用。
二、規劃設計業務方面
(一)、在有關司局的指導下,承擔編製全國性、流域性、跨地區的林業發展規劃,林業產業規劃,自然保護區及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公署建設規劃,全國山區、沙區及林業綜合開發規劃及有關專題調研、論證,並負責規劃實施的檢查和技術管理工作。
(二)、承擔國家大中型森林資源保護工程、荒漠化治理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林建設工程、商品林建設工程等的規劃設計、工程監理、質量檢查、竣工驗收及效益評估工作。
(三)、承擔外資貸款、援款、中外合資林業項目(資源環境保護及營造林部分)的建議書、可研報告編製並負責項目技術諮詢及技術管理工作。
(四)、承擔報局審批的林業工程建設項目(資源環境保護和營造林工程部分)的諮詢評估工作。
(五)、組織編製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林業測繪、林業工程諮詢等方面的技術標準、規程、規範、定額。
(六)、承擔局山區綜合開發處的工作。
三、林業信息化建設業務方面
(一)、在局信息化領導小組指導下,制定局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和發展計劃,擬定局信息化工作方案,經批准后組織實施。
(二)、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擬訂局有關信息發布、管理的法規、制度和標準,並監督執行。
(三)、受局主管部門委託承擔信息資源及資料庫建設的管理工作,指導協調林業系統的信息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工作,負責組織林業系統軟體登記和評審等工作,並就加強林業信息市場管理提出意見。
(四)、協助或指導林業系統建立健全信息網及信息管理系統。
(五)、負責林業系統重大信息化建設項目的技術備案工作,並對信息化建設項目進行跟蹤檢查和技術協調。
(六)、負責組織審定、公布並出版有關林業信息工作的資料彙編。
(七)、負責組織採集、整理並提供全國及國際有關林業發展的信息資料,在局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負責林業經濟、科技、資源等公共信息的發布和諮詢服務工作。
(八)、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負責林業系統的計算機、辦公自動化、綜合信息查詢、國家林業局網站等信息網路的運行、維護、信息更新和網路管理工作,並提供技術培訓和技術支持。
(九)、負責局電子設備的安裝、更換和政府採購工作。
(十)、承擔局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
(十一)、承擔局各司(局、辦)交辦的信息服務工作。

重要活動


一、為加強林業衛星工程建設和應用,更好地讓航天技術服務於林業,經國家林業局研究決定,依託我院成立“國家林業局衛星林業應用中心”。9月1日,國家林業局衛星林業應用中心在我院正式掛牌成立。
二、日前,國家林業局人事司公布了201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人才函〔2015〕23號),我院總工程師張煜星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三、10月9日,國家林業局生態監測評估中心在我院成立,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親自為中心揭牌。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印紅,局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局紀檢組組長陳述賢,局總工程師陳鳳學、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專職副總指揮杜永勝出席揭牌儀式。各司局、在京直屬單位、局各直屬規劃設計院以及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林業勘察設計院等60多家單位的領導同志和我院全體幹部職工參加了活動。
揭牌儀式由我院王忠武書記主持。王書記對各位領導、嘉賓的光臨表示了熱烈歡迎,對全國林業系統180多家發來賀信賀電的單位表示衷心感謝。人事司譚光明司長宣讀了生態監測評估中心成立的批複文件。印紅副局長發表了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生態監測評估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地位作用,明確指出了生態監測評估工作的目標和任務,為進一步推進我國生態監測評估工作
四、為進一步推動和擴大我國自主知識產權衛星數據的業務應用和數據使用,提高我國衛星應用技術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實現衛星數據的生產和業務應用的緊密結合,1月22日,在國防科技工業局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協調下,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舉辦了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等7家行業用戶參加的“國產陸地觀測衛星數據行業應用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一司副司長李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濟師齊國生、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司徐濟德副司長等9家單位的40餘人出席了簽約儀式。
張煜星總工程師代表我院與中心徐文主任簽署了國產陸地觀測衛星數據行業應用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協議的簽署,標誌著我院作為陸地觀測衛星數據的行業用戶與中心的合作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對進一步促進國家林業資源動態衛星遙感監測應用工作,提升林業資源調查技術和成果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具有重大意義。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黨委副書記劉國強
黨委書記、副院長張全洲
副院長蔣雲安、唐小平張劍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嚴曉凌
副院長、總工程師唐景全

歷任領導


院長:李忠平 
黨委書記:王忠仁、張煜星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歷史沿革


成立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經歷了三、四年國民經濟恢復階段,隨即步入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時期,開始社會主義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為適應國民經濟建設對木材和林產品的迫切需求,國家亟待開發建設國有原始林區,而原始林區的開發建設要求調查規劃工作必須先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既無任何圖件資料,也缺乏調查設計人才和可資借鑒的經驗。在當時條件下,學習前蘇聯的技術和經驗是惟一可行的選擇。於是國家果斷決策,將“森林航測”列為前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之一,請蘇聯派專家來華援助一二年,在中國大小興安嶺等國有原始林區開展森林航空攝影測量和森林資源航空調查,同時為中國培養相關的技術人員。為了配合前蘇聯援建的森林航測項目的實施,國家組織了一支森林調查設計隊伍。 

發展歷程

1954年,中央林業部決定,在一九五三年建立的航空測量隊基礎上組建“森林航空測量調查隊”,下設航空調查、航空測量和地面調查(即專業調查)三個分隊。4月16日,前身“林業部調查設計局森林航空測量調查大隊”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正式宣布建隊,隊址設在北京和平里,共有402位森調隊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掛牌
1955年,三個分隊獨立設隊成為三個機構。地面調查隊改名為“林業部森林綜合調查隊”。
1960年,三個分隊合併,成立“林業部森林綜合調查大隊”。
1969年,綜合大隊建制下放到大興安嶺地區,與原部直屬十大隊合併,成立“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勘查設計大隊”。
1975年,該大隊劃分為兩個獨立機構,以原“綜合大隊”人員為主成立了“大興安嶺地區林業調查規劃大隊”。
1979年,隨著十年動亂的結束,經國務院批准,大隊遷回北京,組建“林業部調查規劃院”。
1985年,經林業部批准改名為“林業部調查規劃設計院”。 
1994年,濕地與野生動植物監測中心成立。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資源監測中心掛牌成立。
1998年,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林業部改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林業局,“林業部調查規劃設計院”相應改名為“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2011年,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首次通過了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15年,國家林業局衛星林業應用中心在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 
2018年,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相應改名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2019年工作會議
截至2019年9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有職工300人左右,專業技術人員佔94%以上,碩士和博士學位人員佔40%,高級職稱人員佔1/2,註冊諮詢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等執業資格人員40餘人,享受政府特貼累計34人,省部級“百千萬”人才10人。 
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不全):張煜星、唐小平、曾偉生
國家林業局“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省部級人選(不全):張煜星、唐小平、阮向東、曾偉生 

科研部門

國家公園監測評估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根據2020年4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設有30個院屬處室。中國林學會森林經理分會和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調查監測、工程諮詢、資產評估、工程標準化、信息技術與衛星應用等專業委員會掛靠在研究院;森林資源、營造林、濕地資源等全國標準化專業委員會秘書處設在該院。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資源與環境管理重點實驗室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研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荒漠化監測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資源監測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陸生野生動物與野生植物監測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碳匯計量監測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監測評估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衛星林業應用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監測評估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員幹部遠程教育林業教材制播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資源監測中心。

科研成果


科研成就

1954年至2004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共完成不同規模的生產、科研項目1000多項,提供各種調查、監測報告1100多份,規劃設計文件、諮詢、評估報告800餘份;開發研製各種應用軟體、信息系統近100個;編製國家和行業標準31個;44個項目獲得獎勵,其中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3項;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金獎1項、銀獎2項、銅獎1項,全國優秀工程諮詢成果一等獎2項;公開出版科技專著44部,編製論文集30餘卷。 
2018年獲獎項目
獲獎項目獲得獎項獎項等級
高解析度遙感林業應用技術與服務平台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國濕地資源電子圖集2016-2017年度全國林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一等獎
國家森林公園設計規範2016-2017年度全國林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一等獎
崇禮區2016年重點區域生態綠化工程作業設計2016-2017年度全國林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一等獎
防風固沙林工程設計規範2016-2017年度全國林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二等獎
密雲水庫庫濱帶水源保護一期工程造林施工設計2016-2017年度全國林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二等獎
國家林業局北方航空護林總站森林航空消防火場偵察系統建設頂目初步設計2016-2017年度全國林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三等獎
北斗衛星導航在林業中的示範應用工程中國測繪學會測繪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中國濕地資源電子圖集中國測繪學會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銀獎
第一代森林調查技術體系及觀測裝備研發與應用北京測繪學會測繪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學術期刊

林業資源管理》是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主管、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科技期刊;連續八次被評為中文核心期刊,並榮獲第三、四屆梁希林業圖書期刊獎、中國農業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稱號。 

榮譽表彰

2001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年度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2006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被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平安建設優秀單位”。 
2007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年度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資質證書


根據2020年4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擁有甲A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證書、認證機構批准書、工程諮詢甲級資信證書、工程設計專業甲級資質證書、工程設計專項乙級資質證書(風景園林)、測繪甲級資質證書、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工程監理資質證書。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統一使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業信息化”標識。
林業信息化標識以“樹木”、“e”、“龍”、“鳳”、“綠、藍、黃”三種顏色為設計元素。雙“木”成林體現了林業的特性,動感飛躍的弧線構成信息化字母“e”,並巧妙融入和諧中國的象徵“龍”和“鳳”,三者結合寓意“中國林業信息化”。同時,該標識以森林、濕地、荒漠三大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為創作基礎,將林地、濕地、沙地分別以綠、藍、黃三種顏色來表示。騰飛的“龍”象徵著中國林業信息化開拓創新的精神和氣勢如虹的必勝信心,展翅的“鳳”寓意著中國林業信息化和諧美好的發展前景。“龍”“鳳”旋轉的姿態,代表了林業信息的持續快速傳播和推廣,展現了林業信息化的活力與發展,也深刻寓意了“以林業信息化帶動林業現代化”的思想內涵。
“飛翔林業”整個標識體現了全面、快捷、準確、高效的林業信息化平台,傳達出“科技為本、信息服務、資源共享”的林業信息化時代內涵,體現了“以林業信息化帶動林業現代化”的戰略意圖,展示了“信息林業、和諧林業、生態林業、繁榮林業”的時代風貌,昭示著中國林業信息化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 

精神文化

院風:團隊精神、奉獻精神、敬業精神 
精神:敬業奉獻、求實創新
質量方針:創新領先、嚴謹卓越 
發展戰略:科技興院、人才強院

社會評價


在中國建設百廢待興之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率先踏入東北、西南、新疆、西藏等人跡罕至、高寒缺氧的原始林區,取得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為加快重點林區的開發和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的先鋒隊作用。建院以來開展了多項重要林業調查規劃工作,為建立和完善中國林業調查規劃體系和技術方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時任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雷加富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作為中國最早組建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伍之一,建院半個世紀以來踏遍青山綠水,歷經千辛萬苦,發揮了國家級骨幹隊伍和行業排頭兵的作用,為中國林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和森林資源保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原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