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研究方法論講義
文學研究方法論講義
隨著當代學科建設的日趨分化,中國古代文學已經成為文學這一學科下一個相對獨立的二級學科。面對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如何持續不斷地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使之成為現代中國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以其豐富的內容參與現代中國的文化建設,已經是學者們早就思考的重要問題。同時,隨著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大發展,要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研究型人才,使他們不僅具有紮實的基本知識,而且具有學術創新能力,也是當前大家關注的重要問題。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方法論,正是在這一大的文化與教育背景之下被提了出來,它成為當前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研究生教育所急需。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生培養中開設“中國文學研究方法論”課程,並編寫一部與之相配套的教材,自然就有了它的多重意義。
導論文學研究方法論的提出與課程設置
一、文學研究方法論的提出及其意義
二、文學研究方法論課程的開設及相關介紹
上編 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方法論概述
第一章 20世紀文學觀念的變革及其方法論意義
一、中國古代的“文”與“文學”觀念
二、“五四”前後關於“文學”概念的科學探討
三、文學觀念的變化對中國文學研究的影響
第二章 20世紀初以進化論為基礎的實證主義方法論
一、對清人治學方法的簡單總結
二、20世紀初文學研究方法的變革
三、以進化論為指導的考證法的歷史局限
第三章 20世紀古典文學研究方法論的主流
一、分析主義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
三、形而上學與社會學分析法的歷史局限
第四章 20世紀後期文學研究方法論的新發展
一、文學研究方法論熱的產生及歷史源淵
二、以文化學為基礎的系統方法論的發展趨向
三、20世紀末方法論熱的消退及相關思考
第五章 有關文學研究方法論著作簡介
下編 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經典論文選講
第一講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
參考篇目:
陳夢家《由實物所見漢代簡策制度》(《20世紀中華學術經典文庫·歷史學·中國古代史卷》上冊,2000)
胡平生、韓自強《阜陽漢簡<詩經>簡論》(《文物》1984年第8期)
譚家健《(唐勒賦)殘篇考釋及其它》(《文學遺產》1990年第2期)
張錫厚《關於敦煌寫本(王梵志詩)整理的若干問題》(《文史》1982年第15輯)
趙敏俐《20世紀出土文獻與中國文學研究》(《文學前沿》第2輯,2000)
第二講王國維:《人間詞話》
參考篇目:
第三講梁啟超:《情聖杜甫》
參考篇目:
錢穆《龔定庵思想之分析》(《國學季刊》第5卷第3號,1935)
李長之《文學史上之司馬遷》(《文潮月刊》第一卷第5、6期,1946)
吳組緗《論賈寶玉典型形象》(《北京大學學報》1956年第4期)
章培恆《(洪舁年譜)前言》(《洪異年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侯思孟《曹植的神仙思想》(《歐洲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第四講梁啟超:《漢魏時代之美文》
參考篇目:
陳仲子《蘇李詩辨證》,(《學燈》,1924.年4月30日至5月1日)
羅根澤《五言詩起源說評錄》(《河南大學文學院季刊》1930年第l期)
古直《漢詩研究·古詩十九首辨證、蘇李詩辨證》(啟智書局,1933)
隋樹森《古詩十九首集釋·考證》(中華書局,1955)
李炳海《古詩十九首寫作年代考》(《東北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
趙敏俐《論班固的<詠史詩>與五言詩發展成熟問題》(《北方論叢》1994年第1期)
第五講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
第六講 陳寅恪:《韋莊<秦婦吟>校箋》
第七講 吳梅:《顧曲麈談·原曲》
第八講 胡適:《紅樓夢考證》
第九講 朱東潤:《國風出於民間論質疑》
第十講 顧頡剛:《孟姜女故事的轉變》
第十一講 鄭振鐸:《湯禱篇》
第十二講 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
第十三講 龍榆生:《兩宋詞風轉變論》
第十四講 吳宓:《詩學總論》
第十五講 朱自清:《詩言志辨·比興》
第十六講 朱光潛:《中國詩何以走上“律”的路》
第十七講 楊公驥:《<商頌>考》
後記
再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