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壁

眼球壁

眼球壁是眼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眼部。眼球壁從外向內分為外膜、中膜和內膜三層。眼球壁在眼部器官中擁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角膜介紹


基本結構

角膜(cornea)角膜的組織結構自外向內可分為五層:角膜上皮、前界膜、固有層、后界膜、角膜內皮

角膜上皮

角膜上皮(corneal epthelium)為未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一般由5—6層細胞組成。上皮細胞再生能力較強,損傷后修復較快。角膜上皮在角膜緣處移行為球結膜上皮。

前界膜

前界膜(anterior limiting lamina)是一層透明的均質膜,由固有層的基質分化而成。前界膜損傷后不能再生。

固有層

固有層(substantia propria)是一層較厚的纖維結締組織層。內含大量屈光指數相同的膠原纖維,纖維間除少量成纖維細胞外,均由基質充填。基質中沒有血管和淋巴。這種結構是維持角膜透明度的重要因素。

后界膜

后界膜(postrior limiting lamina)是一層由角膜內皮細胞所分泌的透明均質膜,該膜損傷後有再生能力。

角膜內皮

角膜內皮(corneal endothelium)又稱角膜後上皮為單層扁平上皮,細胞具有分泌、合成蛋白質的作用。內皮損傷時,可由其鄰近細胞的擴展進行修復,而不是通過細胞分裂進行修復。
角膜內無血管,其營養主要依賴於角膜緣外側的血管網及房水的滲出液供應,角膜內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故感覺敏銳。
鞏膜(sclera)主要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具有保護和支持眼球的作用。鞏膜前端接角膜,後端與視神經的鞘膜相延續,由於視神經穿出形成許多孔,故稱篩板。鞏膜與角膜相接處,稱角膜緣。角膜緣的內側,自外向內有一環形小管,稱鞏膜靜脈竇,為房水循環的重要通路。鞏膜前方有球結膜覆蓋。球結膜上皮與角膜上皮相連續,為復層鱗狀上皮,上皮下面為結締組織

中膜介紹


中膜又稱血管膜(tunica vasculosa)呈棕黑色,貼於鞏膜內面,含有豐富的血管和色素細胞。可分為 虹膜、睫狀體脈絡膜

虹膜

1)虹膜(iris)為血管膜的最前部分,位於角膜和晶狀體之間(參見圖11—1)。虹膜呈圓盤狀,中央的孔稱瞳孔(pupilla)。虹膜與角膜之間為眼前房,與晶狀體之間為眼後房。前房和後房之間借瞳孔相通。在眼前房的周邊,虹膜和角膜交界處構成一個角,稱虹膜角膜角(Angulus iridocornealis),房水由此滲入鞏膜靜脈竇。虹膜前表面是一層不連續的成纖維細胞和色素細胞,后表面為上皮層, 為視網膜前方的延續部分,由兩層細胞組成。前層細胞分化成兩種排列不同的平滑肌纖維;一種以瞳孔為中心向虹膜基部呈放射狀排列,稱瞳孔開大肌(dilator muscle of pupillae),受交感神經支配,司瞳孔開大,以利於視網膜對弱光的適應;另一種環繞瞳孔呈環行排列,稱瞳孔括約肌(sphincter musclc of pupillae),受副交感神經支配,司瞳孔縮小,以防止視網膜免受強光的過度刺激,並使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清晰。后層細胞內富有色素,為色素上皮層。虹膜顏色的人種差異,主要取決於虹膜色素細胞的多寡。色素細胞少,虹膜呈藍色;黑色素增加,虹膜呈棕色。白化病患者因缺乏色素或色素很少,且富有血管,故虹膜呈粉紅色。

睫狀體

2)睫狀體(corpus ciliare)為虹膜后外方增厚部分。在眼球的矢狀切面上呈三角形。其內面分前、后兩部:後部2/3平坦,前部呈放射狀突起,稱睫狀突。由睫狀突發出的許多細絲狀纖維,稱睫狀小帶,它與晶狀體相連。睫狀體由外向內可分三層:①睫狀肌層,由平滑肌組成,肌纖維排列方向分為外縱行、中間放射狀、內環形,受副交感神經支配。看近物時,由於睫狀肌收縮,使睫狀體向前內移,引起睫狀小帶鬆弛,借晶狀體彈性而曲度增加。看遠物時,睫狀肌鬆弛,引起相反情況。②血管層,是一層富有血管的結締組織層。③睫狀上皮層,為視網膜向前延伸的部分,由兩層細胞組成,外層為色素上皮,內層為非色素上皮,均無感光作用。非色素上皮具有分泌房水、透明質酸及合成膠原蛋白的功能。

脈絡膜

3)脈絡膜(choroidea)為血管膜的后2/3部分,貼於鞏膜內面,富有血管和色素細胞的疏鬆結締組織。靠近視網膜一側的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為有孔型,有利於供應視網膜外層細胞的營養。色素細胞能吸收眼內分散光線,以免影響視覺。脈絡膜的最內層為一層透明薄膜,稱玻璃膜。

內膜介紹


內膜,又稱視網膜(retina)位於眼球壁的最內層,分兩部分:緊貼於脈絡膜內面的部分,有感光作用,稱視網膜視部;貼於虹膜和睫狀體內面的部分,無感光作用,稱視網膜盲部。視部和盲部交接處呈齒狀,稱踞齒緣。在視網膜後部有一圓形隆起,稱視神經乳頭,在正常情況下並不凸起,稱視神經盤(optic disc),由視網膜的節細胞的軸突彙集而成。視神經盤處無感光能力,稱生理性盲點。在視神經盤顳側約3.5mm處,有一黃色小區,稱黃斑(macula lutea),其中央的凹陷,稱中央凹(fovea centralis),為視覺(辨色力、分辨力)最敏銳的部分。活體時,視網膜略呈紅色,死後呈灰白色。
視網膜在胚胎髮育早期是由前腦兩側的眼泡逐漸膨大,並局部內陷形成雙層的眼杯衍化而成。眼杯由未來的視神經與大腦相連。以後,眼杯的外層演變為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眼杯的內層演變為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層,兩者共同組成視網膜。

細胞組成


視網膜視部除中央凹和視神經盤外,主要由四層細胞組成,自外向內為:色素上皮層、視細胞層、雙極細胞層和節細胞層。

視桿細胞

(1)視桿細胞(rod cell)細胞細長,核小而圓,且色深。胞體向外側伸出細長的突起,稱視桿。視桿分內、外兩節,外節是細胞的感光部分,為許多平行排列的膜盤,由外節基部一側的胞膜連續內陷褶疊而成(圖11—5)膜盤基部與胞膜相連,其餘部分則與胞膜分離。頂端的膜盤不斷脫落,並被色素細胞所吞噬,逐漸進行更新。視桿細胞的內節稍粗,內含大量線粒體、內質網、微管等。此部是合成蛋白質和能量代謝最旺盛的部分。由細胞內側端發出的突起呈球狀,相當於軸突,與雙極神經元樹突形成突觸
視桿細胞是感受弱光刺激的細胞,所含的感光物質為視紫紅質,鑲嵌在外節膜盤中,由視黃醛和視蛋白結合而成。視紫紅質在光的作用下可分解為視黃醛和視蛋白,並刺激視桿細胞產生神經衝動。在暗處,視黃醛和視蛋白又重新合成視紫紅質。視紫紅質的合成,需要維生素A的參加才能形成視黃醛,因此,當維生素A嚴重不足時,視紫紅質的合成減少,人在弱光中的視力減弱,即為夜盲症。

視錐細胞

(2)視錐細胞(cone cell)大致與視桿細胞相似,所不同的是視錐細胞的核大而染色淺。內側突末端膨大如足,外側突呈圓錐狀,稱視錐(圖11—5)。視錐的外節也由重疊的膜盤組成。但視錐的膜盤不脫落,而膜盤的蛋白質卻不斷更新。膜盤上嵌有的感光素,能感受強光和色覺。多數哺乳動物和人的視網膜上含有三種視錐細胞,分別具有感受紅、藍、綠三種顏色的視色素。如果缺少感受紅光(或綠藍光)的視錐細胞,則不能分辨紅(或綠色),稱紅(或綠)色盲。
人的視網膜內約有600—800萬個視錐細胞,12000萬個視桿細胞,分佈於視網膜的不同部位。在黃斑中央凹處只有視錐細胞,而無視桿細胞;在中央凹的邊緣才開始有視桿細胞(圖11—6),再往外,視桿細胞的數目逐漸增多,視錐細胞的數目逐漸減少,辨色的能力則逐漸減弱。夜間活動的動物,如地松鼠、貓頭鷹等,視網膜內只有視桿細胞,而白晝活動的動物,如爬行類和雞等,則只有視錐細胞。
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的終足與雙極細胞形成突觸聯繫。

雙極細胞層

(3)雙極細胞層(bipolar cell layer)由胞體向兩端各發出一個突起,一為樹突,與視細胞形成突觸;一為軸突,與神經節細胞形成突觸。因此它是視細胞與節細胞之間的聯絡神經元。雙極細胞主要可分為二種類型:①彌散雙極細胞(diffuse bipolar cell),其樹突可與兩個以上的視錐細胞形成突觸聯繫;②侏儒雙極細胞(midget bipolar cell),其樹突只和一個視錐細胞聯繫。此外,還有兩種橫行聯繫的神經元,如水平細胞和無長突細胞,它們與鄰近細胞之間的聯繫形成視網膜內的局部環路,在視覺調節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節細胞層

(4)節細胞層(ganglion cell layer)位於視網膜的最內層,由多極神經元組成,其樹突與雙極細胞的軸突、無長突細胞聯繫,其軸突延至視神經盤處穿過鞏膜篩板形成視神經。節細胞也有大小兩種類型:小型的節細胞與一個雙極神經元聯繫;大型的可與多個神經元發生聯繫,位於視網膜視部的周圍(圖11—6)。小型的更多的集中在中央凹處,通過它與視錐細胞之間構成一對一的突觸聯繫,而且在此處除視錐細胞外,其它各層都斜向中央凹的邊緣,使光線直接達到視錐細胞的感光部。因此,中央凹為視覺最敏銳、最準確的部位。

結構


視網膜內,除上述神經細胞外,還有一種神經膠質細胞,如苗勒氏(Müller)細胞,位於神經細胞之間,細胞呈纖維狀,分別向內外伸展,井反覆分支,形成緻密的膠質網。對神經元有營養、支持、絕緣和保護作用。
視網膜的4層細胞依其分佈及其相互間的聯繫,可由10層結構組成(參見圖11—4)。由外向內依次為:①色素上皮層,由色素上皮細胞組成;②視桿視錐層,由視桿和視錐細胞的內外節組成;③外界膜,由苗勒氏細胞外側突間的連接複合體形成;④外核層,由視細胞的胞核組成;⑤外網狀層,由視細胞的終足與雙極細胞的樹突、水平細胞的突起組成;⑥內核層,由水平細胞、雙極細胞、無長突細胞以及苗勒氏細胞的胞核共同組成;⑦內網狀層,由雙極細胞的軸突、無長突細胞的突起及節細胞的樹突組成;⑧節細胞層,由節細胞的胞體組成;⑨神經纖維層,由節細胞的軸突組成;⑩內界膜,由苗勒氏細胞的末端相互連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