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半衰期

藥物最高濃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時間

藥物半衰期一般可稱作生物半效期或者是生物半衰期,也可以簡寫為“t1/2”,指的是血液中藥物濃度或者是體內藥物量減低到二分之一所花費的時間。在某種特定劑量範圍中大部分藥物消除速度為一級,所以能夠利用K(消除速率常數)來計算t1/2,也就是t1/2=0.693/K。藥物與藥物之間的藥物半衰期差別很大,比如說洋地黃毒甙的藥物半衰期是9d、青霉素徠的藥物半衰期是30min;結構相似藥物以及同一種族藥物,也會出現差別較大的藥物半衰期。

計算


藥物半衰期(t1/2表示)的計算公式為:t1/2=0.693/k,其中k為消除速度常數。只要求得某一葯的K值,即可按上式計算出該藥物的體內半衰期。例如某葯服用2小時后的血葯濃度為25ug%,5小時后血葯濃度為19ug%,則該藥物的消除速率常數K=(Inco-Inc)/t=(In25-In19)/(5-2)=0.091h。該藥物的半衰期t1/2=0.693/k=7.6小時。知道藥物半衰期后,就可以適當參考半衰期的長短指導臨床用藥。如慶大黴素在正常人的半衰期為1.798±0.419小時。通過計算合理藥用劑量方案,對於腎功基本正常的人,應為每日三次,每次肌注1.5mg/kg,這樣句使藥物在血中保持有效治療濃度,也不會發生嚴重副反應,達到最好治療效果。

作用


能夠指導合理配伍

在臨床上可以利用藥物半衰期對藥物間配伍進行合理指導,比如說三磺合劑(小兒用)因為共包含三種半衰期不同的磺胺,如果兒童多次服藥,很容易導致兒童出現毒副反應,由於副作用大現已淘汰;又比如說TMP藥物半衰期一般在10h左右,半衰期時間近似於磺胺甲惡唑(SMZ),再加上TMP與SMZ藥物血葯濃度、吸收以及排泄高峰到達時間和藥物半衰期時間保持一致,所以可將這二者聯合應用,以提高療效。

能夠確定給葯間隔

現在臨床醫學一般會使用多次給藥方式來提高藥物療效、維持血液中藥物有效濃度,而藥物給葯次數以及間隔時間一般會通過藥物半衰期來判斷。根據臨床經驗大多數藥物給葯間隔時間一般是藥物半衰期,但也有例外,像洋地黃類以及地高辛類藥物由於治療劑量以及中毒劑量間隔非常狹窄,給葯間隔時間需略小於t1/2。如果藥物半衰期比較短,而且治療指數小,像去甲腎上腺素給藥方法一定要選擇靜脈滴注方法,又比如青霉素G類藥物由於半衰期一般為30min~1h,沒有毒性,所以能夠大劑量給葯或者是給葯間隔可以稍微超過半衰期間隔,這樣能夠達到更好療效。

影響因素


心臟疾患

患有充血性心衰或者是心肌梗塞的患者其血液動力學往往會出現或多或少改變,導致臟器內或者是某些部位血流減少,進而導致一些藥物不能消除。

肝功能疾病

對患有肝病的患者進行用藥,往往會導致藥物出現一級消除,並導致K值改變。這是由於肝臟處含有微粒體酶,這種酶能夠幫助需要在肝臟處發生代謝的藥物分解,如果肝臟出現病變,則會導致多種葯酶活性下降,所以在血漿中藥物半衰期會出現明顯延長,這時如果還是按照常規給藥方式,就會導致藥物在患者體內慢慢蓄積,提高患者出現藥物毒性反應幾率。與此同時,肝炎活動期患者往往會出現血清白蛋白濃度減少這一問題,而白蛋白濃度減少則會導致白蛋白和藥物之間結合力減小,進而導致血葯濃度上升,所以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在使用氨茶鹼氨苄青霉素、安定、異煙肼氯黴素或者是潔黴素等需要通過肝臟代謝的藥物時,需適當減量或者是禁用。

應用


確定給葯間隔時間

為了維持藥物療效,通常採用多次給葯以保持有效血葯濃度。而藥物半衰期是決定給葯次數和間隔的重要參數。從臨床經驗看,通常習慣於以藥物半衰期為給葯間隔時間,但也有例外。如對中毒劑量和治療劑量間隔很窄的地高辛、洋地黃類藥物,則宜選擇較小於藥物半衰期為給葯間隔時間。如果藥物的治療指數小,半衰期又短,如去甲腎上腺素就必須採用靜脈滴注的給藥方法,而青霉素G類藥物半衰期不大(30-60分鐘),毒性也不大,可取較大於半衰期間隔時間或大劑量給葯,這樣方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確定給藥劑量

依據藥物半衰期確定首次劑量和維持劑量。對於半衰期較長的藥物,為了不失時機,及早達到所需要治療濃度,可先給予負荷量。當確定維持量是有效劑量后,根據半衰期不難算出首次劑量加倍,每次維持量的間隔時間為該葯的半衰期較為合理,如SMZ(t1/2為11小時)、強力黴素(t1/2為12-20小時)等的用藥方法即是這樣。而對於半衰期大大超過24小時的藥物,首次劑量確定后,其維持量用下列公式求得:
維持量=D·T·0.693/t1/2
D為首次劑量,T為兩次給葯間隔時間。例如洋地黃的半衰期為9天,首次劑量為1.0-1.5smg,規定每天給葯一次,則:
每天維持量=1.0*0.693*1/9*1=0.077mg
或=1.5*0.693*1/9*1=0.12mg
近年來臨床實踐證明,強心昔如地高辛(半衰期為36小時)不用傳統的“洋地黃化”量,經4-5個半衰期(約6-8天)血葯濃度也能達到穩定的治療水平,並能減少中毒反應。

推算體內蓄積量

對於多數藥物來說,如按該葯的半衰期間隔多次給葯,經4-5個劑量后,藥物在體內的累積量約達95%左右,基本達到了穩定的坪濃度。故臨床常用蓄積比作為藥物蓄積程度的指標,並可通過下列公式計算蓄積比:Rc=1/1-e
式中Rc為濃度蓄積比,K=0.693/t1/2。例如安定的半衰期為48小時,如果每8小時給葯一次,計算蓄積比約等於9,也就是說連續服用該葯8天以後即基本上達到穩定坪濃度,其血葯濃度將是一次服藥濃度的9倍,提示可能發生毒副反應。

指導合理配伍

在臨床上可根據藥物半衰期指導藥物間合理配伍。如小兒用三磺合劑,由於三種磺胺的半衰期各不相同,多次服藥后,易發生毒副反應,現已淘汰。而TMP的半衰期為10小時,與SMZ(11小時)相近,鑒於二者藥理性能如吸收、排泄、血葯濃度高峰到達時間及半衰期均較一致,臨床常選用二者聯合應用,療效滿意。

病理狀態影響


機體藥物代謝,排泄系統和其它功能發生障礙,均能使半衰期發生改變,以下分三方面敘述:

腎功能異常

當腎臟疾病或腎外原因如休克,脫冰而引起腎功能衰退時,能使藥物的半衰期延長,特別是主要通過腎排泄的藥物,其影響最大,如常用的鏈黴素、卡那黴素正常半衰期分別為2.5、3.5小時,而當腎功能障礙時則分別延長為52-100小時、72-96小時。因此腎功能異常時只要72-96小時給一次葯就能達到治療濃度。

肝功能異常

肝臟疾病能改變肝細胞對藥物代謝的能力。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可有安替匹林、利福平、甲磺丁脈、氯黴素、異煙麟、異戊巴比妥及保泰松等代謝障礙。安替匹林由於代謝減慢,其血漿半衰期可長達197小時。

其它因素

諸如內分泌(性腺、甲狀腺、腎上腺皮質等各種激素)的異常,胃腸道功能障礙,血流動力學的改變等均能影響藥物的半衰期。

注意事項


藥物半衰期其實有很大的差異性的,對於藥物半衰期比較長的藥物,給患者用藥的時間就應該長一些,對於藥物半衰期比較短的藥物,給患者的用藥時間就應該縮短一些。在這個過程中要合理的用藥。不能夠擅自給患者縮短或者是延長用藥的時間,這樣就會引發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或者是出現中毒的現象。此外,還會造成藥效減弱,患者不能夠早日康復。所以,在合理用藥的過程中,要嚴格的遵守藥物半衰期長短,進行合理用藥。還要時刻注意藥物的性質以及個體差異,還有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一般情況下,為了維持恆定的血葯濃度,給要得時間不宜超過藥物半衰期。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避免不同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達到合理用藥的效果,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