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齋

一道地方傳統素菜

羅漢齋最早記載於宋代朱彧的《萍洲可談》卷二里,是指廣州商會為僧侶舉行的一段齋期,後來逐漸演變成一道地方傳統素菜。 

羅漢齋亦名“羅漢菜”,原是佛門名齋。此菜取名自十八羅漢聚集一堂之義,是寺院風味之“全家福”,以十八種鮮香原料精心烹制而成,是素菜中之上品。

菜品歷史


羅漢齋
羅漢齋
羅漢齋源於南宋的《萍洲可談》卷二記載:“商人重番僧,雲度海危難禱之,則見於空中,無不獲濟,至廣州飯僧設供,謂之羅漢齋。”不知道這是不是對廣州“羅漢齋”的最早記載,但至少可以說明,羅漢齋原來應該不是指某一特定菜式,比如的廣東素菜“鼎湖上素”又稱“鼎湖羅漢齋”,可見,“羅漢齋”應該是對菇類、菌類混雜的菜式的一個通稱。所以民間對這道菜的理解,還是相當準確的,這種“隨緣”的態度,也和佛教的精神有相通之處。
“羅漢齋”由齋期變成菜譜,體現了佛教文化對民間飲食文化的影響。

所需食材


主料

香菇(80g)、口蘑(60g)、荷蘭豆(300g)、木耳(80g)、西芹(60g)、青筍(80g)、青椒(20g)。

輔料

橄欖油適量、鹽適量、香油適量。

製作方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干冬菇
干冬菇
干冬菇
5個
干木耳
干木耳
干木耳
15g
干黃花菜/金針菜
干黃花菜
干黃花菜
15g
大白菜500g
豆腐泡/油豆腐12個
干腐竹2根
粉絲1小把
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2湯匙
生薑3片
紅腐乳3湯匙
大蒜,切片3瓣
蒜苗4顆
紹興酒(可選,如做純素齋可不放)2湯匙
芝麻油1茶匙
生抽2湯匙
2茶匙
水或蔬菜高湯230ml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好所需食材。冬菇,溫水泡發后切片。干木耳,溫水泡發。黃花菜/金針菜,溫水泡發,切掉根部較硬部分。大白菜,切成約5厘米段。干腐竹,溫水泡發,切成約5厘米段。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粉絲溫水泡發,瀝干后從中切斷。蒜苗切成約5厘米段,白色根莖部,和綠葉分開使用。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取一口大炒鍋,中火加熱。放入油和薑片。薑片熗鍋約30秒,不要炒糊。放入紅腐乳,用菜鏟戳散。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入蒜片、蒜苗白色根莖部、冬菇、木耳和黃花菜(金針菜)。翻炒1分鐘。加入紹興酒(可選),再炒一分鐘。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加入大白菜、豆腐泡和腐竹。改大火,翻炒2分鐘。加入蒜苗的綠葉、芝麻油、生抽、糖和水或蔬菜高湯。翻炒均勻后蓋上鍋蓋,改中火。燉6分鐘,中間翻炒一下。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揭開鍋蓋,改大火收汁。試鹹淡,加入粉絲,粉絲會吸走大部分水分。繼續翻炒直至完全收汁。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出鍋盛出。配米飯一起吃最美味。

做法二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備好食材需要泡發的提前泡發好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蒜切段粉絲溫水泡開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用中火熱鍋,加入油和姜。加入紅腐乳,炒碎。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加入蒜頭,蘑菇,黃花菜。炒1分鐘。加入紹興酒,再炒一分鐘。加入大白菜、豆泡,把熱量調到最高。炒2分鐘。加入麻油、醬油、糖、水。把所有的東西攪拌在一起,蓋上鍋蓋,把火調到中等。煮3分鐘,時不時翻炒一下。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打開鍋,把火調高。加入蒜苗、粉絲。繼續翻炒,收汁。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起鍋,裝碗。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可以配米飯,也可以單獨吃。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選擇的配菜大多是乾菜,這道菜四季都可以拿出來做。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好吃,熱量也不高的健康美食。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干香菇,花菇姬松茸
干猴頭菇,雲耳,木耳,銀耳
腐竹,白合,粉絲,海帶
草菇,胡蘿蔔,荷蘭豆,玉米筍
馬蹄,板栗,千張豆腐皮
輔料
玉米澱粉10g,
200ml
生抽1勺
耗油1勺
1g
香油少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好所用的材料。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將乾貨部份材料洗乾淨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然後加水泡軟。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銀耳泡發后裡面會有些雜質,要清理乾淨。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泡發好的材料再清洗一下,擠干水備用。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新鮮的材料洗乾淨處理好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將所有材料排入深烤盤中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CO-726A壓力烤箱,選擇下火200度,最下層放一個烤盤后加入開水,當蒸汽布滿烤箱后將裝菜的烤盤放在烤網上,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蒸制約20分鐘。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當快蒸制好時製作調味汁:澱粉加水調勻,放入鍋中,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加入耗油、生抽、鹽調味。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蒸好的菜加入調味汁,加入少量香油,拌勻后即可食用。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可以先美美地擺拍一番,凹一個你家的獨有造型。

菜品特色


羅漢齋以時令蔬菜、三菇(香菇、蘑菇、草菇)、六耳(銀耳、木耳、榆耳、黃耳、桂花耳、石耳)、豆製品、麵筋、瓜果等為原料,燒、煮、煨、燉而成,特點是爽滑軟爛、多香融合,具有咸鮮、清香、淡雅的特色。

食用須知


營養價值

營養價值
營養價值
香菇: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菌類食物。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香菇多糖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還可促進T淋巴細胞的產生,並提高T淋巴細胞的殺傷活性;延緩衰老:香菇的水提取物對過氧化氫有清除作用,對體內的過氧化氫有一定的消除作用;防癌抗癌:香菇菌蓋部分含有雙鏈結構的核糖核酸,進入人體后,會產生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擾素;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香菇中含有嘌呤、膽鹼、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質,能起到降血壓、降膽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預防動脈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還對糖尿病、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神經炎等起治療作用,又可用於消化不良、便秘等。
猴頭菇:猴頭菇又叫猴頭猴頭菌,因其外形酷似小猴子的頭而得名。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長期以來,人們把它同熊掌、海參、魚翅共同列為“四大名菜”,或把它與燕窩相提並論。它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民間諺語有“多食猴頭,返老還童”之說。
木耳:木耳中鐵的含量極為豐富,故常吃木耳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木耳含有維生素K,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症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它還有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功能,對無意中吃下的難以消化的頭髮、穀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有溶解與烊化作用,因此,它是礦山、化工和紡織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它對膽結石、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木耳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經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食用禁忌

不要採摘野生蘑菇和發芽的豆類作為食材;過敏體質慎食。

基本分類


羅漢齋原為寺院菜,初時製作比較簡單,是將選用的原料合煮一鍋而食,後來因隆重佛事活動,為法師講經沙彌受戒、居士拜佛等,常由法師、沙彌、居士出錢設齋供眾,製作逐漸豐盛講究,並根據出錢多少,分為千僧齋、上堂齋、吉祥齋或如意齋。此菜流傳至市肆素餐館后,又得到進一步改進和提高,並有上齋、下齋之分,也有上、中、下三齋之分,其用料因時因地而異。但一般不少於十餘種。製作方法也同中有異,但均具有咸鮮、清香、淡雅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