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溪美村的結果 展開
溪美村
福建省福鼎市店下鎮下轄村
溪美村位於福鼎市東南部,距市區57公里,村域面積9.68平方公里,有大小16個自然村,聚居著漢、畲、回等民族。溪美村不僅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而且歷史悠久,特別是明、清時期林西橋(溪美舊稱)更是聞名遐邇。這個方圓不足20里的多個民族聚居地,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演繹了許多動人事迹,時至今日,仍為世人津津樂道、廣為流傳。
溪美村原溪流河面寬闊,河床平坦,溪水清澈見底,自西往東環繞如帶,古時臨溪建橋,俗稱“林西橋”.溪在貓坑裡和梨洋里兩溪交匯成潭,形如葫蘆,稱“葫蘆潭”.溪美村又處兩溪之尾,“尾”與“美”諧音,後來又改稱“溪美”.原屬福寧州勸儒鄉育仁里十二都泗境,民國廿九年(1940年)為玉溪鎮(下轄台峰、沙埕下片沿海9個村),1958年,成立了溪美大隊,歸屬店下公社。文革期間又改為溪美小公社,1983年至今稱溪美村。
溪美村[福建省福鼎市店下鎮下轄村]
全村有1120戶,3946人,(其中中心村常住人口3020人、暫住人口1356人),黨員78人。近年來,溪美村“兩委”在市委、鎮黨委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立足當地、抓住區位、人文優勢,自創一條“精神文明來引路、黨員群眾帶好路、能人群眾共致富、基礎設施鋪好路、引進外資快致富”的具有溪美特色農村致富奔小康新路子,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全面開展創建文明村活動,促進全村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2007年實現全村社會總產值達 1.16億元,村財收入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100元。曾先後獲的省級“文明村”、“先進基層黨組織”、“小康明星村”、“優勝村莊”、“社會治安模範村”、“省級園林式村莊”等各種榮譽稱號30多次。1997年被中宣部列為全國200個創建文明村建活動之一。2003年被省、地、市婦聯、文明辦列為首批“美德在農家活動示範點”。
溪美村被文化部、全國婦聯聯合授予“全國美德在農家活動示範點”榮譽稱號。
溪美村確定以鄰里團結、移風易俗、家庭和睦、環境衛生等十個方面標準開展爭創“十星文明戶”、“好媳婦好公婆”、“美德在農家”等系列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及依託重大節日和老年活動中心、村圖書室、科技夜校等場地開展經常性文化體育生活,使文明之風長吹不息。
溪美這個古村落,自唐代始祖高氏肇基以來,鄉土人才輩出。在溪美村歷史以來的眾多人物中,林七公是一位在福鼎大地上有著廣泛影響的人物,相傳他遇異人授其防疫消災、治病救人的秘訣,用這個秘訣救活了不少人。他的事迹遍及福鼎各地。如今,很多宮廟還供奉著他的塑像。清嘉慶版《福鼎縣誌》記載:“康熙五十九年,里人朱天華募建(林西橋)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從溪美村八埕崗、古嶺頭、上宅等地走出的英烈就達20多位。上個世紀60年代彈港農婦李嚇奶被評為“全國勞模”,並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
據不完全統計,恢復高考后,溪美村大、中專以上畢業生就有400名之多。這跟溪美村歷來重視教育密不可分。溪美村創辦教育的歷史由來已久,可謂家學淵遠,文禮持家。如蔣家洋李氏先祖來自浙江南宋,肇基之初,便將文風帶到溪美,創立私塾。直到清光緒年間,村人又在溪美臨水宮創辦私塾大館。民國九年(1920年)溪美蔣家洋李氏族人發起成立獎學公約,支助困難學子讀書,民國十一年(1922年),在溪美臨水宮創辦國民學校,校舍分設在溪美紅旗厝、富老洋楊家厝、菰北七公廟,文革前夕重新遷回溪美臨水宮。民國十四年(1925年),在溪美臨水宮開辦區立溪美中心小學。1942年9月改稱為玉溪鎮溪美中心小學,1960年學校發展成完小校,上世紀80年代初,搬到現在的溪美小學。另設溪美初中部,1995年始為獨立初中(福鼎二十一中)。
在溪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多元文化在這裡交融。經久不衰的文化氛圍,造就了古意盎然的人文風物,留下了許多宗教建築---溪美臨水宮、七公廟、三門寺;古老作坊---油坊、造紙廠;經典民居---蔣家洋古民居、楊家厝;還有福寧古道、泗風亭,以及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文化。民俗活動主要有“擊石”(雙方於河床平坦處各選三人,中間一人由兩人左右相攙,以腳尖頂鵝卵石,卵石相碰擊,先跌倒方為敗)健身賽事、溪美馬燈、梨洋里提線木偶、布袋戲、上宅坐刀轎、“六月六”等。
幾多風雨,風度春秋,溪美村民靠著勤勞的雙手,過著農耕和手工業生活。新中國成立后,尤其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溪美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引進多家台資企業。如今樓房鱗次櫛比、街道縱橫交錯、貨品琳琅滿目、群眾安居樂業。曾一度被國家文化部、全國婦聯聯合授予“全國美德在農家活動示範點”,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村”、“園林式村落”等榮譽稱號。
一、抓隊伍建設,促進社會發展。
溪美村按照自己不會致富不能當幹部,不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不是好乾部的原則,選配出堅強的領導班子,形成了一種團結奉獻、自加壓力、敢為人先的精神,把為民辦實事作為工作的重心,引導和幫助廣大幹部群眾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的觀念,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以實際行動加深干群之間的魚水情誼。幾年來,溪美村黨支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加大新村建設,堅持為民辦好事、辦實事,以“內增素質、外塑形象”為創建內容,重點提高人民的素質,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創建活動,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一)如黨員雷成椿,90年代初,他率先開荒種茶,嘗到甜頭后,他聯合其他村民種植高標準茶園200多畝,帶動數十家走種茶致富。黨員經濟能人林心堅說服台灣親戚到溪美投資近千萬元,辦起了3家台資企業,2003年又引進一家台資上品眼鏡實業有限公司,解決就業人數可達200多人。(二)群眾參與創建,幾年來先後籌資3000萬元(其中群眾自籌2000萬元),投入新村集鎮建設,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去年以來,我村共投資140多萬元,修建了一條溪美至店下集鎮3.5公里長,寬5米的水泥路,一條820米長的引水灌溉遂洞。使群眾生產、生活以及各項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去年溪美村又投入資金50多萬元用於溪美中學教學樓立面裝修和校園道路鋪設,美化綠化校園,改善了教育生活環境。(3)抓好村辦企業。溪美村現有大小企業55家。同時,溪美村利用水、電路等“三通”優惠政策,積極鼓勵經濟能人創辦村辦企業,並且引進先進機械設備,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二、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建設,普及科技知識和市場知識,促進村民素質的提高。
幾年來,溪美村始終遵循思想先行的工作方法,把精神文明建設的著力點放在塑造積極向上、樹立以奉獻為核心的精神面貌上,為溪美全面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一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三德”建設,提高村民素質。溪美村先後投入30多萬元,建立了村史村情教育室、農民科技培訓站、農民文娛活動室、科技宣傳服務站、圖書室、有線廣播電視站、宣傳欄、閱報欄等宣傳陣地,並抽調老人會、中小學等單位15 名骨幹,組成一支具有一定政治水平的道德、文化教育宣傳隊,利用省、地、市“美德在農家”三級試點單位常抓不懈地開展思想教育、科學文化、法制政策、文明行為、誠信經營等創建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同開展“知我溪美、愛我溪美、美我溪美、富我溪美”活動相結合,激發黨員群眾的社會責任感和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同時,樹立身邊一批先進典型、倡導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的社會風尚。二是溪美村充分挖掘村民“求知、求新、求樂、求富”的渴望,經常舉辦農業實用技術、法律法規、計生等各式各類培訓班,邀請宣傳團進村傳金送寶,為村民服務;並極大促進了村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使每個家庭1 人以上熟悉掌握1 至2門農村實用技術。先後有570多名青年農民、經濟能人接受培訓,全村有130人成為科技星火帶頭人、430人持綠色證書,湧現出一批養雞、養鴨等種養專業戶。村黨支部結合實際,還制定了《村規民約》、《文明經商公約》、《村民“十不準”》、《村民道德手冊》等,製作成固定宣傳欄,布置在村街巷道,發放村民手中,警醒村民遵守,全村共由80戶組成普法宣傳員和矛盾排查調解員隊伍,解決了農村有事難解,有矛盾難化解的“兩難”問題。還以村委會、老人協會、中小學校為陣地,組織了一支義務讀報員隊伍,為村民及時傳達中央、省、市有關精神和國內外時事動態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精神實質和內涵。使許多村民自覺養成了關心國家大事的好習慣,三是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針對影響和危害最大的“普度”、“喪事大操大辦”、“婚事鋪張浪費”等突出問題,抽調年長威信高肯管理的老黨員、老村干、村民代表,成立“紅白喜事治理”領導小組,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以及實行殯葬改革,全面推進火葬、全村火葬率達100%。
三、結合實際、立足村情,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開展群眾性創評活動。
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農村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陣地。溪美村因勢利導,結合實際,立足村情,把群眾文化陣地建設擺在首要位置。(一)溪美村先後投入資金15多萬元,建立了農民健身活動中心、老年人地擲球場、柔力球場、氣排球場等場地。讓農民在農閑,節慶期間鍛煉及參與文化活動。通過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陶冶農民情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利用農村圖書室、活動室等場所,積極推進全民讀書活動,引導農民開闊視野廣,面向現代文明。(二)加強農村文化陣地作用。我們利用“宣傳文化站”、“民兵之家”、“婦女活動室”、“黨員活動室”等場所,統一規劃和管理,投入部分資金健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滿足農民群眾文化生活需求。(三)廣泛發動群眾,深入群眾,持之以恆地開展群眾性創評活動。結合村民生產、生活密切關係為內容,推出政治思想、勤勞致富、計劃生育、遵紀守法、勤儉持家、家庭和睦、移風易俗、鄰里團結、講究衛生、尊重知識等為內容的“十星級”文明戶評選。並在全村開展“公開、公正、公平”的評比爭星活動,讓廣大農民群眾在評星中受教育。採取半年一初評,年終一總評,實行動態管理。評上了張榜公示,公示后,亮牌掛星。評選採取“逐級上報,群眾參與,上級批准”程序進行,評選出當年文明戶。全村90%以上的農戶掛起了星級榮譽牌,20%以上農戶評上“十星戶”,“八星戶”農戶達35%以上。村裡還適時組織開展“衛生之家”、“好婆媳”、“好夫妻”、“五好家庭”、“科技示範戶”、“守法模範戶”等活動,受到全體村民熱烈參與。在評選過程中好婆媳、好兒女、好夫妻竟相湧現。通過創建評比活動,促進村風、民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我們堅持創建主題不變,逐年充實調整內容,鞏固創建成果,做到創評活動常抓常新。如今在溪美“講文明、樹新風”已成為廣大村民的共同心愿和具體行動。在群眾性創建活動中,確定了青年文明示範街評比,樹立了一批具有綠化美化、鄰里團結等特色的文明樓幢。同時,在商店經營過程中,不僅做到明碼標價,而且還要文明經營,開展黨員店、放心店、誠信店、無假貨店等四店活動,促進市場經濟秩序好轉。
四、依法治村、以德治村,提高溪美文明村的整體水平。
溪美村通過建章立制,讓每個家庭做到家庭和睦,科學
養育子女、尊老愛幼、不打架鬥毆、不參與賭博、不搞封建迷信、家庭內外環境整潔衛生、生活勤儉持家、不斷規範自己的行為。村兩委因勢利導、推出《溪美村民文明公約》、《溪美村規民約》、《溪美村民“十不準”》、《計劃生育村規民約》等十項制度,發放到溪美村民手裡,使文明村鎮創建與管理由以前靠幾個人管千人如今成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其次,開展法制政策教育活動。廣泛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普法宣傳教育。全村共由80戶組成普法宣傳員和矛盾排查調解員隊伍,宣傳法律法規,讓廣大群眾了解掌握《土地法》、《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生法》、《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村規民約》等法律法規和農村自治章程的知識,不斷增強法制意識。最後改善生產生活環境。
五、加強領導,形成合力,狠抓落實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以整治“臟、亂、差”為突破口,堅持以”新、綠、亮、潔等為目標,以農村小城鎮建設試點為契機,按照創建“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優化管理”的要求,科學規劃,提高認識,加強黨支部隊伍建設,從溪美自身經濟社會、文化特點的基礎出發,提高創建水平,不斷加大村集鎮建設力度。去年又聘請省測繪局對全村總體規劃進行調整,進一步加強集鎮規劃建設工作。
我村精神文明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了紮實的基礎並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但還有許多薄弱環節,與上級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認真借鑒其它單位的先進經驗,從具體事情抓起,從大處著眼、持之以恆、認清形勢,高度重視、突出重點,真抓實幹,開創溪美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努力把溪美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優勝園林式的村莊。
全村有1所中學、1所小學、1所衛生院,該村交通方便,陸路可通秦嶼、市區。水路有楊岐汽艇停靠站,直通桐山、沙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