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養陽
中醫因時制宜養生原則之一
春夏養陽系中醫因時制宜養生原則之一。謂春夏之時,自然界陽氣升發,養生者宜順時而養,須護養體內陽氣,使之保持充沛。此時,凡有耗損陽氣及阻礙陽氣暢達的情況皆應避免。出《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亦即是說陰陽四時是萬物盛衰存亡的根本,陰陽調和則身體健康,陰陽不調則會出現各種疾病甚至導致死亡。根據天人相應的原則可知,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們必須順應自然界四時陰陽的變化,及時調整自身陰陽以保證陰陽平衡,保證機體與外界和諧共處,從而才能達到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目的。陰陽中之陽者是具有推動、溫煦、興奮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春夏兩季氣溫逐漸升高,是人體與自然界陽氣逐漸生發生長以致達到旺盛的時機,在經歷了一個冬季的休養生息之後,春夏之時,人們紛紛走出戶外,活動量相對增大,腠理開泄,汗液增多,特別是夏季,暑氣逼人,常常導致了陽氣宣發太過,或者因為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食冷而使內寒過甚,以至於體內陽氣虛衰,所以古代醫學在天人相應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如王冰《黃帝內經素問》“春食涼,夏食寒,以養於陽”,張志聰《素問集注》“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以從其要,而培養之”,馬元台《素問注證發微》“聖人於春夏而有養生長之道者,養陽氣也”等等。再者陰陽是互根互補的,按照陰陽的關係,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為陽之基,無陰則陽無以化;陽為陰之動力,無陽則陰無以生。所以春夏養陽,才能推動秋冬的陰的生長。由此可見春夏養陽是非常重要的。
1.1 起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春季萬物復甦,生機勃勃,自然萬物陽氣升發,因此人體陽氣也需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春回大地之時,天氣漸暖,空氣濕潤,使人皮膚腠理逐漸舒展,循環系統功能加強,皮膚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負荷增加,於是中樞神經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使身體睏乏,俗稱“春困”,所以起居方面應該晚睡覺,早起床,起床後到寬廣的庭院中散步,或者是融入大自然中,去踏青登山賞花,且應該散開束髮,寬鬆衣帶,不讓身體受到束縛。特別是老年人因為年事已高,多有一些慢性疾病,因此更應堅持這種養生之法。如元朝丘處機在《攝生消息論》中說到的“高年之人,多有宿疾,春氣所攻,則精神昏倦……四肢倦怠,腰腳無力”。春季陽氣初生而未盛,陰氣初減而未衰,天氣乍寒乍暖變化很大,《攝生消息論》認為春季“天氣寒暄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理,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所以春季應注意保暖防寒,顧護陽氣,根據天氣的寒暖添減衣物,不可因為冬季過去了就驟減衣物,以至於受到寒涼的突然襲擊,正確的做法是逐漸減少穿著厚重衣物。這也是老百姓常說的“春捂秋凍”中春季宜捂的原因。
1.2 運動春季萬物欣欣向榮,空氣新鮮,是踏青春遊的好時節。現代人工作強度增加,工作壓力非常大,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定的時間參加戶外活動,藉助適當的郊遊踏青活動以更多地接觸陽光和新鮮的空氣,不僅能鍛煉呼吸、循環系統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血脈通暢,還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提高思維能力,更能夠通過這些活動廣交朋友,培養發現新的興趣愛好,動形怡神以保持心曠神怡、精神煥發,以幫助在今後的工作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活躍的思維。
1.3 情志在精神修養方面,要心存生而不殺、給予而不奪取、賞賜而不處罰的寬厚平和的意念,保持情緒開朗,積極樂觀向上。因春季肝木當令,保持精神情志的舒暢,則能促進肝氣的疏泄條達,也有助於肝氣升發與春季陽氣升發相統一,從而增強機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如《攝生消息論》說:“春日融和,當眺園林亭閣虛敞之處,用攄滯懷,以暢生氣,不可兀坐,以生他郁”。
1.4 飲食與葯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又說:“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為什麼違背春季的養生規律就會損傷肝臟之氣呢?春季肝木當令,肝旺於春,食酸則酸味入肝,酸性收斂,不利陽氣升發和肝氣疏泄,過食酸味飲食,則使肝木過旺而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當春之時,食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攝生消息論》中也提出“肝木味酸,木能勝土,土屬脾,主甘。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所以在春季,應該根據這個季節的特點,在飲食中注意不宜食酸性食物過多,宜選用辛甘微溫之品,因為辛甘發散為陽,可助春陽之升發,溫食有助於維護人體陽氣。但不宜食大辛大熱之物,以防肝陽升發太過而乘克脾土,不利於機體健康。根據我國地域分佈的不同,在初春尚偏寒冷的北方可選用桂圓、豬肝、羊肝類食用,而初春多雨潮濕的南方則宜多進食健脾利濕之品,如鯽魚、紅豆湯,豆漿等。《攝生消息》中還指出:“飯酒不可過多,人家自造米麵糰餅,多傷脾胃,最難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飢腹多食,以快一時之口,致生不測”。平日可食用茯苓、山藥、蓮子、苡仁、胡蘿蔔、波菜、芹菜、小白菜等。總之,春季養生要注意適應自然,生活起居、運動、情志、飲食等方面要與春天生長升發陽氣相一致,顧護陽氣,使陽氣充盛,即可達到養生的目的。
2.1 起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花實”。董仲舒說:“陽長居大夏,以生萬物。”可知夏季是萬物生長茂盛,開花結實的季節。由於此時天暑下迫,地濕上蒸,所以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氣溫很高,陽光充足,人體的新陳代謝非常旺盛,所以夏季養生應把順應外界高溫環境和人體內部的特點作為重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即指在起居上,人們應該晚睡早起,因為夏天太陽升得早,早晨空氣清新,氣溫又相對較低,晚睡早起可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對增強體質有益。但是晚睡早起不可避免的會使睡眠時間減少,所以在中午暑熱最盛之時適當午睡既可避炎熱,又可消除疲勞、補充體力,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學習當中。
2.2 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夏季人體體力消耗較大,運動調攝應動靜結合,可選擇游泳、釣魚、散步、慢跑等,但是運動量要適度,先要從運動量小的動作開始,等身體各部位肌肉活動開之後,逐一加大運動量,運動結束時做些放鬆調整活動,如慢走幾步、揉揉腿,做幾下深呼吸等,切記不可過於疲勞,而且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溫環境中進行運動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運動時應穿寬鬆、舒適、吸汗透氣性強的棉織物,便於身體散熱。夏季日照較強,應適當迴避日晒,但不能因為厭惡日長天熱而完全迴避戶外運動,而應適量參加各種有益的戶外活動,如爬山登岳、泛舟江湖等,通過這些運動活動筋骨,使百脈通暢,氣血調和,以適應夏季的養長之氣。
2.3 情志在精神調養上必須避免動怒煩躁,應保持神清氣爽,舒暢自如。心神得養,神氣充足則人體的機能旺盛而協調,神氣渙散則損壞人體的機能。如《攝生消息論》中所說:“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故夏季精神調攝,應適應自然界“生長”的規律,主動調節情志,保持胸懷寬闊,心情愉快。
2.4 飲食與葯膳夏季養生還應注意飲食調養。因為夏季人處於炎熱的環境中,體溫調節,水鹽代謝以及人體各系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最終導致人體代謝增強、營養消耗增加。一方面人體組織蛋白分解加速,營養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熱大量出汗,又導致了許多營養從汗液流失。同時夏季人體陽氣在外,陰氣內伏又導致消化功能相對減弱,限制了營養的正常攝取,所有這些均有可能導致機體營養代謝的失衡,甚至引起相應的營養缺乏症或其它疾病。《攝生消息論》主張“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莫食瓜茄生菜,原腹中方受陰氣,食此凝滯之物,多為症塊”,又說“飲食溫暖,不令大飽,常常進之,宜桂湯豆蔻熟水,其於肥膩當戒”,這些都意指夏季心火旺盛,而腎水衰弱,即使是很熱的天氣,也要著眼於健脾益氣,在飲食上應少苦寒,節冷飲,少食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健助脾運的食品,如魚、蛋、奶、西瓜、黃瓜、冬瓜、玉米、豌豆等,飲品可選用綠豆湯、酸梅湯、金銀花茶、菊花茶之類。夏在五行屬火,五味為苦,夏季適當食味苦之物如苦瓜、百合、菊花、苦丁茶等有解熱除煩、抗菌消炎、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功效,但過多食用味苦食物則會助心氣而傷肺氣,因為心火過則克制肺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所以夏季應少食苦味,多食酸味、鹹味食物,如楊梅、草莓、西紅柿、豆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臟、海帶、海蜇、海藻、蝦皮等。酸味收斂,可固護體表,防止出汗過多,且適當食酸味食物有助於增強食慾。鹹味食物則可幫助機體補充因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以防汗多損傷心氣。夏日飲食以溫為佳,不宜過熱,過熱則傷氣,溫食宜助陽氣。
綜述可知夏季烈日炎炎,自然界萬物生長得很茂盛,人體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養護人體陽氣,方能得養生之道。《素問方盛衰論》指出:“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在天人相應的觀點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經過千百年的實踐證明,這種科學的養生原則在保障古代人們身體健康,指導人們防病治病方面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對於現代人們而言,認識“春夏養陽”養生原則的重要性,合理掌握“春夏養陽”的要訣,科學運用“春夏養陽”的具體方法,將幫助人們更加有效地增強自身體質,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