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梁橋的結果 展開

梁橋

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橋樑

梁橋 (Beam Bridge) 以受彎為主的主梁作為承重構件的橋樑。主梁可以是實腹梁或桁架梁。實腹梁構造簡單,製造、架設和維修均較方便,廣泛用於中、小跨度橋樑,但在材料利用上不夠經濟。桁架梁的桿件承受軸向力,材料能充分利用,自重較輕,跨越能力大,多用於建造大跨度橋樑。按照主梁的靜力體系,分為簡支梁橋、連續梁橋和懸臂樑橋。

基本簡介


梁橋
梁橋
梁橋是中國古代最普遍、最早出現的橋樑,古時稱作平橋。它的結構簡單,外形平直,比較容易建造。把木頭或石樑架設在溝谷河流的兩岸,就成了梁橋。早在原始社會時,中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樑橋。戰國時期,單跨和多跨的木、石樑橋已普遍在黃河流域及其他地區建造。1972年,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京城山東臨淄的考古挖掘中,首次發現了梁橋的遺址和橋台遺跡,兩處橋樑的跨徑均在八米左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錄了在山西省汾水上有一座始建於春秋時期晉平公時的木柱木樑橋。橋下有30根柱子,每根柱子直徑五尺。這是見於古書記載的最早的一座梁橋。

大概結構


梁橋
梁橋
以受彎為主的主梁作為承重構件的橋樑。主梁可以是實腹梁或桁架梁。實腹梁構造簡單,製造、架設和維修均較方便,廣泛用於中、小跨度橋樑,但在材料利用上不夠經濟。桁架梁的桿件承受軸向力,材料能充分利用,自重較輕,跨越能力大,多用於建造大跨度橋樑。按照主梁的靜力體系,分為簡支梁橋、連續梁橋和懸臂樑橋。
①簡支梁橋。主梁以孔為單元,兩端設有支座,是靜定結構。一般適用於中、小跨度,結構簡單,製造、運輸和架設均甚方便,多做成標準設計,以便於構件生產工藝工業化、施工機械化,提高質量,降低造價。如洛陽黃河橋(67孔跨徑50米,全長3429米,1977年建成)。鄭州黃河橋(28孔跨徑20米、62孔跨徑50米、47孔跨徑40米,全長5550米,1986年建成)、開封黃河橋(31孔跨徑20米、77孔跨徑50米,全長4475米,1989年建成)均為公路預應力混凝土T形簡支梁橋。
②連續梁橋。主梁若干孔為一聯,連續支承在幾個支座上,是超靜定結構。當跨度較大時,採用連續梁較省材料,更適合用懸臂拼裝或懸臂灌築、縱向拖拉或頂推法施工。如京石公路永定河橋,為預應力混凝土箱形連續梁,1988年建成;武漢長江橋、南京長江橋為鋼桁架連續梁橋。
③懸臂樑橋。上部結構由錨固孔、懸臂和懸掛孔組成,懸掛孔支承在懸臂上,用鉸相聯。有單懸臂樑橋(三跨構成,中跨較大以滿足通航要求)和雙懸臂樑橋(可構成多跨的長大梁橋)。如陝西省咸陽渭河橋(主跨174米,全長448米,1954年建成)為鋼筋混凝土懸臂樑橋。梁橋為橋樑的基本體系之一,使用廣泛,在橋樑建築中佔有很大比例,其上部結構可以是木結構、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或鋼筋混凝土橋面板和鋼樑的組合結構。

懸臂樑橋


上部結構由錨固孔、懸臂和懸掛孔組成,懸掛孔支承在懸臂上,用鉸相聯。有單懸臂樑橋(三跨構成,中跨較大以滿足通航要求)和雙懸臂樑橋(可構成多跨的長大梁橋)。如陝西省咸陽渭河橋(主跨174米,全長448米,1954年建成)為鋼筋混凝土懸臂樑橋。梁橋為橋樑的基本體系之一,使用廣泛,在橋樑建築中佔有很大比例,其上部結構可以是木結構、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或鋼筋混凝土橋面板和鋼樑的組合結構。
歷史古橋
坐落在咸陽故城附近的渭水三橋,在古代是很有名的。三橋包括中渭、東渭和西渭橋,都是多跨木樑木柱橋。其中,中渭橋始建於戰國秦昭王的時候,後來秦始皇又作了改建和加固。這座橋全長約525米,寬約13.8米,接近南京長江大橋汽車道寬度;它由750根木柱樁組成了67個橋墩,68個橋孔,平均每孔跨徑為7.72米,中間橋孔跨徑達九米;在木柱樁群上加蓋頂橫樑組成排架墩,再在排架上擱置大木樑,然後鋪上木橋面,橋兩側設雕花欄桿。中間橋孔高而大,兩邊橋孔低而小,呈八字形,既能使高大樓船順利通過,又可以迅速排除橋面雨水,防止腐朽。橋兩端還豎立著華表、鎮水妖石件、石燈柱等,作示標、照明之用。到了漢朝,又重修了中渭橋,增建了東渭橋和西渭橋。
漢朝時的梁橋,已經比較普及了。山東省沂南出土的漢墓畫像石上,甚至已刻有石樑橋的圖案。唐朝時期出現了不少名聞天下的石樑橋。據《唐六典》說,天下著名的石樑橋有四座:河南洛陽的天津橋、永濟橋和中橋,西安的灞橋。灞橋位於西安東北20里的灞水上,是一座石柱墩木樑橋。自漢朝建橋后,兩千年間屢毀屢修,直到清朝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花了九個月才建成了今天的多跨梁橋。橋長近400米,67孔,每孔凈跨度六米左右,橋寬約七米。橋墩由六根石柱組成。六根石柱頂端蓋上一根石樑,把它們合成一體,構成了橋樑史上最早的一種輕形墩,即今天所說的石排架墩。這座千百年來作為交通咽喉的古橋,今天已改造成為現代的公路橋
到了宋朝,人們戰勝自然的能力提高了,又在福建泉州建成了我國第一座瀕臨海灣的大石樑橋萬安橋,即洛陽橋。這座橋橋長834米,寬七米,橋中間有島,島南七孔,島北41孔,每孔跨度約11米。建橋之處正當入海口,水流湍急,當地又多地震颱風,建橋工程相當艱巨。本書下一節對此將作專題介紹。洛陽橋建成后轟動一時,有“天下第一橋”的美譽,因而在當地掀起了“造橋熱”。這個時期福建新建的石樑石墩橋無論在長度、跨度、重量、建造速度、施工技術、橋型和橋樑基礎等方面都達到了新的水平,在中外建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突出的可以坐落在福建晉江市的安平橋和位於漳州市的虎渡橋為代表。安平橋總長811丈,五華里多,362孔,為世界上少見的古長橋,被譽為“天下無橋長此橋”。虎渡橋最大的石樑長23.7米,寬1.7米,高1.9米,重達207噸,可謂世界上最重的石樑。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梁橋的形式也在不斷變化。例如在我國江南水鄉地區,人們常常把這種橋建造成中間孔高大、邊孔低小的八字式或台階式,兩邊橋頭還砌有外觀非常別緻的幾級台階踏步,以便引人上橋。在紹興至杭州的運河邊還有一種與河流平行的纖道橋。有些古石樑橋在橋下設閘或在橋上設渠道,使一橋多用。據史料記載,在甘肅與新疆交界地區古代被稱作段國的地方,曾建有伸臂木樑橋。這種橋採用圓木或方木縱橫相隔疊起,由岸邊或橋墩上層層向河谷中心挑出,猶如古建築中的層層斗拱。當地人稱這種橋為“飛橋”,在南方木材較多的地區容易見到。有的橋上還有橋屋或橋廊,屋廊內有彩畫、佛座仙像,橋景似花,所以稱它為花橋。逢年過節花橋又成了人們娛樂、趕集、趕廟會的場所。如廣西三江程陽橋就是把功能與裝飾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著名花橋。此外,還有木撐架橋以及伸臂木樑與撐架相結合的梁橋等。
我國歷史上最早記載的梁橋為鉅橋,橋建於商代(公元前16~ 前11世紀)。周武王伐紂,克商都朝歌(今河南省鶴壁淇縣朝歌鎮),發鉅橋(今浚縣鉅橋鎮)頭積粟,以賑濟貧民。自周代以迄秦汗,中國多造石柱、木樑橋。
宋代建造為數眾多的石墩、石樑橋。200多年間,僅泉州一地,見於古籍的橋樑就有110座,其中名橋10座。如安平橋,有362孔,橋長5里(2223米),故又名五里橋(現橋長2100米),保持了700餘年的橋長記錄。橋始建於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成於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歷時13年。
又如泉州萬安橋,俗稱洛陽橋,共有47孔,建於洛陽江入海口,橋總長約890米,橋寬3.7米。橋始建於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完成於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兩橋均為國家重點文物單位。
福建漳州江東橋的石樑最為巨大。該橋於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由木樑橋改為石樑橋,計有15孔,每孔三片石樑。石橋現存5孔,其中最大的石樑長23.7米,寬1.7米,高1.9米,重量達2000kN(千牛)(200噸)。這樣巨大的石樑,在沒有重型起重設備的古時,其采、運、安裝等工作都是十分艱巨的。
不論木樑或石樑,為了加長橋跨,採用了多層並列梁,由下向上逐層外挑的方法,以支承中部的簡支梁。在當時石樑稱為疊澀;木樑稱飛橋或稱握橋,即為伸臂梁橋。木伸臂梁在公元4世紀時已有記載。石橋疊澀,出檐不遠;木橋伸臂達到20米。現存清代重修的甘肅文縣陰平橋為單。
孔木伸臂橋,橋跨達60餘米,橋上建有橋屋。
木樑橋上一般建有橋屋或橋廊,侗族風雨橋就是一種橋屋。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程陽永濟橋,是一座4孔5墩的木伸臂橋屋,全長644米,建於1916年,5座墩台上均有橋亭,用橋廊把橋亭相互貫通。橋亭起著重力平衡作用,把裝飾與功能有機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