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長春
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
塗長春,男,1962年8月出生,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病毒學研究室研究員。
塗長春,1962年8月生,博士生導師。現任吉林大學人獸共患病研究所雙跨教授、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病毒學研究室研究員。
1.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於1992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我國豬瘟病毒的基因克隆與序列分析。在此基礎上,針對CSFV基因的調控序列,設計並構建了特異反義RNA表達質粒,首次證明反義RNA對豬瘟病毒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應高達98%,為抗豬瘟育種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新技術。主要研究內容曾獲得1995年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這一時期的研究工作為後來CSFV的基因變異分析與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NA免疫、抗原蛋白結構與功能研究以及基因工程抗原研製等奠定了十分重要的技術基礎。
2.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啟動了我國動物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首次揭示我國豬瘟病毒遺傳多樣性本底。主要內容是研究豬瘟病毒(CSFV)和狂犬病毒在我國的分子流行病學本底和它們的遺傳多態性分佈,建立相關分子流行病學資料庫,為監測我國重要動物疫病的流行動態,做好疫情預報提供技術支持。研究工作首次闡明了中國CSFV的遺傳變異及遺傳多樣性現狀,揭示了我國CSF較為複雜的流行態勢,表明了豬群的隨意流動是傳播與擴散該病的重要原因。結果不僅對我國豬瘟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填補了國際上CSFV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缺乏中國數據這一空白,為發現和確定國外流行毒株的傳入提供了必要的歷史資料和證據,對建立該病毒的全球監測體系具有深遠意義。本研究建立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模式已經寫進《我國豬瘟綜合防治技術規範》用於指導該病的防治,因此確立了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在我國豬瘟流行病學調查中的重要地位。核心研究內容發表於國際病毒學專業雜誌Virus Research。研究成果於2004年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3.病毒新型免疫製劑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製豬瘟病毒和狂犬病毒新型DNA疫苗和通用免疫佐劑與保護劑。該項目就疫苗製備和包裹申請了2項國家發明專利。我們是世界上第二個在國際疫苗研究最權威雜誌“Vaccine”發表CSFV DNA疫苗研究的實驗室。
4.分子診斷試劑研究:以分子克隆技術,免疫學與細胞工程方法研製豬瘟和狂犬病毒的基因工程抗原、單克隆抗體以及PCR等診斷試劑,建立標準的抗原或抗體檢測方法,進一步開發成有應用前景的診斷試劑盒。用於疫病的診斷或指導動物預防免疫接種。
5.SARS冠狀病毒傳播來源研究:以基因擴增、血清學檢測和病毒分離手段,檢測、分離和鑒定野生動物和家畜家禽體內存在的冠狀病毒,從而查找SARS病毒的動物源性,研究該病毒的起源。再通過動物接種試驗,篩選SARS病毒易感動物,研究動物—人的傳播途徑。同時建立野生動物血清SARS抗體檢測的阻斷ELISA方法。上述研究工作在令人關注的SARS動物傳播來源研究中提出了“果子狸是SARS CoV的易感動物,不是自然宿主”的重要科學論斷,為平息果子狸是否是SARS自然傳播來源的國際爭論提供了最具說服力的實驗證據。所取得的結果作為一項成果的主要內容獲得2004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主要完成人)。
1.1995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2.2004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2004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