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
1973年創建的公辦中專學校
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原是廣東省財政局創建於1973年的財經類中專學校——廣東省財政學校,1994年經省政府批准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2000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2002年底起是教育部和財政部確定的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示範性職業院校,現是培養財經類人才的公辦全日制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隸屬於廣東省財政廳。
學校坐落於廣州白雲區,毗鄰風景秀麗的白雲山,校址在廣州白雲區龍歸竹仔園,佔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0000平方米。建校以來(數據截至2012年3月),近萬名畢業生走出校門,遍布全省,大部分成為財政、稅務、建設銀行以及企事業單位的骨幹,對廣東省在改革開放后的經濟騰飛,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現有在校生6000餘人,就讀於會計、計算機、金融事務、商務管理等專業方向。
1973年初,廣東省財政局開始籌辦廣東省財政學校。大體經過了五個發展階段。
● 第一階段是委託辦學期(1973年至1979年)
當時,廣東經濟開始逐步恢復,急需大量財經類人才,而廣東全省沒有一所正規的財稅學校。經廣東省領導的批示,1973年廣東省財局開始著手辦學的籌備工作。根據省財貿政治部下達的指標,在當年秋季正式招生。由於學校的地址未能確定,這幾年入學的學生委託廣州財政學校在華僑新村校址里進行教學,後期廣東省財局派出部分教師、幹部參與教學和管理。
● 第二階段是創建完整中專學校體系期(1979年至1986年)
這個時期,在廣東省財局(廳)的領導下,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龍歸校園校舍建設、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等建立一所完整的全日制中專學校所必需的系統工程。1986年12月廣東省財政學校(以後簡稱財校)第一屆黨委會的成立,標誌著建校工作完成了創建期。
● 第三階段是創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期(1987年至1994年)
這個時期,在省財廳的大力支持下,財校擴大了校園,不斷加大辦學硬體和軟體的建設力度,同時進行創辦廣東省稅務學校和創辦廣東省財稅專科學校的探索,積極尋找繼續發展的道路。94年通過辦學評估,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廣東省高教廳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
● 第四階段是創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期(1994年至2000年)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專學校的計劃招生、計劃分配作為一個歷史階段已結束,進入市場經濟範疇,辦學的競爭日趨激烈。學校要生存,必須向前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多種形式辦學,擴大規模和擴大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力。這時期財廳再次給予財校極大的支持,按照建設國家級重點學校的標準,擴大校園,高標準建設新校區,充實師資,添置教學設備,同時進行一系列的辦學改革。2000年5月,財校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
● 第五階段為創建國家級示範性職業學校期(2000年至今)
這個時期,我國中專和職業教育的發展面臨著重大挑戰,其大背景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對人才需求有了質的變化。就業競爭激烈,高中教育和各類型的中等職業教育爭奪同一年齡層次的生源,教育供求矛盾突出。新的形勢,對財政學校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確定“創建一流的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發展目標后,2002年,在省財廳的支持下,進一步提出把財政學校建設成國家級示範性職業學校的目標。2002年底,教育部和財政部確定我校為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示範性職業院校。2004年3月,經專家評審,我校被教育部批准為新調整認定的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7年5月,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實驗基地;2007年9月,學校又被國家人事部、教育部評為“2007年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c/m0ccd9bbe9f5b9cea82f4ff04203bab24.jpg)
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
在職教工170多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6人,專職教師97人,具有高級職稱的40人,中級職稱38人,雙師型教師35人,占專業課教師人數的70%。教師們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愛崗敬業,在財經園地上辛勤耕耘,追求探索,使學校的教學工作和科研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
現有在校生6000餘人,就讀於會計、計算機、金融事務、商務管理等專業方向。
學校從2002年下半年起,開始實行學分制。學校不斷深化課程改革,開發大量選修課,達到多樣性的學生培養方式,選擇性的課堂學習內容,靈活性的專業學習進程和自主性的教師選擇權利。學生可按常規三年畢業,成績優異的可提前一年畢業,也可邊學習邊工作五年內修完各類課程。
學校實施學生工作部與各系學生二級管理模式。學生工作部主要管理學生的學籍、檔案等事宜,各系則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權責明確,各司其職,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創造安全的校園環境和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情況的掌握,學校從周一上午8:00-周五下午15:40期間實行全封閉管理,學生進出校門均要憑班主任開具的“封閉時間進出校門憑單”,為校園管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
廣州市白雲區太和鎮龍歸竹仔園
圖案設計理念源於契合中華文明長盛不衰智慧哲學的外圓內方的框架結構,如同中國古代圓形方孔的錢幣,是惠施至今財富的象徵,更是財政的引伸。
外圓環內分別用中文和英文書寫校名。
內圓中央部位的正方型圖案是代表學校標誌性建築的主體教學樓門樓,這是一扇通往知識殿堂的大門,於莊嚴中透露出神聖和深邃。
![校徽](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8/m286a36435f66373a8894d890c382410f.jpg)
校徽
書頁正下方的電碼形數字“1973”,銘記著財校建校的歷史,表明當今該校已步入數字化校園時代。
翠綠色的圖案中部鑲嵌著漸變的七色彩虹,象徵著生機活力和美好前程。
圖案整體設計,寓示著財政職教事業在各界的支持和引領下,在學校師生的努力下,與時俱進,蓬勃發展。
![校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3/m3391c2c0d9e5883b9b44fd8e06a6cf4f.jpg)
校訓
校長:
![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2/mb22afcfe2824f178a6642e2259f64350.jpg)
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
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90年4月任省財政學校教務科副科長,1991年1月調至省財政廳人教處工作,歷任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處長,2007年7月任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社會職務: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財經教學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
副校長:
![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7/m97ca40dbde7afcea5ff4ec78787cf6af.jpg)
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
1991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副主任、主任,2005年2月任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
社會職務: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體育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7/me7cc938d9738b6789294c6327fdc229b.jpg)
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
1986年7月工作,歷任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教務科副科長、管理科科長、學生科科長、培訓中心主任、辦公室主任、2009年4月任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
現分管信息中心、圖書館、總務部。
一、歷任校長
王 思 1980年12月—1989年12月
賀文彬1989年12月—1991年 5月
李樹之1991年 5月—1995年 4月
劉本惠 1995年 4月—1998年 9月
汪一洋1998年 9月—2002年 2月
徐迎建 2002年 2月—2007年 8月
張新華 2007年 8月至今
二、歷任副校長
嚴 省 1979年 2月—1981年 3月
宋夕竹 1979年底—1980年上半年
崔登貴 1981年12月—1992年 8月
林文鐸 1981年12月—1983年10月
賀文彬 1983年 8月—1989年12月
庄禮偉1988年 3月—1990年 4月
李樹之 1988年 3月—1992年 4月
梁 棠 1990年11月—1993年 9月
2000年5月,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
2002年12月,被國家教育部和財政部確定“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示範性職業院校”;
2003年4月,經廣東省教育廳等部門批准為“廣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2004年3月,經專家評審,被教育部批准為新調整認定的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04年12月,被廣東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評為“2000-2004年連續五年文明單位”。
2005年被批准為“中央財政支持的計算機應用與軟體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2007年被評選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實驗基地”。
近年來,學校還多次榮獲“廣州市安全文明小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