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作物生產技術的結果 展開
-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
-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年版圖書
- 馬新明、郭國俠編寫的教材類圖書
作物生產技術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
作物生產技術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屬農業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2015年,教育部將作物生產技術、熱帶作物生產技術兩個專業合併為作物生產技術一個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有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精神及誠實守信、人際溝通能力強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同時以農作物的基本生產技能培養為基礎,培養植物病蟲害防治和營銷技能。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主要學習作物極其複雜的生理生化反應、生長發育規律、與環境條件的關係,以及作物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及農業新技術推廣和作物遺傳變異規律、培育作物優良品種及良種繁育技術、作物病蟲發生、發展規律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作物種子生產、加工、貯藏技術及生產資料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掌握作物生產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受到嚴格的科學實踐訓練,能在作物生產及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技能人才。
通過學習,將具備了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掌握植物生產與植物栽培環境的基本知識與實驗技術;
2.掌握農業生物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3.掌握植物栽培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4.具有農業科學試驗與新技術推廣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種植業生產管理和生產經營的能力。
植物學、植物生理、土壤學、植物營養與施肥、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生態學、作物生產技術、種子生產與管理、耕作學、園藝作物生產技術、果蔬加工工藝、果蔬貯運、糧油貯藏與加工、園林規劃設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農產品質量檢測、農業推廣學等課程。
熱帶作物生產技術(510101)、種子生產與經營(510102)、設施農業技術(510103)、觀光農業(510104)、園藝技術(510105)、茶葉生產加工技術(510106)、中草藥栽培技術(510107)、煙草栽培技術(510108)、植物保護(510109)。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12451)、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31102)、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13863)、天津無線電機械學校(12805)、重慶巴渝職業技術學院(12820)、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12607)、雲南熱帶作物職業學院(13755)等。
專業名稱:作物生產技術
專業代碼:510101
修業年限:三年
專業層次:專科
作物生產與開發推廣。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植物生長與環境、作物栽培技術、作物遺傳育種技術、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田間實驗與統計分析、種子生產與檢驗技術、農業生態、農業機械化、農產品貯藏與加工、農業技術推廣、企業經營管理、土壤營養測試、植物營養診斷、作物栽培技能訓練、作物遺傳育種技能訓練、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能訓練、種子生產與檢驗技能訓練、崗位就業綜合實訓、畢業論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熱帶作物、植物營養與農業化學。
作物生產技術領域的技術與管理部門。
2015年10月,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將作物生產技術、熱帶作物生產技術兩個專業合併為作物生產技術一個專業。
2016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公布首批《職業學校專業 (類)頂崗實習標準》目錄,其中有“高等職業學校作物生產技術專業頂崗實習標準”。
學制
基本修業年限:三年
職業能力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熟練掌握不同作物種子生產技術規程,能夠設計種子生產程序並指導種子生產;
(3)熟練掌握農作物生產計劃制訂要求並指導農民進行高產、高效、優質栽培;
(4)熟練掌握作物遺傳育種的基本原理,能夠進行新品種選育和指導繁種;
(5)掌握常見作物病蟲害的癥狀,能夠正確選擇農藥,採取科學方法進行防治,確保食品安全;
(6)掌握田間試驗設計要點和調查分析的科學方法;
(7)掌握作物種子檢驗的主要指標並能夠獨立進行檢驗操作;
(8)了解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管理的一般規律,能夠根據不同企業類型進行管理;
(9)了解農資市場的基本狀況,能夠根據不同農資商品特點採取不同的營銷策略 。
總體框架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共設置5個課程模塊: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通識課、綜合實踐 。
理論課程
核心課程
植物生產環境、作物生產技術、作物遺傳育種、作物病蟲害防治、高新農業生產技術、農作物種子生產技術、田間試驗與統計分析、農資市場營銷等 。
課程模塊
公共基礎課:入學教育、鄧小平理論、信息技術英語等。
專業基礎課:遺傳與育種、農業生態基礎、植物學基礎、農科化學基礎知識、土壤與肥料、農村經濟管理、植物病蟲害防治基礎等。
實習實訓
實習目標
學生通過作物生產技術專業頂崗實習,了解企業的運作、結構、規章制度和企業文化;掌握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及核心技能;養成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誠實守信的職業精神,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
實習企業
企業類型: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依法經營,具有行業代表性,能夠滿足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崗位實踐需要的農業生產企業、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農業生產管理、技術推廣等典型大中型農業企(事)業單位。
經營範圍:農作物生產、農資生產與經營、農業技術管理與服務等。
管理水平:具有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擁有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 。
實習崗位
農業技術服務與推廣、農業綜合管理、農作物生產 ,良種 繁育與新品種推廣、農資營銷、農業應用性試驗研究、農業新 技術開發等工作崗位或技術領域 。
實習內容
在校內進行農作物生產、病蟲害防治、種子生產、作物遺傳育種等實訓;在大中型農業生產企業和農業科研院所進行農作物生產及育種、施肥、種子營銷和病蟲害防治等項目實習 。
實習項目 | 時間 | 工作任務 | 職業技能與素養 |
農作物生產 | 8周 | 1.制定作物生產方案; 2.確定本區域內各類作物主推的栽培模式與配套技術; 3.農作物生產的組織與實施; 4.技術總結與生產消息分析。 | 1.能夠組織實施當地主栽作物標準化生產,包括:生產方案制訂、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穫等技術環節; 2.能夠進行土壤養分、肥料有效成分分析,掌握各大田作物的需肥特點並進行測土配方施肥與施肥效果評價; . 3.能夠進行田間常見病蟲草害的識別與診斷、區域內病蟲草害預測預報,掌握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4.會配製農藥與合理施用; 5.熟練掌握本區域內主推的作物標準化栽培模式,及時發現並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 6.具有生產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 7.具備吃苦耐勞、團隊協作等職業素養。 |
農業技術推廣 與服務 | 4周 | 1.農作物標準化生產指導; 2.技術諮詢服務與培訓; 3.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試驗與推廣。 | 1.能夠依據農業生產質量標準和技術規範,指導作物標準化生產,解決當地主要作物栽培中的技術難題; 2.能夠開展農業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諮詢服務; 3.能夠組織實施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與推廣; 4.準確把握作物生產技術原理、技術標準,.能夠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制訂有效的技術培訓方案; 5.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和交流溝通能力; 6.具備嚴謹、求實、創新的科學態度。 |
種子生產與管理 | 4周 | 1.制訂種子生產計劃; 2.種子標準化生產; 3.種子處理; 4.種子檢驗。 | 1.能夠制訂種子生產計劃; 2.能夠組織實施種子的分發和登記工作; 3.能夠組織實施種子標準化生產,包括播種、田間管理、去雜去劣、收穫等,科學預防種子生物學混雜和機械混雜; 4.掌握拌種、包衣等種子處理技術; 6.具備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開拓創新、團隊協作精神。 |
農資營銷 | 4周 | 1.農資市場調研與營銷策略制訂; 2.農資營銷與售後技術服務。 | 1.能夠根據農資類別和區域制訂科學的市場調研方案; 2.能夠開展市場調研,並制訂有效的農資營銷策略; 3.掌握所銷售農資的屬性、功能等,能夠做好銷售諮詢和客戶管理工作; 4.能夠通過洽談,促成交易的實現,並簽訂書面合同; 5.能夠做好售後服務工作; 6.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和誠信守法的職業素養。 |
農業綜合管理 | 3周 | 1.農業產業結構和作物布局調整; 2.農情信息採集、處理與發布; 3.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 4.農產品質量認證、監督與管理。 | 1.能夠開展規模化作物生產的布局、生產模式等綜合管理; 2.能夠獨立進行農情調查與整理、發布; 3.能夠依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依法進行生產管理; 4.能夠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檔案; 5.能夠進行農產品質量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申報與管理; 6.具有較強組織與管理能力; 7.具備較強的質量安全和環保意識。 |
農業應用性試驗 研究與農業新技 術開發 | 3周 | 1.農業生產應用性試驗; 2.農業新技術開發與示範推廣。 | 1.能夠在項目負責人的指導下,科學地選擇試驗項目,制訂試驗方案,組織實施農業應用性試驗; 2.能夠組織實施試驗數據的調查、匯總和分析; 3.能夠協助組織實施農業新技術開發、試驗、示範工作; 4.具有較強的試驗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
教師隊伍
實習指導教師
實習企業根據實習項目和人數選派責任心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或能工巧匠擔任企業導師。
學校安排具有較強溝通、協調與管理能力的“雙師”型專任教師擔任實習指導教師,全程指導和管理學生頂崗實習 。
設備資源
實習設施
安全保障:實習單位應保障學生在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中實習,具備健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備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以及實習場所必備的安全保障器材。此外,實習單位要為實習學生提供必需的食宿條件和勞動防護用品,為學生購買意外傷害等保險。
專業設施:實習單位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頂崗實習條件,擁有與實習崗位相匹配的農業生產項目,有先進完備的農業生產設備設施,以及集中教學所需要的場地和教學設備。
信息資料:實習單位應提供頂崗實習工作崗位所涉及的技術規範、操作規程等詳細資料,以及實習所需要的學習資料,具備查閱相關信息資料的設備和條件 。
質量保障
實習成果
實習學生應在頂崗實習結束時提交頂崗實習企(事)業證明材料,必須提交以下成果中的任一項:
(1)頂崗實習總結報告一篇;
(2)實習期間形成的技術方案或論文;
(3)實習期間完成的技術服務成效、農資推廣效益等成效 性總結材料。
考核評價
(一)考核內容
著重考核頂崗實習學生的崗位工作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即從專業技能、業務水平等方面考核學生的崗位工作勝任能力,從工作態度、團隊合作和責任意識等方面考核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二)考核形式
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由學校和實習單位共同考核學生的實習效果,通過崗位工作表現和實習總結等材料進行綜合評定。頂崗實習成績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考核結果在合格及以上者獲得相應的學分;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能獲取相應的學分,需進行重修,否則不能予以畢業。
(三)考核組織
由學校和企業共同評定,考核項目由實習操行成績、崗位技能、工作業績、實習文本材料四部分構成。實習單位負責對學生進行操行成績、崗位技能、工作業績考核,由企業指導教師依據學生出勤情況、工作態度、協作能力、責任意識、完成工作任務質量與數量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價,並據此給出實習單位鑒定意見。
學校指導教師結合不定期巡迴檢查,並對提交的實習周志、實習總結、實習單位鑒定意見、實習期間取得的技術成果或獲獎證書等文本材料進行量化評價。在此基礎上,結合實習單位的評價和鑒定意見,對學生頂崗實習的綜合成績予以評定。
實習管理
(一)管理制度
學校應規範頂崗實習管理,制訂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規定、成績評定管理辦法、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管理辦法等相關管理文件。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指導教師要按照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規定,對實習學生進行管理。學校開展頂崗實習巡迴檢查指導,校企雙方導師共同做好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
同時加強對學生頂崗實習總結報告、學生頂崗實習成績、頂崗實習周志、頂崗實習巡迴檢查記錄、頂崗實習鑒定表等文本的歸檔管理。
(二)過程記錄
學校指導教師應定期檢查記載學生頂崗實習情況,及時處理頂崗實習中出現的有關問題。
要加強頂崗實習過程管理,並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信息化頂崗實習管理平台,實現頂崗實習網路化管理、多元化監控。
(三)總結交流
頂崗實習結束后,應及時召開實習總結會,對學生的收穫和體會以及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交流,表彰優秀實習學生,展示和分享優秀實習成果。
同時,總結實習管理取得的經驗,並對實習計劃安排、崗位任務設計、實習單位的選擇、實習過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以“行動過程”為導向的“教學三循環周期”培養模式
即1、3、5三個學期在校內模擬演練,2、4、6三個學期在企業實體崗位技能訓練,實行學徒制。按照不同時期對知識能力培養的不同,將6個學期的教學過程劃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第1學期,在校內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能技巧、職業基本素養,為進一-步參加作物生產實踐技能活動打好基礎。
第二階段:第2、4學期,採取行動過程學習,實行學徒制,學校選派專業技術教師,到學徒企業輔導理論學習;企業選派資歷較深的農藝師和技術人員作為師傅,負責徒弟崗位技能的傳授。
第三階段:第3、5學期,藉助不同的農資產品在農業生產上的試驗及推廣,逐步掌握作物不同生長時期的生產及管理能力。秋季作物成熟期過後,學生回到學校課堂內進行專業核心課程的拓展與訓練,同時對每門專業課還要進行擴充,並就作物生產技術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環節進行反覆考核與評價,同時通過各項工種的培訓與鑒定,獲取職業資格。
第四階段:第6學期,學生進人最後一個階段的學徒學習,進行頂崗實習,學生以准員工的身份參與企業的工作任務中,學校教師和企業共同管理並確定考核成績 。
“雙季循環”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學段:第一年9月一12月,基礎課教學。
第二學段:第二年3月一10月,第一季循環。結合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作物的生產任務,學生分小組圍繞作物的生產任務和生產過程實施“學、訓、產”一體化情境教學。
第三學段:第二年11月一12月,非季節性專業課程教學。
第四學段:第三年3月一10月,第二季循環。結合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作物生產任務,學生分小組圍繞作物的生產任務和生產過程實施“學、訓、產”一體化情境教學。
第五學段:第三年11月-12月,專項實訓。在完成校內素質教育平台和雙季循環的基礎上,安排學生以員工的身份進入農資生產與營銷企業或市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開展專業實訓。
第六學段:第四年3月-6月,頂崗實習。在完成專業實訓的基礎上,安排學生以員工的身份進入大中型農業企業和糧食生產農戶進行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 。
“階段式模塊化”人才培養模式
該模式實施2+3+1的教學進程,實現培養方法的教學過程與作物生長季節相結合、理論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學校與企業相結合,通過三個階段的學習過程,完成當地主要農作物的兩個輪迴生長發育周期的生產工作通過完成兩個輪迴生長發育周期的生產實訓。
第1個階段,即第1、2學期對學生進行以職業素質模塊和專業基本能力模塊所要求的內容組織教學,並結合農事季節和當地主要農作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進行認知實踐和專業基本技能訓練。
第2個階段,即第3、4、5學期進行專業能力所要求的內容進行培養,按作物、分季節組織模塊化(分項目)教學。
第3個階段,即第6學期,學生到農業企業進行頂崗實習 。
“場校合一、緊跟農時、且耕且讀、全程實踐”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作物生產技術專業以廣東農墾320萬畝熱帶作物生產基地為依託,以農場熱帶作物生產田間為課堂,根據農場熱帶作物生產農時安排教學進程,聘請農墾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學生以半工半讀的形式直接參與農場的生產過程 。
職業證書
農藝工、種子檢驗員。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及專業簡介(截至2019年)》顯示)
專業銜接
銜接中職專業舉例:現代農藝技術
接續本科專業舉例:農學、植物科學與技術
就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