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花會館

建於明代中葉的粵劇組織

佛山“瓊花會館”建於明代中葉,是最早的粵劇行業組織,至今,粵劇行內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慶,未有吉慶,先有瓊花”之說。明代,佛山民間演戲活動繁盛,本地戲班相繼出現,嘉靖年間(1522~1566年),建立了戲行會館,稱為瓊花會館,館址設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戲行祖師“華光”,故又稱之為瓊花宮,為本地戲班藝伶排練、教習、切磋藝術之地,也是當時戲班管理的機構。在會館附近的水涉頭邊立下一石碑,上刻《瓊花水涉》四字。藝伶在水涉上落戲箱,乘船到各地演出。作為粵劇的行會,瓊花會館有較為嚴格的管理制度,會館內設慎和、兆和、慶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別統管所屬會眾。瓊花會館的出現,說明佛山已成為當時粵劇發展的中心。

會館簡介


吉慶公所和八和會館是先後建立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的粵劇本地班行會組織(或賣戲營業所),均出現在瓊花會館之後,正如現仍健在的粵劇老藝人、廣東八和會館最後一任會長黃君武先生所說:“瓊花會館是粵劇界最早的戲行會館”。但早到什麼時候,卻無正史可征,亦乏文物可證。一般來說,是引用一九四○年麥嘯霞所撰的《廣東戲劇史略》一書的說法而加以發揮。該《史略》說:“雍正繼位……,時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瓊花會館。”不少後人便據此認為:瓊花會館是建於雍正年間,粵劇本地班的組織亦始於攤手五。郭沫若同志在贈給廣東粵劇團的《七律》內亦云:“昔有名伶攤手五,佛山鎮上立戲班。”其實,這是大大縮短了粵劇本地班的歷史,瓊花會館也非是在雍正年間才創建。
根據《佛山忠義鄉志》的記載:“鎮內有會館凡三十七,瓊花會館建築瑰麗,為會館之最。”,還有“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節,萬人圍住看瓊花。”當時瓊花會館坐落於“優船聚於基頭,酒肆盈於市畔”的大基鋪(即佛山市紅強街區)。當時會館門口有四條大柱,還有個亭子。館門口的牌匾是“會館”兩字,全館的面積比當時的祖廟還大。全館共分三進:第一進是鐘鼓,拜亭,左右有廂房,繼后是一個十丈有餘進深的大天井,繼後有可拆可合的臨時舞台,可容不少觀眾看戲;第二進是瓊花宮大殿,大殿前是天階;第三進是會所、會議室、傳說曾是天地會秘密會集,進行反清活動據點。華光誕時戲行中人匯聚瓊花宮大殿祭祀華光帝。瓊花會館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邊的瓊花水埠,方便坐紅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黃君武曾說:"在佛山大基尾水埗頭邊,我見過有一石碑,刻有'瓊花水埗'四字,是明朝萬曆年間立的。可以推斷,該館成立於明萬曆年間或萬曆年前。"當時,瓊花會館俱有泊戲船,並設有伶人報賽之所。每逢酬謝神恩時候,七八個戲班合演,非常熱鬧。咸豐四年(1854年),粵劇藝人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在佛山經堂古寺率領梨園弟子,編成文虎、猛虎、飛虎三軍。清政府為了消滅三軍勢力,殘殺藝人,禁演粵劇,瓊花會館亦被燒毀。

粵劇藝術


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南國紅豆”的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廣府大戲,屬於皮黃系統,受昆、弋、漢、徽、秦、湘等劇種的滋潤和影響,各取其長,自成一格,既與傳統的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又具有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著名劇作家田漢將粵劇表演藝術概括為“熱情如火,纏綿悱惻”。其豐富優美的唱腔;獨特瑰麗的服裝、臉譜;吸收了本土藝術八音、木魚粵謳的民間傳統音樂;別具一格的粵劇例戲,精美見稱的舞台布景,無不彰顯嶺南文化特有色彩,多達11360個的劇目更堪稱世界之最。
瓊花會館
瓊花會館
早在漢代,佛山的表演藝術已十分盛行。在明初已有“雜扮故事”、“七月七之演戲”等戲劇表演記載。佛山“瓊花會館”建於明代中葉,是最早的粵劇行業組織。
清初,佛山戲劇活動相當興盛,因不斷吸收廣東音樂民謠曲律,改用粵語演唱,融入南派武術,使用大鑼大鼓、大笛、喉管,形成了生動傳神、語言通俗、聲腔獨特、武打新奇的風格,是群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一大地方劇種。粵劇戲班以紅船作交通工具巡迴演出,故粵劇藝人又稱為“紅船子弟”。
據記載當時佛山鎮方圓十數里之地已有大小戲台30餘個。清代有這樣一首竹枝詞:“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節,萬人圍住看瓊花。”可見當時粵劇活動之盛。
清咸豐四年(1854年),鳳凰儀粵劇戲班名藝人李文茂,與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開合舉義旗,將數千紅船健兒編為三軍,皆衣冠戲服,頭扎紅巾,稱“紅巾軍”,在廣州起義。義軍運用粵劇跟斗跳躍之技,攻城掠地。佔領佛山鎮時,曾以瓊花會館作為義軍大本營。李文茂率粵劇藝人起義是世界戲劇史上一次史無前例的壯舉。
起義失敗后粵劇一度被禁,藝人星散零落,為求生計,或冒險街頭演出,或到他鄉賣藝,常遭官差追捕,惶惶不可終日。有南海劉華東,教粵伶借京班之名,演出“京劇”,以避清廷逼害。
清同治七年(1868年),兩廣總督瑞麟為母親祝壽,選戲班演戲助興,粵班名角武生鄺新華、花旦何章(人稱勾鼻章)、小武大和、小生師爺倫、男丑鬼馬三等藝人應徵入府演戲,何章反串飾演楊貴妃,儀態萬千,博得總督一家稱讚,鄺新華、何章乘機代表粵伶向總督請求解禁粵劇。同治八年(1869年),蘭雲向清廷奏准粵劇解禁,粵劇戲班得獲復業。鄺新華等粵劇藝人倡議在廣州建立八和會館,取“和翕八方”之意,以代佛山瓊花會館,粵劇活動中心轉至廣州,而佛山亦變為各戲班巡迴轉接的中心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