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宮

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

武夷宮景區是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又稱“武夷宮”,景區位於九曲溪筏游的終點晴川。武夷宮又名會仙觀、沖佑觀、萬年宮,在福建省崇安縣南約十五公里處的武夷山大王峰南麓,前臨九曲溪口,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神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前臨溪流,背倚秀峰,沃野碧川,巧構林立,為遊客集中輻輳之處。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5年),至今有1000多年歷史。

發展歷史


武夷宮圖片
武夷宮圖片
據《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武夷宮初建時,並不在今址上,而是築屋於一曲的洲渚上,稱天寶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為其弟李良佐“辭榮入道”,才移建今址,名“會仙觀”。會仙觀建成后,歷代篤信仙家的封建統治者,都不惜花費重金,多次修葺、擴建這座宮殿,改名“仲佑觀”。
南宋詞人辛棄疾、詩人陸遊、理學家劉子軍、朱熹等都主管過沖佑觀。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觀為宮,稱“萬年宮”。明正統四年(1439年),觀毀於兵燹。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年),雖經官府多次撥款修葺,都未能恢復舊觀。嘉靖四年(1525年),觀又遭火焚,次年創復。即為武夷宮。
年代悠久的武夷宮,雖歷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經不住數次火焚和兵燹,后僅留下幾間空房。在旅遊、文化部門支持下,武夷宮主殿又重新修復,庭院里的兩株桂樹,則是宋代遺存下來的,是800—900年的古樹。全面恢復武夷宮的計劃將逐步進行。這座千古名觀必將重現昔日的雄姿。
武夷宮現已演化為地名。

主要景點


武夷宮
武夷宮
現存有兩口龍井、萬年宮和三清殿。已闢為景點,有仿宋商業街及茶觀、朱熹紀念館、中山堂、萬春植物園等景點,附設許多旅遊服務設施。
主要景觀有武夷山博物館、三清殿、大王峰幔亭峰、獅子峰、換骨岩、三姑石宋街、朱熹紀念館、柳永紀念館等,是集自然景觀、園林建築、歷史文化為一體的景區。
萬年宮:從宋徽宗寧宗喜定年間,有朱熹、陸遊、辛棄疾、李白岳飛等25人至沖佑觀任提舉,主管祠事,萬年宮現在是朱熹紀念館。
三清殿:國際蘭亭學院所在地,殿內有四塊珍貴的碑刻:忠定神道碑、洞天仙府、明龔一清和現代郭沫若武夷的詩題。
仿宋街:位於武夷宮,全長300米,取南北向,街頭建有石坊門,街尾構築了古門樓,模仿宋代建築遺風,以朱熹紀念館為龍頭。
旅遊小貼士:三清殿是國際蘭亭學院所在地,殿內有四塊珍貴的石碑,很值得一看。

旅遊信息


交通信息

武夷宮位於一曲大王峰下,與度假區一溪之隔,遙遙相望。路程不到2公里,步行或打的都十分方便。

遊程指南

武夷宮
武夷宮
遊覽時間一般為1-2小時,通常是乘竹筏上岸後到武夷宮景區遊覽,九曲竹筏漂流與武夷宮正好半日行程。

地理環境


武夷宮
武夷宮
武夷宮景區是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是武夷山最古老的宮院,位於福建省崇安縣南約十五公里處的武夷山大王峰南麓,大王峰腳下,九曲溪筏游的終點晴川。初建於唐朝天寶年間(742-755年)宋朝時擴建至三百多間,賜為“沖佑萬年宮”,每年中秋在觀中祭祀武夷君、皇太姥,又稱“武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