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瑪縣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下轄縣

班瑪縣位於州境東南部,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縣府駐莫巴鄉,距州府駐地315公里。以藏族為主,佔總人口的95%以上,還有漢、回、土等民族,轄8鄉1鎮。班瑪縣年平均氣溫為-1.0~2.8℃,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氣溫遞減。在氣溫的年班瑪縣變化上,各地都是7月最高,月平均氣溫11℃,1月最底,月平均氣溫為-9.8℃,但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升溫快、降溫急,且降溫幅度大於升溫幅度。常住人口31794人(2020年)。

班瑪縣土地總面積6138平方公里,佔全州總面積8.03%。草場面積39.67萬公頃,占班瑪縣總面積的62.07%,其中可利用面積為33.60公頃,耕地面積1248.47公頃,佔總面積的0.2%。班瑪縣人均土地佔有量為全州人均佔有量的近4倍。班瑪縣班瑪藏族碉樓群、瑪柯河林區等旅遊景點。

2020年4月,班瑪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歷史沿革


貞觀八年,黨項諸部內附,今班瑪縣地入唐版圖。
貞觀十年,吐蕃王國軍隊進入青海南部,今班瑪縣地被吐蕃佔領。
會昌二年,吐蕃王國發生內亂,青海南部包括今班瑪縣地區在內的各個部落頭人各自為政。
嘉熙三年,蒙古軍進軍西藏,今班瑪地區及青海省南部地區歸屬蒙古汗國。
嘉熙十六年,忽必烈發兵南征雲南大理,取道阿壩、甘孜大小金川,波及瑪柯河流域。
中統元年,班瑪地區屬今四川省境內的“吐蕃等處宣慰使都元帥府”節制,開始推行土司制度
崇禎十二年,厄魯特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率青海蒙古軍進軍康區轉赴西藏,在此前後,今班瑪地區歸屬於青海蒙古右翼。
康熙六十年,今班瑪隸屬於四川成錦龍茂道松潘漳臘營。
雍正元年,清延派大軍進剿果洛,路經班瑪。
宣宗道光七年,頭人合瓊傑從今班瑪縣吉里堂康幹部落帶領7戶牧民星夜逃至今瑪多縣黑河鄉尕拉拉措一帶居住。
宣宗道光二十年,建成寧瑪派寺院卡昂寺。
德宗光緒六年,多智乾第三世活佛旦欠尼瑪重建知欽寺。
民國二十四年,今班瑪隸屬果洛行政督察區管轄。
班瑪縣
班瑪縣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14號文批複:撤銷莫壩鄉,設立並命名為賽來塘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班前鄉,併入燈塔鄉。調整后,班瑪縣轄1個鎮、8個鄉:賽來塘鎮、多貢麻鄉、瑪柯河鄉、吉卡鄉、達卡鄉、知欽鄉、江日堂鄉、亞爾堂鄉、燈塔鄉。
2001年末,班瑪縣轄1個鎮、8個鄉,共有31個牧委會。賽來塘鎮駐吉達,轄班鬧、德昴、合科3個牧委會。達卡鄉駐多拉昴松多,轄多娘、東中、佐洛、蘭木青4個牧委會。吉卡鄉駐吉要當吾達,轄當吾、貢麻、瑪尼3個牧委會。燈塔鄉駐青木達,轄要什道、科培、格日則、忠知、仁青崗、班前6個牧委會。江日堂鄉駐貝扎貢巴,轄尕日麻、多日麻、阿羌3個牧委會。亞爾堂鄉駐熱木卡,轄王柔、日合洞、果芒3個牧委會。知欽鄉駐赤米達,轄開邁、赤溝、知欽3個牧委會。瑪柯河鄉駐澤達,轄澤多、瑪洛列、澤達3個牧委會。多貢麻鄉駐索華塘,轄瑪當吾、滿掌、多貢麻3個牧委會。
2020年4月,班瑪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班瑪縣
班瑪縣
班瑪縣隸屬果洛藏族自治州,地處自治州的東南部,大渡河上游,位於東經99°45´~101°14´,北緯32°27´~33°18´,東南部與四川省阿壩、壤塘、色達縣接壤,西部與四川省色達縣和州屬達日縣為鄰,北部與州屬久治縣相連。東西長約137公里,南北寬約96公里。最東邊為東經101°14´,最南為北緯32°27´,最西面為東經99°45´,最北面為北緯33°18´。
地貌
班瑪縣地處青川邊沿,屬高山地。境內山脈縱橫,山峰重疊,河流交錯,山大溝深,其間有許多小塊較為平班瑪縣坦的草原地和狹窄的河谷地帶,海拔4000~5000米左右,主峰多娘山海拔5050米,地勢地伏較大,坡度一般達40~60度,最大處甚至達80度,且空氣稀薄,攀登艱難。任玉山位於境內東部瑪可河兩岸,呈東西走向,由西向東延伸50公里入川。海拔高度在3500~5000米左右,起伏亦大,坡度亦陡,一般均在37~60度左右,最大坡度可達80度。
氣候
班瑪縣屬於大陸性高原氣候,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氣溫遞減。在氣溫的年班瑪縣變化上,各地都是7月最高,月平均氣溫11℃,1月最底,月平均氣溫為-9.8℃,但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升溫快、降溫急,且降溫幅度大於升溫幅度。班瑪縣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665.3-767.2mm之間。日照年總輻射量為590.1-606.7kgc㎡。年平均風速為1.7米/秒。其中3-4月平均風速較大,為2.0米/秒以上,7-1月為1.5米/秒左右。盛行風向為西北風和偏西北風,班瑪縣1月和7月的盛行風分別為西北和偏西北風,但在7月還存與盛行風向相反的東南向的次盛行風。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班瑪縣2007年土地總面積6138平方公里,佔全州總面積8.03%。草場面積39.67萬公頃,占班瑪縣總面積的62.07%,其中可利用面積為33.60公頃,耕地面積1248.47公頃,佔總面積的0.2%。班瑪縣人均土地佔有量為全州人均佔有量的近4倍。
班瑪縣林業用地147560公頃,占土地面積的23%,其中有林地12624公頃,占林業用地的8.5%,疏林地61474公頃,占林業用地的401%,灌木林地126108公頃,占林業用地的85%。

水電資源

班瑪境內河流眾多,主要有瑪柯河、多柯河、克柯河和洛曲等河流。水能理論蘊藏總量為29.834萬千瓦,每平方公里平均48.61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17.489萬千瓦,大部分分佈在多柯河和瑪柯河,占班瑪縣水能資源的58.62%。

生物資源

森林
班瑪縣
班瑪縣
主要分佈於瑪柯河、多柯河一帶,林業面積為147560公頃,佔總土地面積的23%,其中有林地12624公頃,占林業地的85%,疏林地6147公頃,佔0.1%,灌木林地126108公頃,佔85%,宜林荒山1671公頃,佔1.7%。樹種資源有木本植物20個科、90餘種,其中喬木樹種有4科、10餘種,灌木樹種有16個科、80餘種。喬木樹種以雲杉為優勢樹種,另有少量白樺、圓柏、山楊柳樹等。灌木主要有杜鵑、山生柳高山綉線菊等。林下灌木則以小葉忍冬峨眉薔薇
草地
草場分為高山草甸類和山地草甸類兩類,5個亞類,7個組,30餘個類型。放牧草場廣泛分佈在海拔3700-4700米的溝谷河谷灘地,山地陽坡、半陽坡、陰坡、半陰坡及高山山頂的高寒地區。草場面積615萬畝,可利用面積500.46萬畝。
野生植物
班瑪縣自然條件優越,野生植物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有50餘科、700餘種。主要有:柏科、松科、楊柳科、藜科、十字花科、薔薇科、豆科、唇形科、菊科、禾本科、莎草科、燈心草科、百合科、木犀科、忍冬科、毛茛科、蓼科等。優良牧草主要有:垂穗披鹼草早熟禾屬發草中華羊茅、矮蒿草、園穗蓼、風茅菊、海韭菜等近百科。

動物資源

班瑪縣境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些是稀有動物和國家級保護動物。主要野生動物有:林麝金錢豹、白唇鹿、盤羊、獼猴、雪豹、棕熊、猞猁、麝鹿、旱獺、狐、水獺、野豬、雪雞、藍馬雞白馬雞褐馬雞、灰雁、草原雕、石爬魚、娃娃魚等等。

風能資源

班瑪縣平均風速為1.7米/秒,其中3~4月平均風速較大,達2.0米/秒以上,7月~翌年1月為1.5米/秒左右。盛行風向為西北和偏北西北風,在7月還存在與盛行風向基本相反的東南向的次盛行風。班瑪的有效風能時數為2107小時,有效風能頻率為24小時/平方米,班瑪縣為風能資源貧乏區,一般開發價值小,大風時日少,風速小,但對畜牧業有利。

行政區劃


2010年,班瑪縣轄江日堂鄉、達卡鄉、吉卡鄉、燈塔鄉、多貢麻鄉、馬可河鄉、亞日堂鄉、知欽鄉、賽來塘鎮等8鄉1鎮。
江日堂鄉達卡鄉吉卡鄉燈塔鄉
多貢麻鄉馬可河鄉亞日堂鄉知欽鄉
賽來塘鎮

人口民族


2007年,班瑪縣人口2.7萬人,以藏族為主,佔總人口的95%以上,還有漢、回、土等民族。
2018年年末班瑪縣有8211戶30055人。其中,城鎮人口5331人,農村人口24724人。
2018年內全縣出生人口354人,人口出生率12.13‰,人口自然增長率7.15‰。死亡率4.48‰。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班瑪縣常住人口31794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政治


班瑪縣政治體制
姓名職務
劉波縣委書記
夏吾傑縣委副書記、縣長
張安歲縣委常委、副縣長
才讓縣委常委、副縣長
才讓吉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仁傑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喬惠鋒縣委常委、副縣長
王得軍縣委常委、副縣長
資料來源於班瑪縣人民政府網

經濟


綜述

2018全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98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290萬元,比上年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14847萬元,比上年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15843萬元,比上年增長8.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990元,比上年增長10.4%。
從三次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第三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比重提升。第一產業比重26.89%,同比降低0.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35.36%,同比增長0.6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37.75%,同比下降0.53個百分點。
全縣共有個體工商戶720戶,比上年增加117戶,註冊資金8995.82萬元,比上年增加895.25萬元增長11.1%;私營企業50戶,比上年增加14戶,註冊資金7711萬元,比上年增加1543萬元增長25%。
全縣完成地方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29萬元,比上年下降27.43%。其中稅收收入516萬元,非稅收入1013萬元。稅收收入中:增值稅159萬元,企業所得所1萬元,個人所得稅202萬元,城市維護稅71萬元,房產稅18萬元,印花稅30萬元,城鎮土地增值稅1萬元,車船稅34萬元。
地方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11522.9萬元,比上年增長26.8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744萬元,公共安全支出4365萬元,教育支出11356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487萬元,科學技術支出316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223萬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8676萬元,節能環保支出6489萬元,城鄉社區服務支出2761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40882萬元,住房保障支出5280萬元,交通運輸支出2972萬元,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496萬元,國土海洋氣象支出359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13642萬元,其中專項轉移支付收入48373萬元。

第一產業

班瑪縣
班瑪縣
2011年,班瑪縣農作物耕地面積為8617畝。主要作物為青稞,經濟作物為馬鈴薯、豌豆等。各類牲畜存欄23.74萬頭(只、匹),繁活率64.53%,損亡率1.55%,出欄率34.69%,商品率29.24%,母畜比例達52.06%。小塊農業區完成播種糧食作物6820畝,油料作物670畝;實現農牧業總收入8155.54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29.8萬元,牧業收入6387.14萬元,多種經營收入1297.25萬元;糧食總產量129.56噸,同比下降1.84%,油料產量65.8噸,比上年略有增加。
2018年,全縣實現農牧業總產值13107.33萬元,實現農牧業增加值11574.0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分別比上年增長3.16%和2.91%。
全縣共繁殖各類仔畜5.6萬頭(只匹),成活5.03萬頭(只匹),成活率89.82%,繁活率48.37%;損亡各類成畜0.35萬頭(只匹),損亡率1.67%;出欄各類牲畜3.57萬頭(只匹),出欄率17.02%,其中:出售商品畜3.15萬頭(只匹),商品率15.01%;總增各類牲畜4.68萬頭(只匹),總增率為22.31%;年末存欄各類牲畜22.05萬頭(只匹)。其中,能繁殖母10.28萬頭(只匹),適齡母畜比例46.62%。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4083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3817畝,油料作物面積6畝。糧食產量558噸,油料產量1噸。全年種植各類蔬菜260畝,蔬菜總產量118.8噸。
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全縣32個行政村都通了公路,通電話的村26個,自來水受益的村22個;通寬頻村10個;農用機械總動力25140千瓦,比上年增長5%。
2018年內完成3個鄉鎮10個半農半牧行政村1237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完成測繪面積0.91萬畝,占應確權面積100%,發放承包地土地確權登記證書1232戶,發放率99.6%。
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總面積為3000畝,其中,江日堂鄉4個片塊共618.20畝,亞爾堂鄉18個片塊共1516.30畝,燈塔鄉有8個片塊共900.10畝。
2018年內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對青稞和馬鈴薯種植進行保險。全縣投保青稞種植710戶3081.01畝,投保馬鈴薯種植124戶391.43畝,投保費86469.83元,在國家和省財政補貼的基礎上縣財政解決配套資金17294元。
漁政管理方面共放流長為10cm-15cm重口裂腹魚種5萬餘尾。

第二產業

2012班瑪縣工業產值平穩增長,班瑪縣工業總產值實現96.1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7.6%;班瑪縣工業銷售產值82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7%;工業增加值39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37.8%。
2018年,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766.76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82%;工業總產值17039萬元,比上年增長6.82%;全縣工業銷售產值8670萬元,比上年降低34.2%;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生產情況:發電量971萬千瓦時,供電量788.5萬千瓦時,售電量192萬千瓦時,比上年分別下降17.4%、26.6%和79.9%;累計完成供水量49萬噸,比上年增長14.0%,累計完成售水量34萬噸,比上年增長15.3%。銷售藏雪茶170公斤,銷售額達157.72萬元。

第三產業

班瑪縣2012年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4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7.53%。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的銷售額累計實現190萬元,鄉村的零售額累計實現24萬元,分別比2011年同期增長7.95%和4.35%;按行業分:批發業累計實現10萬元,零售業累計實現170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1.80%,住宿業累計實現17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6.25%,餐飲業累計實現17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6.25%。
2018全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21萬元,比上年增長6.61%。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完成4880萬元,比上年增長6.9%;鄉村完成941萬元,比上年增長5.1%。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完成431萬元,比上年增長4.6%;商品零售完成5390萬元,比上年增長6.8%。批發和零售業銷售中批發業完成185萬元,零售業5205萬元。
2018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61829.92萬元,比上年增長13.066%,其中住戶存款餘額35998.19萬元,同比增長21.26%。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餘額11802.8萬元,比上年增長4.54%。其中,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班瑪支行個人存款為19847萬元,對公存款87932萬元,各類貸款10811萬元。果洛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班瑪賽來塘信用社存款餘額達21621.92萬元,其中個人存款2645.19萬元,對公存款18976.73萬元,各類貸款386.8萬元。郵政儲蓄銀行個人存款13506萬元,比上年增長12%;對公存款18923萬元,比上年降低35.7%;各類貸款605萬元,比上年增長101%。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班瑪支公司2018年車險保費236萬元,比上年增長1.08%。直接賠款158萬元。

交通


班瑪縣公路網由省、縣、鄉村公路組成,主要是以賽來塘鎮為中心,輻射向各鄉延伸的公路網路。
截止2018年底,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1626.613公里,其中,國道234.481公里,省道107.668公里,縣道281.891公里,鄉道432.141公里,村道376.925公里,專用道路65.761公里,林區道路127.746。客運班線1條,客運站6個,其中三級站1個,五級站5個。
2018年新建和改造農村牧區公路294.203公里,行政村通暢率100%、自然村通達率27.43%。

郵政

2018年底,班瑪縣有郵政所9個,全年全縣郵政業務總量327.38萬元,比上年增長16.23%。其中函件356件(出口),比上年下降10.6%;機要件65件,比上年下降9.71%;報刊發行5082份,比上年增長10.7%。進口郵件數(快包、特快)7200件,比上年下降6.77%。

社會


教育事業

班瑪縣學校
班瑪縣學校
2011年底,班瑪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7.97%。班瑪縣15—50周歲青壯年非文盲率和15—24周歲非文盲率分別達到97.98%和100%。16周歲初等教育完成率99.79%,18周歲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為91.47%。
2018年底,班瑪縣有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鄉寄宿制小學10所,鄉村幼兒園12所;有專任教師266人,其中中學教師92人,小學教師174人。在縣內幼兒入園980人,入園率60.76%。16-18周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0.57%。2018年小學畢業342人,初中畢業264人。4-15周歲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33%。學齡兒童人數3035人,已入學300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其中農牧民學齡兒童人數2914人,已入學2856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8%。小學年鞏固率98.2%,初中年鞏固率100%。
全縣4-6歲適齡幼兒1788名,7-12周歲適齡兒童3035人,已入學3007名,學齡兒童入學率99%。13-15周歲適齡少年1586人,初中階段在校1571人,初中階段入學率99%。全縣殘疾兒童、少年66人,已入學32人,其中三殘兒童少年22人。
2018年全州教育事業發展目標綜合考核工作中,縣教育事業發展綜合考評得分94.72分,名列全州第一。賽來塘、多貢麻、亞爾堂寄校、藏文中學、民族中學榮獲全州學業水平統一考試“優秀學校”;馬可河鄉、知欽鄉、吉卡鄉被評為“2018年教育達標鄉鎮”縣民族中學、多貢麻寄校、藏文學校被評為“教育達標學校”;縣藏文中學被評為“示範學校”,縣藏文中學在2018年全州統一考試中平均成績名列全州第二。

社會保障

2018年,全縣年內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5人,完成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6人,完成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1人,完成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709人,其中,完成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中貧困家庭轉移就業400人,完成城鄉勞動力短期技能培訓855人,其中,完成城鄉勞動力短期技能培訓城鎮培訓60人、農村培訓795人。為32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6.33萬元,為31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員繳納失業保險0.95萬元,為31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員繳納養老保險18.37萬元,縣財政為382名財政供養臨聘人員代繳失業保險16.91萬元。為246人公益性崗位代繳基本養老保險196.48萬元,為232人次名公益性崗位代繳基本醫療保險45.86萬元,為217人次名公益性崗位代繳失業保險9.37萬元。
共支付2018年度178名公益性崗位人員待遇212.4萬元。為2人支付青海省創業成果展交通補貼0.07萬元。為1人支付一次性創業性獎勵1.29萬元。支付100人三江源地區生活補貼3.8萬元。為31人支付靈活就業社保補貼22.05萬元。
為214名重度殘疾及中輕度殘疾人員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4.02萬元;為216名村幹部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9.75萬元;為3122名貧困人員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4.21萬元;為13070名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財政補貼44.75萬元;為2253名城鄉居民發放養老保險待遇473.62萬;為542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繳納工傷保險12.65萬元;為618名財政供養臨聘人員繳納工傷保險5.67萬元;為1124人繳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財政補貼3001.33萬元;發放2018年度588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5809.77萬元;為407人財政供養臨聘人員代繳基本養老保險費441.68萬元。為216名企業退休職工發放養老保險待遇698.76萬元;發放216名企業退休職工取暖補助94.65萬元。
發放206人民族團結創建獎26.78萬元;支付1556人次藥費總合計1196萬元的414.86萬元;為474人次異地就醫報銷總藥費545.55萬元的143.14萬元;為179人次低保人員報銷總藥費149.37萬元的48.69萬元;為30人次僧侶報銷總藥費25.86萬元的8.55萬元;為22人次肝包蟲患者報銷總費用21.27萬元的17.06萬元;為120人次患有大病報銷總費用374萬元的164.88萬元;
全縣申請辦理社會保障卡26781張,制卡25800張,已發放城鄉居民卡23691張,城鎮職工卡2109張。
投資25.2萬元實施三江源二期培訓項目,舉辦了旅遊服務提升、服裝工、挖掘機裝載機等三個工種的技術培訓班。
落實農村低保提標政策,人均補助水平提高至2800元/年,為2113戶7551人農村低保對象發放全年低保資金2010.85萬元。落實城鎮低保提標政策,城鎮低保人均補助水平提高至508元/月,為428戶1014人城鎮低保發放全年城鎮低保金552.37萬元。為166人特困人員按照新標準足額發放全年特困人員供養金156.1萬元。醫療救助502人次,救助金198.39次。為全縣8800人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孤兒、重殘等人員代繳2019年醫療參合金233.42萬元。臨時救助108戶,救助金63.31萬元。給全縣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優撫對象發放“兩節”一次性補貼359.37萬元。給全縣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發放取暖補貼219.4萬元。給13名流浪乞討人員提供返鄉車票、住宿、吃飯等共計0.3萬元。給全縣70歲以上的1073名高齡老人發放全年生活補貼133.839萬元。
為63名孤兒和254名困境兒童發放生活補貼95.28萬元。給714名殘疾人發放全年“兩項”補貼88.82萬元。落實全縣村(社區)“兩委“幹部報酬及公用經費483.87萬元。給157名遺屬發放全年生活費176.4萬元。在開展“八一”和“雙節”走訪慰問活動期間,給縣武警果洛支隊三大隊、縣武警中隊、縣武裝部、縣消防大隊共送去慰問金6.2萬元。給2018年退伍的199名士兵送去慰問金16.11萬元。給2018年退役的2名士兵發放義務兵優待金和自主就業金15.6672萬元。給5名重點優撫對象按照新標準發放全年生活補貼9.69萬元。春荒、汛期期間給困難群眾發放價值達211萬元的麵粉、清油等生活物資,受災群眾吃、穿、住等方面困難基本得到保障。為全縣2238戶5788人農保、特困人員等四類人員購買農房保險44760元,全部為政府補貼資金,無個人承擔部分。加強救災物資儲備工作。通過政府採購儲備總價值達122萬元大米、清油、挂面、帳篷等防災救災物資。
截止2018年底,全縣有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1個。有村(社區)殘協主席33名,殘疾人專職委員33名。全縣有847名殘疾人。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金88.82萬元,有714名各類殘疾人享受,其中一級殘疾61人,二級殘疾195人,三級殘疾202人,四級殘疾256人。落實輔助器具369件。全縣重度殘疾人參加社保共300名,其中參加養老保險146人。

衛生事業

班瑪縣2011年農村牧區新型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0230人,共有13177人次享受醫藥費用補助349萬元。大病統籌資金使用率18%,參合群眾受益面98.2%。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630人,增加80人。
2018年,全縣有醫療衛生、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共47個,其中:縣級綜合醫院1個、民族醫院1個,縣級疾病預防機構1個,縣級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機構1個、縣級衛生計生監督機構1個,鄉鎮衛生院10個,村衛生室32個。
全縣各級醫療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編製人數:148人。實際在編人員總數130人。在編在崗總數127人,其中,縣人民醫院45人,縣藏醫院10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5人,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8人,衛生計生綜合監督所3人,鄉鎮衛生院49人。編外村醫64人。公益性崗位、見習生、臨聘人員等總數31人。
在編人員專業與職稱情況:全縣各級醫療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臨床醫學專業38人,藏醫專業11人,護理專業56人,藥劑專業5人,檢驗專業4人,公共衛生2人,影像學專業4人,其他技術專業人員2人,管理人員8人。其中,已取得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18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稱18人,高級技工2人。
全縣助產機構共4個,產科服務人員4名,兒科服務人員3名,婦幼保健人員8名(醫師3名,護師5名)。
縣人民醫院基本藥物(含省補藥物)佔比和使用率達80%左右,各鄉鎮衛生院基本藥物(含省補藥物)佔比和使用率平均達85%左右。落實藥品和醫用耗材採購“兩票制”,“兩票制”覆蓋率達100%。
全面開展12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和5類省級增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完善和建立健全城鄉居民健康檔案27727人,全縣建檔率達94.3%;電子健康檔案建檔16743人,建檔率56.9%。
對全縣適齡兒童進行接種,五苗覆蓋率達90%,擴大免疫疫苗接種率為87%。
全縣0-6歲兒童3893人,管理3153人,管理率達81%,孕產婦總數380人,孕產婦系統管理358人,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4%。
全縣高血壓患者364人,管理281人;糖尿病患者46人,管理28人;已確診重性精神病患者11人,全部納入管理。全縣65歲以上老年人應管理1840人,納入健康管理1509人,管理率為82%。
全縣開展家庭醫生簽約25658人,簽約率為87%。全縣重點人口數為15100人,簽約12959人,簽約率為86%。其中,0-6歲兒童簽約數2933人,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簽約數1407人,孕產婦簽約數292人,已管理的高血壓患者簽約數307人,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簽約數40人,已管理肺結核患者簽約數120人,已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簽約數11人,殘疾人簽約數473人,貧困人口簽約數5877人,計劃生育特扶家庭自願簽約數8人。
積極開展以包蟲病為主的四大疾病防治知識為重點的主題宣傳教育“五進”(即“進寺院、進學校、進鄉鎮機關、進村、進戶”)活動。深入全縣15所學校、17所寺院、23個行政村開展健康知識巡迴宣講活動。共普查15515人次,查出包蟲病患者849人,其中新發現並納入管理55人。全縣包蟲患者管理總人數達1101人。其中,免費發放包蟲病藥品644人,並為347名包蟲病服藥患者免費做肝功檢查;手術治療40例(其中,在縣實施12例、省級醫療機構實施28例)。乙肝、結核病、性病篩查15515人次,其中查出乙肝疑似患者428例,結核病患者176例,梅毒疑似患者150例,全部納入健康管理。

脫貧攻堅

,2018年,全縣有建檔立卡戶959戶3574人,年內順利完成4個貧困村(江日堂鄉尕日麻村、多貢麻鄉瑪當吾村、燈塔鄉的仁青崗村和格日則村)退出,實現523戶2413名建檔立卡戶穩定脫貧。
納入健康扶貧動態管理共有貧困人口1470戶5877人。其中,因病致貧返貧152戶598人,核准率為100%。貧困人口中,育齡婦女補服葉酸72人;兒童營養改善項目416人;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30對;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377人;65歲以上老人中貧困戶管理301人。
落實援藏基金會幫扶資金100萬元,受益群眾206人。投入10萬元用于吉則廣場健康文化陣地建設,紮實推進“精神脫貧”試點縣建設。開展以“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力推健康扶貧攻堅行動”為主題的“2018健康中國行·青海省第十八屆健康教育萬里行走進果洛班瑪”系列活動。
2018年內,全縣1304名幹部職工結對幫扶1716戶6891人,累計送去慰問物資摺合資金98.75萬元,送去幫扶資金19.41萬元。

文體廣電

班瑪縣2011年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70.83%和81.54%。加大基層文化站設施建設,舉辦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進一步開展。
2018年,全縣文化事業機構1個,圖書館1個,圖書藏量達5萬冊,文化館1個。縣級綜合體育場(館)2個,足球場4個,電影院1個。電影放映隊1個,縣級電視轉播台1個,縣級有線電視台1個。全縣有線電視網路覆蓋率達到98.03%,廣播覆蓋率達到96.72%。村村通2877戶、戶戶通4773戶,有線電視700餘戶。完成文化產業年銷售收入208.86萬元,比上年增長18%。落實文化事業費達350萬元,人均文化事業支出115元。
全縣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小微企業5家,有非遺傳承人3人,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9個,省級文保單位7個。全縣有民間團演組織11個,縣級演職人員25人,電視台有專技人員4人。
全縣有移動通信基站82個,網路覆蓋9鄉鎮32個村,網路覆蓋率80%。移動公司年業務總量900萬元,同比增長4.44%;移動用戶8770戶,其中4G用戶8030戶,同比增長43.39%。網際網路用戶1300戶。寬頻用戶1300戶,同比增長30%。
有電信基站55個,網路覆蓋9鄉鎮22個村社,網路覆蓋率70%。電信公司年業務總量780萬元,比上年下降6%。固定電話用戶1400戶,行動電話用戶8300戶,其中4G用戶8300戶,比上年下降4.5%;網際網路用戶1900戶。寬頻用戶1900戶,比上年下降5%。
有聯通通信基站48個,網路覆蓋9鄉鎮,網路覆蓋率50%。聯通公司業務總量348萬元,比上年增長12%。聯通移動用戶7000戶,其中4G用戶6000戶,比上年增長12%。網際網路用戶1戶。

環境生態

大力實施國土綠化工程,紮實開展“高原森林城鎮”創建工作。栽植各類苗木5.57萬畝528.52萬株。
2018年班瑪縣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新建項目有: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濕地保護、人工造林和農牧民勞動技能培訓項共5個項目,總投資1162.2萬元。在達卡、吉卡、馬可河、江日堂鄉實施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滅鼠)50萬畝。在達卡、吉卡鄉實施毒草防控10萬畝。在知欽鄉和賽來塘鎮班腦河村實施人工造林6000畝,栽植川西雲杉苗13.32萬株,按排管護人員4名,修建警示牌4座,拉設網圍欄69370米。在達卡、吉卡、多貢麻、江日堂、知欽、馬可河鄉、賽來塘鎮實施濕地保護項目,修建界樁1533個,修建大型警示牌4座,安排管護人員3名,拉設網圍欄61440米。在江日堂鄉、賽來塘鎮瑪可河流域周邊灌木林地及知欽鄉知然溝喬木林地實施林業有害生物防控2萬畝。
天然林管護面積達195.55萬畝,重點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管護面積63.31萬畝,森林覆蓋率為32%。年內落實草原獎補資金3971萬元,落實林改補助資金231.18萬元。全縣有生態管護員1371人。其中,草原管理員714人,林業護林員630人,濕地管護員27人。
針對地表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存在的8項問題開展了專項整治,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設立一級保護區標識牌3個、交通警示牌2個。

考古發掘

2020年班瑪縣發現石棺葬,這也是青海省果洛州首次發現石棺葬。班瑪縣縣城附近的采青灘班瑪礦泉水建設區施工時,挖出一具骨骸,疑似古墓葬。后經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關專家實地考察,確定此處為典型的石棺葬。這是在果洛州發現的第一處石棺葬,對研究果洛地區早期人類活動軌跡和文化形式,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該棺墓側卧人體遺骨一具。遺骸兩側為多片版岩構成,無隨葬品。為確保考古價值,要對石棺葬近20米的半徑範圍進行地面剝層勘察,但未發現有新的石棺葬出土。

計劃生育

班瑪縣2011年共出生432人,人口出生率為16.47‰,計劃生育率為97.2%,避孕措施及時率為90.99%,重點人群“三查率”達87.96%,獎勵政策落實率100%,班瑪縣年末人口26591人。

旅遊


2018年底,全縣旅遊景點16處,其中3A級景區3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處。全縣共旅遊人數4.156萬人次,比上年減少61.2%。旅遊總收入達3013.8萬元,比上年減少61%。年內,在省州的關心支持下青海省長征精神傳承教育學院成立。
班瑪藏族碉樓群
班瑪藏族碉樓群
班瑪藏族碉樓群
班瑪藏族碉樓群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藏族碉樓群落之一。分為石碉、木碉、混合碉三種,其中石碉最有特色。外牆全用石片砌成,按照類似榫卯的結構,大小相扣、橫豎交錯,使牆體受力均勻,不易裂縫、傾斜。
瑪柯河林區
瑪柯河林區位於青海果洛州班瑪縣東南方向,屬於大渡河上游地區,和四川省壤塘縣接壤。是我國高寒林區重要的生物種群庫,林區內共有植物67科220屬466種。野生動物分佈有白唇鹿、金錢豹、雪豹、雉鶉、金雕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還有棕熊、獼猴、小熊貓等29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和10餘種省級保護動物。

所獲榮譽


2020年6月30日,列為“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6月,被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軍區命名為青海省“雙擁模範城(縣)”。
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入選名單


2021年8月,入選《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