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大神經
耳大神經
耳大神經起於第二、第三頸神經,為頸叢皮支中最大的分支。
耳繞胸鎖乳突肌緣,斜跨胸鎖乳突肌,下頜角方向走行,然後穿過頸深筋膜,沿頸外靜脈后側並與其平行上升,分成前、中、后三個終支,分佈於腮腺、嚼肌下部、耳垂、耳廓后和乳突部的皮膚。耳大神經被損傷后,這些部位的皮膚即有麻木感。
面神經支: 顳淺、靜脈 枕、靜脈 耳顳、 枕、 枕、 腮腺、 耳、 頸外靜脈、9 頸支、10 下頜緣支、11 眶上動脈與神經、12 滑車上神經、13 顳支、14 顴支、15 內眥動、靜脈、16 眼輪匝肌、17 腮腺管、18 頰支、19 面動、靜脈、20 咬肌、21 莖突舌骨肌、22 下頜下腺、23 面靜脈、24 舌下腺、25 下頜舌骨肌。
耳、頸,頸叢皮支支。胸鎖乳突肌緣,斜越胸鎖乳突肌,頜角,穿頸深筋膜,沿頸靜脈側,升,頸闊肌復蓋,當到達腮腺時,分成前、中、后三部分終末支。前部的分支,經腮腺表面,分佈於被複腮腺和咬肌下部的皮膚;中部的分支,分佈於耳廓後面;後部的分支,分佈於乳突部的皮膚,並同面神經的耳後支和枕小神經的分支結合。
耳大神經鞘瘤:外耳腫瘤
(一)耵聹腺瘤:外耳道耵聹腺瘤(ceruminomaofexternalauditotycanal)是發生於外耳道軟骨部的良性腫瘤,其可向鄰近組織浸潤生長,故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惡性病變;也可惡變為耵聹腺癌和腺樣囊性癌。耵聹腺瘤的發生原因有人認為同腺體發育異常有關,是因為耵聹腺的錯位和涎腺的迷走所致。
1.診斷要點:
早期並無特殊不適,隨著腫瘤不斷增大而出現相應的癥狀,如耳內堵塞感,發癢、聽力減退等;有繼發感染時可出現耳痛、耳溢等。檢查見外耳道軟骨部局限性腫塊,邊界不清,質地較硬,多見於外耳道前下和底壁。外耳道可有程度不同的狹窄,一般不會完全堵塞,因腫瘤常向深部浸潤生長,可引起面癱。其最後確診需活檢或術后病理檢查。
2.治療:
本病治療應儘早行手術徹底切除。切除範圍應有足夠的安全界限。因其術后易複發,且有癌變傾向,術后應長期隨訪觀察。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科曾遇1例在手術徹底切除后8年,患者出現耳悶脹感,患側頭痛,外耳檢查未見異常。當時頭顱CT未發現病變(因只檢查顳骨岩部以上)。由於癥狀不斷加重,來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科進一步檢查,此時行顳骨CT檢查,見顱中窩、顱后窩、顳骨佔位性病變,手術見病變侵犯顱中窩、顱后窩硬腦膜及小腦、乙狀竇、面神經、頸內動脈管後壁等部位,給手術造成困難。術后病理為耵聹腺癌。
(二)外耳道外生骨疣:
1.多為雙耳患病,單發或多發。
2.早期癥狀不顯,骨疣增大阻塞耳道時有傳導性聽力減退或妨礙耵聹排出。
3.檢查外耳道深部有單個或多個圓形或卵圓形丘狀突起,表面光滑,色白,有光澤,觸之堅硬,表面皮膚菲薄,易碰破,基底寬,偶有蒂。
(三)外耳道乳頭狀瘤:
1.癥狀:
早期無癥狀;後期有阻塞感、耳癢、聽力減退、挖耳時出血,繼發感染則有耳痛、耳漏。
2.檢查:
常見於外耳道軟骨部下壁,單發或多發,廣基或有蒂,灰白或棕黃色,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如桑椹狀,觸之堅實,易出血。
3.病理檢查:
(四)血管瘤:是兒童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主要位於耳廓和外耳道。
1.癥狀:
可表現為周期性出血,如腫瘤侵入中耳可引起聽力減退和耳鳴。
2.體征:
(1)毛細血管瘤形狀扁平,呈紫紅色,用玻片壓迫時,紅色消退,觸之局部溫度較高。(2)海綿狀血管瘤暗紅色或紫紅色,表面突起不平,呈分葉狀,由大小不等的血竇所組成。(3)緻密血管瘤較少見,常發生於皮下組織內。
3.診斷:
根據腫瘤的局部表現,診斷並不困難。
4.治療:
可採用冷凍、激光、電解法、硬化劑注射法、放射療法或手術切除等方法。
5.預后:
(1)毛細血管瘤:常隨年齡增長而長大,青春期后,趨於靜止。
(2)海綿狀血管瘤:一般在1歲以前發展較快,以後有縮小的趨勢,常在5歲以後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