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
喪葬
喪葬,拼音是sāng zàng,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指辦理喪事和埋葬死者。它是舉行喪事,讓死者有歸宿,生者有悼念等相關事宜的儀式。是人類特有的感情。喪葬以祭祀、緬懷等感情為基礎,民間喪葬形式在不同地區有不同形式(土葬、火葬、水葬等)。各地興起、承續、發展、積累而成的喪葬文化和習俗。喪葬既成文化,與傳統的孝道祭祖、死者為大、思想感情有關,目的是前傳后教而約定俗成。也就是說,對死者毫無感情,就不可能產生喪葬。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不斷進步,殯葬制度的改革,長期形成的喪葬形式也在不斷注入新的內容。
指辦理喪事,埋葬死人。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陽為驚悼,代營喪葬。”
王西彥《古屋》第三部一:“一切喪葬的事情,完全靠著屋主 孫尚憲 先生的慷慨大量。”
老人逝世,俗說“歸家”、“過身”、“過背”、“老掉”。入殮,俗說“入棺”、“收殮”。安葬,俗說“過山”、“出葬”。辦喪事,俗說“做白喜事”或做“喪事”。入殮、出殯、安葬(俗稱“落事”)都要請堪輿(俗稱“地理先生”)擇“吉日、吉時”和安葬的“風水寶地”。
入殮:事前孝子孝孫(男丁)穿孝服由吹鼓樂師導引到平時吃水的井裡或塘里用水桶取少量水,丟幾個銅錢或鎳幣到井裡或塘里,俗稱“買水”。將買回的水為死者洗澡,俗稱“抹三下”。在縣城,買水之前,由吹鼓樂師導引殯葬人員抬著空棺到街上游一趟,俗稱“游材”。入殮後到出殯前靈堂要點長明燈,棺材頭部還要加一盞油燈,俗稱“點腦頭火”。富人死後,棺材要停入在廳堂數月至數年,俗稱“存枋”。窮人死後,只要日子相合,擇日即葬。
出殯:滿堂皆白,事前要祭奠,俗稱“燒香”,先兒孫后親朋按輩分大小依次燒香磕頭。祭奠后,兒孫及兒媳孫媳等要跪在棺材前一餐飯,俗稱“食材(財)飯”。食材飯時,要請一至二位“命好福好”的人主持斟酒盛飯,酒斟二巡,飯盛二次量少。隨意食菜,每碗吃一點。主持人要說些吉利話。出殯時,孝子孝孫要加穿粗麻衣、草鞋、系草繩,持孝杖棍。送葬隊伍,由持引魂竹的引路,此人負責丟引路紙。接著是持旌旗的、抱靈牌的、樂隊、祭軸、花圈、送葬的親朋、靈柩、子孫。行至村外交通道口處(城市、集鎮走出街口)“謝孝”,由孝子孝婦等跪向送葬的親朋叩首。謝孝后,孝子才孫扶柩至墳前,把草鞋、孝棍、花圈等丟在墳地上,即參加築墳。墳築好后,有喝彩、撒糧米習俗。
出殯的當天晚上請道士念經一至七天,超度亡靈,俗說“做歸山燈”。第二天,孝女、孝婦等穿孝服,首次上墳,俗說“攔山神”、“攞兩朝”。
辦喪事:對內親要派專人報喪。親朋好友要先送禮,再參加弔祭、送葬、吃飯。喪飯兩餐(正餐),一葷一素,入殮時食素,俗說“歸棺飯”、“齋飯”;出殯時食葷,俗說“出葬飯”。
舊時安葬后,有的孝子還會晝夜在靈堂或墳前守護一段時間,俗說“守孝”。
客家喪葬習俗
新中國成立前,縣人“重死輕生,厚葬薄養”,對葬禮極為重視,致有“生時不孝順,死後哄鬼神”之諺。未成年者及非正常死亡者方可草草掩埋。人死在外,不得抬入家門,一切從簡。老人去世,葬禮繁褥,大體有:
小殮 男死稱“壽終正寢”,女死稱“壽終內寢”。臨終時遺體廳堂,咽氣後由親屬為逝者穿壽衣。壽衣逢單數,衣上口袋要撕去,以免有礙後代。外裹“抖屍被”、“蓋面被”。入棺暫不加 蓋,稱“小殮”。
報喪 孝男孝女跪請家族長輩主持喪事。請陰陽先生擇定大殮成服扶樞還山吉期,然後印發“訃聞”,派人遍告親友。如喪母,須及時向“外家”報喪。接訃告者須給報喪人吃紅蛋。
大殮、成服 由“八仙”(抬柩者)給逝者蓋棺,釘棺,稱“大殮”。“母死怕外家,父死怕叔伯”。母死,大殮前必先讓外家過目。外家對逝者的壽衣殮具,常諸般挑剔,如系暴死,更常尋釁鬧事,甚至引起訴訟,鬧得喪屬傾家蕩產。大殮后移柩大門外,上鋪紅氈,但不得著地。“八仙”在靈掌前給孝子孝孫披麻戴孝,叫“成服”。喪屬須反穿衣服,孝子腰圍稻草繩,手持“孝杖棒”(父死用竹,母死用桐)。
安靈、堂奠 廳中設靈堂,由孝子當天跪寫靈牌。親友弔唁,須攜“奠儀”、(用白紙包)、輓聯、香燭、冥鏹等物。孝子孝孫跪地號哭謝吊,無人攙扶不得起身。堂奠又叫“家堂祭”。吹班在下廳奏哀樂,孝男、宗族、戚族、外家、生前友好等順序隨禮生唱贊進行祭奠,喪屬在孝幔內跪謝。除家祭外,富裕人家還有於扶柩還山途中舉行祭奠,叫“攔路祭”。
超度 請僧人、道士為死者念經誦咒,行“燒官錢”、“沐浴”等儀式以超度亡魂,俗稱“做半夜光”。有錢人家則夜以繼日請僧道做法事,稱“做齋”,有的長達七日七夜。
出柩 出柩前,棺木上矗紙紮白鶴、仙童,取“駕鶴歸仙”之意。抬棺木杠稱“龍杠”,繩稱“龍索”。“八仙”抬棺起柩后,孝子孝孫沿棺號哭,親戚世友擎竹幛列隊送柩。至村外,由僧道誦經咒,“八仙”引孝子捧靈牌沿棺做法事。行別棺儀式后,送柩者即可歸家。由僧道、鼓吹引孝子由別路人家祠安置靈牌。安葬畢,備盛宴謝“八仙”,每餚必雙碗。舊時“八仙”多為義務性勞動,不取報酬。始有發給工資。舊時富豪之家,為選擇墳山或等待吉日,常停柩在家幾年不葬,今無此俗。
做七 葬后,以死亡日始,每逢七日,喪屬備香燭至墳前哭奠。四十九日為“滿七”,須在墳前燒化冥鏹及紙紮冥具。明、清時,孝男百日內不得剃頭,民國時改為四十九日。今已無此忌。
檢骨改葬 安葬后八至十年,必須挖出遺骨,安置特製陶器(俗稱“金罌”)內重葬。再築永久性墳墓(非正常死亡者除外)。此俗原為客家人喪葬一大特點,稱“二次葬”。起因為祖先南遷時背負祖宗遺骸隨行,積久成習。后己失去原有意義,反因尋找風水寶地,輾轉改葬;亦有寄在懸崖下,等待“寶地”,久而不葬的,實為一種陋俗。
藏族人喪葬禁忌
藏族家中死了人,喪葬期間鄰居忌諱辦喜事、歌舞等娛樂性活動。通過對死者的哀悼加深相互間的感情。家中有喪事時,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停止生產勞動。在親朋好友及鄰居的幫助下,全力料理喪事。這是藏族普遍遵守的習俗。
當病人臨終時,怕攪亂臨終心境,死後不能抱著良好的善心離去,因此忌諱子女或家人身邊流淚或大聲痛哭。認為痛哭流下的每一滴淚水,變成一粒粒鐵球似的冰雹,阻礙靈魂的去向,對日後能否投胎轉世有著很大的影響。
病人死後,未舉行超度儀式前,應置於原位,忌諱任何人觸摸遺體。儀式舉行后,把屍體置於石頭、床、沙石子上,忌諱隨意置於地上,否則此地會變成葬身之地,日後給家人帶來災難。
停屍期間每餐皆以各種食物的一部分不間斷地供奉給亡靈。給亡靈斟茶飯時,只能用右手反斟,嚴禁讓口水及口中呼出之氣噴在祭品和桑煙上。雙日忌諱出葬。忌諱屍體過三道口,不能讓屍體看到灶,怕帶走福氣。送葬途中不能歇腳,若把屍體置於地上,認為此地會變成墳地。
天葬場上的壇城分三類,即僧人壇城、世俗人壇城、非正常死亡者壇城。送葬時應根據死者的身份,死亡的緣故,在指定壇城上處理屍體,否則會觸犯壇城之神。
辦喪事期間,家人為了表達哀思之情,不洗臉,不穿華麗的衣服,不佩戴裝飾品,忌諱大聲說笑,到娛樂場所以及其它一切娛樂活動。
妥壩一帶的牧民在喪事期的49天內忌諱吃肉食以表哀思。
洛隆一帶群眾家中死了人,出葬的時候,對屬虎、龍、雞、蛇的死者有些特別的禁忌。死者如果是屬虎,忌諱屍體碰到梯子,認為虎棲居梯子,觸犯了虎,日後對牲畜帶來災禍;死者如果屬龍,忌諱屍體看見或碰著水缸、水桶,認為龍棲居水,觸犯了龍神,怕給村裡帶來水災;死者如果屬雞,忌諱屍體看見灶,雞棲居灶,怕觸犯灶神,給家人帶來飢餓。死者如果屬蛇,忌諱屍體置於地上,蛇棲居土,觸犯了土神,怕影響秋收果實。屍體送到天葬壇城,剝取衣服,固定在木樁上,不馬上解剖,先讓領頭禿鷹啄幾口,觀察啄食的部位。若禿鷹啄食部位是上身,認為很吉利,深信靈魂已得超度,相反人們忌諱禿鷹啄食的部位是下身,特別是生殖器官部位,認為很不吉利,靈魂未得超度,因此,家人還要請喇嘛為死者誦經強行超度亡靈。天葬就緒后,必須將固定屍體的樁子砍成兩節,認為這樣可消除死者家中的天災人禍。
南陽喪葬習俗
一、先秦時期的南陽葬俗
殷代以前,人們已有了希望靈魂不死的觀念。至殷商時期,這一觀念愈加豐富和強化,認為死亡觀念從來與生命意識分不開,靈魂來自於天,屬陽,主管人的精神知覺;魄來自於地,屬陰,主管人的形骸血肉。魂魄相合人則生,相散人則亡。二者離散之後,魂升天,魄入地,最後復歸於天地之氣。魂入天后轉化為神,魄入地后腐化成水歸入土壤,魂對後人有庇護之效,先人的魂魄得到後人的無限崇拜。這就是為什麼在殷商時期,喪俗中出現墳丘的直接原因。
喪葬制度演繹至殷代的第二個顯著變化是貧富的極大分化。二者存在以下差異:一是墓室大小不同,貴族墓室小則幾十平方米,大則超過100平方米,而平民的墓室一般僅有一兩個平方米。二是棺槨檔次不同,貴族除裝殮屍體用棺外,棺外還套以木槨,棺槨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做裝飾,並塗以多層髹漆,甚至還附貼上麻布和絹以裝飾保護棺槨。而平民的墓葬則有棺無槨,甚至連棺也沒有,僅將屍體軟埋於墓坑中。其三,貴族墓葬中有人陪葬,少則一二人,多則數十人,甚至上百人,而平民墓葬中絕無人陪葬。其四,貴族墓葬中陪葬品數量多且高貴豪華,不僅有玉器陶器,還有青銅器爵和鼎之類,而平民的陪葬品僅為陶器或者是一些日常勞作中的工具,如石鏟、蚌鐮,青銅器陪葬者甚為少見。至於奴隸的葬儀,在殷商時代仍沿用舊制,“厚之以薪,葬之中野”,他們辛勤地為他人勞作了一輩子,死後常被活人拎著拋棄在溝壑之中,其屍肉任野獸撕啃,屍骨任風雨吹打。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殷人尚鬼的風習的影響,加之歷史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財富的極大豐厚,所以在殷商時期,社會文化心理上十分崇尚厚葬,不僅陪葬物品越來越豐富,而且越來越精緻豪華,品種日益增多。從一般的勞動工具到簡單的裝飾,從生活用品到貴重的禮器和樂器,應有盡有。
西周是中國古代各項禮俗制度的集大成者,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方面的禮儀至周已基本編研成定製。在喪葬方面,依據活人依宗室生活在一起的做法,人死之後,墓葬也是根據同一家族的具體情況而有規劃地布置安排,成片組成族葬,每一家族都有相對固定的塋地。葬制和葬俗都保持相對的一致,家族的各個分支,通過在成片的墓葬群中以遠近結合成一定的墓組來予以體現。喪葬文化中所規定的種種禮俗,如墓地風水的選取、服喪期間的各項禁忌、祭品和冥紙安排上的差異等,在西周已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並深植於民眾的內心,逐漸形成民族的喪葬文化心理。這一思想體系對後世喪葬觀產生了深遠影響。
時至春秋,仍然崇尚厚葬之風,在喪葬的一些禮制上,對西周的疏漏也做了相應的補充。此時的葬制,根據死者生前的身份,決定陪葬物的有無和數量的多寡。在下葬的期限上,春秋時期亦有明確的規定,“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禮記·五制》。)。此製成為後人遵循之模式。
戰國時期,由於冶鐵技術的空前發展,鐵器在生產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於是鐵器成為喪葬禮儀中的重要陪葬物。另外,因為生產力的發展,提高了奴隸的社會地位,再加之奴隸長期與奴隸主進行不懈的鬥爭,所以自戰國始,不再用人做殉葬品,而代之以木俑、陶俑,此實乃社會之一大進步。
二、秦漢時期南陽的葬俗
秦國經過苦心經營,終於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秦國的空前強大,使得秦王朝的皇陵也表現出排山倒海、氣吞山河的氣勢。雄偉的布局,高大的牆垣,華麗的寢殿,堅固的墳丘,豐富的陪葬,成為後來王者陵墓的樣板。
上有所愛,下必甚之。由於秦王朝崇尚厚葬,作為一種風俗,它並不因秦之滅亡而銷聲匿跡。它對於兩漢的喪葬習俗,產生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當然,由秦至兩漢的厚葬風,表面上看是統治階級身體力行倡導的結果,其實這中間包含了豐富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在經濟上,由秦而漢,生產力水平大為提高。經濟上的殷實,使得生活上的奢華成為可能。“事死如生”,因而導致厚葬之風在社會中迅速蔓延。“方今之世,奢侈罔極,靡有厭足……車服、嫁娶、葬埋過制,吏民慕效,寢以成俗。”(《前漢書·成帝紀》。)“今百姓送終之制,競為奢靡。生者無擔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墳土。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後漢書·明帝紀》。)“或至金鏤玉匣,(木需)楩(木丹),多埋珍寶,偶人車馬,造成大冢,廣種松柏,廬舍祠堂,務崇華奢。”(《潛夫論·浮侈》篇。)時人在事死上極盡財力,不惜傾家蕩產,墓葬中埋藏之豐富,做工之豪華,令今人嘆為觀止。概括而言,漢代墓葬具有如下特色:?石刻技藝至漢代已有很大發展。漢代富貴之家,在葬埋屍體之後,不僅要壘一大墳丘,而且還要在其前置上墓碑,碑上刻上墓主的身份、官職及生平經歷等。富豪大家在人死後,不僅要立碑以識,而且要設立墓園,內中立墓闕,立石人和動物石像,以此象徵主人的富有和排場。除此之外,還普遍在墓地建築墳丘祠堂,供活人奠祭。地面上如此,地下墓中更是極其奢華。人死之後,活著的人深為死者不能再繼續享用人間幸福而悲傷,為了讓死者能繼享幸福生活,就在墓中摹仿人間生活,修建陶質或石質院落,並置備以成群的雞、鴨、豬、狗等動物,呈現出一種人間氣象。院落大小、陪葬物多寡,依據個人財力而定。雕刻技藝不僅表現於地面碑闕上面,而且還將大量石雕畫埋於墓中,而今出土的大量漢畫石刻成為研究漢代墓葬文化的珍貴資料。漢代的陪葬品除了傳統的實物外,還開始把金銀及藝術品埋入墓中。隨著民間用粘土燒制磚瓦的技術日益成熟和普及,磚瓦不僅能讓人們用以修蓋房屋,而且開始用磚石砌作墓室,以保護棺木。富有之家,把磚墓僅作外槨,仍用木槨套棺,使得棺木更加牢固持久。史載西漢中期以前,夫妻合葬,因二人死的日期不相同,所以多採用異穴合葬的新禮俗。為了解決二人死期不同的矛盾,禮俗中出現了“厝”的概念。厝者,置也,停柩待葬之義。即將先死者停柩一側,再待后死者一同安葬。此俗歷經數千年的沿襲,至今民間仍有厝的葬義。厝的實質乃為長喪久葬,是厚葬之風的重要表現。
在墓室裝飾方面具有這樣特點:南陽漢代墓室大多由石、磚、磚石混合三種建築材料建成,而在石、磚上都刻繪有畫,根據時代的不同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漢畫的內容也在發生變化。在漢代貴族官僚的住宅、神廟和陵墓里的壁上都出現了繪畫。南陽早期的漢墓多以建築物為題材,畫像多刻繪在墓門、主室門的主柱和門扉上,將現實生活中的建築刻劃入畫面,以象徵陽間住宅,南陽趙寨漢墓就只在墓門的主體和門扉上刻繪雙闕和廳堂。漢武帝以後,獨尊儒術,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倫理道德觀念也影響了南陽漢畫的內容。漢墓出現諸如“伯樂相馬”、“狗咬趙盾”、“二桃殺三士”等歌頌智勇忠義的畫像。例如,唐河針織廠畫像石墓中出土的歷史故事畫像約佔人物畫像總數的20%。漢代的讖緯迷信思想也影響到漢畫的內容。在楊官寺畫像石墓中開始出現白虎、雙龍交蟠和執鉞神人等畫像,其意在辟邪、升仙。還有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情況的畫面,如將騎射田獵、車騎出行、雜技舞蹈、舞樂宴饗等內容刻畫在墓中,這些畫常安排在墓的前室周圍和主室二側。在墓門上刻鋪首銜環,兇悍的猛虎形象,用意在鎮墓。在門上也有吉祥的朱鳥,象徵死後吉祥如意。在墓葬蓋頂上刻日輪和滿月,日內刻三足烏,月中刻蟾蜍,日月周圍繁星密布,還刻有長虹之類的天象圖和二十八宿的星相圖,這些都有占卜的意思,每一星相和天象都象徵一種社會上的人事。同時也出現了伏羲、女媧畫像,雕刻在主室兩側的主柱,這是人們對生殖的崇拜,希望在陰間也繁衍不斷。
就隨葬物品而言,已經體現出社會的富有和奢侈。南陽漢代墓葬隨葬品的種類和數量很多,主要是吃和用的東西。隨著時代的不同,隨葬的物品也不斷發生變化。從材料上看有金屬類和陶器。金屬器有:駑機、劍柄、鈴、帶鉤、鋪首銜環、五銖錢、大布黃千、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車轄、當盧、鑣、蓋弓帽、鎏金銅釘帽、獸面形飾、鐵鑿等。陶器主要有:鼎、壺、敦、瓮、奩、倉、倉房、臼盤、灶、甑、炙爐、案、杯、磨、井、罐、盆、博山爐、牛、豬、雞、鴨、烏、俑、盤、豆、狗等。從用途上講有生活用品和錢糧武器等。
透視一下漢代的殯葬習俗。唐河縣電廠漢墓出土的《喪葬出行圖》反映了漢代南陽的送喪習俗。圖左為一列送葬隊伍,一人騎馬肩扛銘旌作前導,其後有六輛軺車正在行進。圖右一人雙手執鍤,旁有一株柏樹。執鍤掘土和柏樹象徵著墓地。墓前植柏是秦漢以來的風俗。《太平御覽》引《風俗通》云:“墓上樹柏,路頭石虎。”“銘旌”也叫“柩”,稍晚則稱作“幡”,是招魂的標誌。《禮記·檀弓》云:“銘,明旌也。以死者為不可別也,故以其旗識之。”鄭玄註:“明旌”為“神明之旌”,此處的“神明”指死者的靈魂。經濟的繁榮昌盛為厚葬之風提供了物質條件。作為一種風俗或者一種人文景觀,僅有物質前提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思想根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秦漢時期的認識論作一番透視,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厚葬之風長盛不衰的本質。
漢武帝以前,承接秦統,陰陽五行,神仙方術於芸芸眾生中極為盛行。敬鬼事神,建功修德,以求神鬼的點化而獲長生不死,因此高祖建國伊始,便“甚重祠而敬祭”(《史記·封禪書》。),任巫行為國事,執掌祭祀,重大國事決策,常問巫占卜,故而在西漢的政治、文化、經濟等社會生活中,鬼神氣息甚濃,敬神而重巫,巫者成了聯絡人神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民眾生活中,由於統治者的倡導,出現了兩大奇觀:一是巫眾,“范氏世於晉,故祠祀有晉巫。范會支庶留秦為劉氏,故有秦巫。劉氏隨魏都大梁,故有梁巫。后徒豐,豐居荊,故有荊巫。”(《史記·封禪書》。)二是廟宇繁盛。文帝時,趙人新垣平“言乞神事”,作渭陽五帝廟;武帝時,征服南越后,“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無壇,並祠天神上帝百鬼”(《史記·封禪書·集解》。),致使“街巷有巫,閭里有祝”(《鹽鐵論·散不足》。),鬼神觀念,深入人心,上至一國之君,下至平民百姓,於其各自的內心深處,將宗祖崇拜與鬼神崇拜緊緊地凝結在一起,事死如生,甘願竭盡財力去營造地下的生活環境。
武帝時,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諫為武帝採納后,它的核心內容諸如“天人合一”,“天者百神之大君”,“天子受命於天”等被視為正統,極大地神化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成為統治萬民思想的合法工具,三綱五常成為人們行為道德的規範。君權、夫權因儒教解釋的微言大義而與以前的神權並駕齊驅,受到世人的頂禮膜拜。在以後的長期發展中,給喪葬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喪葬禮儀的繁瑣性。
三、三國至明清南陽的葬俗
東漢中期以後,封建王朝即將走完一個王朝由創建、鼎盛、衰退、滅亡這一周期,政治上的倒行逆施使得戰亂頻仍,世態炎涼,人心不古。外來佛教乘虛而入,迅速佔領了人們的思想空間,它宣揚的精神靈魂永生、輪迴轉世、因果報應等觀念很快為人們所接受,加上東漢中期道教開始興起,社會上出現了一大批“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的道士,他們積極參與民間祭祀活動,宣揚通過咒、符等手段加強對往來自由的鬼神進行管理。儒、釋、道三教在意識形態領域經過長期的鬥爭浸染,互取所長,漸漸走向吻合。從三教對人們喪葬意識的影響來看,儒教因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對人的行為意識起主導作用,道、釋二教僅僅是強化了人們的喪葬意識而已。儒教統治人的意識形態兩千餘年,厚葬之風和繁文縟節在漢以後各代均有表現,並屢禁不止,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儒家的倫理道德規範限制了人們薄葬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故而在兩漢時期,宛人不論家財雄厚與否,都甘心情願將財富埋藏於地下。在葬儀方面,只因財力所限,僅有陪葬數量的差異,而沒有厚葬觀念的差異。上至貴胄富商,下至平民百姓,在對待厚葬這個問題上,觀點出奇地一致。厚葬在封建社會一定意義上成了人們立身處事的標尺,如果敢於標新立異實施薄葬,那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南陽喪葬文化承繼的連續性,使得厚葬之風形成一股巨大的慣性,在穿越各個朝代的歷史過程中,對其內涵中的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及時地予以吐故納新,以致於恆生恆新,萬世不絕,成為人們喪葬活動的鮮明主題。
從漢末到三國,又到南北朝這三四百年的時間內,是南陽歷史上比較動蕩的年代,戰火連綿,經濟蕭條,官匪一家,民不聊生,盜墓賊人群生,統治階級的地位亦不穩固,這樣,人們在葬埋故去的親人時,自然對兩漢的厚葬之風有所收斂。統治者身先士卒,在薄葬方面邁出了一步,史書對此曾有較多述評。現摘錄曹操《遺令》如下:?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其將兵屯戌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三國志·武帝紀》。)
晉宣帝司馬懿,也深感身後厚葬不妥,於是事先作了詳細的交待和安排,“先是預作《終制》,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后終者不得合葬”(《晉書·宣帝紀》。),要求其後人按照他的遺願從事。南陽民間崇尚厚葬之風稍有收斂。
魏晉時期的戰爭,客觀上阻止了厚葬之風的蔓延,金玉珠寶和石雕工藝品也不再被埋入地下。同時,東漢時期產生的在墓前立碑的習俗,也由於戰亂易遭毀壞之故,魏晉時期南陽民間崇尚這樣一種新葬俗:在墓前立碑的同時再於墓內放置一塊墓誌銘,作為更加保險的標記。為威懾恐嚇盜賊掘墓,還常常在墓門處放陶質獸,俗稱鎮墓獸。該獸或踞或卧,面目猙獰,張牙舞爪,使人恐怖,墓主希望藉助鎮墓獸嚇退侵犯墳墓之人,用心可謂良苦。這些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時人對於盜墓的恐懼。
隋唐期間南陽民間的喪葬,較之以往,最大的改觀就是墓中置放彩繪陶俑,墓壁彩繪青龍白虎,墓頂繪日月星辰。宋元墓葬,使用仿木建築結構的磚墓,並盛行焚燒火紙的葬俗。用紙紮制偶人、明器,在送葬的路上焚燒或堆放於墳丘之上。此俗與以往將大量財物埋於地下相比,實乃節儉之舉。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結束了元末動蕩不安的政治生活,社會經濟在以後20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產品日益豐富,中期還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也催生了南陽人們的享樂意識,加之西方傳教士的傳教活動,把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大大開闊了明人的眼界,出現了反理學、重個性解放的社會思潮。人們對於金錢和享樂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狂熱,社會各界為追求金錢而極富冒險精神。浮躁的社會心態,匯成這一時期振振不寧的社會情緒,對情慾、肉慾和物慾的貪婪追求以及由此而出現的僭越之風,都猛烈地衝擊著傳統喪葬禮俗中的封建教條。世風輕浮侈靡,活人只圖今日快活,哪管身後的一切,因此大多數人不願將大量的金銀財寶埋入地下,導致墓葬內容日益簡單,隨葬物品多由象徵性物品取代。雖然如此,貴族富戶之墓,因受地位、身份和禮制的限制和影響,相對而言,墓葬仍相當豪華。當然,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明朝薄葬問題,此時的薄葬與魏晉薄葬之風甚為不同,明之薄葬只是不願把錢財埋入地下,不等於在喪葬方面不願多花錢。事實是,僭越尚奢之風對喪事亦有很大的浸染。每遇喪葬,喪主總是竭盡全力大擺筵席,酒肉酬賓,大行齋醮,設台演戲,全不以死者為戚,鄧州府“喪則棺槨衣食,哭誦訃告弔奠,咸尊家禮。若夫客至張筵,伎樂雜,延僧供奉,諷經破獄,以及引發之日,冥器芻靈,充塞道路,務以華觀為悅”(《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卷420。)。
明清之後,經過多次改革和演變,葬俗改除了傳統喪葬上的弊端,具有一定的移風易俗意義,體現了時代進步和民眾思想認識的提高。但是,由於喪禮不是簡單的禮儀制度,其深層所包含信仰和觀念的變化比禮節儀式的變改更難更慢,所以喪葬風習的傳承性使自周秦以來沿襲已久的傳統喪葬禮儀很難被全新的喪儀所取代。更何況,在南陽民間同姓相居,宗廟森嚴,即使有心變改舊禮之人,也會在強大習慣勢力圍殲責難下違心相從,以免落不孝不義之罪名。故而,在廣袤的民間大地上,喪葬禮儀仍依舊禮而行,世人對傳統喪禮中某些惡風陋俗的危害性未必有一個比較明晰的認識。這就是傳統喪葬禮俗仍然大行其道的原因。
四、近代以來南陽的葬俗
每個朝代、每個時期都有一定的喪葬禮俗制度。由於社會、政治、經濟、宗教諸因素的影響,喪葬禮儀制度在不同時期的變化較大,而民間喪葬風俗,正如上文所述,則變化較小,基本上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狀態。民間喪葬風俗的傳承與變革,與時代社會文化變遷轉型的廣度及深度之關聯性不大,民間對官方所制定的新式喪禮遵行甚少,即使有所改革,旋即回復舊俗,仍然廣泛地實行著傳統喪俗。即使傳統喪俗中的某些陋習惡俗,民間亦以古禮和舊觀念為依據,相沿成習,司空見慣,無人指陳其陋。因此,恪守祖訓,世代相因,通過傳統喪俗的執行,穩固了傳統宗祖社會的基礎。
南陽民間之社會關係,是費孝通所描述的禮俗社會關係,其範圍經由多年的人類繁衍生息而凝固於一個自然村裡,其人際關係可劃分為兩大類別:“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費孝通:《鄉土中國》,三聯書店1985年版,第5頁。)在民間,生活在一起的人是互相熟知的,發生於這群人中的一切事件都不會逃過人們雪亮的眼睛,信息資源人人共享,人員基本上是固定的,惟一的外來通道是婚姻,但其生活半徑很小,他們的生活範圍就是他們視野的極限。人們骨子裡有一種潛在的競爭意識,他們總喜歡竭盡全力超過村落中的其他成員,葬俗上尤其如此。他們懼怕在村落或宗族中受到孤立,而願意與團體中的其他成員保持相同的觀念和看法。所以,民間的人有時候是很自大的,視野的局限使他們彷彿認為世界上只有數十人家數百口人。自己作為其中一分子,既要從於眾,又要異於人,家家都願意用收入的很大部分把喪禮辦得周全而風光,否則,將遭到他人的議論和指責,這對當事人而言,是最難為情的。
在南陽民間,素行土葬,且崇尚厚葬之風,繁文縟節,十分複雜。民間喪俗一般有如下程序:報喪,設靈,選墓,卜吉,辭靈,報廟,入殮,送城,出殯,行葬,安神等。
報喪。經屬纊驗證死者真正氣絕之後,亡者門首豎柳枝白紙幡旗,子女家屬成員圍屍哭泣盡哀,然後進行招魂,以期死者復活。因為傳統喪葬文化認為,人死乃是魂魄離開了軀體,魂升到天上,魄進入地下,若招喚及時,仍能復歸,故此儀式在古代叫做“復”。具體做法是由死者親屬將死者衣服或卧具扔到正房上面,一邊扔一邊哀嚎死者的稱謂,並於屋前樹招魂幡,祝願死者的靈魂能夠安息,不要成為遊魂野鬼。上面一系列工作完畢后,著人手執白色或黃色報表帖告諸親友。
報喪之後,子女及兒媳披麻戴孝,不離靈堂。親屬晚輩要用白布幔鞋。當晚報廟,亡者家屬要到土地廟叩頭燒香,向當地土地神祈禱。次日晨送城,眾親屬送死者到城隍廟報道。
人死之後,每七天為祭日,請親友前來悼念亡靈,直到七個七日共四十九天為滿。
“福壽康寧,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無。”生死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從以上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粗略地了解到中國古代喪葬制度沿革的軌跡,也可以了解到南陽喪葬習俗的基本風貌。生榮死哀,乃人之常情,古今一理。所不同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文明的發展,其中合乎科學的、合乎人之常情的內容必然要相沿成習,被人們保留下來,而那些封建迷信的內容或繁文縟節的程式則終將被人們所遺棄。
天津喪葬習俗
在天津辦喪事是一件非常隆重的儀式,準備工作就很麻煩,人一咽氣,喪家馬上找到近親近友研究辦理。
小殮
直系親屬站立老人兩旁,開始進行小殮(為老人理髮、刮臉、凈身,女性要梳好頭),穿壽衣,在穿壽衣的同時,兩旁兒女的眼淚不可以滴到壽衣上。
壽衣
天津辦喪事的壽衣一般男性共穿七件布質單褲褂一身,綢質月色上有小圓壽字的棉襖褲一身,藍色綢質壽字長袍一件,繡花平金花袍一件,天素色褂子一 件。上衣都沒有領子,不釘扣絆,頭上戴紅纓子官帽,腳穿朝靴,內有棉襪子,戴朝珠。
倒頭或叫入殮
穿好壽衣並待老人即將咽氣時,由床上抬到吉祥板(俗稱床板)上,腳要頂牆,牆上面要掛紗簾。在炎熱的夏季可以在杠房租賃冷藏棺來停放,避免屍體腐 爛,然後由大兒子在亡靈口中放一枚金錢。在其袖內放燒餅一個,在其腳下放兩捆整打的燒紙,還要在海被的四個角上放四枚錢幣,在左手放一個金元寶,右手放一個銀元寶。
靈堂布置
亡靈頭前擺放供桌,上面正中央放亡靈的遺像,右邊放狹食罐子(亡靈的飯碗),在前面正中央擺放香爐,裡面點3隻香,快燒完時再點燃3隻,兩旁為可以燒48小時的白蠟,以及貢品,最前面放一隻油燈,不可以熄滅,供桌前面放一個火盆,供孝子賢孫為亡靈燒錢所用,亡靈腿兩邊擺放直系親屬敬獻的花籃,要按照輩分排列,還要擺放紙紮童男童女,和兩捆卷好的燒紙。屋裡所有鏡子、懸掛的字畫、箱柜上的銅活全用白單子蒙上或糊上,桌上擺的帶有彩花的擺設都轉向後面。所有房間的燈不可以關閉。
偃師喪葬舊俗
一、入殮
人死後,貼白紙於大門,以示有喪。遣人向眾親報喪。請陰陽先生寫殃狀貼於屍側。親人為死者拭身,整容(男人剃頭),換衣服,然後移屍於正堂門口草鋪上。草鋪以白幛遮蔽,鋪前設桌,桌上點一盞燈,晝夜不息,謂“長明燈”;供一隻雞,叫“刀頭雞”。死者口中含錢,臉蓋白綾,胸壓銅鏡,枕白布枕頭。枕頭縫作雞狀,名叫“雞枕”。弔唁者要到靈前痛哭致哀。出嫁之女接到喪信后,要一路“哭喪”;親戚到村口才“哭喪”。嫡系親屬要晝夜守靈,輪流“哭喪”。嫡系親人披麻戴孝,其他親屬只戴孝。孝子出門,見人不分年紀老少、輩分高低,先磕頭后說話。
經濟富裕之戶,所用棺木以柏木為上,楸木、桐木次之。棺木厚二、三、四(底、幫、蓋),三、四、五或四、五、六寸不等。貧寒人家用一般木板製作,沒有尺寸之限,俗稱“薄皮匣子”。棺木一般漆以桐油,棺頭繪有圓形圖案和大型金色“福”、“壽”字。有孫子、曾孫,且年高的人死亡,叫“喜喪”,要請樂器班。新中國成立前富戶人家在門外搭靈棚,請嗩吶,設饌供,擺紙紮,祭亡靈,有“禮生”贊禮。
二、埋葬
葬前,一日三餐,家人必須舉哀向死者供祭。及出喪之日,先設簡席由孝子跪請執事人議事,謂之請執客。確定總管、禮生、選工(眾幫工)。執事派定后,屆時無論風雨,鮮有誤時的。午餐宴客,雖亦有肉,但無酒,其菜為四餅盤或十大碗,與尋常宴席有別。起殯時,孝子先祭,眾親友咸集於正堂外致祭,出棺後點燃鋪草,長子捧靈牌,由其親屬攙扶,長孫或曾孫擎招魂幡(尚無孫輩者,孝子一手擎幡,一手捧靈牌)。一路遇樹將幡紙掛破,以作標引魂。靈柩居中,其後為哭啼之女眷。至村口,棺少停,執事者言:孝子謝客,村裡送靈者及遠房親戚返回,惟嫡系親屬送到墳上。至墓地,行墓祭。畢,由兒媳或子女持掃帚下墓中,親掃一遍,謂之“掃墓”。下葬后,兒、媳哀哭,沿墓轉三周,謂之“圓墓”。執事人封墓,孝子迴避。孝子晚飯時返墓所祭之,謂之“點湯”。翌晨又祭,謂之復山。
三、祭奠
出魂:迷信以為屍體雖已安葬,而靈魂猶在家中,陰陽先生根據死者死前面相、手相推斷出魂日期及方位,屆時全家出而避之。
燒七:人死後,家人每七日到墳上祭奠一次,謂之“燒七”,共十次,謂“盡七”。百天再到墳上祭奠,謂“土百”。“五七”要選一個吉日,不一定是第三十五天。“五七”時,主要親戚均來祭奠。
每年清明,到墳上培土壓紙祭奠,陰曆十月初一日到墳上燒五色紙,謂送“寒衣”。
有喪事的家庭,第一年春節不貼春聯,或貼一“守制”字樣小方紙,第二年春節貼綠色對聯,第三年春節方貼紅色對聯。
周年:人死後,到第一、二年忌日作一般祭奠,聊表紀念。第三年為三周年紀念日,比較隆重。屆時大宴賓客,孝子哭往墓地祭奠,並焚燒眾親帶來的紙紮冥品。三周年祭奠畢,守喪大禮即告終。
伊斯蘭教喪葬知識
(一)提“伊瑪尼”
對生命垂危者,周圍家人要使其仰卧面朝右側――使其面對“基卜賴”(天房方向),並向他提念“作證言”。有的穆斯林要請阿訇為亡人提念,也叫提念“伊瑪尼”;有的地區也稱之為念“討白”。
提念“伊瑪尼”的儀式是:先將點燃的香放在香爐中,阿訇跪(或站)在臨近亡人的身旁(特別是離其耳朵近一些),舉起右手,出示“伊瑪尼”指頭,大約與自己的面部平行一尺許;同時命令該家的人幫助臨亡者抬起“伊瑪尼”指,以示領受。室內守護人員要安靜,傾聽阿訇低聲背誦“證言”等讚詞。這其中可以念“清真言”、“作證言”、“總信”、“分信”等念詞。
(二)念“亞辛”章
在一些穆斯林地區,不僅有請阿訇提“伊瑪尼”的做法,而且還有請阿訇念“亞欣”章的習慣。
為什麼誦念“亞欣”章?據伊本?阿巴斯傳述:我本來不知道關於“亞欣”的貴重,以及誦念它的貴重。關於這一章經文的降示,聖訓中有:“你們當為瀕於死亡的人誦念‘亞欣’章”。學者們說:之所以念該章,是因為這個時候生命垂危的人,精力衰微、肢體無力,但是他的心是面向真主的,所以當人們把這一章念給他聽時,就會增加心的力量,並且增加他的本來的誠信;因此,他的心,憑藉伊瑪尼的光亮而增加光亮,他的眼睛會閃爍著臨終認識真主的光亮。有人認為,對於生命垂危者,以該章做結局是合適的。因為人賴以存在的生命本來來自養主,他就要復命離開這個世界,這個時候正如伊本?阿巴斯
所說:“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個心,而《古蘭經》的心就是‘亞欣’章”。
(三)洗滌亡人
確定無常之後,將屍體放在木床(也叫“水溜子”)上,脫去亡人的衣服,遮蓋其羞體。
先為亡人做小凈(沒有漱口和嗆鼻)。然後以摻有洗滌劑、清洗劑的溫水洗其頭和鬍鬚。先使亡左側卧加洗浴,再使亡人右側卧、仰卧,加以洗浴,使水達到水板。按照先上部後下部、先右後左的順序來洗。洗的過程中,用手小心地推摸亡者的腹部,若有穢物溢露,加以洗掉,再有無須重洗,用布擦拭即可。不要剪指甲,不要理髮。將樟腦等香料放在頭部、鬍鬚和叩頭的部位(額、鼻、兩手、兩膝、兩足)。
洗穆斯林亡人是一項“瓦吉卜”(當然)。
洗亡人嘉儀事項有:⑴由忠誠者(有教門者)。洗亡人一般用三人。⑵室內放香。⑶將洗浴室遮嚴,不可他人看到。
教法經規定,丈夫不得洗亡妻。雖然按規定妻子可以洗亡夫,但是一般不這樣進行,所以總是男子洗男子,女子洗女子。至於幼童,男孩可以由婦人洗,而女孩也不宜由男人洗。
洗完之後,用棉花堵住亡人的各竅孔。由阿訇事先備好少許棉花、七粒大米,用棉花裹好,用紙包好。洗完之後將它們置於亡人頭部的七竅處――兩耳、兩眼、兩鼻孔及口角。
(四)做“克凡”:
“克凡”布一般用白色棉布,男人28尺、女人32尺足夠。男人需要三件;女人需要五件。撕時可以根據亡人高、矮、胖、瘦具體而定。不過,一般大卧單是7.5――8尺左右兩幅。小卧單5尺兩幅。
1、先撕下兩根布帶(克凡帶)。2、撕下5寸寬的布,對摺剪開,作為洗亡人手套(也可以用現成手套)。3、撕下1.2尺一塊布,作為擦拭布。4、撕遮羞布。男人1尺;女人2尺。5、撕“抽腰帶”。寬5寸――4寸。6、撕下大卧單。7小卧單(男子由後身腰部,從肩過前身,蓋到雙膝;女子由後身的臀部,從肩上折過來,蓋住前身,再蓋到雙足)。8、剪內衣(取一塊適於男女肩部的布折好,在中間剪一領彎弧,領彎后片向下開成一尺余的長口,以便於從亡人的頭上套過)。
(五)穿“克凡”:
洗畢,由三個人將亡人分為頭、腰、腳三部分抬到事先已經鋪好的“克凡”布(殮衣)上。
“克凡”分為“大卧單”、“小卧單”、內衣等。放“克凡”的順序:先放好腰帶,將“大卧單”鋪在床上(或專放亡人的木版),撒上樟腦等香料;再鋪小“卧單”,將帽子、內衣分別放好,用棉花少許放在卧單中間(放於臀部處為宜)。裹“克凡“的順序正與之相反,先小卧單,后大卧單,裹時都是先向右掩,再向左掩(即先掩其左邊,再掩其右邊),最後系腰帶,並將頭部、足部兩端系牢。
(六)站“者納茲”(殯禮)
“哲那茲”拜功是一項“副主命”。其要素有四:舉意――立站――四個“台克比爾”――為亡人祈求。
念“台克比爾”要求:抬兩手高誦“台克比爾”入拜之後就抄手,並念“賽納”,之後的三個“台克比爾”大讚,不要再抬手,而是以仰頭示意。
第一個“台克比爾”后念“賽納”;第二個“台克比爾”后念“贊聖言”;第三個“台克比爾”後為亡人念“杜阿”;第四個“台克比爾”后默念“養主啊!祈求你饒恕和慈憫吧――至慈之主啊!”接著向右、向左各說“賽倆目”出拜,做“杜阿”。
第三個“台克比爾”之後的“杜阿”因為亡人的男、女、幼、孕而有所不同。
(七)殯禮的條件和注意事項
1、站“哲那茲”的條件:⑴亡者是穆斯林。⑵亡者必須是清潔的,未經洗過的亡人不得為其做殯禮。另外,要給亡人穿上葬衣(克凡);將之放在清潔之處。⑶亡者必須在場。⑷亡者的屍體或多半身,必須放在前面,不得給失蹤者站禮。⑸舉行殯禮儀式者不得乘騎著進行。⑹亡者置於地面的它物上,不得由動物脊背馱負,或由人抬著舉行。
華池喪葬習俗
華池民間,孝道根深蒂固,經久不衰,後輩對長者的喪葬、悼念竭盡全力,極為隆重。
備棺
一般年歲較大的老人,子孫都要提前為其準備好壽棺。棺料以柏木為上,松、桐、楊木次之。早年棺木多為純色,現有漆紅色、黑色者且雕花刻字。壽棺做成后,要宴請親朋好友,收受賀禮。晚輩要給老人磕頭,給木匠磕頭、送花紅,俗稱“掃木”或“賀材”。
穿衣
老人臨咽氣時,兒女要給其穿好壽衣,扶坐在矮凳或炕桌上,待絕氣后在口內放一枚穿線的銀錢,稱“禁口錢”,即死者面見閻王的第一份禮物。壽衣一般為單數,7至9件不等,上衣有貼身襯衫、棉襖、罩衫、大衣等,下身有襯褲、棉褲、罩褲等。
停床
老人咽氣時,要燒一隻紙紮的彩馬,稱“接氣馬”,絕氣后,頭要朝門仰卧,身下鋪設與死者享年同數的穀草,稱“歲數草”。亡者臉蓋白紙,腳絆紅繩,身旁拴一隻公雞,稱“守喪雞”。人死亡時,忌身邊無人,忌直接死在炕上,否則為“背冷炕”,被視為下場不好。
報喪
待遺體停好后,主家派人或孝子專程告訴死者舅家或娘家,然後派人分別通知其他親友。孝子到親戚家報喪,要跪在大門外,隔牆告知,不能直接進門。其他報喪者無此規矩。
戴孝
從人死亡之日起,五服以內子孫輩均要披麻戴孝。親生兒女和長孫要穿孝袍、系麻繩、戴拉孝,以白布漫鞋面,手執“哭喪棒”(上方下圓,齊心間高低的楊木或柳木棒製成),謂重孝。其他親屬有的穿孝衫、戴孝帽,有的只戴孝帽。在為亡者“攢三”之後,次要親戚均可換孝(脫下孝服),女兒可在周年後換孝,兒子與兒媳則必須在三年後方可除孝。
入殮
人殮即移屍人棺。人亡故之後,一般在第二天入殮,身下鋪紅色綢布或棉布做成的褥子,臉面蓋白紙,頭下墊枕頭(內裝少量鋸末).周圍用鋸末包填實,以防抬棺時屍身移動。亡屍忌見天日,如隔屋人殮,屍身出門時,上面須有遮蓋物。人殮后,停人靈堂,忌貓、狗進入。
設靈堂
人亡后當日或第二日即請匠工做紙活,設帳幔,供香案。帳內置靈牌、擺供品。靈堂兩邊懸掛輓聯,周圍擺放紙人紙馬、童男童女、金斗銀斗。靈牌前燃香火,點燈燭,擺冥錢、冥紙,供獻饃、獻飯、獻果、獻碟。桌下放置燒化紙錢的瓦盆或土盆。
出訃告
以亡者全體子孫名義將其死亡日期用大字書寫,貼在木板上置於門外,意為告喪,同時也顯示亡者子孫的陣容。
出紙
請陰陽先生用白紙鑿刻銀錢圖案,用繩子吊上高桿,懸垂而掛,謂出紙,可代替“出訃告”。
憑弔
同族男女及親朋好友前來靈堂弔唁,焚紙點香,以寄哀悼之情,稱“燒紙”或“奠紙”。現除燒紙、燃香外,還要敬獻輓聯、挽帳、匾額、花圈等。
看塋地
人亡故后請陰陽先生選擇墓地,為“看塋地”。當地人有“子孫出在墳里”的說法,所以對塋地的選取上非常講究,多擇向陽、利水,特別是風水好的地方為塋地。墓后要靠得實,墓前要有對應物,周圍環境要好,或有綠水纏繞,或有青山環抱等。一旦選定理想的塋地,則可延續多代,逐漸形成龐大的祖塋。
打墓
均請鄰里幫忙,或打土墓,或修磚墓。土墓墓穴一般寬1.2米,長2.5米,深3米。墓窯一般長約2.6米,高1.2米,寬L 2米。
出喪及下葬
下葬時辰由陰陽先生決定,多在卯時,即5~7時。親友抬棺出門,孝子在前拉縴慟哭,由長子或長孫執“引魂桿”,在棺前號哭徐行。另有兩人,一人提燈,一人提紙錢,邊走邊撒,名曰“丟買路錢”。沿途經過橋樑廟宇,要燃紙焚香,過官賓事還要行文禱告。途經民居時,主家均要在門前煨火送行,實為避驅晦氣,以防鬼魂入戶。
送葬隊伍到達墓地后,陰陽先生拿出羅盤,測准方位,稱“坐字”。所謂“坐字”,即下葬前根據亡者生辰八字及亡故時辰,查對一本叫《三吉》(永吉、象吉、協吉)的陰陽典籍,結合當地自然環境(風水),選取八卦中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24字中一個吉利之字坐之,如24字全不吉利(即山不利,約佔1%),則不可立即下葬,須另選地方暫厝起來,待“山利”后再埋。如山利,坐字之後,再將棺材用繩索緩慢吊人墓坑,並由長子背棺材頭,將其在繩索落地前放在陰陽所坐之字上,然後揭去棺蓋,置於棺材一側(只有柏木棺材可不揭棺蓋,當地人認為一般木材容易腐朽壓著屍身),點亮墓窯燈,孝子及陰陽先生撤離墓窯。向墓坑中填土是整個葬禮中最悲痛的時刻,孝子們號啕痛哭,嗩吶嗚咽奏鳴,鞭炮噼啪作響,一般親朋都會掉淚。下葬后,墳後用土墼壘成小屋狀,將紙活連同守靈鋪草一起在墳旁焚化,子孫慟哭哀悼。葬禮畢后,來人從原路返回,接受主家招待。子女一連7夜或49夜都要在墳頭點燈。領羊新喪、三年或遷墳時,本家及女婿、外甥等親戚牽一隻或數只羯羊置於靈前,一個個分別以水淋濕羊頭、羊背,由一人或數人說出亡者生前未盡之心愿,如羊抖動全身濕毛,水花四濺,則說明死者心愿已了,“領羊”成功。經反覆淋水,也有極個別不“領”之羊,只好作罷。“領羊”后,眾孝子叩頭慟哭,表達哀悼之情。凡給亡靈“領”過的羊,一般不再豢養,或賣或宰殺作為供飯孝子不得食用此羊之肉。攢三新喪者埋葬后第三天,孝子來到墳前燒紙焚錢。每人向墳冢攢三杴土,將杴放在地上(忌直接將杴遞給另一人),圍繞墳冢走一圈,稱“攢三”。攢三時,換服的孝子脫下孝衣、孝帽,在火上燎一燎,並撕下一小塊孝布燒掉,孝衣布便可作他用。
燒七
燒七即“過七”,從老人死亡之日算起,每七天作一個祭奠的日期,稱作“燒七”。第一個七天叫“頭七”,第二個七天叫“二七”,以此類推,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的最後一天稱為“盡七”。燒七時,孝子們要到墓前焚燒冥紙冥錢,慟哭一場,以示哀悼。此為小祭。
百期
死者亡故后100天,孝子要上墳燒化冥紙冥錢,或將死者亡靈請回家中祭奠。此亦為小祭,也稱“百日”。
周年
周年分頭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頭周年、二周年皆為小祭,只是頭周年規模稍大一些,但均只限於本家和出嫁的女兒等極近的親屬之間。屆時,主家將亡靈請回家中,設立靈位,焚化紙錢,以表紀念。三周年最為隆重,一般都要過大事,搭設祭棚,請鼓樂手、陰陽班子打醮念經、呈獻紙活、花圈等。舊時,家中有長者亡故時,子孫三年內不準身著綵衣,不行娛樂,不能酗酒,不許歡笑,表示有重孝在身,待三年孝滿後方可恢復正常。現時,除三年內本家不貼紅對聯外,其他多不甚講究。
打醮
華池民間老年人亡故或三周年時,多有打醮習俗。據說。打醮能幫助亡魂消除生前罪孽,早升仙界,又可使本土安寧,合家康泰。凡打醮.必請兩班人馬,即陰陽班子和響手(鼓樂手)班子,較隆重的還要請兩名先生。
醮事活動的主角是陰陽班子,其成員大多5人左右,有身穿法衣、戴法帽、手持笏板的法官,有搖動鈴鐺主念經的教頭,有身兼數職的司鼓、司鑼、司鉸、司鈸、司笛者。若遇新喪,陰陽先生先看塋地,安排人員及時打墓,以便按時埋人,接著,一邊做紙活(也有買現成紙活的),一邊設壇起醮做法事。當地紙活主要有七星件、大團院等形式,有紙人、紙馬、豬、羊、鹿、鶴、瑤樓、牌樓、大門、上房、廂房、天棚、牆子等式樣,從七八件到數十件、上百件不等。打醮的程序相當煩瑣,包括寨路、掛符咒、設神位、展像牌、清壇、揚幡、敬表、出榜、鋪經、請神、迎供、潑散和早、午、晚誦經及設獄場、破獄、招亡魂、肅壇、送神、倒幡、謝土安神等等,一般3—7天。
當地陰陽先生通常所念經文有《解罪消愆皇經》、《消劫救世真經》、《佛說三藏經》、《大乘經》、《亡靈贊》、《十王真君寶經》等經、贊、偈、誥、咒等近百卷,數十萬字,其內容大多勸善。最能體現道家“空”、“無”思想的經文當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打醮時所請響手班子,最少兩人,多者可達七八人,有嗩吶、祭吶、長號、二胡、鼓、鑼、鉸、鈸等。陰陌每念一道經,每行一次文,響手班子必有一段吹打,相互配合,緊湊熱烈。念念唱唱,吹吹打打,既是民俗,又具娛樂色彩,尤其是主祭的當夜,主角由陰陽班子轉移到響手班子,其場面十分壯觀。孝子及所有親眷、晚輩通通跪於祭棚前的院中,嗩吶手一邊吹奏,一邊在人的空隙間來回穿梭,俗稱“游逝”。孝子輪流進入祭棚行文叩祭,響手班子變換曲調吹奏,往往通宵達旦。村子里的人多來看熱鬧,主要為欣賞響手班子演奏的優美曲牌。當地打醮最常用的曲牌有《祭靈》、《弔孝》、《辭朝》、《皈依》、《抱靈牌》、《哭長城》、《終南山》、《柳生芽》、《柳青娘》、《山坡羊》、《三起三落》、《雁落沙灘》等,其曲調如泣如訴、憂憂怨怨、凄凄哀哀,動人心魄,催人淚下。其中《雁落沙灘》最為膾炙人口,各地均有吹奏,但曲調不盡相同。 “先生”是官賓事的主角,最受人尊重。過普通事一般請兩名先生,一人擔任“通官”,一人擔任“引官”,主要任務是撰文和行文。不請先生時,其任務由陰陽承擔。早年行文均有固定程式,如子女祭父文、祭母文,多講父親的一生辛苦,講母親十月懷胎的艱難。曾孫祭太爺則用詼諧風趣的耍笑語調行文,於白事中製造喜慶氣氛。由於是通行文,故不涉及亡者個人的經歷。如今先生行文,除沿用以往起承轉合的格式之外,多以亡者生前事迹及家族有關歷史為素材,用韻文編寫祭文,切合實際,有啟迪和教化作用。附:《XXX祭父文》
維公元二OOO年歲在庚辰古十月望日,次子XX謹以香帛酒醴,剛烈柔毛,餚饌庶饈之儀,致祭於父親老大人之靈位前日:
嗚呼!吾父大限,一疾歸仙。次子XX,叩拜柩前。父靈有知,細聽兒言:
蓋聞孝為百行之首,以孝為先,如樹木之發達,必先固其根本,而後枝繁葉茂,花開果結,綿延不絕;如水流之長遠,必浚其源泉,而後川流不息,東歸大海。古言之道:天留日月,佛留經卷,草留根苗,人留子孫,理之皆然。父育兒孫,一世勞艱。兒懷父德,終生感念。教誨之言,銘記心間。一十五年,晃如瞬間。一九二九,大難之年。政府昏暗,世道紊亂。土匪陶三,惡貫盈滿。搶劫殺戮,慘絕人寰。匪眾三百,豺狼一般。X家堡子,終被攻陷。祖父墜崖,腰椎摔殘,癱瘓撲地,命喪刀尖。二叔年盛,奮力逃竄。健步如飛,已上高山。土匪殘暴,亂槍圍殲。英年壯漢,飲彈蒙難。X氏一門,四命歸天。土匪綁票,拷要銀元。舉家悲憤,含恨忍冤。當田賣地,家產耗干。八百響元,贖人回還。吾父年幼,親歷劫難。僥倖保全,心驚膽寒。身經磨難,倍增識見。X門老戶,古風流傳。世世代代,為人和謙。父受祖訓,勤勞節儉。二十四歲,又逢災難。伯父早逝,祖母康健。弟兄四人,父列其三。兩兄一弟,寡嫂侄男。一十六口,誰來經管?危難之際,父挑重擔。合家眾口,要吃要穿。里裡外外,事事瑣繁。耕種收碾,務必周全。錢財經營,不得缺短。夫妻和睦,子孫繁衍。治家有方,克勤克儉。六O年間,國家大難。億萬斯民,啼飢號寒。吾父英明,早作打算。多種經營,小有積攢。雖遇困難,卻無大險。妻子兒女,少受饑寒。數十年間,風雲變幻。遇事不驚,方寸不亂。文革武鬥,彼此相殘。左派右派,互相攻訐。斗人害己,全國大亂。吾父心明,決不與參。平安度日,處之泰然。唯教子孫,從不間斷。言教身教,日日為先。供我讀書,將心操爛。讀書有成,父心喜歡。步入政界,父又心擔。每每返家,苦口良言。為人處事,公正潔廉。不謀私利,不貪不佔。光明磊落,忠心一片。兒念父訓,銘刻心間。為官一任,幹事一番。為民解難,實事實辦。虛名不圖,假事不幹。一步一印,才到今天。老父啊老父,你緩行一步,再看兒一眼,兒孫為你把光添。
嗚呼!吾父大限,一疾升仙,再難相見!人生莫過兩宗怨,生離死別揪心肝。
時值冬月,松林寒濤,月夜斷腸,瑟瑟悲風,莽莽荒原,土厚水深,父恩如山。天地之氣,鍾之於人,生而為英,死而為靈,為忠為義,凜然正氣,錚錚鐵骨,肝腦塗地,無悔無怨!
嗚呼哀哉,伏兮尚饗!
點主
點主儀式十分繁瑣,一般在死者亡故三周年時進行。所過之白事規模很大,稱“官賓事”。主家至少要聘請3位知識分子擔任“先生”。其中最具名望的一位老先生擔任點主官,也稱“題主官”。若為女性,則書“國恩待贈故顯妣X母XX氏老孺人之神位”。同時,在祖影的一定位置(按輩分次序排列),寫上亡者名字,下書神主二字,但神字右旁一豎,主字上面一點均暫不書寫,留待傳神、點主時再寫。點主開始,經鼓樂手三吹三打,孝子三次叩頭,並獻上禮物(一般為香煙、白酒及少量現金),才能將先生們請出住所。孝子面向先生倒退,每退三步叩拜一次。先生頭戴禮帽,身穿長袍,以極緩慢的步伐,徐徐走向點主處。
點主期間,有一位口才幹練之人充當“抱鼓的”,項戴馬鈴,手持小鼓.前後跑動,鈴鐺響個不停,手擊小鼓,說一些詼諧風趣的四六句子,並通報先生、點主官行進的位置,前兩次均報一處遙遠的知名村鎮,引人發笑,后一次則實報。在“抱鼓的”來回跑動中,鼓樂手及孝子又回過頭來,再次經過三吹三打,將點主官請出住所,走向點主處。
通官和引官到達點主處,即按點主程序喝禮,樟服子(三年期孝子)、眾孝眷等立即依令行事,引官接著喝禮:“眾孝眷側跪。”通官:“點主官就位。”執事人懷抱公雞,掰開雞嘴,噙住紅線中段,用手輕拍雞背,公雞發出叫聲,表示兩頭神氣已傳通)、舉筆、揮毫、含口、受生氣(點主官舉起毛筆,在嘴邊潤一下,再哈一口氣)、濡紅(點主官用毛筆蘸取猩紅顏料)、刺血(執事人用針將長子中指刺破取一滴血)、濡血(點主官用毛筆蘸取長子中指血)、傳神、點主(點主官用飽蘸猩紅與長子血的毛筆將祖影上亡者名字下“神”字一豎,“主”字一點寫全)、棄筆(點主官將毛筆高高拋出,眾人爭搶此筆,以為吉利)、合圖、封圖等莊嚴隆重的程序最後在“孝子頂圖退位”的喝禮聲中,點主儀式結束。
火葬
本地早在先秦時代就有火葬的習俗,后漸廢,概以土葬。
西方禮俗
西方國家的喪葬禮儀基本上屬宗教式的喪葬禮儀。人死後,首先在死亡地或屍體發現地的登記處進行登記,由醫生或驗屍人員簽發書面證明,並在死亡者生前居住地的基層組織辦理登記;而後對親友發出通知或在報刊上公開宣布。
葬禮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遺囑、遺言確定是土葬或者火葬。喪葬事務一般由.殯儀機構或承辦人具體安排,包括埋葬或火化的時間、地點以及舉行葬禮儀式的時間、地點等。西方葬禮儀式一般同結婚一樣,多在教堂舉行。具體程序是,先把棺材運人教堂,由一位教士念悼詞並為死者祈禱,然後用一塊天鵝絨棺罩遮蓋住棺材送往墓地或火化場。
葬禮與葬禮彌撒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分開(在葬禮后的某一天)舉行,一般由神父或死者親屬議定,包括祈禱詞和經文,然後是聖餐,最後為告別儀式。
西方喪葬禮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基督教將每一個人的靈魂直接與上帝發生關係,不允許偶像崇拜,崇尚靈魂升華而輕視肉體,因此西方的喪葬風俗是簡喪薄葬。基督教的喪禮更多地是為死者祈禱,祝其靈魂早日升人天堂,解脫生前痛苦。基督教認為人死後靈魂需要安靜,因此喪禮非常肅穆。在基督教文化影響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喪葬基本從簡,即所謂在上帝面前“靈魂平等”的原則。
近現代以來,由於崇尚“科學精神”,尤其是實驗科學的興起,使西
國外葬禮
方人能以一種“科學的眼光”來看待死亡,進一步淡化了社會對殯葬的熱情。西方崇尚“個人本位”,主張“以個人為中心”,因此在喪禮中,也是以死者為“中心”,重在安置死者的“靈魂”。總之,西方喪葬禮俗有人們可借鑒之處。死亡文化的本質是生存文化,從一個民族的死亡文化中可以窺到那個民族的全部生存哲學。
西方雖然民族眾多,但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響下,喪葬禮俗基本大同小異,下面就西方喪禮中比較一致的方面予以概述。
葬式。西方葬式主要是火葬、土葬兩種。無論採用哪種葬式,均葬於公墓。
公墓。城鎮公墓一般建在郊外辟靜幽雅之處,農村公墓建在村外較遠的地方。西方公墓園林化程度很高,規劃也很長遠、劃一、詳細,有公路、紀念、休息、住宿、購物的場所。公墓管理很嚴謹,死者不論何種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後種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圍要種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幾乎都是鮮花盛開。整個公墓內無論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見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標誌或土堆。它不僅是死人的天堂,也是人們休閑的勝地。西方公墓的使用一般是有償使用,使用期長短不二,但有最長期限規定。
殯葬禮儀。西方殯葬禮俗有洗屍、更衣、停屍整容、送葬哭喪、宴謝、祭奠等程序,基督教儀式幾乎貫穿其中。人死之前要在神父面前懺悔,之後神父要為其祈禱。這也是臨終關懷,使死者正確看待死亡,擺脫死之恐懼。死後在神父主持下給死者洗屍,宗教含義是洗去生前罪過,乾乾淨淨去見上帝。停屍在西方傳統喪俗中,一般停在教堂,由神父主持追悼會。神父介紹死者生平並為之祈禱,下邊親友則一同禱告。完畢以後由四人一角一人抬著棺材走向墓地,神父、親友跟在後邊送葬。下葬時,神父還要再為亡者祈禱。哭喪無論是初終還是在教堂,也無論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時,親友都不能大聲嚎哭,只能默默流淚或嚶嚶啜泣,意為不要打憂死者靈魂安靜。下葬時,隨土撒人一些花瓣,葬畢在墓前立上十字架,放上一束鮮花,親友就可以默默離開墳墓。祭奠亡者不是中國人的專利。西方人在居喪的第九天、第二十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都要舉行祭亡靈儀式。屆時,親友可單獨去,一束鮮花、默默立上一會即可。
現代西方,社會工作興起,對西方喪葬禮俗改革又推進了一步。喪事不再是各自操辦,而是由殯儀館“一條龍’’服務。宗教儀式、紀念儀式均在殯儀館進行。送葬也由殯儀館靈車送。西方社會對死者相當敬重,殯儀館接送屍體時,其它車輛主動讓道,並鳴笛以示哀悼,路人也注目肅立。
西方葬禮禁忌
西方人非常重視葬禮過程中出現的某些現象,並相信這些現象顯示出了某些特徵。如:葬禮時出太陽,在參加葬禮的人中哪個人的臉被陽光照得最亮,哪個人就可能是下一個死亡者;如果葬禮那天下雨,就意味著死亡的靈魂可以順利進入天國;如果參加葬禮的人數是單數,其中必有一個不久后便會死去。
預定好的葬禮日期在西方通常是不能被推遲的。如果出了什麼原因,葬禮推遲都意味著在3個月內死者的親屬或者鄰居中必然會有人死亡。例如在被推遲的日期內包括星期日的話,那麼這一凶兆就可能出現,而且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
在西方,有些日子是不宜舉行葬禮的,如元旦,否則在死者所屬的教區內,在新的一年中的每一個月就都將舉行葬禮;再如星期日,否則就意味著在一個星期內還會接連地舉行三次葬禮。
此外,西方人認為,出門遇見葬禮隊伍是不吉利的;如果遇見葬禮,便會跟著送葬隊伍走上一小段路,這樣可以避免凶兆降臨到自己的頭上。當棺材運往墓地下葬時,西方人是絕對不肯走在棺材前面的,他們相信這樣做會使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大難臨頭,甚至會死亡;但如若這時遇到了一個牧師或傳教士,這一凶兆就會自行消除;遇見靈車也同樣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尤其是空的靈車,但這一凶兆只有在靈車面對面地駛來時才真正成為凶兆。